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傲而孤獨的魁北克(2009美加游記之十)

作者: 古漢

導讀我們在魁北克城上城區有名的弗龍特納克城堡飯店附近商鋪買了一個旅游紀念品----絨毛小駝鹿。這個大嘴朝天、面容憨憨的小家伙身上穿一件天藍色毛衣,胸前印有大大的白色鳶尾花圖案,這也是魁北克省旗-----藍底白十字,四角各有一朵鳶尾花-----的主要元素,而這省旗的構圖又來自當年法國波旁王朝的皇族標志。回到國內後,再次把玩這個小玩偶,才發現它左腳掌下面居然 ...

我們在魁北克城上城區有名的弗龍特納克城堡飯店附近商鋪買了一個旅游紀念品----絨毛小駝鹿。這個大嘴朝天、面容憨憨的小家伙身上穿一件天藍色毛衣,胸前印有大大的白色鳶尾花圖案,這也是魁北克省旗-----藍底白十字,四角各有一朵鳶尾花-----的主要元素,而這省旗的構圖又來自當年法國波旁王朝的皇族標志。回到國內後,再次把玩這個小玩偶,才發現它左腳掌下面居然縫著一面小小的加拿大國旗。真是不得不讓人佩服設計者的惡搞能力。只有了解加拿大政治生態的人,才知道這個穿著大大省旗外衣,卻把小小國旗踩在腳下的玩偶身上,糾結著近300年來英法裔兩大族群剪不斷理還亂的深刻而復雜的矛盾。在四處彌漫著浪漫法蘭西氣息、省旗和法國旗多於加拿大國旗的狹隘的起伏不平的魁北克市鵝卵石街道上行走,外來的游客聽到的是帶有中世紀法語特征的法國口音,看到的路標上全是法文。魁北克車牌上的都印有一句法文Je me souviens,意思是“我會記得”。據我們的導游小姐解釋,對當地人來講,那沒有講出來的也不必講出來的下半句話理應是-----“我是法國人”。在一個西餐廳吃飯,侍者遞上菜單,每道菜名前面是大大的法文,後面是小小的英文-----在燭光下幾乎無法看清楚。在《過了這村沒這店》裡,我們已經對英法爭奪北美大陸主導權的英法七年戰爭有所涉及。割地走人以後,法國人並不甘心喪失對占加拿大國土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國民經濟的總量占加拿大的三分之一的魁北克省的控制,利用與魁北克法裔族群密切的經濟與文化聯系,不斷施加種種影響 ,所謂樹欲靜風不止也。1967年,借蒙特利爾市舉行世界博覽會的機會,法國前總統戴高樂訪問魁北克。7月27日,他在蒙特利爾市發表了即興演說,對法裔魁北克人用法語喊出了:“自由魁北克萬歲!”由於“自由”兩字無異於主張魁北克獨立。加拿大總理萊斯特·皮爾遜立即宣布戴高樂的言論“不能接受”。戴高樂被迫取消後續訪問,直接從蒙特利爾市飛回巴黎。內有積怨,外有挑唆,20世紀70年代,少數極端“魁獨”分子大搞恐怖活動,相繼綁架了英國貿易代表及魁北克省勞工部部長,脅迫政府允許魁北克獨立。在加拿大政府的嚴厲打擊下,暴力活動逐漸平息,但 他們又玩起了地下地上的游戲,手法多變,開始走所謂公投求獨立的道路。1980年,魁北克就“主權-結合”(即魁北克在政治上獨立,但在經濟上與加拿大結合)方案進行了第一次公民投票,贊成票占40.44%,反對票占59.56%。魁北克第一次獨立企圖以失敗告終。1995年,第二次魁北克公投,結果兩派勢均力敵,贊成者49.42%,反對者50.55%,聯邦主義者以微弱優勢獲勝。此後的十多年間,魁北克部分法裔居民和加拿大聯邦政府所代表的主流民意之間的明爭暗鬥時起時伏、始終未能平息。魁北克獨立的呼聲在國際社會應者寥寥。喧囂一時的魁獨運動對於加拿大國家利益和魁北克地方利益的影響可以說是兩敗俱傷。20世紀80年代,該省的蒙特利爾(香港人都稱它為滿地可)曾經是加拿大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從1976年魁北克黨成為該省的執政黨到1980年第一次公投這段時間,近十萬英裔人士搬離蒙特利爾,許多跨國企業也同時外遷。由於政治動蕩,人心渙散,資本逃離,安大略省的多倫多市的經濟總量迅速超越了它。做為一個側身事外的外國游客,魁北克的美麗風光在我的記憶中浮現出的是一幅“七人畫派”式的斑斕色彩------深秋時節,丹楓白露,站在魁北克老城的古城牆上靜靜地俯瞰腳下波濤不驚的聖勞倫斯河推開兩岸青山緩緩北去;夕陽照耀下,背後的省議會大廈頂樓一面大幅的藍底白十字鳶尾花旗微微飄動;河對岸的懸崖古堡記錄了悠久的歷史和文明。這裡是席琳·迪翁那婉轉的歌聲曾經激蕩的地方,讓我們祝願這些聰敏而富有才智的居民們也像這閱盡滄桑的大河一樣,敞開胸懷擁抱美好的明天。



(魁北克老城街道)



(魁北克市商業區)



(聖勞倫斯河上的輪船)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