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城——西行游記之三

作者: 法端

導讀10月20日早上我們就趕到二道橋大巴扎購物了。這裡是烏市最有名的小商品市場,類似於上海的城隍廟。不過上海的城隍廟是一個小商品市場群,而這裡只有一個市場。整個市場分為上下兩層。這個市場原先是馬路市場,最近剛搬進室內。在這裡大家各取所需,和老板討價還價,最後都買了一大堆的東西滿載而歸。 從大巴扎出來,外面下起了“毛毛雪”。我們接著去南山牧場� ...

10月20日早上我們就趕到二道橋大巴扎購物了。這裡是烏市最有名的小商品市場,類似於上海的城隍廟。不過上海的城隍廟是一個小商品市場群,而這裡只有一個市場。整個市場分為上下兩層。這個市場原先是馬路市場,最近剛搬進室內。在這裡大家各取所需,和老板討價還價,最後都買了一大堆的東西滿載而歸。

從大巴扎出來,外面下起了“毛毛雪”。我們接著去南山牧場。這個牧場是哈族的夏季游牧地。由於現在已經是深秋,除了一些還要做旅游團生意的人之外,其他牧民都已經下山定居去了。雖然牧場已經飄雪,氣溫也低,但是大多數人還是興趣盎然地騎馬體驗一下這裡的民族風情。不過,由於騎術拙劣,沒有人敢體驗放馬飛奔的感覺。只能在牧場裡慢慢地走。結束時還發生了一點小插曲。一個同事不小心把照相機的鏡頭蓋丟了。於是,所有的牧民都幫著一起找。由於地方大,鏡頭蓋又是黑色的,而此時的牧場青草早就沒有了,露出了黑色的土地。那麼大的地方,鏡頭蓋之難找可想而知。就在我們已經不報希望,發動汽車准備離開的時候,一個哈族姑娘奔馬過來,手裡舉著的正是那個鏡頭蓋。我們為了表示謝意,給她10塊錢的小費。哪知她不肯收,在我們的執意下,她才不好意思地收下了。這裡的民風之淳樸由此可見一斑。最後,我們在下山路上,以山坡上的積雪為背景大家拍了合影。

從山上下來我們用過午飯就直奔吐魯番了。吐魯番在天山的東南部。於是,我們穿越天山。由於天山已經開通了高速公路,交通還算便捷。經過四小時的車程,我們穿越了天山,通過了茫茫戈壁灘,來到了距烏市200km的吐魯番盆地。一路上我們還在著名的大阪城休息了一下。在王洛賓的半身像以及他的那首著名《大阪城的姑娘》馬車塑像前留影。我們還看到了一個大型風力發電廠的風車陣,200多個風車在戈壁上連綿幾公裡,真是蔚為壯觀。導游介紹說,這些發電機組,每台每小時的發電量是600千瓦。那麼200多台一天的發電量就非常可觀了。

路上導游介紹說,這裡有個湖泊盛產大閘蟹。是以前上海的知青從上海帶去放養的。現在已經成了新疆的大閘蟹產區了。

路上導游還介紹了維族的風土人情。維族是個定居的農業民族。他們的小吃品種很多。主食是馕,品種也有20來種。最大的有鍋蓋那麼大。維族待客最高禮節是用烤全羊招待客人。維族的結婚儀式也非常有特色。要舉行一種叫做“尼卡”的,要有阿訇主持。在儀式上男女雙方要吃一種用鹽水泡的馕,預示著他們相愛得密不可分。馕在維族人心中已經不僅是一種食品了,而且已經上升為一種聖物。如果維族人腳踩馕或者鹽發誓的話,那就是一種毒誓,是絕對可以相信的。

晚上7點不到,我們進入吐魯番市區,我們終於見到了久違的綠色。前幾天一眼望去全是黃色的草、黃色的樹。而吐魯番卻仍是生機盎然,一片蔥綠。導游介紹說,吐魯番的氣候特點是干、甜、低、熱。在吐魯番,最干旱的地區每年的降水量只有16mm,而蒸發量卻達到3000mm以上。這也是吐魯番有大量的坎兒井的緣故。坎兒井夜市這裡的人們納涼的去處。甜,當然是指葡萄了。吐魯番的葡萄含糖量是全世界最高的。不過,導游說,這裡的甜除了葡萄,還有維族姑娘的笑容也是非常甜的。低,則更是名副其實了,這裡是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低地,僅次於死海,最低處是海拔-194米。熱則是酷熱難當的,最高溫度曾達到48.7℃,而在火焰山則曾經測到過80℃以上的高溫。

進入吐魯番市區,我們就感覺到這個城市的整潔干淨。筆直的馬路兩邊還有行道樹,不過這裡的樹不高,所以顯得視野非常開闊。我們住在絲路綠洲賓館。這是一座極具維族特色的賓館。賓館就像一個花園,在綠樹掩映、花團錦簇下,幾幢帶有濃郁維族特色的房子錯落有致地分布在院落中。吐魯番是一個維族占人口總數80%以上的民族城市,所以保持了濃郁的民族特色。這裡家家戶戶的屋頂都有晾房,是用來晾葡萄干的。由於天氣干燥,一般20天到一個月就能把鮮葡萄晾成葡萄干了。這裡每家每戶都有葡萄架。所以,吐魯番可以說是世界上唯一的葡萄城。

聽了導游的介紹,晚上我們就特意點了最具維族特色的烤全羊,還有維族歌舞助興。讓我們充分領略了維族熱情、奔放、好客的民族特性。最後一個舞蹈還邀請了我們中的兩位同事一起跳,把晚飯的氣氛調動到了最高潮。


精選遊記: 吐魯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