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跡游(十二)平遙

作者: yzwz519

導讀因為只知道雙林寺在平遙的西南方向,就騎車從古城西南的上西門出城。但經打聽方始知道,雙林寺在S221公路南側,所以走S221是最合理的,也就是平遙火車站前大道。先到火車站,沿公路向西南方向騎,先過鐵道,向前約3公裡處叉路口有雙林寺大宣傳板,再一直向前3公裡,有路標指向南方叉路,還有約500米距離。雙林寺門票25元,半票12元。門口小攤存自行車1元。 雙林寺原 ...

因為只知道雙林寺在平遙的西南方向,就騎車從古城西南的上西門出城。但經打聽方始知道,雙林寺在S221公路南側,所以走S221是最合理的,也就是平遙火車站前大道。先到火車站,沿公路向西南方向騎,先過鐵道,向前約3公裡處叉路口有雙林寺大宣傳板,再一直向前3公裡,有路標指向南方叉路,還有約500米距離。雙林寺門票25元,半票12元。門口小攤存自行車1元。

雙林寺原名“中都寺”,其地本為中都故城所在,因之得名。中都寺創建年代很早,因古文獻記載失詳,難以確考。寺中現存最古之碑為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姑姑之碑”。年代久遠,字跡模糊,第二十行“重修寺於武平二年”尚可辨認。“武平二年”(公元571年)乃北齊年號,既是重修,其創建年代必早於此。即使從北齊算起,中都寺至今也已歷經一千四百多個春秋了。中都寺當時為一方勝境,廟貌雄偉,香火隆盛,游人不絕,曾建有“七重樓閣,高可望省”,可惜毀於火災,原閣礎石至今猶存,直徑一米有余,足證其規模之大。約至宋代,中都寺改名雙林寺。據佛經記載,佛祖釋迦牟尼涅槃之地為古代天竺拘屍那城跋提河旁沙羅雙樹之間,爾時佛在雙樹之下,頭北面西,右脅而臥,圓寂升天,四邊雙樹頓開白花,稱為“雙林入滅”。宋以後,寺中曾住有尼姑,故有“姑姑之碑”及“貞義祠”等遺跡,蓋與紀念尼姑有關。雙林寺建築,歷遭一千數百年的風雨兵災之患,廟貌漸即傾圮,雖然歷代皆有修葺,但到元末,已到了“殿楹損壤,廳廊傾頹”的地步。因此,明朝景泰、天順、弘治、正德、隆慶年間以及清道光、宣統年間都曾大規模地重建或重修,現存廟宇已全為明代和清代建築了。

雙林寺坐北朝南,廟群占地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內分東西兩大部分。西部為廟院,沿中軸線坐落著三進院落,由十座殿堂組成。前院為釋迦殿、羅漢殿、武聖殿、土地殿、閻羅殿和天王殿;中院為大雄寶殿和兩廂的千佛殿、菩薩殿;後院為娘娘殿和貞義祠。東部為禪院、經房等(現為小學校所用) 。明代時於寺廟外圍建一周高大的夯土包圍牆,上置箭垛,外觀頗似一座小城堡。

進入拱券形山門,正北第一座殿為天王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明間檐下掛一豎匾,書“天竺勝境”四字,筆力遒勁。前檐置五鋪作鬥拱,如意頭假昂。屋頂懸山式,屋脊正中琉璃寶頂上有明“弘治十二年八月二十六日”題記,乃明代重修時所置。

天王殿廊檐下塑四大金剛,每尊約高三米,一字排開。這些佛的護法力士形像已突破一般金剛凶惡可怖的造型程式,采用了寫實的造型手法,使人感到他們具有人間武士的親近感,同時又具有“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武氣魄。天王殿內,天冠彌勒菩薩結跏居中而坐,帝釋、梵天脅侍左右。南牆倒坐四大天王,北牆兩側為八大菩薩。殿中塑像風格都較寫實,人物造型生動。尤其是四大天王,高達三米之多,分別手持琵琶、寶劍、蛇和傘,各自護衛東南西北。四大天王手中所持物件,按佛教《圓覺經》中“四輪”之說,為土、金、風、水。因佛經在中國長期流傳,又附會為“風調雨順”。

穿過天王殿,北面坐落著釋迦殿,同兩廂羅漢殿、武聖殿、閻羅殿和土地殿組成第一進院落。釋迦殿是本寺主殿之一,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欄額普拍枋出頭,檐下無鬥拱。明間置門,正中匾額書“靈鷲遺風”四字。屋頂懸山式,滿布灰瓦,整個建築風格質樸簡潔。

釋迦殿內,釋迦牟尼正中高坐,左右脅侍文殊、普賢,是本殿主要塑像。殿內四壁運用圓雕、深、淺浮雕手法,采取分層組合、連環壁塑形式,表現了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從投胎降生到涅槃成佛以及四方傳經普渡眾生的佛傳故事。二百多尊人物形像身份不同,神態各異,活動於建築、山石之間,構思構圖絕妙,令人嘆為觀止,釋迦殿影壁牆後塑一座渡海觀音,是雙林寺彩塑中的精彩之作。觀音用圓雕手法塑造,單腿盤坐於紅色蓮瓣之上,整個身形突出壁外,神情安詳自若,與背景上波濤洶湧的海浪形成強烈對比,具有靜中有動的藝術效果,觀者無不稱奇。

釋迦殿兩廂各為四間懸山式建築,因在殿內隔牆,又分為羅漢、武聖、閻羅、土地四個小殿。羅漢殿內塑十八羅漢,是難得的藝術珍品,他們略與真人等高,分塑於觀音兩側。這些羅漢像比例適當,解剖准確,形體厚重,造型優美,一個個神采奕奕,頗具個性,古代藝術大師運用純熟的傳統彩塑技巧,使這些羅漢塑像達到了呼之欲出、若聞其聲的藝術境界,被人們稱之為“神品”。

武聖殿正中關羽坐像為清初所塑,氣勢威然,神態逼真。四壁滿布懸塑,為關羽生前事跡,內容有“桃園結義”、“怒斬華雄”、“斬蔡陽”、“水淹七軍”等,人物高約四十釐米,造型生動,設色艷麗,觀之饒有興味。閻羅殿內地藏王菩薩居中而坐,左右塑十殿閻王和判官。佛經稱地藏王為四大菩薩之一,統領地獄,拯救諸苦。此殿即按佛經中“六道輪回”、“三世因果”的說法構思並塑造的。土地殿所塑土地像為我國古代神話中管理,山川郊社之神,舊俗祭祀土地可保五谷豐登。土地像被塑成一長者形像,慈祥、忠厚。左右侍從為金童玉女,令人感到親切可愛。

釋迦殿兩側有鐘樓和鼓樓東西相對,鐘樓上現有明代嘉靖年間大銅鐘一口,擊之聲聞數裡,余音不絕。

中軸線上第二進院落為正北的大雄寶殿和東西廂的千佛、菩薩二殿,布局較為寬敞。大雄寶殿乃明初重建,是全寺中最高大的建築,單檐歇山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六椽。梁架結構整潔合理,頗合法制。鬥模門窗裝修及屋脊吻獸皆為典型明代風格。

殿內主像為“三身佛”,兩側是文殊、普賢坐像。三身佛前有鐵鑄包泥“接引佛”迎門而立。這些塑像經清代重新妝繪,較其他殿塑像略有遜色。殿內還有明代所繪壁畫《禮佛圖》,惜於民國初年為白粉所蓋,從1982年洗出的局部中,尚可窺到壁畫一斑,線描挺拔,設色艷麗,尚有元代遺風。

東側千佛殿,懸山式建築,面寬七間。殿內彩塑達五百余尊,占全寺四分之一。主像為自在觀音,面相恬靜嫵媚,姿態舒暢自然。左右側塑韋馱和夜叉立像。韋馱像極富個性特征,武中蘊文,頗具動勢,是明代彩塑中少見的藝術傑作。殿內四周為懸塑和壁塑,五百菩薩分為五至六層,或駕祥雲,或騎異獸,與主像聯系照應,渾然一體。窗台和門兩側還塑有供養人像三十多尊,這些塑像造型非常寫實,他們的衣冠飾物是研究明代服飾發展演變的可貴資料。

菩薩殿在中院西側,正與千佛殿相對,主像為千手千眼觀音,結跏居中而坐,儀容豐滿端莊,神態溫柔雋逸,手勢千變萬化,塑造得十分纖巧而富彈性。如果不是背後伸出許多胳膊,真會使人把千手觀音看成人間—個美麗嫻雅、雍容大度的少婦。四周懸塑四百多菩薩,皆腳登彩雲,作行進狀,大有衣紋飄動,滿壁生風之感。這眾多的形像,艷麗的色彩,生動的造型,構成了一座古代雕塑藝術的殿堂。

千佛、菩薩二殿外檐牆上尚殘留少量明代壁畫,繪供養菩薩等,為明天順五年(公元1461年)的作品。

娘娘殿為全寺中軸線上最後一座建築,建於明正德年間,單檐歇山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殿內“送子娘娘”塑像系根據民間傳說所塑,清代曾重妝。前檐牆內有清代壁畫“送子圖”,娘娘殿東側小殿為貞義祠,內塑“睡姑姑”和“藥婆婆”塑像,乃民國年間重塑。娘娘殿和貞義祠內塑像、壁畫制作年代較晚,藝術水平—般。

雙林寺,是座歷史悠久的佛寺。寺中的唐槐、宋碑、明鐘以及古代建築、彩塑和壁畫,都是稀世珍寶。尤其是寺中兩千多尊彩繪泥塑,更令人稱道不已。它們繼承了我國唐代以及宋、遼、金、元彩塑的優良傳統,具有高度寫實的風格,是我國明塑中的佼佼者。這些彩塑形神兼備,藝術價值極高,能夠完好保存至今,實屬不易。雙林寺作為西安美術學院教學基地,有不少學生在此臨摹雕塑。

從雙林寺返回火車站,並不覺累,在古城北門附近吃了中飯。決定再騎車去鎮國寺,沿S221公路東北方向,18公裡單程。所好平日我就經常騎車,好多天不騎了,在山西騎車也是一種新的體驗。路很好,一個小時多一點,經過洪善,再向前騎不遠就到位於郝洞村鎮國寺。實際上這裡離祁縣不遠了。鎮國寺門票20元,半票10元。

鎮國寺,原名京城寺,創建於五代時北漢天會七年(公元963年)。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 年)改名鎮國寺。明、清時,寺廟傾頹,清嘉慶二十年(公元1815年),才重修萬佛殿,重修後的殿宇,仍保持了原來的風格。分為前後兩座寺院,總面積為10892平方米。在中軸線上,有天王殿、萬佛殿、三佛樓等建築。前院,東西兩側有鐘樓、鼓樓以及三靈侯、財福神、二郎、土地各殿堂。後院,有羅漢殿、閻王殿等殿堂。

天王殿,處於寺廟最前端,殿內塑有四尊天王像,個個神態威武,容顏飽滿。天王殿,殿頂為單檐懸山式,是元代建築。天王殿兩側,鐘鼓樓左右對峙,鐘樓上有金代皇統五年(公元1145年)鑄造的鐵鐘一口,形制古雅,工藝別致,為平遙縣境內的古稀之物。

前院居中者為萬佛殿。這座殿宇造型獨特,平面近正方形,屋頂為單檐歇山式,出檐深遠,龐大的七輔作鬥拱,總高超過了柱高的2/3,使殿頂形如傘狀,在歷代寺廟建築中頗為罕見。此殿,始建於五代,殿貌奇古,結構奇特,從建築的藝術上別具一格,是國內現存五代時唯一的木構建築。

鎮國寺內的古建築,以萬佛殿最古,在我國現存的木結構建築中,僅晚於五台山南禪、佛光二寺院,這處殿堂整體梁架結構嚴密,用材規格,符合力學原理,工藝精湛,作工精細,1000多年來巋然如故。萬佛殿內,中央為佛壇,長與寬均為6.09米,正中設立須彌座,上塑釋迦牟尼坐像。旁邊站立迦葉、阿南二弟子。連佛、弟子、菩薩、金剛、供養人共有11尊塑像。這些塑像,面目豐滿、腴潤,身軀高大、健壯,軀干微曲,塑造手法近似唐塑風格,飽含五代時塑像的風韻。

從寺內碑文中可知,元、明兩代利用隙地,前創山門天王殿、鐘鼓二樓,後建三佛樓和東西廊房、觀音,地藏二殿。清代雍正、乾隆年間,又重新修葺東西兩廊,嘉慶元年至二十年,又創建舞榭於山門外(已毀),並建經堂於佛閣兩翼,添建廂房六間。嘉慶二十年(公元1815年)重修時,對萬佛殿再度修葺。

鎮國寺後院,東為觀音殿,西為地藏殿,中為三佛殿,除觀音殿外,各殿內塑像俱存,三佛殿內,還存有明代壁畫。

可以講雙林寺、鎮國寺是平遙文物中的精華,不可不看。到鎮國寺,也可從平遙北門外汽車站坐9路車直達。票價不詳。到雙林寺,在火車站和汽車站也肯定有汽車前往。

騎車返回北門(拱極門),正好上明代城牆參觀。平遙古城相傳為西周大將尹吉甫所築,現在看到的城牆為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舊城垣基礎上重築擴建,並逐步完善為磚城。城池周長6163米,牆高10--12米,上有垛口、敵樓、角樓、奎星樓和甕城等建築。                  

城樓修築於城池的城門頂,古代有時稱“譙樓”。平遙城牆的城樓共有六座,創修於明代,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補修重築,毀於解放戰爭時期。1997—1999年修復北門、西門城樓,重檐歇山閣式建築。修復的北門城樓,通高16.14米,通寬五間13.72米,進深四間10.04米。造型古樸、典雅,結構端莊穩健。城樓是城牆頂精致美觀的高層建築,平常登高瞭望,戰時主將坐陣指揮,是一座城池重要的高空防御設施。

甕城是建在城門外小城,又叫月城,用以增強城池的防御能力。平遙城牆的甕城共有六座,設城門兩道,是古代築城術與兵防武備結合的產物。甕城內分別修建有關帝、財神、真武廟,組成了意趣深遠,內容豐富的景觀。

近北門的北大街上有二郎廟。平遙古城二郞廟創建於清代,面積3000多平方米、由11座建築群組成。整座廟宇坐西朝東,共三進院落。前有磚雕影壁,兩旁鐘鼓樓,左右對峙,土地殿、神馬殿建於兩翼,進入二進院落,正面即是二郎廟正殿,月台之上,琉璃殿頂。列宿殿、元辰殿拱衛左右。經過正殿兩旁的月洞門是第三進院落,北為元君殿,南為東岳殿,玉皇殿居中而建,兩旁建三星、財神兩座耳殿。

騎車沿關帝廟街找關帝廟,沒找到。再沿火神廟街找火神廟也沒找到。拐到東大街,看幾個老人優閑地下著棋,下來拍了張照,本應向東去看清虛觀,但沒看圖,就向西邊熱鬧處騎去。沿路參觀了華北第一鏢局、中國商會博物館、彙武林、蔚泰厚、日升昌。

中國商會博物館在原平遙商會舊址創辦,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祁縣渠家在這裡開辦了彙源湧票號,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平遙商會買了過來作商會會所,解放後商會改組為工商業聯合會。2002年創辦中國商會博物館。

彙武林總占地面積2800平方米,共三進院落,院內主要展示了中華武術和平遙武術的源流。

陳列的兵器,是古時戰場上所用的,品種很多,就像現在所說的十八般兵器,其實並不止十八件。 第二進院落展示的是平遙古代武術名家,共有四位,分別是元代的梁瑛、杜豐、清代的王正清、王樹茂。

蔚泰厚票號博物館。全館占地面積1300余平方米,為傳統三進式店鋪院落。40間磚木結構房屋,樓廳兼備,分為謀略、經營、人物三大展區,18個展室。該館依托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成立的著名票號蔚泰厚舊址,廣泛征集包括蔚豐厚、蔚盛長、天成亨、新泰厚在內,號稱“蔚”字五聯號的大量史料和實物,真實形像地再現清末民初平遙票號搏擊市場的生動畫面。蔚泰厚隔壁就是日升昌。

日升昌票號,是清代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開設的。這個票號的創始經理人是雷履泰,其東家為平遙縣的達蒲村李家。“日升昌”票號的前身,是“西玉成”顏料鋪,後來才更名日升昌,並發展為票號。“日升昌”票號,平遙為總號,其分號遍及全國各大城市。“日升昌”票號主要業務是包辦國內公私彙兌銀錢。“日升昌”的誕生從此結束了我國鏢局押送現銀的落後金融局面,極大地加速了商業運轉和貨幣流通,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經濟迅猛發展。其經營的黃金時期年彙兌總額高達3800萬兩白銀,可謂“日利千金”。如今的“日升昌”舊址,已開辟為中國票號博物館。

“日升昌”票號舊址坐南朝北,南北長為65米,東西寬為20米,總建築面積為1300平方米。票號內三進院落,臨街面闊五間,中間為通道,兩邊是鋪面,上面建樓存放財物。前院、東西兩邊各有櫃房兩間,中院東西各建客房三間。正面,為票號中廳,面闊也是三間,是彙兌業務具體辦理的重要場所。中廳上面建有樓房,是存放物品的場所。緊靠中廳南檐平房三間,中間為走道,東西兩邊為小套間。在後院南邊,有正廳五間,東西兩面各有客房三間。整個院落布局考究,格式別致,高牆、大院、深宅。由於職業原因,出於對安全的重視,在院內所有被認為不安全的地方,都架設有鐵絲天網。網上,系有響鈴,只要臨街鋪面五合堅實大門一關閉,可算得上固若金湯萬無一失。

出日升昌,在附近的旅游服務點簽票,因為是半票,要查驗身份證,這樣門票才可第二天繼續使用。

晚飯嘗了蓨面烤栳栳,不過不對我的口味。回旅店續房,因已過雙休,50元/間。

照片:1. 雙林寺,牌坊、2. 雙林寺,天王殿,白布罩為學生臨摹作品、3. 雙林寺,大雄寶殿、4. 雙林寺,韋馱像、5. 鎮國寺,天王殿、6. 鎮國寺,三佛樓、7. 平遙,北門(拱極門)城樓、8. 二郎廟、9. 彙武林、10. 日升昌





















精選遊記: 晉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