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詩內陸重鎮甘露市印像

作者: 神州旅行者

導讀《北美游記》之四十四: 卑詩內陸重鎮甘露市印像 作者:楓之嶺(博客) 甘露市(Kamloops)是卑詩內陸重要的核心城市,有居民約10萬人,是橫跨加拿大的太平洋鐵路(CPR)、1號國家公路上的重要節點。Kamloops一詞來自印第安語的Cumcloups,意思是“河流的交彙處”,所謂的河流是指於市中心處交彙的兩條湯普遜河。 兩河交彙處的岸邊,是一片開闊的公園綠地。公園內部� ...

《北美游記》之四十四:

卑詩內陸重鎮甘露市印像

作者:楓之嶺(博客)



甘露市(Kamloops)是卑詩內陸重要的核心城市,有居民約10萬人,是橫跨加拿大的太平洋鐵路(CPR)、1號國家公路上的重要節點。Kamloops一詞來自印第安語的Cumcloups,意思是“河流的交彙處”,所謂的河流是指於市中心處交彙的兩條湯普遜河。

兩河交彙處的岸邊,是一片開闊的公園綠地。公園內部有許多重要的公共設施,入口處的這座建築物是體育活動中心,裡面包括滑冰場、冰球場、游泳池和其它體育場館,對全體市民開放。體育館一側的牆壁上鑲滿一塊塊的獎牌,那是這座城市的運動員在歷次比賽中獲得的名次,Kamloops人非常小資,不論是誰、也不論是什麼樣級別的比賽,只要能拿上個名次就把你的名字鐫刻上牆,名垂青史。

公園的旁邊是Kamloops火車站,也是CPR鐵路的重要編組站,鐵路將河岸公園和市中心的商業區分隔開來。公園與市中心之間有一座跨越鐵路的人行天橋,在天橋上有一個紀念碑,上面介紹當年華工為建造太平洋鐵路作出的卓越貢獻,橋下的鐵路編組站正是以這位叫做鄭敬弼(1858-1930)的普通華工名字命名,The Cheng Interchange應該是全體中國人的驕傲,說明加拿大人也像中國人紀念白求恩一樣,銘記中國人為加拿大作出的貢獻。

甘露市政府前面有一座青銅雕塑,紀念早年第一批到此定居的歐洲移民,雕像描述的是舒伯特一家人,丈夫奧古斯都-舒伯特(Augustus Schubert)、妻子凱瑟琳-舒伯特(Catherine Schubert)和他們的一個孩子。據雕塑上的銘文記載:1862年6月溫尼伯(Winnipeg)的140名農民乘坐木筏從紅河出發,准備跨過浩瀚的大平原和巍峨的落基山,到卑詩內陸的Cariboo金礦去開墾農田,7月底他們到達埃德蒙頓(Edmonton)時已幾乎糧草耗盡,他們堅持著從賈斯伯(Jasper)穿過了落基山脈,8月下旬到達了卑詩內陸的Tête Jaune Cache。

在這個山谷裡,他們決定分成兩半,一部分人繼續沿著菲莎河順水而下到達Barkerville,另一部分人則砍樹造筏沿著湯普遜河去尋找一個未知的地方,當年10月他們到達這裡,繁衍生息,形成了今天繁榮興旺的Kamloops,就在大家成功到達的當天,凱瑟琳-舒伯特為自己的家庭誕下了她的第四個孩子。市政府門前的街道,Schubert Drive,正是用這一家人的姓氏命名,人們用一座雕像、一條街道,通過描述一個普通平民家庭裡發生的故事,紀念這個城市經歷的歷史事件,思維方式與中國人多麼不同。

市中心的這個小教堂,是當年移民最早建立的社區中心,院子裡的雕像是紀念Kamloops第一任市長為社區作出的卓越貢獻。

這座東正教堂標志著這裡生活著不同族裔的人群,加拿大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各族裔和諧相處是這個國家的立國之本。Kamloops是一座山城,市中心的一些建築頗有點些希腊的特點,我沒有考證過,不知道此地會居住著多少希腊後裔?

市中心的Shopping Mall設計獨特,建築造型和顏色都非常有地中海的風情。Kamloops在城外新區建有巨大的商業中心,囊括所有大型連鎖超市、百貨商場、專賣店、餐廳和酒店住宿,市中心的商業街則非常僻靜,街道兩邊都是古老的建築。

這個城市在發展的同時,非常注重保持自己的傳統,所以舊的東西全部留了下來沒有拆掉。保留舊的並不意味著不予維護更新,這個藝術館就是翻新的舊建築,門前的藝術雕塑體現著這個城市的休閑生活,我們到那裡的時候剛好是周末,藝術館周圍聚了許多印第安藝術家在吹拉彈唱,Kamloops是一個原居民聚居的地方,在街上能夠見到印第安人。

Kamloops作為卑詩內陸的中心城市,有一座Thompson Rivers University大學,由於是暑假,在校園裡沒有見到學生,不知有沒有來自中國的留學生。

看到這個大大的標志一定會猜到是什麼了吧?Kamloops是三文魚最主要的故鄉,三文魚從這裡出生後,沿著小溪、河流游向大海,四年以後它們又回到這裡產卵,完成生命的整個循環,每當秋冬季節,大量的三文魚逆流而上,從遙遠的大海游回內陸,河道裡擠滿魚兒,那種場面據說極為壯觀,不知今年我有否機會去一睹為快呢!

(本文附有大量照片,請見:http://***/s/blog_6393a0af0100lu7b.html)


精選遊記: 溫哥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