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嘉定秋霞圃(1998夏天的功課)

作者: clare00

導讀測繪報告1 嘉定秋霞圃是現存上海古典園林中歷史最悠久的一處, 由龔氏園, 沈氏園, 金氏園等三處私園和一座邑廟(城隍廟)組成, 總面積45.36畝, 其中邑廟始於宋,私園盛於明, 雖數度凋零, 歷經修葺, 卻仍保持了飄灑俊逸, 寧靜幽曲的古風, 不失為嘉定乃至整個上海人文景觀中的瑰寶。 2 本次實習中,我們小組負責南門入口,井亭,石獅以及附近的元普濟橋的測繪工作。除普濟橋� ...

測繪報告1

嘉定秋霞圃是現存上海古典園林中歷史最悠久的一處, 由龔氏園, 沈氏園, 金氏園等三處私園和一座邑廟(城隍廟)組成, 總面積45.36畝, 其中邑廟始於宋,私園盛於明, 雖數度凋零, 歷經修葺, 卻仍保持了飄灑俊逸, 寧靜幽曲的古風, 不失為嘉定乃至整個上海人文景觀中的瑰寶。

2

本次實習中,我們小組負責南門入口,井亭,石獅以及附近的元普濟橋的測繪工作。除普濟橋,其余均屬邑廟景區。

園廟結合,游園觀廟,兩者得兼是秋霞圃的特色之一。秋霞圃至清雍正四年(1726年)由私園改屬邑廟,而今城隍廟作為秋霞圃的一部分對外開放。這種主從地位的變化,或許反映了古今人們價值觀的變化。此處邑廟是上海地區保存最完整的邑廟建築,大殿宏偉高大,結構獨特。它始建於南宋嘉定年間,舊址在南門富安坊(今李家弄附近),明洪武三年(1370年)知縣胡永安移建於此。若以移建年代算,距今亦有628年。邑廟曾四次受災,屢毀屢建,故其裝飾等均系晚清之物,但在建築上保持明代格局。1983年,大殿及與之相連的寢宮按原樣修復。

依江南地區的慣例,邑廟建築完整的空間序列為照壁-河流-石獅-牌樓-井亭-廟門-儀門-戲台-大殿-寢宮。清末,邑廟規制尚完備,自井亭入內,有“頭門”,兩側為“班房”,入內則為“儀門”,共三扇,東名“青龍”,西名“白虎”,進門即戲台,懸“千秋鏡”,“與民皆樂”匾額。戲台與大殿之間的天井內置鐵鼎。大殿正門上懸“威靈顯赫”額,系光緒三十年(1904年)嘉定知縣李樂善書,抱廈東側有石刻“千硯”,西側有石制“水盂”。 挑尖梁有“小八仙”圖案。民國年間,殿內神像及殿外建築已毀之八九。寢宮亦毀於民國年間。

今南門入口約略為原廟門位置,門前西南側為一母石獅,兩座井亭分列東西,面臨練祁河。

井亭年代失考,從其翼角高聳,屋面陡峻,脊飾繁麗精巧來看,應為晚清之物。井亭四角攢尖,大式做法表明其作為邑廟禮制建築的身份。亭呈正方形,底邊長3.16米,相鄰翼角間距為6.1米;高6.3米。亭內皆有井一口,並不居於井亭正中,現已封。井亭連線亦不與邑廟軸線垂直,略偏。寶頂上為葫蘆,下為蓮花座,脊飾分作三段,各有特點,翼角處有三走獸。盤龍圖案瓦當,“壽”紋滴水。瓦釘為人物塑像,略有缺損。單杪單下昂鬥拱,昂端卷曲成一小旋,耍頭似麻葉頭,別有一番秀美韻致。鬥拱間的拱眼板雕有纏枝石榴圖案。平身科與角科鬥拱都有翼拱為飾,雕刻線條流暢生動,進一步豐富了鬥拱的層次,煞是好看。花崗石柱有明顯側腳,四角有石凳連四柱,兩亭開口處相對,石凳疑為後加。石柱下方有小凹槽,疑為舊時擱置門檻之用。亭內天花中心鐫雙龍戲珠圖,四角為鳳凰。時至今日,入口至練祁河的小廣場仍不失其具有休憩功能的城市公共空間特色,從天明到日暮,井亭中總有歇腳的路人。

石獅年代失考,從其青石原料看,疑為明代古物,是否為城隍廟原物亦待考。

南門入口為1982年所建,兩坡頂,屋頂呈錯落狀,中間較兩邊略高。正面為門廊形式,柱承重,柱間有掛落。入口處並列四扇門,中間通常開啟的兩扇寬約1.5米,1.2米高處有銅獸頭。大門上方有一匾額,為胡厥文同志於甲子(1984年)夏所題“秋霞圃”三字。入口兩側分別為售票房,雜物間,磚牆承重結構,梁枋直接擱於牆上。整個南門入口呈水平鋪展,最高處約5.4米,以突出後方大殿的雄偉。

入口西南不遠處,有一元代古橋,名普濟橋,一名通濟普福橋,舊名東市橋,俗名管家橋。跨練祁河,單拱。建於元至治元年(1321年),原為石級橋面,解放後改為平面橋。拱跨6.3米,寬約3.6米。南北橋面坡度不對稱,北坡緩而南坡稍陡,疑為兩邊路面高差不一或橋中心距兩邊路面遠近不一所致。中央橋面為花崗石條石鋪地,鑿有紋飾,北側橋面為碎石鋪地,南側則為水泥橋面。天盤石端頭通常辟水獸的位置為蓮花圖案,北側的兩個有缺損,南側的圖案較清晰。這一構造除美觀外,亦加強了橋的整體剛度。水泥欄杆和橋中央的鐵門為後加,與古橋格格不入,大殺風景。元橋一端為通往秋霞圃東大街,另一端為農貿市場。現農貿市場側的橋堍環境極其惡劣,已淪為露天廁所,亟待加強環境治理,以維護這一元代古橋風貌。

3

測繪中,出於對鬥拱這一中國建築特有形制的興趣,井亭之外,我們對秋霞圃中它處的鬥拱做了粗略的考察。就我們所見,秋霞圃共有三處鬥拱,分別在井亭,大殿和碧梧軒。大殿月台前廊鬥拱為明清木作,雙下昂,比例上有宋代遺風,質樸而敦厚,井亭拱眼板,翼拱,昂與耍頭做法,圖案與其如出一轍,從中亦可看出邑廟禮制建築的等級序列。大殿內還有架間科鬥拱,無翼拱,較前廊鬥拱小。桃花潭景區(龔氏園遺址)的碧梧軒,始建年代無考,民國11年重建,其內立面有品字鬥拱,純為木雕裝飾部件,勉強算作一處。

4

通過本次測繪實習,我們得以眼見手摸古建實物,印證中國建築史課所學的“梁檁枋椽柱,鬥拱昂翹升”,澄清了不少模糊之處,對江南地區木作的特點也有了感性認識。石獅與元橋的測繪又給予我們小組獨特的機會,體會不同朝代的用石特點和古橋的結構,構造,並引發了我們對古代石雕的興趣。秋霞圃本以園林聞名,陳從周教授評曰:“就蘇南諸園而論,其設計手法仍屬上選。”因本組所測對像多在園外,無暇細品其造園手法的種種趣味,這一點殊為遺憾。

測繪的過程,無時不在揣摩古代能工巧匠的心思,有如穿越著時空隧道;看到損毀或者修復不當的部件,看到後人在古建上添的蛇足,又使我們明確的意識到了自己今日的責任與使命。我們願以此為開端,為歷史與傳統建築的保護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測繪報告

1

嘉定秋霞圃是現存上海古典園林中歷史最悠久的一處, 由龔氏園, 沈氏園, 金氏園等三處私園和一座邑廟(城隍廟)組成, 總面積45.36畝, 其中邑廟始於宋,私園盛於明, 雖數度凋零, 歷經修葺, 卻仍保持了飄灑俊逸, 寧靜幽曲的古風, 不失為嘉定乃至整個上海人文景觀中的瑰寶。

2

本次實習中,我們小組負責南門入口,井亭,石獅以及附近的元普濟橋的測繪工作。除普濟橋,其余均屬邑廟景區。

園廟結合,游園觀廟,兩者得兼是秋霞圃的特色之一。秋霞圃至清雍正四年(1726年)由私園改屬邑廟,而今城隍廟作為秋霞圃的一部分對外開放。這種主從地位的變化,或許反映了古今人們價值觀的變化。此處邑廟是上海地區保存最完整的邑廟建築,大殿宏偉高大,結構獨特。它始建於南宋嘉定年間,舊址在南門富安坊(今李家弄附近),明洪武三年(1370年)知縣胡永安移建於此。若以移建年代算,距今亦有628年。邑廟曾四次受災,屢毀屢建,故其裝飾等均系晚清之物,但在建築上保持明代格局。1983年,大殿及與之相連的寢宮按原樣修復。

依江南地區的慣例,邑廟建築完整的空間序列為照壁-河流-石獅-牌樓-井亭-廟門-儀門-戲台-大殿-寢宮。清末,邑廟規制尚完備,自井亭入內,有“頭門”,兩側為“班房”,入內則為“儀門”,共三扇,東名“青龍”,西名“白虎”,進門即戲台,懸“千秋鏡”,“與民皆樂”匾額。戲台與大殿之間的天井內置鐵鼎。大殿正門上懸“威靈顯赫”額,系光緒三十年(1904年)嘉定知縣李樂善書,抱廈東側有石刻“千硯”,西側有石制“水盂”。 挑尖梁有“小八仙”圖案。民國年間,殿內神像及殿外建築已毀之八九。寢宮亦毀於民國年間。

今南門入口約略為原廟門位置,門前西南側為一母石獅,兩座井亭分列東西,面臨練祁河。

井亭年代失考,從其翼角高聳,屋面陡峻,脊飾繁麗精巧來看,應為晚清之物。井亭四角攢尖,大式做法表明其作為邑廟禮制建築的身份。亭呈正方形,底邊長3.16米,相鄰翼角間距為6.1米;高6.3米。亭內皆有井一口,並不居於井亭正中,現已封。井亭連線亦不與邑廟軸線垂直,略偏。寶頂上為葫蘆,下為蓮花座,脊飾分作三段,各有特點,翼角處有三走獸。盤龍圖案瓦當,“壽”紋滴水。瓦釘為人物塑像,略有缺損。單杪單下昂鬥拱,昂端卷曲成一小旋,耍頭似麻葉頭,別有一番秀美韻致。鬥拱間的拱眼板雕有纏枝石榴圖案。平身科與角科鬥拱都有翼拱為飾,雕刻線條流暢生動,進一步豐富了鬥拱的層次,煞是好看。花崗石柱有明顯側腳,四角有石凳連四柱,兩亭開口處相對,石凳疑為後加。石柱下方有小凹槽,疑為舊時擱置門檻之用。亭內天花中心鐫雙龍戲珠圖,四角為鳳凰。時至今日,入口至練祁河的小廣場仍不失其具有休憩功能的城市公共空間特色,從天明到日暮,井亭中總有歇腳的路人。

石獅年代失考,從其青石原料看,疑為明代古物,是否為城隍廟原物亦待考。

南門入口為1982年所建,兩坡頂,屋頂呈錯落狀,中間較兩邊略高。正面為門廊形式,柱承重,柱間有掛落。入口處並列四扇門,中間通常開啟的兩扇寬約1.5米,1.2米高處有銅獸頭。大門上方有一匾額,為胡厥文同志於甲子(1984年)夏所題“秋霞圃”三字。入口兩側分別為售票房,雜物間,磚牆承重結構,梁枋直接擱於牆上。整個南門入口呈水平鋪展,最高處約5.4米,以突出後方大殿的雄偉。

入口西南不遠處,有一元代古橋,名普濟橋,一名通濟普福橋,舊名東市橋,俗名管家橋。跨練祁河,單拱。建於元至治元年(1321年),原為石級橋面,解放後改為平面橋。拱跨6.3米,寬約3.6米。南北橋面坡度不對稱,北坡緩而南坡稍陡,疑為兩邊路面高差不一或橋中心距兩邊路面遠近不一所致。中央橋面為花崗石條石鋪地,鑿有紋飾,北側橋面為碎石鋪地,南側則為水泥橋面。天盤石端頭通常辟水獸的位置為蓮花圖案,北側的兩個有缺損,南側的圖案較清晰。這一構造除美觀外,亦加強了橋的整體剛度。水泥欄杆和橋中央的鐵門為後加,與古橋格格不入,大殺風景。元橋一端為通往秋霞圃東大街,另一端為農貿市場。現農貿市場側的橋堍環境極其惡劣,已淪為露天廁所,亟待加強環境治理,以維護這一元代古橋風貌。

3

測繪中,出於對鬥拱這一中國建築特有形制的興趣,井亭之外,我們對秋霞圃中它處的鬥拱做了粗略的考察。就我們所見,秋霞圃共有三處鬥拱,分別在井亭,大殿和碧梧軒。大殿月台前廊鬥拱為明清木作,雙下昂,比例上有宋代遺風,質樸而敦厚,井亭拱眼板,翼拱,昂與耍頭做法,圖案與其如出一轍,從中亦可看出邑廟禮制建築的等級序列。大殿內還有架間科鬥拱,無翼拱,較前廊鬥拱小。桃花潭景區(龔氏園遺址)的碧梧軒,始建年代無考,民國11年重建,其內立面有品字鬥拱,純為木雕裝飾部件,勉強算作一處。

4

通過本次測繪實習,我們得以眼見手摸古建實物,印證中國建築史課所學的“梁檁枋椽柱,鬥拱昂翹升”,澄清了不少模糊之處,對江南地區木作的特點也有了感性認識。石獅與元橋的測繪又給予我們小組獨特的機會,體會不同朝代的用石特點和古橋的結構,構造,並引發了我們對古代石雕的興趣。秋霞圃本以園林聞名,陳從周教授評曰:“就蘇南諸園而論,其設計手法仍屬上選。”因本組所測對像多在園外,無暇細品其造園手法的種種趣味,這一點殊為遺憾。

測繪的過程,無時不在揣摩古代能工巧匠的心思,有如穿越著時空隧道;看到損毀或者修復不當的部件,看到後人在古建上添的蛇足,又使我們明確的意識到了自己今日的責任與使命。我們願以此為開端,為歷史與傳統建築的保護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