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行之喀什篇

作者: 吾非吾1229

導讀喀什是新疆的第二大城市,也是南疆的首府。是維吾爾族人口最多的聚居地。它的主要景點有香妃墓---阿帕霍加墓。全疆最大的清真寺——艾提尕爾清真寺。高台民居和老城區。在喀什,我們有一天半的游覽時間。早上出門,就打的去了最遠的景點香妃墓。香妃墓坐落在喀什東郊的浩罕村,是一座典型的伊斯蘭古建築群,是第一代伊斯蘭傳教士玉素甫霍加的家族墓地。據說墓� ...

喀什是新疆的第二大城市,也是南疆的首府。是維吾爾族人口最多的聚居地。它的主要景點有香妃墓---阿帕霍加墓。全疆最大的清真寺——艾提尕爾清真寺。高台民居和老城區。在喀什,我們有一天半的游覽時間。早上出門,就打的去了最遠的景點香妃墓。香妃墓坐落在喀什東郊的浩罕村,是一座典型的伊斯蘭古建築群,是第一代伊斯蘭傳教士玉素甫霍加的家族墓地。據說墓內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七十二人。它像一座華麗的宮殿,由門樓、小禮拜寺、大禮拜寺、教經堂和主墓室五部分組成。據說大禮拜寺為喀什的第二大清真寺,而小禮拜寺低於地面一米左右,是專供冬天做禮拜用的。
離開香妃墓,第二個景點艾提尕爾清真寺。艾提尕爾清真寺是新疆最大的清真寺,由正殿、外殿、教經堂,院落、拱拜孜、宣禮塔、大門等七個部分組成。是一座有著濃郁民族風格和宗教色彩的伊斯蘭教古建築群。我們雖不是伊斯蘭教的信徒,但對於這種神聖莊嚴的地方,是一定要來頂禮膜拜的。
今天喀什的街上很熱鬧,從艾提尕清真寺出來,我們來到了喀什的大巴扎,大巴扎裡也是熙熙攘攘、人頭攢湧,一打聽,原來明天是伊斯蘭教的一個重大節日——肉孜節,也稱開齋節。早上男人們去清真寺參加隆重的宗教儀式後,要全家聚在一起吃團圓飯的。所以今天都要采購,准備過節用品了。一聽,我們都慶幸不已,運氣真不錯,碰到了這樣一個節日,明天有幸觀看伊斯蘭教的重大儀式了,真難得啊。我們也擠了把熱鬧,在大巴扎裡買了好多新疆特產:大棗、核桃、杏仁、杏干和有名的英沙吉刀,打個包托運回來。
回到飯店吃午飯和稍事休息後,我們去逛了老城區。喀什也在開發,大興土木,老城區的許多地方都被拆得面目全非。我們盡量往那些陳舊,僻靜的巷子走,希望看到老城區的原貌。在小巷行走時,不時會碰到幾個在門口玩耍的小陔,見到我們就不停地“哈羅”“OK”地招呼,把我們給逗得樂個不行,難道在他們眼裡,我們也是外國人嗎?
逛到一處很不起眼的小巷處,碰到一個正在拉自行車的小姑娘,我們和她攀談,她就讓我們走進她家來,我們一走進去,才發現裡面和外面大不一樣,走進一個低矮的小門,裡面有個寬敞的小院,院子四周的維式建築,都是她的家,她媽媽站在門口熱情地招呼我們進屋。客廳裡鋪著鮮艷的地毯,寬敞明亮還帶點豪華。地毯上放著幾排為開齋節准備的食物。豐盛又豐富。媽媽用維語向我們介紹,小姑娘在邊上當翻譯。這是一個溫馨的四口之家,父母帶著兩個女兒。父親是一個工廠的工人,母親在家管家務,大女兒小學六年級,長得文靜又漂亮,小女兒才五歲。我們參觀了她們的家後,很感激她們的熱情相待,看不出在矮小陳舊的老城區裡,藏著如此溫馨美麗的小院,真是不可貌相啊。
走出老城區,我們又來到了高台民居。我們先沿著民居的外圍,邊走邊看。從外表看來,高台民居好像是一座土築的老城垣,若不是有衣物晾曬和人員走動,讓人以為是個廢墟。據說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維吾爾族的聚居地,它那奇特獨有的建築,成了喀什的一張名片,新疆展示民族風情的窗口。我們走到住家的門口,觀看拍照,主人都很客氣,讓我們隨意進出,我們看到維族人的家裡,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在外圍繞了一圈後,我們從後門進入街巷,剛好碰到了兩個同伴,又一起參觀了這裡的主要出產——土陶和土陶作坊。在街巷中逛了一會就從進口出去了。
第二天一早,我們就出發去艾提尕爾清真寺了,通往清真寺的馬路已拉起了警戒線,車輛不准通行了。一路走來,不時的看見一群群的維族男子,不分老少,秩序井然地向著清真寺走去。到了清真寺,只見若大的廣場已坐滿了人。我們找了個外圍商鋪的台階坐下,一邊看,一邊向旁邊的人詢問,一個維族中年人看我們是游客,就很熱情詳細地向我們介紹起來,還不厭其煩地回答我們一些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群不斷擴大,我們感到坐在那裡有點妨礙他們了,就趕緊離開,走到馬路對面去,那時,廣場已是男人的海洋了。
坐在對面高高的台階上,我們看完了這肉孜節全部的宗教儀式,只是聽不懂維語,看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我們坐的台階的最裡邊,有幾個蒙著臉的維族老年婦女在跟著做禮拜,我們很奇怪,但語言不通,沒法溝通。幸好邊上有個懂漢語的維族姑娘,她告訴我們,這些都是家裡沒了男人的婦女,所以自己出來做禮拜,因為是女人,不能進廣場,所以坐在這裡遠遠地遙拜。她們所表現的虔誠,讓我由衷的敬佩。
儀式結束後,我們回到飯店,吃了早飯,整理好行李後不多一會,包車師傅們把我們送到了火車站,坐一點多鐘的火車前往庫車。













精選遊記: 喀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