山西古跡游(十五)太原

作者: yzwz519

導讀5月18日 6點半出門,火車站出站口東側公交仃車場門口,坐308路(804路也在此發車),1.5元,到晉祠車站。車站附近是商業設施,晉祠還要繼續向前走數百米。其實這裡也只是晉祠公園(不收門票),真正的晉祠要穿過整個公園,經過李世民及開唐功臣群像,一直到底才是。晉祠門票70元,半票35元。 說起晉祠,應該先溫習一下桐葉封弟的故事:周武王駕崩,成王繼位,當時成王還� ...

5月18日

6點半出門,火車站出站口東側公交仃車場門口,坐308路(804路也在此發車),1.5元,到晉祠車站。車站附近是商業設施,晉祠還要繼續向前走數百米。其實這裡也只是晉祠公園(不收門票),真正的晉祠要穿過整個公園,經過李世民及開唐功臣群像,一直到底才是。晉祠門票70元,半票35元。

說起晉祠,應該先溫習一下桐葉封弟的故事:周武王駕崩,成王繼位,當時成王還是個孩子,由周公攝政。這時唐國發生動亂,周公率兵討伐,消滅了原有的唐國政權。成王和弟弟叔虞玩的時候,用桐葉削成圭的樣子遞給叔虞,說是用這個東西分封叔虞。史官史佚看到了,便請成王選擇吉日,分給叔虞封國。成王說那是玩,不能當真,史佚說:“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於是就把唐國封給了叔虞。叔虞的兒子燮,因境內有晉水,改國號為晉。後人為了奉祀叔虞,在晉水源頭建立了祠宇,稱唐叔虞祠,也叫做晉祠。晉祠的創建年代,現在還難以考定。最早的記載見於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書中寫道:“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涼堂,結飛梁於水上” 。由此可見,晉祠的歷史,即使是從北魏算起,距今也有一千好幾百年了。

在漫長的歲月中,晉祠曾經過多次修建和擴建,面貌不斷改觀。南北朝時,文宣帝高洋,推翻東魏,建立了北齊,將晉陽定為別都,於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擴建晉祠,“大起樓觀,穿築池塘”。隋開皇年間(公元581--600年),在祠區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感觀二十年(公元 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晉祠,撰寫碑文《晉祠之銘並序》,並又一次進行擴建。宋太宗趙光義於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在晉祠大興土木,修繕竣工時還刻碑記事。宋仁宗趙禎於天聖年間(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並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規模宏大的聖母殿。

自從北宋天聖年間修建了聖母殿和魚沼飛梁後,祠區建築布局更大為改觀。此後,鑄造鐵人,增建獻殿、鐘樓、鼓樓及水鏡台等,這樣,以聖母殿為主體的中軸線建築物就次第告成。原來居於正位的唐叔虞祠,座落在旁邊,退處於次要的位置了。

中軸線最前端為水鏡台,始建於明朝,是當時演戲的舞台。前部為單檐卷棚頂,後部為重檐歇山頂。除前面較為寬敞的舞台外,其余三面均有走廊,建築式祥別致。

通過合仙橋,便是金人台。金人台呈正方形,四角各立鐵人一尊,每尊高兩米有余。其中西南隅的一尊鑄造於北宋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經歷八百多年的雨雪風霜,迄今明亮不鏽,生動地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在北宋時所達到的高度冶煉和鑄造水平。

穿過對越坊及鐘樓、鼓樓就到了獻殿。此殿原為陳設祭品的場所,始建於金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面寬三間,深兩間,梁架很有特色,只在四椽袱上放一層平梁,既簡單省料,又輕巧堅固。殿的四周除中間前後開門之外,均築堅厚的檻牆,上安直柵欄,使整個大殿形似涼亭,顯得格外利落空敞。獻殿於一九五五年用原料按原式樣翻修,保持了金代建築特點,是我國古建中的瑰寶。

獻殿西,是連接聖母殿的魚沼飛梁。全沼為一方形水池,是晉水的第二泉源。池中立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頂架鬥拱和梁木承托著十字形橋面,就是飛梁。東西橋面長十九點六米,寬五米,高出地面一點三米,兩端分別與獻殿和聖母殿相連接;南北橋面長十九點五米,寬三點三米,兩端下斜與地面相平。整個造型猶如展翅欲飛的大鳥,故稱飛梁。飛梁始建年代和舊址都不詳,現存此橋,可能是北宋時與聖母及同時建造的。一九五五年曾按原樣翻修。建築結構有宋代特點,小八角石柱,復盆式蓮瓣尚有北魏遺風。這種形制奇特,造型優美的十字形橋式,雖在古籍中早有記載,古畫中偶有所見,但現存實物僅此一例。它對於研究我國古代橋梁建築很有價值。

飛梁南北橋面之東,兩端各臥伏一只宋雕石獅,造型生動。橋東月台上有鐵獅一對,神態勇猛,鑄於北宋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是我國較早的鐵鑄獅子。

在中軸線末端,是宏偉壯麗的聖母殿。聖母殿背靠懸甕山,前臨魚沼,晉水的其他二泉--“難老”和“善利”分列左右。此殿創建於北宋天聖年間(公元1023--1032年),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重修,是現在晉祠內最為古老的建築。殿高約十九米,重檐歇山頂,面寬七間,進深六間,平面布置幾乎成方形。殿身四周圍廊,前廊進深兩間,廊下寬敞。在我國古代建築中,此為現存最早的一個殿周圍廊實例。殿周柱子略向內傾,四根角柱顯著升高,使殿前檐曲線弧度很大。上翹的殿角與飛梁下折的兩翼相互映襯,一起一伏,一張一弛,更顯示出飛梁的巧妙和大殿的開闊。殿、橋、泉亭和魚沼,相互陪村,渾然一體。聖母殿采用“減柱法”營造,殿內外共減十六根柱子,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頂屋架,因此,殿前廊和殿內十分的寬敞。殿內共四十三尊泥塑彩繪人像,除龕內二小像系後補外,其余多北宋代原塑。主像聖母,即唐叔虞和周成王的母親,周武王的妻子,姜子牙的女兒--邑姜,其塑像設在大殿正中的神龕內。其余四十二尊侍從像對稱地分列於龕外兩側。其中宦官像五尊,著男服的女官像四尊,侍女像共三十三尊。聖母邑姜,曲膝盤坐在飾鳳頭的木靠椅上,鳳冠蟒袍,霞帔珠瓔,面目端莊,顯示了統治者的尊貴和奢華。四十二個侍從像,手中各有所奉,例如侍奉文印翰墨,灑掃梳妝,奉飲食,侍起居以至奏樂歌舞等等。這些塑像造型生動,姿態自然,尤其是侍女像更是精品。這些侍女像的肢體身材比較適度,服飾美觀大方,衣紋明快流暢。她們的年齡或長或少,身段或豐滿或苗條,面龐或圓潤或清秀,神態或幽怨或天真,一個個性格鮮明,表情自然,加之高度與真人相仿,更顯得栩栩如生。這組塑像突破了神廟建築中以塑造神佛為主的老套,真實地表現了侍從們的生活精神面貌。在技巧上,顯然相當准確地掌握了人體的比例和解剖關系,手法純熟,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它們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中的珍品。

在聖母殿南面,有一座北齊天保(公元550--559年)創建的難老泉亭,八角攢尖頂。晉水的主要源頭難老泉水從亭下石洞中滾滾流出,常年不息,晝夜不舍,故北齊時期取《詩經·魯頌》中“永錫難老”的錦句為名,稱難老泉。

水母樓位於難老泉亭西面,又稱水晶宮,建於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全樓分上下兩層。樓下石洞三窟,中間一窟設一尊銅鑄水母像,端坐於甕形座位之上。樓上坐西向東設一神龕供奉水母。神龕兩側有八個侍女塑像,體態優美,衣紋飄逸,造型別致,也是難得的藝術佳品。

晉祠有名的唐碑,矗立在“貞觀寶翰”亭中。此碑的碑文是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二十年(公元 646年)親自撰寫的,名為《晉祠之銘並序》。全碑共一千二百零三字,旨在通過歌頌宗周政治和唐叔虞建國的政策,以達到宣揚唐王朝的文治武功、鞏固自己政權的目的。 “唐碑”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塊行書碑,對於研究我國的書法藝術有重要的價值。因為出發前功課做得比較仔細,基本上按自備的導游材料游覽,不用蹭導游。一則可以提前預習,省時;二則提前了解要看重點;三則不易遺漏景點。沒有一個導游帶游客到唐碑亭,我見門虛掩著,推門進去,一左一右兩塊碑,一個人正在左側碑上拓碑,我問他這是唐碑嗎?回答這是復制的,我又問那一塊是嗎?他再不言語。就此判斷右面是真的唐碑。其實從字跡上也能看來,左側的碑字跡清晰工整,右側的字跡比較模糊,還缺損。

祠區北側有唐叔虞祠。據酈道元《水經注》說:“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又北宋太平興國修晉祠碑記中描繪它“前臨曲沼”,“後擁危峰”,舊祠位置似與現在不在同一個地方。現存建築分前後兩院,頗為寬敞。前院四周有走廊,後院東西各有配殿三間,正北是唐叔虞殿。殿寬五間,進深四間,中間神龕內設唐叔虞塑像。神龕兩側有從別處移來的十二個明代塑像,多為女性,高度與真人相近。她們手持笛、琵琶、三弦、鈸等不同樂器,似乎是一個較完整的樂隊。

舍利生生塔位於祠區南瑞,建於隋開皇年間,宋代重修,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重建。塔高三十八公尺,七層八角,琉璃瓦頂,遠遠望去,高聳的古塔,映襯著藍天白雲,甚是壯觀。

晉祠的參天古樹也給人以深刻的印像,著名的有周柏隋槐。周柏相傳為西周時所植,位於聖母殿左側,樹身向南傾斜約與地面成四十度角,枝葉披覆殿宇之上。宋代文學家歐陽修贊曰:“地靈草木得余潤,郁郁古柏含蒼煙”,九百多年前就如此贊嘆它的古老了,至今它依然蒼勁挺拔,與長流不息的維老泉水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譽為“晉祠三絕”。隋槐在關帝廟內,老枝縱橫,盤根錯節,至今仍然生機勃勃,濃蔭四布。

出晉祠公園,見有人在賣大杏,在南方幾乎是看不到的,已經有30年沒嘗過了,10元一斤,買了一斤。很甜,杏仁雖苦,卻很清口,不多幾個,不怕中毒,就生吃了。

晉祠公園內向東有小路,問了當地人說可以去車站,結果雖是捷徑,但最後一段要從一工地穿行。仍在下車站等車,候車人很多,但一下來了兩輛車,所以也坐上了車,但秩序不大好,見兩個小偷模樣的也在擠,容易讓這種人鑽了孔子。出門在外,警惕性一定要高,才會多一份安全。這會坐的804,1.5元,邊上位子坐的人,在晉祠也見過,年紀與我相仿。看似南方人,一問,果然是蘇州人,來太原已四十多年,兒女已在此生根,所以也回不了南方了,但退休後每年回南方住一段時間。打算天涼些回南方順便游世博會。一路聊著很快到站。我感覺308、804雖走的路線不同,但用時差不多,路況也沒什麼太大差別。

到火車站才11點,從地圖上看,雙塔寺不遠。決定步行過去,但實際上好像更遠些。雙塔寺門票30元,半票15元。

雙塔寺位於太原市城區東南方向,距市中心四公裡左右的郝莊村南之向山腳畔。雙塔寺的建築方位,一反我國千百年來寺院建築坐北朝南的傳統習慣,因地勢而拓建,居高臨下,坐南朝北。可謂背擁太行群峰,面俯汾水一帶。身臨其境,憑著古老的塔身,可廣瞰古城太原之全貌。

雙塔寺,本名“永祚寺”。只因其寺內那兩座”巍峨壯觀,聳入雲端的古塔,引人矚目,才被世人習呼為雙塔寺。“永祚寺”之“永祚”二字,語出《詩經·大雅·既醉》中:“君子萬年,永錫祚胤”句,“永祚”就是“永錫祚胤”的略寫。《爾雅·釋古》說:“永,長也;永,遠也。”《說文解字》說:“祚,傳也;祚,福也。”《晉書·樂府》說:“永祚,猶遠祚也。”可見“永祚”一詞,似有“永遠傳流,萬世不竭”的意思。

雙塔寺始建於明代萬歷二十五年至三十年之間(公元1597--1602年),距今 38O余年。初創之時,僅建了一座補輔太原“文運”不足的文峰塔,取名“宣文塔”,即如今偏於東南隅的那座舊塔。至於那緊靠塔而建的幾間簡陋寺舍,而今早已蕩然無存。當時,叫做“永明寺”。

宣文塔和永明寺問世不久,萬歷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晉藩第十一代王--晉穆王朱敏淳覺得永明寺、宣文塔規模簡陋,與省城太原的地位不甚相稱,就下書五台山顯通寺,邀請該寺主持,當時在全國頗有些名氣的建築家福登和尚,來太原主持擴建“大塔寺殿宇”的工程。福登和尚是明代中葉著名高僧。萬歷皇帝的生母,那個篤信佛教的慈聖宣文李太後就拜他為師,皈依其門下。福登接到晉穆王邀請後,便來到太原。當他看到永明寺的宣文塔微向西北傾斜時,就向晉王建議,在擴建殿宇的同時,另建一新塔於舊塔之左。晉王采納了福登的建議並在慈聖皇太後出資佐助下,用了 4年的時間,即萬歷三十六年春至四十年九月(公元1608--1612年),新建了寺院的三座大殿,即現存永祚寺殿堂的主體建築:大雄寶殿、三聖閣、兩廂方丈和兩廊配殿,以及位於舊塔西北方的新塔,形成了“兩峰插天”,“樓閣巍然”的大觀。

福登計劃中的寺院規模是非常宏偉的,除了目前現存的後院三座大殿外,還有天王殿、後院門庭、前院諸殿和山門的殿堂。然而,終因年邁體弱,積勞成疾,無法完成其計劃,於這年(萬歷四十年)秋天九月,完成新塔之後,抱病返回五台山,不久即圓寂於台懷鎮顯通寺。這個終未能完工的塔寺,遂更名“永祚寺”,兩塔均定名為“宣文塔”。

順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陽曲縣地方官曾對雙塔寺進行過一次修葺,新築兩塔之間的過殿。有關資料說,這次修寺,曾准備新建該寺山門,後不知何故而未蓋成。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陽曲縣知縣戴夢熊,也曾籌磚備瓦,准備大興土木,興建雙塔寺的圍牆並山門。恰巧,這年升遷為漢陽知府,未能如願。直至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才由陽曲縣繼任知縣劉江召集工匠,砌起從東配殿至西配殿的寺院圍牆,並辟建一簡陋之極的山門。這樣,總算使空曠且坦露了八十余年的寺院有了遮攔。因為起建圍牆和山門的夙願,發至於前任戴氏,劉江在工程完竣後,請戴夢熊提了“祗國勝境”的門額。今天的永祚寺二門,就是當時所建的山門。

民國以來,永祚寺因年久失修,尤其是大雄寶殿和三聖閣,多經風雨剝蝕,損壞到幾乎“傾覆”的地步。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楊子端等人積極活動,組織募集捐款,維修塔寺,並在修舊的基礎上,在大雄寶殿對面,東西配殿北端,破土動工建起六間單坡式北房,在原天王殿的位置上新辟院門,構成傳統的四合院式布局。如今的永祚寺三門,即門額書“永祚禪林”的寺門,就是當時的產物。

解放前夕,雙塔寺成了駐扎軍隊的兵營。新中國成立後,政府曾多次撥款,維修雙塔寺。改革開放後,投資巨款,修復了重創於“太原戰役”的宣文西塔;精心設計,新建了嵌滿“寶賢堂集古法帖”和“古寶賢堂法帖”兩套珍貴碣石的碑廊;收集和薈萃了散佚在全市各處,不同歷史時期的石雕、石刻、石碑;仿建了具有明代特色,與永祚寺明代所建殿堂風格一致的寺院山門和前院東、西廂房,面貌為之一新。

雙塔寺外,坐12路車,返回火車站。去旅館約好,14點退房。崇善寺離火車站更近,沒什麼車可坐。一路問訊過去,好多人不知道。終於在五一南路皇廟巷找到崇善寺。門票10元,半票5元。崇善寺現在是山西省佛教協會所在地。現在雖不及太原晉祠那樣引人注目,但它在歷史的進程中,卻有著自己光輝燦爛的一頁。

崇善寺,初建於唐,名白馬寺,後改稱延壽寺、宗善寺,後來又叫新寺。據記載,那是因為崇善寺是在原有舊寺的基礎上大興土木,重新修建的。崇善寺新寺的名稱,從十四世紀初葉到二十世紀民國年間,一直沿用了幾百年。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的發妻孝慈高皇後馬氏病逝。朱元璋第三子,即晉王朱?,是馬氏撫養成人的。為紀念母後,朱?請求准建崇善寺。崇善寺的修建,從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動工,到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建成,歷時八載。當年崇善寺的盛景,我們可以從一幅現仍保存在寺內的《崇善寺建築全圖》中看到。

明代的崇善寺是完全按照標准的宮殿式建築的格式修建的。中軸線上的金剛殿、天王殿、大雄殿、毗盧殿、大悲殿、金靈殿,由南往北一字排開。在各大殿的左、右,又整齊的排列著一系列的小院落。它們不僅對稱,而且整齊劃一。這種格局,與北京故宮中軸線上的主殿和東西六宮的布局極為相似。從這幅圖,我們可以想像得到當年占地二百四十五畝的崇善寺,是多麼的富麗堂皇,宏偉壯觀。當年的崇善寺不僅外表引人注目,更重要的是擁有其他寺廟不具備的條件,那就是它不僅是一座寺院,而且是朱家王朝的一座祖廟。中軸線上的最後一座大殿--金靈殿,就是一座沒有帝座的祖廟。這在中國佛教寺院的修建中是罕見的。崇善寺既是佛教寺廟,又是皇家祖廟,因此,它享受著比一般寺廟更多的香火。在這種背景下,它渡過了自己旺盛、興隆的時期。

現在的崇善寺,只是原來寺廟的幾十分之一,僅有六大主殿中的一座--大悲殿。崇善寺的其他宏偉建築,於清代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的大火中全都化為了灰燼。

幸免一毀的大悲殿,雖然在明成化和清嘉慶年間進行過修葺,但都是小修,大至梁架,小至門窗都未更換,基本上還是明代初修時的原物。因此具有更高的歷史價值。

占地僅為九百平方米的大悲殿,雖然僅是原崇善寺的幾十分之一,但它卻保存著崇善寺的精華,保存著價值連城的寶物。

藏經是它的第一寶。這裡保存的佛教藏經,數量之多,版本之名貴,在全國是少有的。寺內保存著我國木刻印刷史上的早期珍貴版本。這裡還有以後從其他寺院或地方移來的藏經多種、不同特色的藏經,使崇善寺在佛教寺院中占據著重要的席位。

崇善寺的第二寶,就是那兩套壁畫臨摹本。在還沒有照像和制版技術的古代,臨摹復制是使歷史上的名畫流傳後世的唯一手段。我們今天能夠一睹大雄寶殿當年兩掖長廊上的繪畫風采,應感謝為我們留下如此珍貴摹本的先人。這兩套繪畫,一套是《釋迦世尊應化示跡圖》,描繪了釋迦牟尼成佛的故事;另一套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圖》,描繪了善財童子參拜諸佛學法的故事。這兩套摹本,雖經五百余年,但仍鮮艷如初,被人們稱為“寶石畫”。這些畫不僅可使我們得到美的享受,同時也為我們研究我國的繪畫史等等,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崇善寺的第三寶,就要數那位於大悲殿正面須彌座上的三尊泥塑貼金菩薩立像了。這三尊佛像是明洪武年間塑制的,距今已有五百余年的歷史。正中是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其左為普賢菩薩像;其右為千手千缽千釋迦文殊菩薩像。三尊立像均高八米左右,身姿秀美,面慈目善,雍容華貴,給人可親可敬的感覺。這三尊佛像造型奇特,雕工細膩,實為我國雕塑藝術的珍品。

從崇善寺返回旅店,結帳。先到德克士飽餐一頓,這次學乖了,提醒薯條別放鹽。

本來計劃去山西省博物院去參觀一下,離閉館只有兩個多小時,一來一去路上起碼1小時。時間太匆忙看不過來,回程時再看機會了。

在火車站候車室,遇到一群剛從五台山朝拜後,回西寧的藏族大媽,漢語講得很好。一問才知道,她們中國四大佛教聖地都去過,五台山也不是第一次去。

候車室裡吃泡面和干糧,權充夜飯。火車1676次,西安到包頭的車。22:48正點開出太原。

照片:1. 晉祠公園門口;2. 李世民及開唐功勛;3. 真正晉祠大門;4. 晉祠,水鏡台;5. 金人台,鑄鐵人;6. 魚沼飛梁;7. 聖母殿;8. 周柏;9. 雙塔寺;10. 崇善寺





















精選遊記: 晉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