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的體驗——山西采風錄(一)

作者: 海底魚

導讀穿越時空的體驗——山西采風錄(一) 一、自由的邊緣(2002-9-8) 去山西采風這一決定其實很偶然。 在此之前,枯燥乏味的工作狀態長期困擾著我,讓我不敢對屬於自己夢想的自由空間做更多的奢望. 當三年多的迷惘與焦慮積蓄成一種不可抑制的渴望時, 我終於認識到,深埋於內心深處的,是我最不甘於沉淪的夢想。 以有限的自由去追逐無極限的夢想,就是我心所求。 而此刻 ...

穿越時空的體驗——山西采風錄(一)

一、自由的邊緣(2002-9-8)

去山西采風這一決定其實很偶然。

在此之前,枯燥乏味的工作狀態長期困擾著我,讓我不敢對屬於自己夢想的自由空間做更多的奢望.

當三年多的迷惘與焦慮積蓄成一種不可抑制的渴望時, 我終於認識到,深埋於內心深處的,是我最不甘於沉淪的夢想。

以有限的自由去追逐無極限的夢想,就是我心所求。

而此刻的我,正處於自由的邊緣。辭職,對我來說,就像是經受了一場歷時最長的戰爭。戰爭結束,我如釋重負。但這不是我的最終目的,我要調整狀態,去尋求更好的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就在這相對自由的狀態裡, 一個跟隨學生山西采風的機會吸引了我。

半個月的旅行日程,聽起來真的很誘惑人!我曾不止一次地設想過能有足夠的時間去實現至少每年一次的出游計劃,那也是我的夢想之一:體驗生活,感悟人生……

然而寬裕的假期對我而言始終只是一個奢侈的念頭而己!我的自由堆擠在每年最緊張的旅游季節裡了。

那麼就讓我在安定之前,奢侈地放飛一次吧!我這樣鼓動自己。

和一群大二的學生一同出游寫生,感覺上有些特別,面對一張張充滿激情又帶點天真無邪的臉,不由得讓我找到一些學生時代單純生活的記憶。

此次出行的共二十一人,其中十一個女生、七個男生,領隊的女老師張,我的老鄉加老同學,還有年輕的男老師王,最後是我,一個既不是老師也不是學生的自由人。

帶著一點僥幸的心理,我預備混在學生堆裡冒充學生,一起寫生,再體驗一次激情年代的生活!呵呵!

於是上路了,帶著一種特殊的心態。

走到太匆忙,我完全沒有時間去查閱有關山西的旅游資料和任何相關的文章,對於山西的文化和藝術幾乎一片模糊,可以說這是最沒有思想准備的一次出游!

在火車上終於有時間翻閱山西旅游書籍了,才了解到山西居然有那麼多的寶藏:它的廟宇、石窟、古城、大院、雕塑和壁畫……

驚喜之余,我感受到了一種巨大的磁場所帶來的無窮的吸引力。

但這一切還只是浮光掠影,最深刻的認知,還是要留待以後的行程中慢慢地去探索和挖掘吧!

我們此行大致的路線是:太原--大同--恆山--祁縣--平遙古城。

二、太原掠影(2002-9-10)

太原是我們第一個目的地,也是我們的中轉站。

這個城市比我想像中的要繁華一些,我的印像中,山西一直是國內相對貧困的省地,現在看來還是發展得不錯了,不過城市的環境很差,也許是地理原因所造成的吧!山西煤資源豐富,但水資源缺乏,所以整個城市上空都彌漫著飛揚的灰塵。公路上不時可以見到運煤的卡車,煤宵隨風飄散,整個一個“光輝(灰)”城市!

幸好我戴著帽子,倒可以方便用來遮灰了!

(不好意思,並沒有抵毀山西的意圖)

1、天龍山石窟

太原最有名的景點要屬晉祠了,離市內比較遠。我們起了大早,也找不到專線旅游車,最後總算包到一輛中巴。一路上司機不斷地向我們介紹太原的名勝古跡,特別提到離晉祠不遠的天龍山石窟風景區,至今還保留有東魏、北齊、隋、唐四個朝代的石窟。

一聽到有石窟,大家都動了心,好像以前對山西石窟的認知也只停留在大同的雲岡石窟,沒想到太原也有石窟景點。既然都在一條路線上,不妨順便看一下了!

上山後感覺有一些失望。

這裡的石窟群並不是很密集,大部分的石窟因為暴露在外,己經風蝕成一片模糊的石堆,山壁上古時的題字也風化得看不清結構了,清晰可見的大都是後人臨摹了刻寫在一旁的。

而雕鑿在洞窟內的雕像也早已體無完膚,不同程度地遭到各種人為的損壞,有被無知、貪心的人挖掉的,也有被日本鬼子撬走的。如今只剩下空洞的石龕,和一些缺頭、少身的石像。

國賊與家賊,哪一個更讓人痛恨呢?那景像,說不出的凄涼!

山上唯一保留得比較完整的就只剩下一座最大的石窟了!

這座石窟位於天龍山西峰的懸崖腰上,被一座三層結構的木制閣樓(漫山閣)保護著,走進閣裡仰面就可以看到一尊高高站立著的十一面觀音像, 這種站立的觀音在別處真的是不多見, 那高度產生一種極強透視效果,站在門檻外都很難看得完整。

從觀音像的一側再往上看,又可以看到一座體態更龐大的彌勒佛像,不過要從閣樓側面的一道很陡的木梯一直爬上第三層,才可以看清楚彌勒佛像的整體,面部輪廓清晰,姿態安祥,算起來大約有八米多高呢。

這工程!也許正因為面積大的緣故才得以幸存吧!

(我順手翻了一下旅游資料,發現較早的圖片上,這兩座石像都是露天向外的,懸崖下層的那個站立觀音的頭部是殘缺不全的,那麼觀音頭上的十一個面像也就是現代人所修復的,漫山閣也應該是修建起來保護石像的了!)

除了石窟,天龍山的風景其實也沒什麼特別之處,北方的山,遠比不過南方的山青水秀,因為缺少水,感覺上也就缺少了一些靈性。

天龍山上還有一座聖壽寺,但沒有給我留下多少印像,我只對寺前的一棵千年古松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那是一棵罕見的古樹,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樹不高,但面積很大,所有的樹枝都呈發散狀向四周水平生長,密密交織的樹冠就像一個超大的遮陽傘,因為枝葉延伸得太長了,為防止樹枝折斷,樹下架有圓形的鋼托,整個兒把所有樹干都托了起來。

這棵古松名為蟠龍松,是因為樹的主干就像是一條盤旋纏繞的龍身,如果彎下腰圍著樹干仔細觀察,在某個角度就可以看到龍頭藏匿的位置,很神奇啊!

我就一直在護欄外轉著圈,真想能到那松枝搭成的天然涼棚下美美地坐一坐呀!

坐在松樹外休息時,學生們開始吵嚷著要吃山西的面食,結果這裡的刀削面手藝奇差,面條削得和筷子差不多粗,但學生中大多數都生於南方,哪裡嘗過正宗的北方風味呀!我這邊在大呼上當、難吃,旁邊居然還有學生大贊好吃!多好笑!

沒有更多的停留,我們下山去了晉祠。

2、晉祠的特色

晉祠號稱“山西第一名勝”,據說在古代叫晉王祠,是後人為經念西周武王次子、晉開國君主姬虞而建的,又因位於晉水源頭,稱為晉祠。

讓人難以理解的是晉祠的半價學生票居然不包含大學生,這好像是其它地方所沒有的現像,學生們開始紛紛叫著不公平了!

天龍山的門票也沒有學生價,但票價不高,十五元可以接受。晉祠的門票四十元,團體購票也沒有一點優惠。

進去還是放棄?想想後面還有更重要的景點要去,學生們意見不統一了,一時相持不下。

都是一群窮畫畫的學生啊!沒辦法!

我倒無所謂,去不去都成,反正吸引我的重心不在這裡。隨大流吧!

幾個當地的中巴司機湊上前來,神秘兮兮地把我們拉到晉祠旁邊給我們指點迷津,太原人的方言太難懂,好不容易才弄清他們的意思,原來他們可以幫我們另尋蹊徑進入晉祠。只用付一半的門票價。聽起來似乎不錯,也就是可以享受到學生的優惠價。雙方成交了。

到了地方才讓我們大呼上當,所謂的蹊徑原來就是晉祠的後院院牆,那不就是逃票嘛!真黑!這司機!

說實話長這麼大第一次以如此不光彩的手段逃票--翻越高牆的技術我可是最不擅長了,幾位司機英勇地貢獻了他們的肩膀,幫助我們爬上爬下,但結果我還是被牆上的玻璃劃破了手指!真可憐啊!不過還得假裝英勇!

其實我個人一直對參觀廟宇殿堂之類的名勝景點提不起太大興致,因為很多打著名勝旗號的原始文化遺產隨著歷次翻修、重建早已被現代仿古建築群所取代。復制的藝術,本身就失去了它最初創作的價值。我還是更願意去探究一些具有鮮明特色的建築藝術。

雖然我對於建築學並不在行。

不過晉祠裡倒真的有它極具特色的地方。

祠內山環水繞,石柏參天,各種殿堂、樓閣、亭台、橋謝組合布置,整體感覺上既像一個寺院,又像一座花園。

晉祠內最有價值的古建築就是聖母殿,完全的木構建築,也是我國最早的木雕藝術品。

整個殿堂看上去氣勢古拙豪放,巨大的屋檐下還立有幾根粗壯的殿柱,每根殿柱上都盤有一條雕刻生動的木龍,形態張揚、霸氣,像一群護法使者守護著古老的聖母殿。

另外聖母殿前的魚沼飛梁也是很有特色的,魚沼就是魚池,飛梁是指魚池上的橋梁,是宋代的橋梁建築,橋形呈十字形,通往聖母殿的東西橋面寬闊平坦,而南北向的橋面則略向下垂,遠遠看去,如大鵬展翅一般。

踏過飛梁迎面就可以看到聖母殿中央高坐在上的聖母塑像,體態庸容。

聖母像兩旁和殿內兩側,分別立有各種造型不同的古代婦女塑像,包括宦官、女官和侍女一共42座古代婦女塑像。不過很可惜,殿堂門被加駐了欄杆,只能隔在門外遠觀,不能近前細細端詳。

雖然如此,我們還是可以大致領略到宋代彩塑獨特的藝術魅力,真的可稱得上中國古代泥塑藝術的珍品。

這些塑像基本上屬於寫實的風格,從姿態、面貌到人物的神情,形像逼真,情態各異。我們不但能從服飾道具上判斷出每個人物的地位、身份、和她們之間的尊卑關系,也似乎可以透過人物的表情感受到她們內心所具備的思想與情感……

……………………………………………………………………………………………

旅行小帖士:

門票--天龍山石窟:15元,晉祠:40元(學生半價票不含大學生)


精選遊記: 太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