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晉、冀、京一路游(1):鄭州,鞏義

作者: 長空雁叫

導讀為赴京聚會,同時也是借機旅游,2009年秋,走了一趟豫、晉、冀、京。8月29日從廈門出發,途經鞏義、鄭州、焦作、晉城、臨汾、平遙、太原、大同,9月11日抵達北京,沿途順訪10余處山、川、古跡。9.12~9.14參加班級聚會,從北京赴承德,游覽避暑山莊等處。返京後,又是9.15~9.17的大學年級聚會,懷舊燕園,走訪奧林匹克景點,前往國家大劇院觀劇,9月18日晚搭乘飛機返回� ...

為赴京聚會,同時也是借機旅游,2009年秋,走了一趟豫、晉、冀、京。8月29日從廈門出發,途經鞏義、鄭州、焦作、晉城、臨汾、平遙、太原、大同,9月11日抵達北京,沿途順訪10余處山、川、古跡。9.12~9.14參加班級聚會,從北京赴承德,游覽避暑山莊等處。返京後,又是9.15~9.17的大學年級聚會,懷舊燕園,走訪奧林匹克景點,前往國家大劇院觀劇,9月18日晚搭乘飛機返回廈門。

整個行程21天,花費約5200元,其中:由廈至京純自助,走走停停14天,花費約3600元 ;從北京赴承德委托旅行社組團,一切開銷由原班級團支書贊助 ;大學年級聚會繳費600元,但實際花銷遠高於此,也是有人贊助 ;返回廈門是老年優惠半價機票,加上機場建設及保險,總計910元。

行前曾做足網上功課,還在攜程網上拋出一篇攻略。具體的打算是:從廈門乘火車抵長沙,游覽岳麓山及湖南省博物館(馬王堆出土文物),然後,再從長沙乘火車抵鞏義,游覽北宋皇陵,隨後經鄭州(二七塔樓)、焦作(雲台山)入晉,在晉城轉車赴臨汾(壺口瀑布),走平遙(古城與王家大院)、太原(晉祠與雙塔寺)至大同,遍訪渾源(懸空寺)、應縣(木塔)及大同市內的雲岡石窟、九龍壁等景點,最後經停宣化到達北京。

上網攻略(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199039.html)得到網友“jfyl9496”的熱情回應,他建議臨汾行程應該增加廣勝寺,因為“那可是國寶級的景點”。隨後又從“壺口小李”處獲悉:“臨汾北外環115汽車站有專線車直達廣勝寺的山腳,每半小時一班,票價10元”,於是,廣勝寺也被納入行程。然而,原計劃的長沙之旅卻是被迫撤銷,因為,原定走長沙,主要是考慮有趟K896/K897次列車,16:10長沙始發,次日早6點到鞏義,時間上挺合適。而且,始發列車可以異地購票,於是,我打算在廈門預購K896/K897的臥鋪,抵長沙後,白天游玩,晚上登車睡覺。然而,這一看似周密的安排,最終卻是遭到廈門火車站的忽悠。

廈門火車站電子公告牌明確提示“本地始發與異地始發列車提前15日售票”。再查詢其網站,也是如是說。但果真提早15天購票,卻是讓我白排了一個半小時的長隊,售票員稱,提前15日僅限南昌局下屬車站,長沙站屬外局,只能提前12天出票。回家後撥打火車站問訊電話(2038888),得到的回答卻是“外局車站提前20日購票”,這話讓我更加糊塗,不知廈門火車站到底是誰說話算數。三天後再去排隊,電腦依舊打不出長沙站的票,這一回,售票小姐又改口說,外局車票可能是提前10天購買。一個售票日期,竟然有四種說法!最後只得放棄長沙,改購K244/K241(廈門—西安),從廈門直抵鄭州,硬臥下鋪369元/人。

8月29日17:36從廈門出發,30日晚23點抵達鄭州,下車後立即購買31日赴鞏義的K617次(鄭州-西安)硬座車票,13元/人。隨後入住火車站旁天泉大酒店,148元/天,預定兩日,交押金500元。

8月31日,當天的計劃是上午前往鞏義,走訪北宋皇陵、鞏義博物館與北魏石窟寺,下午回鄭州,游逛“二七紀念塔”,晚餐品嘗“和記羊肉燴面”。 早8:00從鄭州出發,大約9點到鞏義,出站後立即搭乘2路公交,投幣一元,到“宋陵大廈”(宋陵公園北門)下車。

北宋共有9位皇帝,其中,除王朝末年的徽、欽二宗被金人擄走以外,其余7帝均於葬鞏義。鞏義宋陵分屬西村、蔡莊、八陵、孝義四個陵區,但我時間緊迫,只打算逛逛孝義陵區,它就位於鞏義市區的西南隅,共有東(永昭)、西(永厚)並列的兩座皇陵。北宋經濟發達,皇陵也曾富麗堂皇,然而,金兵滅宋以後,宋陵遭到大規模盜掘,時至今日,原來的地面建築早已蕩然無存,只剩下殘破的陵丘和眾多石雕,依然能讓游人追思其久遠以前的奢華。1998年,鞏義市政府為振興當地旅游,傾巨資重修永昭陵,大體上恢復了北宋時期的規模,將其辟為“宋陵公園”,免費開放。

永昭陵是宋仁宗趙禎(北宋第四任皇帝)的陵墓,建築群由南而北,依次為鵲台、乳台、神道及石像,然後就是一座四圍有夯土高牆(神牆),四角有闕台(角闕)的方形場院,名為“上宮”。圍牆東、西、南、北各有“神門”, 皇陵的地宮就位於圍牆中央的封土台下面。“上宮”的北側原本還有一座“下宮”,其功能是為皇陵提供日常的奉饗,但現已無跡可尋。另外還有一座較小的陵園位於帝陵西北,它是宋仁宗之妻(曹皇後)的陵寢。鞏義博物館內有一座微縮模型,全面、清晰地展示了北宋年間的永昭陵原貌。

步入宋陵公園北門,向南行,首先見到一座雜草叢生的土堆(陵台),兩側有馬、虎、羊及侍者的石雕,這就是曹皇後的陵園。拍了幾張照片後,繼續向南,轉過帝陵“上宮”的西北角闕,來到西側“神門”。然而,這裡卻是由“鐵將軍把守”,不得而入。透過門縫見到庭院正中有座巨大的金字塔狀土堆,它就是永昭陵的陵台,院內荒草齊腰,看來,“上宮”之閉門謝客,已是有些時日。

既然無法進入“上宮”,只好按照預定計劃出公園西門,過馬路,再穿越小巷一路向西,來到隱藏在大片莊稼地中的永厚陵,它是北宋第五任皇帝宋英宗趙曙的陵園。舊時聖神的皇帝陵台,如今已是長滿雜樹和荒草的高大土丘,神道也蹤影全無,只剩下原本應該排列於神道兩側的眾多石像生,依舊藏身於茂密的玉米之中。這些石像生的個頭與曹皇後陵園的石雕相近,但雕刻更為精致,還顯眼地多出了大像、瑞禽和角端等形像,它們都是唯有帝陵才能擺放的石雕。其中,尤以長方形的瑞禽浮雕最為奇特,一只馬首、禽身、鷹爪、鳳尾的怪鳥,翱翔在翻卷的雲水之間,不知算何含義。玉米地裡設有監控探頭,附近也有一間小房,好像是管理站,我拍了幾張雕像後,正欲拉開三腳架來張個人留影,被一位剛好路過的工作人員厲聲喝止,問其緣由,他也講不清,只說是奉上級指示,在此拍照必須經過當地文管負責部門的核准。

留念照拍不成,只得依原路返回永昭陵,再沿上宮的西牆南行,走過陵前的神道,來到宋陵公園的南大門。這裡也是永昭陵的正門,站在青石台階上調頭北望,整座陵園南高北低,仿古重建的鵲台、乳台、和上宮都歷歷在目。藍天白雲之下,紅牆逶迤,高樓連闋,重檐疊影,顯得頗為壯觀。一條寬闊筆直的神道,通過兩兩相對的雀台、乳台,再穿越穆然肅立的兩排石像,最終直指上宮城堡。與藏身玉米地中的永厚陵相比,宋陵公園中的石刻雕像不但數量眾多、品種齊全,而且特別的高大,拍照也無限制。於是,趕緊利用相機的自拍,站在古老雕塑前狂擺POSE,為自己留下“到此一游”的紀念。

大約11:30出公園南門,向左走不遠,就是免費開放的鞏義博物館。鞏義是我國上古時期“河洛文化”的發祥地,黃帝、堯、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大禹、商湯和周成王,都曾在這裡築壇沉壁,祭天祭川。戰國時期,秦國取“江河四塞,鞏固不拔”之意,在此設置鞏縣。此後,宋朝將縣名改變成永安,金又稱芝田,明清再次恢復為鞏縣。1991年,人民政府撤縣建市,鞏縣變成鄭州屬下的鞏義市。如此算來,鞏義之建制,至少已有2300年的歷史。

館內展品以永昭陵的全景微縮模型最為引人注目,擺放在大廳的突出位置,其他多為石刻雕像及出土器皿。據館內文字介紹,永昭陵的主人就是著名戲劇“狸貓換太子”的故事主角。北宋真宗年間,李妃和劉妃同時懷孕,真宗大喜,宣布“先生男者當為太子”。十月胎滿,李妃產下一只血肉模糊的狸貓,此情引發真宗震怒,將李妃打入冷宮,然而,其後劉妃所生之子也無故夭亡。眼看皇嗣久空,宋真宗只得將八賢王的幼子過繼,立為太子。18年後,包龍圖揭開了這一奇案,原來,當年劉妃為謀皇位,不惜重金買通了宮女太監,用一只剝了皮的狸貓換出李妃所生嬰兒,蒙蔽皇上降罪李妃,並將李妃所生之子拋出宮外。沒想到李氏嬰兒幾經輾轉,卻被八賢王收養,其後更為真宗選中,得以重返皇宮,最終成為皇帝。這位李妃之子,正是後來埋葬於永昭陵中的宋仁宗趙禎。

旅游淡季,博物館內只我一個觀眾,正在慢慢觀賞,突然燈火全息熄,有人大聲吆喝著讓我離館,原來是12:00~13:00閉館,工作人員要去吃飯。悻悻走出博物館,本想再趕往石窟寺,不料卻從博物館門衛處獲知,石窟寺從即日起關閉一個月(為“申遺”做准備),我真是倒霉,千裡迢迢跑來,卻剛好趕上暫停開放的第一天。門衛建議改去“康百萬莊園”,但我沒有采納,因為日後還有山西“王家大院”的安排,大同小異的景觀,看一處也就夠了。況且,時間已過正午,按照原計劃,此刻也該回鄭州了。

根據事先掌握的信息,有一趟4710 次普快列車(三門峽—商丘),13:14經停鞏義前往鄭州,算算時間還夠,趕忙在公園南門搭乘旅游專線公交(駛往石窟寺),到“今博商廈”下車,再經地下通道穿越鐵路,立馬就是鞏義火車站。買好票,時間還夠吃頓午飯,就近找到一間餐館,要了一碗羊肉燴面,再加上一瓶啤酒,總共8.50元。吃完後直奔車站,4710 次已經開始檢票,此趟列車嚴重超員,酷熱天氣又無空調,1.5小時的車程著實有些難熬。正在苦撐,忽見四、五位同樣也是“罰站”的老人,似乎是結伴同行,正在興高采烈地談論國家大事。我擠過去插話,被他們友好地容納,就這樣,在熱烈友好的議論聲中,火車抵達鄭州,分手時才知道,這伙人原來個個都是素不相識。

直接返回賓館,洗澡、休息,然後打電話給網友“雲台風”,通報明早將赴雲台山,投宿他家的雲台山大酒店(農家樂)。網友指點我搭乘鄭州發往焦作的班車,途徑武陟時下車,他從雲台山開車過來接我。鄭州長途汽車中心站就位於天泉大酒店的對面,詢問售票員,證實焦作班車確實經停武陟,於是,購買了9月1日早8:40的車票,票價21元(含保險1元),售票員特意提醒,明早是在34號登車口上車。

退休後,每逢外出,我總愛拍些“到此一游”的照片,為的是日後有一天真的走不動時,能夠坐在家裡翻看,就算是“老驥伏櫪,志在千裡”吧!火車站附近有個二七紀念塔,它是鄭州知名度最高的建築,從火車站步行10分鐘即可抵達。1971年,鄭州市為紀念著名的京漢鐵路大罷工,建造了這座並列雙塔狀的14層樓宇,每層均為挑角飛檐,綠色琉璃瓦覆頂。雙塔頂部還建有鐘樓兩座,每當整點,六面大鐘齊奏《東方紅》,悠揚的樂曲可傳至數公裡之外。2006年,二七紀念塔被國務院認定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座樓齡不足40年的鋼筋混凝土建築,竟能享受如此殊榮,足見其對於鄭州之重要,不在此樓前留影,可謂枉來鄭州。

拍完照片,已是17:00左右,預定計劃中的最後一個節目是前往人民路上的“合記燴面館”,品嘗著名的“合記羊肉燴面”。離開二七廣場,沿人民路向東北方向步行大約600米後,見到一座綠蔭濃郁的開放式公園,這裡也是一處景點,名字叫著“鄭州商代遺址”。公園內有座巨大的方形銅鼎,高高聳立在布滿美麗仿古浮雕的花崗岩基座之上,但除此以外,公園內似乎並無真正可看之處。

繼續沿人民路直行,又走了大約500米,“合記燴面館”出現在馬路右側的人行道邊。河南人愛吃燴面,鄭州的燴面又以“合記”最為著名,據網上介紹,“合記燴面館”是一家專營羊肉燴面的老字號餐館,創辦於1953年,因當初由四人合伙,故名“合記”。其燴面的特點是,不論羊肉、面粉,還是菜蔬,全都選料精致,而且,制作嚴謹,數十年來,始終堅持一碗一鍋,從不懈怠。在鄭州提起“合記”,幾乎無人不知,因而,停留鄭州,必定要以“合記羊肉燴面”當作晚餐。

面館不大,經營也很簡單,只有高、中、低三個檔次的羊肉燴面以及啤酒和一些配酒小菜。我大老遠地跑來,當然不能選吃低檔,但所謂的高檔,也只不過是在中檔燴面的基礎之上,又多加了些藥材而已。我是慕名來此吃面,不是吃藥,於是選擇了中檔產品,名曰“加肉”羊肉燴面,12元/碗,上桌時還外帶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然而,如此著名的佳肴卻是並不太適合我的口味,感覺味道淡淡的,甚至還不如中午在鞏義小店吃過的那碗5.5元的羊肉燴面。

飯後找到26路公交,上車投幣1元,返回火車站旁的天泉大酒店。晚間再次聯系“雲台風”,告知已買好車票,網友讓我登車後找司機問清楚在武陟縣城的停車位置,他必定會從雲台山開車過來接我。















精選遊記: 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