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婺源

作者: 八爪魚走天下

導讀(看到一則關於婺源的新聞,想起多年前去過的最美鄉村,走幾十公裡山路,如今已是人們為患,不會再去了,再看一遍以前的游記,美景又現眼前...) 一直以為欣賞鄉間美景的最好方式是徒步,因為最美的風景總是在人們不易到達的地方,就像蒙著面紗的美人,只有走近她,才能一睹面紗背後的容顏,才能細品隱藏許久的美麗,記憶中有中國最美鄉村之稱的婺源就是這樣走過� ...

(看到一則關於婺源的新聞,想起多年前去過的最美鄉村,走幾十公裡山路,如今已是人們為患,不會再去了,再看一遍以前的游記,美景又現眼前...)

一直以為欣賞鄉間美景的最好方式是徒步,因為最美的風景總是在人們不易到達的地方,就像蒙著面紗的美人,只有走近她,才能一睹面紗背後的容顏,才能細品隱藏許久的美麗,記憶中有中國最美鄉村之稱的婺源就是這樣走過。

通常游覽婺源走兩條線,即北線:延村—思溪—清華鎮—沱川—理坑—虹關,東線:李坑—汪口—曉起—江嶺—段莘—慶源,北線風景自然秀麗,路況差,東線古村多,商業化重,北線的清華鎮以北和東線的曉起村以北均因地處偏僻而游客較少,自然人文風景淳樸,這正是我的所愛。

這兩條線的北部因高約1000多米的黃山余脈阻隔而無法連接,游客到此通常都要走回頭路,即使從理坑到虹關,走公路也需繞道浙源前往,所以對我而言,徒步既是最佳也是唯一的選擇,當時我的旅行線路為:清華鎮—沱川—理坑—虹關—嶺腳—官坑—段莘水庫—慶源—李坑,其中沱川到慶源段為徒步。

選擇清華鎮是因為著名的彩虹橋,建與宋代的彩虹橋是婺源廊橋的代表,而理坑和李坑則是婺源古村的代表了,因發音相同,當地人為了區分而分別稱之為大理坑和小李坑,錦山繡水間,粉牆黛瓦和蒼松翠竹相輝映,和幽幽的徽杭古道,虹關的千年古樟,段莘的高山平湖,慶源的高山古村組成了一幅幅最美的鄉村畫卷。

一路行走不用擔心食宿問題,沿途眾多的村落可以盡情地去享受婺源的美食,山間自有最正宗的農家菜,席上也不乏山珍和野味,粉蒸肉、鮮厥菜和鮮美的土雞是路上最愛吃的,而有名的荷包紅鯉魚則是不太習慣。

隨意的行走自不必趕路,享受美食,又享受美景,走在山間的石板路或田埂上,感受這青山秀水古風遺韻的世外桃源,因為沒請向導,享受的同時還得看著山路,特別是叉路口,否則冤枉路是少不了了,因為走半天路都不一定能碰上人,天黑了就借宿老鄉家,老屋、老床和老家具,別有一番風味。

在理坑、官坑和慶源借宿的三晚中,印像最深的是官坑,這是一個完全沒有開發的村落,而這裡老鄉家條件之簡陋,卻是我第一次見到,那村頭四面透風的吊腳樓式樣的迷你木屋居然是村裡的公廁,而之前我還認為是嘹望屋之類的。因為洽逢過年,好客的老夫妻倆拉我們一起喝酒吃飯,雖然只是些家常菜,也讓異鄉的我們感到了家的溫暖。

春節的婺源村外有些荒涼,而村裡充滿了節日的熱鬧氣氛,門上的大紅對聯,一地的煙花炮竹紙,還有游走各村的舞龍表演,在街上相遇的老鄉都忙的彼此拜年,已是連續幾個春節在外過年了,各地濃濃的民俗讓我忘卻了身在異鄉。

想像著婺源的3月,山村碧野間大片油菜花的金黃和桃花的粉紅,那又是怎樣的人間仙源...



(走近那晨霧繚繞的小村,充滿了詩情畫意)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