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味信陽

作者: huzemu

導讀這個學期並沒有發表多少東西,一直計劃著寒假寫幾篇,今天開始吧。 今天早上離開信陽時吃的是熱干面,“原味信陽”就從熱干面說開去: ************* 話說那天天氣晴朗,早晨自己騎車去品嘗了那家“西關熱干面老店”。首先得說:信陽的熱干面通常都是在露天的早點攤上賣的,很少有帶鋪面的。這次吃的這家還真有點洛陽湯館的氣氛了。 著實讓我感受到了熱干面的爽� ...

這個學期並沒有發表多少東西,一直計劃著寒假寫幾篇,今天開始吧。

今天早上離開信陽時吃的是熱干面,“原味信陽”就從熱干面說開去:

*************

話說那天天氣晴朗,早晨自己騎車去品嘗了那家“西關熱干面老店”。首先得說:信陽的熱干面通常都是在露天的早點攤上賣的,很少有帶鋪面的。這次吃的這家還真有點洛陽湯館的氣氛了。

著實讓我感受到了熱干面的爽利!一燙就好,並沒有洛陽喝湯排隊的現像;顧客吃地也快,地方雖然不大,但顧客更換頻繁!肯定能找到座位的。

對比一下平常吃的幾家,“老店”的味道像極了洛陽湯的意境——五味調和,很香!相較而言,野攤上的熱干面則有一種“野性”的感覺了——那樣的刺激,胡椒味、榨菜味有時會很濃。再加上我校處於市郊,那“野性”就更加濃郁。

在洛陽湯裡面泡了18年,初到信陽,對這野性竟是十分不習慣。而如今適應之後,再感覺那醇厚的味道(洛陽湯、熱干面老店……)則是一種滋潤;同時也感覺以前的口味太平和,不夠“刺激”了。

喜歡都市裡味道的醇厚,也喜歡鄉野的野性和刺激。對比南北:中原五味調和;江漢泥沙俱下。唯有夾在中間的信陽有那一股原味……

什麼是原味?“熱干面老店”的招牌先翻過去,來看看信陽菜的餐館。出名的“信陽燉菜”本身就烙著鄉土氣、平民氣——板栗燜仔雞、固始雞燜土豆……諸如此類,說啥是啥,那麼可以鑒定:凡是叫什麼“猛龍過江”、“霸王別姬”……的鐵定不是信陽正宗了。

名字呢?洛陽水席就有很多老字號像“真不同”、“耀耀”……且看遍布北方的信陽菜餐館,絕不會起一個或土或雅的字號,一概叫做:信陽菜館、信陽小廚、信陽人家……信陽本地呢?我親眼見過,最出名的一家“徐記燉菜”還有什麼“楊記燉菜”、“高氏燉菜”、“潘記燉菜”……想來在洛陽只有熟食店才會用這樣的名字,且現在也不多了。沒有品牌意識嗎!?真想不通,天下這麼多姓徐的,“徐記燉菜”這樣的名字就不怕仿冒嗎!?

不怕仿冒無非有兩個原因吧:第一:自己不願做大;第二:大家各有特色,是別人學不來也不願學的。

這就是信陽的“原味”,原味無名!

曾經見過一家名字很雅,但生意寥寥的信陽菜餐館,名叫“蓼風酒店”。這名子一般人拆解不了,我來試一下:信陽固始縣是古代“蓼國”所在地,也是廖姓的發源地,固始雞、汗鵝塊、二道河魚……都是享有盛譽的。所以可以斷定——這是一家固始風味菜館。但是用了這樣的名字,感覺上就折了一大半!

原以為信陽人太沒有品牌意識。未出洛陽的“洛陽水席”被洛陽人一包裝,竟成了到洛陽旅游者的必有節目,老字號大紅大紫……而“信陽燉菜”的名氣不脛而走,信陽人卻不知扛起這面旗……

如今明白了,“信陽燉菜”講究的就是原味,只能是農家家常菜那樣:趙記、錢記、孫記、李記……一家一家地出現,又一家一家地消亡……永遠是原味,而不是要什麼僵腐的、味道變得五味調和、泥沙俱下的“老字號”!

真的希望夾在兩個大都市間的信陽小城,今後若是發展了也不要五味調和、泥沙俱下,不要丟了這原味……



原味無名……

***********

順便說一句:外地的所謂“信陽燉菜”都是經過改良的,天知道“五味調和、泥沙俱下”了沒有……

http://***/s/blog_49cbae750100cuf3.html


精選遊記: 信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