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之旅9——徽州府衙歙縣

作者: xuanbitang

導讀本打算游完査濟再趕回歙縣,但是因為在査濟多耽擱一些時間,所以錯過了最後一班從厚岸回涇縣的車,很狼狽地打車到涇縣,公交公司下班早,算算時間,怎麼也不能按原計劃趕到歙縣了,正煩惱間,忽然靈機一動,想到火車,直接從涇縣坐車到宣城,然後從宣城坐火車到歙縣,汽車晚上不跑路,還有火車嘛!就是這靈光一現,使我趕回了耽誤的時間,在晚上十時順利到達� ...

本打算游完査濟再趕回歙縣,但是因為在査濟多耽擱一些時間,所以錯過了最後一班從厚岸回涇縣的車,很狼狽地打車到涇縣,公交公司下班早,算算時間,怎麼也不能按原計劃趕到歙縣了,正煩惱間,忽然靈機一動,想到火車,直接從涇縣坐車到宣城,然後從宣城坐火車到歙縣,汽車晚上不跑路,還有火車嘛!就是這靈光一現,使我趕回了耽誤的時間,在晚上十時順利到達歙縣。

歙縣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秦代設縣,自唐至清1300多年間,一直為州、府、郡治所在地,是古徽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尤其是宋以後徽商的發展更帶來文化繁榮,被稱為“東南鄒魯、禮儀之邦”。現保存古譙樓及部分城垣,城內有大量明清建築,鬥山街還基本保持著明清風格。 許國牌坊被稱為“中國的凱旋門”;陶行知、黃賓虹均是歙縣人,城內可見他們的紀念館。我是夜間到達古城內的,所以省去門票,第二天清晨大搖大擺在古城轉了一圈,大約兩小時,感覺很一般,和其他徽州古城一樣,不值60元錢,玩完後包了輛車,又去了唐模、漁梁和棠樾。唐模是許氏村落,“一村三翰林”,這相當於一個村子出了三個中科院院士,可見其文化底蘊之深厚。它是歙縣的亮點,也是我整個旅程的亮點之一。這是個以水口園林和田園風光為一體徽州村落,以水口、水園、水街聞名。一條檀干溪貫穿全村,溪上有十座小橋,各不相同。剛入村口就是一株400年的香樟樹,曾出現在《天仙配》中,被譽為“天下第一月老樹”。沿著溪水走,依次是八角亭、同胞翰林坊,繼而是檀干園。檀干園是一個仿西湖的江南小園林,是清初富商許以誠為70老母而建的。園林小巧靈秀,與後面的村落結合自然,巧如天工,使這個村子一下蒙上了一層濃郁的詩意文化。再往前走,可以看到許氏宗祠,已經破敗,正在修葺。之後正式進入村落,沿著檀干溪,兩旁是粉牆黛瓦的徽州民居,溪上一座高陽橋,是雙孔廊橋,在橋上聽黃梅戲、喝黃山毛峰,觀賞窗外的水街,真是愜意非凡。水街旁有一40余米的避雨長廊,臨溪設有美人靠,坐在美人靠上,憑欄望水,別有一番風情。古村街巷中有座翰林府,是中國末代翰林許承堯的故居,一進廳堂,兩邊對聯上書:“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許老先生一生都在致力發展徽州文化,臨終前的遺願就是希望後人寫一部黃山區域志,以詳盡地記錄黃山徽州的山水文化,遺憾的是,至今尚未如願。游完唐模,感覺這是個集園林、河流、湖泊、村落、人文、風光為一體的村落,曾有詩雲:“山深人不覺,全村同在畫中居”,很適合旅游時居住,下次來一定帶家人在此居住幾天。下一站漁梁是徽杭水道的起點,在新安江的上游,漁梁古壩依稀可見,古碼頭還留下殘跡,岸邊有條狹長的石板街,古時商鋪林立,米行、倉庫、票行、典當行比比皆是,行走其間,似乎還能感受到當年熱鬧繁忙的碼頭生活。現在街上還有旅店、飯館,可以食宿,價格比歙縣便宜,但是我覺得漁梁實在太小,半個小時就能搞定,還要收30元門票,真是不值。我被網友忽悠到漁梁,大失所望,還不如把時間拿去看呈坎。棠樾其實是個鮑家村,以七座牌坊群著名,現在門票漲至100元。七座牌坊並不都是貞潔牌坊,而是為紀念對村落、國家有貢獻的人而建,牌坊是按照從兩邊數都是“忠、孝、節、義”的順序排列,只有“義”為一座,其他為兩座。村內有一座鮑家男祠,和徽州唯一的一座鮑家女祠,與男祠相比,女祠從規模氣派裝潢上都差好多,看來,古時婦女確實沒有社會地位啊!鮑家花園是為鮑家富商小姐而建,亭台樓閣、湖水山木,要看園林還是要去蘇杭,這裡大可不必費工夫。棠樾很小,可看的東西也不多,100元不值一去!說到徽州,就不得不提鼎鼎大名的徽商。由於古徽州地處山區,交通不便,盛產的茶葉、絲綢、竹木、陶土瓷器及文房四寶不便運輸,徽州商人就應運而生,將家鄉特產通過陸路、水路運向外省販賣,並在外省落地生根,最後遍布全國,咱們現在旅游熟知的徽饒古道、徽杭古道、徽杭水道就是其中之一。徽州有句古諺“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歲,往外一丟”,這表明徽州人從小便培養自力更生的能力,所以徽州人很能吃苦耐勞,加之聰明好學,所以成就了明清一代代如胡雪岩、江春、鮑漱芳、胡開文之流的著名商人,形成 “無徽不成鎮”格局,成就了與晉商相抗衡的一大商幫。徽商雖然身在異鄉、漂泊在外,但總有落葉歸根的傳統,當地的俗諺常說:“生於蘇杭,死於徽鄉”。徽商發達後,都要在家鄉大興土木,建豪宅、修祠堂、建牌坊,以彰顯門楣,光宗耀祖,徽州地區幾乎是村村有祠堂,村村建牌坊,因此又稱“牌坊之鄉”。徽州人自古就重視教育,以科舉功名為正途,很多徽商是科舉不第才轉做商人,因此兼具商人的精明和文士的儒雅,素有“儒商”美稱。徽商發達後,又將科舉成名的希望寄托於子孫及同鄉,所以在家鄉大修學堂,資助貧困學生,倡興文化,使得徽州在明清期間人才輩出,僅清朝就出狀元17名,占全國7分之一,這個數量極為可觀。得取功名的徽州人,一旦為官,又處處想著家鄉建設,徽官與徽商相結合,就形成著名的官商,這是財富與權力的像征。其實現在的江澤民主席和胡錦濤主席祖籍也是徽州。由於儒商是有文化的商人,所以在經營方面也不同於一般商幫,徽商講究“以義取利,利以義制”,“以誠待人,以信取物”。雖沒有和古時的徽商相接觸,但是在這次徽州之旅中,我明顯的一個感覺就是:“徽州人與其他地方相比,除了做生意外,更講求感情的交流,而且誠實守信(越偏遠就越明顯)”,因此我在這次旅行的途中,還交下很多朋友。最後總結,歙縣是個風光宜人之地,處處青山綠水,但是商業化嚴重,值得一去的是唐模,其他地方可以不看。這次沒有去呈坎和潛口,下次補上。



(歙縣雨巷鬥山街)



(堂樾牌坊)



(唐模同胞翰林牌坊)



(唐模檀干園雙角亭)



(唐模檀干園清聽軒)


精選遊記: 歙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