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前隴上行-蘭州

作者: erlianhao09900990

導讀坐上了去蘭州的火車,一早到西安後,車廂裡空了三分之二,火車不停地穿越隧道和黃河,車廂在明亮和黑暗中交替。第一次坐這麼遠的火車,要不是與對面人不停聊天和看書打發時光,真是覺得更加無聊。越發敬佩在蘭州上過學的朋友,要知道多年前,沒有提速的火車、硬座、北京倒車,從祖國的最北到達西北的蘭州需要多少辛勞呀!火車晚點了一個多小時到達了蘭州,下� ...

坐上了去蘭州的火車,一早到西安後,車廂裡空了三分之二,火車不停地穿越隧道和黃河,車廂在明亮和黑暗中交替。第一次坐這麼遠的火車,要不是與對面人不停聊天和看書打發時光,真是覺得更加無聊。越發敬佩在蘭州上過學的朋友,要知道多年前,沒有提速的火車、硬座、北京倒車,從祖國的最北到達西北的蘭州需要多少辛勞呀!火車晚點了一個多小時到達了蘭州,下車後發現去敦煌的最早火車已經趕不上了,下一趟火車沒有臥鋪了,不是周末還是在國慶前半個月,吃驚中更憧憬了敦煌的魅力。瞬間決定在蘭州住一夜,買了一張第二天晚上去敦煌的臥鋪,入駐了張液路如家店。

吃過早餐後,12元打車到甘肅省博物館,正好今天舉辦建國60年甘肅成就展覽。學生、軍人、警察、公務人員幾百人是聽眾,我也站到了隊伍後面,十幾分鐘儀式後,跟著隊伍進了博物館。甘肅博物館最出名的館藏是在武威雷台漢墓出土的青銅器皿,“馬踏飛燕”銅奔馬就收藏在這裡,第一眼看到它,覺得有些小,沒有想像的那樣壯觀,轉了幾圈,換多個角度欣賞它,慢慢感覺它的精妙之處了。它三足騰空,右後足踏著飛燕的造型,惟妙惟肖,越發佩服2000年前沒留下任何名姓的創意者想像力和親手制成的工匠們精湛手藝,他們就是中華民族偉大文明的創造者和傳承者吧!館藏彩陶、壁畫同樣精美,黃河古像化石是同類中發現最大、最完整的,波斯銀幣、羅馬銀盤、胡騰舞俑等異國文物,更是見證了甘肅在古絲綢之路的交通地位和往日的輝煌!甘肅博物館雖沒有陝西博物館宏大和館藏數量多,但也絕對是去蘭州值得一去的地方。2個多小時轉眼過去,打車回賓館,要在13點之前退房。很多大的酒店全是把退房時間延到14點了,但不明白為什麼如家還是13點,只有它的高級會員才有14點退房的資格。退房後把背包存到前台,在步行街上尋找吃飯的地方,賣報人指點了對面胡同一家蘭州牛肉面,進去一看,店面不小,裝修的也可以,買票吃面,三元一碗,想要牛肉額外三元一小碟,三元的面中飄著二片牛肉,口感果然不錯,於是又買了二碟牛肉泡在面中,面很筋道,湯味很濃,牛肉很有味道,果然是地方美食。

飯後步行來到黃河邊中山鐵橋,它建於1907年,由德國人承建,是名符其實的百年鐵橋了。1942年為了紀念孫中山,將橋名由鎮遠橋改成今天的中山橋,因而有“天下黃河第一橋”的美稱。中山橋現在是人行和自行車通行的大橋,機動車輛已經不允許通行了。站在橋上看著滾滾東流的黃河水,夾雜泥沙的黃色江水和在寧夏沙坡頭和壺口瀑布所見的黃河水毫無二樣,可能是前段時間雨水多的原因,黃河水流速很快,流量很大。橋的北面是白塔山公園,6元門票上山,半個小時爬到山頂,整個中山鐵橋和蘭州城盡收眼底,公園裡幾處地方都是拍攝中山鐵橋全景的最佳地點。蘭州城夾在南北二面高山之中,黃河從城中流過,多年前就聽朋友講過,由於這種原因,蘭州的污染氣體難以排出,所以造成蘭州是中國污染最嚴重的地市之一。今天在白塔山公園上面放眼望去,高樓在霧氣中時隱時現,真正體會了這個城市被地理條件所限,又由於過去沒有環保意識,使重工業布局在二山盆地之中,因而導致了今天這種困局。白塔公園因元代一白塔得名,山頂的白塔邊有座位,你可在那消費,閑聊中慢慢去欣賞你腳下的蘭州城。總體感覺公園比較破敗,綠化和規劃也不盡人意,垃圾死角很多,不想拍攝鐵橋全景和俯瞰蘭州城,公園就沒有進去的意義了。

下了白塔公園後,折回黃河南岸,逆勢沿著黃河流向向西,步行20多分鐘到了黃河母親雕塑像。這個雕塑是展現中國母親河-黃河雕塑中最著名的一個,也是蘭州的城市標志。雕塑由母親和一男嬰組成,母親神態慈祥,微微含笑,微曲右臂,仰臥在波濤之上,右側依偎著一裸體男嬰,我想每個第一眼看到這一塑像的人,無不會想起自己的親生母親,雕像展示了生生不息和不屈不撓的黃河母親,養育了強大的華夏子孫情景。水車園就在母親像東側,我沒有購票進入,在外面照了幾張照片。

這裡還有一個小插曲,,我坐在一老者邊上休息。老者主動和我聊天,原來老者還是和我一個城市的,比我父親還要年長一些,老人年輕時大學畢業,響應國家號召,支援大西北,來到了蘭州,現在三個子女全在上海工作,老人由於不是很習慣上海的濕熱氣候,大多時間還在蘭州和老伴二人生活。老人已經有20多年沒有回到故鄉了,我想,他們那個年代無私奉獻、為了國家犧牲個人的精神,真讓後輩敬仰和學習,不知道今天的人,有多少還存有那一代人的精神?特別是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聊了20多分鐘,和老人話別,真心祝願老人健康長壽!


精選遊記: 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