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山賞梅

作者: 河清湖秀

導讀送走昨夜寒雪,沐浴今晨暖陽,我們去梅花山賞梅。 南京梅花山梅園位於紫金山下,與武漢東湖磨山梅園、上海澱山湖梅園、無錫梅園並稱為“中國四大梅園”。南京梅園上有梅花山,中有梅花谷,下有梅花湖,千畝萬株兩百余種梅花,依山傍水,次第開放,蔚為壯觀。 雖然還未出正月,但山野間分明已春風駘蕩。游人單衣簡行,成群結隊。枝頭疏影橫斜,道旁暗香浮動。� ...

送走昨夜寒雪,沐浴今晨暖陽,我們去梅花山賞梅。
南京梅花山梅園位於紫金山下,與武漢東湖磨山梅園、上海澱山湖梅園、無錫梅園並稱為“中國四大梅園”。南京梅園上有梅花山,中有梅花谷,下有梅花湖,千畝萬株兩百余種梅花,依山傍水,次第開放,蔚為壯觀。

雖然還未出正月,但山野間分明已春風駘蕩。游人單衣簡行,成群結隊。枝頭疏影橫斜,道旁暗香浮動。徜徉在香雪海,沉醉於梅花谷,讓春風吻上我的臉,讓梅花三弄我的心,這個春天注定游目騁懷。

古人賞梅卻不喜歡選擇春天,他們的情調是踏雪尋梅。皚皚白雪之間,點點紅梅初綻,香雪交融,冰清玉潔,可能更見精神吧。“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支開”,“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不懼寒冷,能傲霜雪,是梅的風骨。“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暗香盈袖,雪中吐蕊,是梅的風情。

但這種風骨和風情我卻不大欣賞。無論是一支還是數支,未免太孤獨和單調了吧。“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孤芳只能自賞,是很難絢爛成一望無際的春天的。

古詩詞中的梅是一支一支的,而我眼前的梅園,梅花湖邊是一株一株的,梅花谷裡是一行一行的,而梅花山上是一片一片的。一株一株是湖畔的新娘,臨花照水,嫵媚多姿;一行一行是趕春的少女,列隊出發,奪人眼目;一片一片是集會的仙子,活色生香,光彩照人。點點花滴,先是彙流成河,繼而浩瀚成海,密密麻麻,挨挨擠擠,層層疊疊,漫山遍野,盈眼怡心。這是春天的梅園,這是送走了風雪後旭日下的梅園。

梅花谷和梅花山之間的過渡是一個梅花盆景園。梅花是最宜入畫的花卉,藝術家潑墨揮毫,擇其一支,就能筆墨生香。因此梅花也適宜入盆,入盆即成畫,入盆即是景,虯枝蒼軀馱著或紅或粉或綠的五瓣花朵,蒼勁中蘊含生機,每一盆都是一幅翰墨奇香。

想起中學時代學過的一篇課文叫《病梅館記》,作者狠批“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的審美觀,現在看來作者的觀點未必完全值得首肯,如果每個花枝都橫平豎直,那也許梅花的韻味就蕩然無存了吧。其實,“曲”何嘗不是一種更真實的自然?

去梅花山賞梅是我首次萌動花心,其實我是不大喜歡梅花的。緣由來自那一句幾乎人人耳熟能詳的名言:梅花香自苦寒來。一個“苦”字,一個“寒”字,那麼沉重,那麼無奈,那麼刻意為之。其實對梅花而言,開花吐蕊飄香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人們按照自己的意願,給梅花貼上一張張道德的標簽,什麼松竹梅歲寒三友,什麼梅蘭竹菊四君子,使得梅花高高在上,遠離人間。而這個春天,我看見梅花山上所有的人們都悠閑自在,有的漫步蹊間,有的徜徉花海,有的席地野餐,有的甚至在梅花樹下打牌、健身,一任樹梢梅正紅、身邊花自香。花與人和諧地融為一體,互相輝映,成為風景。

這才是真正的梅花,梅花山上春天裡自然綻放的梅花。









精選遊記: 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