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河,一彎明月中遙望故鄉

作者: 林仙兒

導讀秋浦河,一彎明月中遙望故鄉——追隨李白的詩意江南文圖 / 桂林 抱著訪古尋幽的心態,想去原生態的自然山水間詩意徜徉。秋浦河,應該是最完美的選擇。 秋浦河,因“溪流澄碧長秋”而得美名; 秋浦河,還因“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而得詩名。 皖南山水醉詩人。其間留下最多贊美詩篇的,當屬大詩仙李白。他先後五次暢游秋浦河,留下幾十首膾炙人口的《秋浦歌 ...

秋浦河,一彎明月中遙望故鄉——追隨李白的詩意江南文圖 / 桂林

抱著訪古尋幽的心態,想去原生態的自然山水間詩意徜徉。秋浦河,應該是最完美的選擇。

秋浦河,因“溪流澄碧長秋”而得美名;

秋浦河,還因“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而得詩名。

皖南山水醉詩人。其間留下最多贊美詩篇的,當屬大詩仙李白。他先後五次暢游秋浦河,留下幾十首膾炙人口的《秋浦歌》,加之與杜甫兩人攜手同游,把酒論詩,盡一時快意,遂成千古美談。後來者如杜荀鶴、吳應箕等也隨之唱和、題詠,更使得秋浦河聲名遠播,得了個“千年詩河”的美譽。

悠悠秋浦河,源於紅茶的盛產地祁門,經流石台,由貴池注入長江,全長不過百多公裡。自下游溯河而上,一路上山溪小河時有彙入,似斷實續。或汪汪碧泉,晶瑩剔透;或垂垂懸瀑,飛珠濺玉;或湍湍急流,扣人心弦;或幽幽深水,波平如鏡……時走時歇。其間,我總在想:一千三百多年前,峨冠博帶的詩人,可曾在這樹下佇足?可有逗留在那村口?可和挖山芋的老農先祖嘮嗑幾句當年的收成?可曾跟好奇的孩子問問幾聲詩文?而那詩中的冶煉工人早已不見,漁村人家卻有巧遇。進得村來,老楓香樹下,會有人熱心地帶我們去看那龍樣的古松樹;岔道路口,還有人細致地為你指路、指住宿……車過心留,那霄坑的河灘、磯灘的大龍灣、大演的濃蔭岸樹、占大的蘆葦葉上滾動的露珠、珂田的幸福村裡富庶的小院……最難忘的,該是那仙寓山中的富硒村吧。它是秋浦河上游一個著名的長壽村,到達時已然黃昏。村口的那座夕陽穿透而過的、夢幻般繽紛的廊橋,成就了一幅美麗永恆的畫面……

其實,李白在秋浦時的心情並不太好,這從他這組《秋浦歌》中多有反映。 “愁作秋浦客,強看秋浦花”,連觀賞詩意的蘆花飛雪也要強打精神,似與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感受相似,可見情緒十分低落。“兩鬢入秋浦,一朝颯已衰。”原來,還以為浪漫的李白一直是兩鬢青絲,衣袂飄飄,沒想到一日晨起,悚然驚見兩鬢白發了!很有些當年伍子胥過不去昭關,一夜間就愁白了頭的味道。但那伍子胥心急火燎是因有性命之虞,李白卻散漫慣了,瀟灑一生。於是他又給自己找了一個原因:“猿聲催白發,長短盡成絲。”猿聲也能“催白發”?不愧是詩人的誇張之詞想像力豐富,其真正原因怕是思故鄉念故鄉了吧?李白堪稱吟月高手,或悲愴,或豪放,或細膩,或感傷,其中最叫人難忘且引起億萬人共鳴的,就是那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當然,李白的愁不是會像常人那樣,愁衣食住行,愁沒有官做,因為他放著大唐皇帝身邊的翰林學士不干,只因他難以實現自己“大濟蒼生”的夙願。雖說高官可以不當,權貴可以蔑視,但說歸說,做歸做,他可以隨時隨地的放浪形骸,但卻不能無止無休地忘乎所以。這種不為自己個人遭遇,而為理想,為天下,為蒼生的擔憂,才是李白最終會“白發三千丈”的“個中原因”。就如同而今的秋浦河畔,一座並不高大的雕塑,詩人一付憂國憂民的模樣,堪為其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

沿著當年詩人放歌徜徉的山崖水畔,新辟了一條水上漂流線路,絲線串珠一般,聯綴起一處處詩人筆下的景點:魚梁壩、鴕鳥灣、水車嶺,秋浦漁村,還有“千千石楠樹”,還有“萬萬女貞林”,還有充滿鄉野氣息的“漁女對歌”……這一幕幕山水背景的映襯,令我們的懷古憑吊多了幾分靈動和詩意。

那一晚,淡淡的月牙掛在天邊。清風徐來,空氣中彌漫著一陣水稻揚花的芳香,偶有不知名的小鳥打著呼哨,拍著翅膀掠過水面……

秋浦河,和我們一起,於一彎明月裡,遙望詩人,遙望故鄉!



秋浦河的源頭,天然大氧吧



藍霧橫陳的秋浦河之晨,靜謐,安詳



秋浦漁家,不光是打漁,也養魚了



漂流,也成了秋浦河的新玩法



一只白鷺,掠過秋浦河如詩的水面……

注:此文圖已經發表在2009第8期《游遍天下》雜志。如有轉載,請聯系gl7701@***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