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人的敦煌(五)

作者: 我是麒麒媽媽

導讀最後一天是我們此行的華彩。莫高窟和榆林窟在等候著我們。早上7點就爬起來退房,打電話給司機來接我們。司機這幾天可能是太辛苦了,睡意朦朧的接起電話,說莫高窟八點半才開門。我們卻等不及了,要他立刻載我們過去。 莫高窟在市區東南25公裡處,開車只要半小時。到了那裡,果然還沒有開放,背著刺刀的武警在路口來回巡邏,我不記得在故宮是否也這麼誇張。我們 ...

最後一天是我們此行的華彩。莫高窟和榆林窟在等候著我們。早上7點就爬起來退房,打電話給司機來接我們。司機這幾天可能是太辛苦了,睡意朦朧的接起電話,說莫高窟八點半才開門。我們卻等不及了,要他立刻載我們過去。

莫高窟在市區東南25公裡處,開車只要半小時。到了那裡,果然還沒有開放,背著刺刀的武警在路口來回巡邏,我不記得在故宮是否也這麼誇張。我們的車排在第三名,前面是旅行社的兩輛大客。

莫高窟是戈壁中的一個綠洲,遠遠就看到一大片胡楊林,而那樹叢掩映的就是莫高窟的標志——九層樓。車在路上時我們就看到遠處的岩壁上有一排排的洞窟,這會兒大家下車跑過去看,不過隔著河谷,而且洞口全都裝著防盜門,被欄杆圈著。

大約八點的時候,放行了。在停車場泊好車,四周還冷冷清清的,我們大概轉轉。八點半人開始多起來,Peter買了票,門票80元/人,含導游費(每窟都有兩位專職導游在裡面講解。)從停車場邊的一個小橋走到河對面,莫高窟就開鑿在河西邊的岩壁上。這會兒游客還不多,被高大茂密的楊樹籠罩的路清清靜靜,像走在北京的某一條小街上。先路過“小牌坊”入口,這裡有題著“莫高窟”的木制牌坊,可以留影。繼續走是“九層樓”入口,在清晨留影效果極佳。因為窟內不准拍照,也沒有照明設施,所以兩個入口處都可以存包和租手電。存包費為小包2元/個,手電租金3元/個(押金10元)。

我們從九層樓入口進入景區,岩壁上觸目皆是的一扇扇防盜門,顯得那麼神秘,洞窟都編著號,據說一共發現了七百多個洞窟,不過我們今天只能參觀十五個。我的心跳有點加速,好像正在打開禮物的小孩子,明明知道盒子裡面的東西一定是自己珍愛的,可仍然有一絲擔心——我會看到些什麼呢?

所有開放的洞窟門前都有彩旗標志,不過我們到後來才知道。沒人指路——這是莫高窟管理上的一個漏洞。先走進近處一個開著門的洞窟,工作人員卻告訴我們先看大佛,我們只好出門。大佛的入口其實就是九層樓,這是始建於唐代的莫高窟最大的佛像,高34.5米,號稱“北大佛”,經過歷代重修,只有雙腳還保留豐腴的唐風。清代為了保護,又在外面加蓋了九層樓。

因為我並非佛教徒,一門心思只看壁畫,然而洞窟裡實在太黑了,手電光如熒光一點,下次再來一定買個應急燈!因為多年的風化、氧化,壁畫已經失去了當年絢爛的色彩,可是單憑滿窟的彩繪,已經可以想像它曾經的魅力。據記載,修建這尊北大佛時,工匠每天吃鹽就要兩擔!

向前走可以看“南大佛”,高約26米,仍然只有壁畫是當時的。

還有臥佛——釋迦摩尼的涅磐像,唇角的微笑讓你不由得相信天國的美麗。

壁畫可以分辨的有曹氏家族的出行圖,維摩變和《法華經》的經變畫等。每一個洞窟都是滿壁滿頂的彩繪,在當年的艱苦的條件下,一燈如豆,不知道怎樣的虔誠支持著那些無名的畫師們一筆筆勾畫出滿窟的佛像?

因為開放的洞窟都是藝術價值一般的、各個時期的有代表性的洞窟(唐代居多),我們熟悉的九色鹿、薩錘太子舍身飼虎等都是看不到的。交額外的錢可以進一些特窟,我們就路過一個開放的,收費60元,沒有進。過了9點,游客已經相當多了,每進一窟都要排隊,而且只有洞窟裡面擠滿了人後,導游才開始講解。然而洞窟籠音,有些游客有相當不自覺的講話、打手機,非得站在導游跟前才能聽清講解。

我個人認為莫高窟的講解員的水平都不高,解說似乎將不到點子上,可能跟洞窟的藝術價值低也有些關系吧。

洞窟裡沿牆設置了玻璃屏風,距離彩繪約50公分。有人說莫高窟最好早上參觀,因為洞門朝東,多少能進來些陽光。不過這點陽光實在是太微弱了,再加上屏風阻隔,壁畫的內容基本難以看清。

到了10點多,游客多得用“過江之鯉”形容都不夠了,進出洞窟都變得很困難,經過狹窄的門廊時像在北京站上車前檢票一樣。我們的參觀也有點像敷衍,近前仔細端詳變成了不可完成之任務三。

走在連接洞窟的棧道上,可以看到有些宋代建造的外檐。在有些岩壁上,還能見到一些殘存的壁畫,據說曹氏家族鼎盛時,曾經在長約一公裡的山岩上都畫滿了精美的彩繪,不知道這些是不是當年的遺跡?

最後一個洞窟是藏經洞,當年的文物就是從這裡被發現和流失。藏經洞對面有藏經洞陳列館,裡面展出了許多收藏於外國的敦煌文物復制品。

只是粗粗的看了一圈,就用了我們近三小時的時間。如果真的能夠開放全部的洞窟,豈不是得在這裡住一年?張大千是這樣。在每個洞窟進門的牆壁上,還能看到他做的編號——大寫的數字。我們卻沒有這樣的可能,再說下午還要參觀榆林窟。

莫高窟一直是我心中的一個聖地:沙漠之中的綠洲,被遺忘的千年文明。這三個小時給我的印像是那麼不真實,似乎看到了些東西,又似乎什麼都沒有留住。我仍然是在夢中。

中午在餐廳吃盒飯,10元/份,味道不錯。

停車場邊有些工藝品商店,在店裡我又看到了沙洲夜市上見過的雕塑復制品,說是復制品似乎不太確切,它是印在一片青色石片上的畫,十分精美。圖案主要有三種,其中一片是菩薩頭像,可能是唐代作品,臉部豐滿俏麗,嘴角的一絲微笑仿佛少女想起了甜蜜的心事;還有一片是中間一身菩薩、旁邊兩尊天王的立像,菩薩的站姿呈曼妙的“S”形,天王的剛勁更襯出她儀態的端莊與婀娜。這些定是特窟的泥塑,不是在這裡就無緣得見。店主開價550元/幅,如果不是囊中羞澀,這的確是敦煌之行最好的紀念物。

停車場邊還有文物陳列館,無需另買門票,但我們沒有時間進去了,不知道裡面是不是和藏經洞陳列館相似。

最初知道榆林窟是在張大千的傳記裡,他首先來到莫高窟,一下子就被震驚了,再也不願離去。後來他又來到安西榆林窟,對這裡也很推崇。莫高窟始鑿於秦朝公元336年,而榆林窟則始建於唐代,晚了幾百年。

在從敦煌返回嘉峪關的路上一個標有“鎖陽城”的路口右轉,可以到達距離安西70公裡的榆林窟。這段路不是很好走,途中經過一個自然保護區。公路兩邊盡是紅色的不知名的灌木。我們還停車向一個放羊的老漢問了次路,當地人都稱之為“萬佛峽”,而不知有榆林窟。過了保護區有一大段石子路,非常顛簸難行,大家都覺得如果始終如此就應該放棄這次遠行了。快要絕望時,石子路在進入一個村莊前結束了,這是一個很大的村子,樹木蔥蘢。出了村子再開片刻公路進山,仍然是禿山,路邊也有條河,河邊卻少胡楊多紅柳,河水很急,夾雜著許多泥沙,黃河的一樣的顏色。

下午兩點整,我們到達目的地。

榆林窟的出現對於我們是個意外。沒有任何的指示牌,就看見路邊停著兩輛汽車,司機停車讓我們下去看看。下車走了幾米就來到一個峽谷邊,河谷的兩壁又出現了熟悉的窟門——我們竟然到了!

榆林窟有點像徐霞客筆下的雁蕩山,蘊秀於地平面下,不是有心人就難以發現。

沿一條石階下去,一路看不到一個游客。熱心的工作人員帶我們去買票,看來來這裡的人不多,售票處旁門都是常鎖的。和莫高窟一樣,這裡的洞窟裡也不准拍照,存相機2元/個,但是我們都沒有帶零錢,售票小姐笑著答應替我們免費存放。門票印的是40元/掌,但實際是30元/張購買的,也含導游費。買票出來售票小姐為我們安排了導游小康,一個年輕而帥氣的小伙子。

這裡的洞窟也有武警守衛,前往洞窟棧道的小門也是常鎖的,武警檢票後才開鎖放人。導游手裡叮叮當當響著一串鑰匙,這就是我們今天可以參觀的10個洞窟。榆林窟目前只開放了河谷東岸的部分洞窟,導游介紹說西岸的洞窟正在修復整理,明年就能開放了。

下午的太陽照進河谷,洞窟裡一片光明,觀賞效果比莫高窟好得多。康導游又認真又博學,雖然我們只是四個人的一個小團,他的講解依然很詳細。後來又有幾個人加入了我們,好心的康導游帶著我們參觀了所有他能打開的洞窟,原來我們計劃在這裡逗留一個小時的,不知不覺就用了2個半小時。

這裡的洞窟規模比莫高窟小許多,而且只有42個洞窟,然而泥塑、壁畫、經變畫同樣精美,在康導游的指點下,我們得以近觀一身唐代飛天——是榆林窟最有代表性的壁畫之一。這裡也有曹氏家族的畫像,他們同樣是這裡的供養人。

榆林窟有莫高窟群中第二大佛,高約30米,肌膚貼金箔,法像莊嚴。除此之外,許多泥塑都損壞嚴重。這裡的玻璃屏風離牆比較近,而且沒有遮蔽全部牆壁,許多壁畫都可以湊近了仔細欣賞。

我流連在宋代的壁畫前,那樣熟練而自如的勾勒筆法令我深深著迷。莫高窟的介紹裡講到一尊千手觀音的壁畫,手勢儀態各異,各具表情,是壁畫中的珍品。然而在這裡,那些菩薩侍女的手已經令我驚嘆:或捧巾,或拈花,如蘭花輕拂,優美而生動。還有那些朱唇,只是淡淡的兩筆,然而或翕或張,欲笑還顰。難怪張大千如此推崇這裡,欣賞宋代壁畫這裡是絕佳地點。有些洞窟裡還有清代的壁畫,雖然也描繪得很仔細,然而吳帶當風的筆法已經盡失。

和莫高窟一樣,這裡也有些道家的東西,雖然也已經升級為文物了,仍然只給人糟粕之感。

莫高窟給我的片斷的印像,在榆林窟被連裰在一起。

難以想像,幾千年前,這片荒涼的戈壁灘曾經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地方,商隊往來穿梭,隋帝都曾經來此巡幸,陽關大道也由此得名。

繁華過盡,古道湮滅,文明像散落的珍珠被遺忘在大漠裡——克爾克孜千佛洞、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武威天梯山石窟、張掖馬蹄寺石窟、酒泉文殊山石窟……,我慶幸自己撿到了其中最美的兩顆。

河谷裡長了很多高大的胡楊樹,導游說從前在西夏時這裡樹木更多,五十年代大煉鋼鐵時砍伐了很多。河水湍急的在谷底流過,這就是榆林窟得名的河。

離開這裡時是下午四點半,大家對此行都很滿意。在安西鎮補充給養,還是可愛的綠馬奶葡萄,0.8元/斤;酸甜的綠蘋果,0.6元/斤。司機還買了當地的面食——馕和燒克子(音)給我們品嘗,囊有點淡淡的甜,而燒克子則在裡面加了奇妙的西域香料,味道都很好。重新踏上返回嘉峪關的路,司機可能太辛苦了,車開得不快,後來天黑了車速就更慢,八點鐘才到達據嘉峪關70公裡的清泉村,經司機的推薦,在這裡吃羊羔肉。清燉和黃燜兩種做法,按斤點,非常美味,一頓飯才用了80元。跑堂的小伙子按照司機的說法是所謂的“鄉裡人”,樸實得很。

路過嘉峪關關城,十一期間照明至晚10點,遠看非常之美。漆黑空曠的戈壁之上,關城仿佛天上的宮闕。

11點回到交通賓館,6日回北京的K44次車票果然沒有訂到。司機本來也答應幫我們想辦法,然而他托的朋友卻買錯了車次。不過,他說可以幫我們送上車,托列車上的朋友再幫我們補臥鋪,按他的話說,一定能幫我們解決。

大家有點垂頭喪氣的回到房間,付司機車資,本來他是個挺好的人,但是被其他的司機攛掇,路上也提出了漲價。我們是看見了他的辛苦的,可能國慶節車價也會有漲幅吧,所以後三天的車費給他加到了1300元,大家皆大歡喜。


精選遊記: 敦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