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

作者: qixi2011

導讀麗江市位於雲南省西北部雲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連接部位。位於東經100.25 北緯26.86 北連迪慶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東與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總面積20600平方公裡。轄古城區、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華坪縣、寧蒗彝族自治縣,共有69個鄉(鎮) 446個村民委員會,總人口110多萬人。麗江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 ...

麗江市位於雲南省西北部雲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連接部位。位於東經100.25 北緯26.86 北連迪慶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東與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總面積20600平方公裡。轄古城區、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華坪縣、寧蒗彝族自治縣,共有69個鄉(鎮) 446個村民委員會,總人口110多萬人。麗江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12個世居民族,其中納西族23.37萬人,彝族20.14萬人,傈僳族10.62萬人。其中納西族占古城區及玉龍縣(即原麗江縣)總人口的57.7[[%]]。

麗江古城在南宋時期就初具規模,已有 八、九百年的歷史。自明朝時,麗江古城稱“大研廂”,因其居麗江壩中心,四面青山環繞,一 片碧野之間綠水縈回,形似一塊碧玉大硯,故而得名。   歷史軌跡:   麗江戰國時屬秦國蜀郡。漢屬越郡。   三國屬雲南郡。南朝為遂段縣,大約在此時納西族先民遷於此。   唐時曾為姚州都督府地,後為吐蕃,南詔地,稱桑川,屬劍川節度。   宋為大理善巨郡地,開始建城,忽必烈南征大理,以革囊渡金沙江後曾在此駐兵操練,“阿營”遺址仍在,當時居民已有千余戶,至元十三年改為麗江路,麗江之名始於此,以依傍於麗江(金沙江古名) 灣而得名。   明末已具規模,日漸繁榮,本地土司木氏所營造的宮室非常華美,徐霞客在游記中謂其“宮室之麗,擬於王者”,而麗江府“富冠諸土郡”。《明史雲南土司傳》則言“雲南諸土官知詩書,好禮守義,以麗江木氏為首”。府城大研之名亦始於明代。以其位於麗江壩子中心,四周青山環繞,形似一巨硯,故名大研(硯)廂。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