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見聞尼羅河

作者: 大仙52

導讀埃及見聞 尼羅河 尼羅河是世界第一長河,是一條國際性的河流。尼羅河發源於非洲東北部布隆迪高原(有關尼羅河發源地的爭論自19世紀50年代以來就一直存在),流經布隆迪、盧旺達、坦桑尼亞、烏干達、蘇丹和埃及等國,最後注入地中海。全長6671千米,是世界流程最長的河流。支流還流經肯尼亞、埃塞俄比亞和剛果(金)、厄立特裡亞等國的部分地區。流域面積約335萬平方公 ...

埃及見聞
尼羅河

尼羅河是世界第一長河,是一條國際性的河流。尼羅河發源於非洲東北部布隆迪高原(有關尼羅河發源地的爭論自19世紀50年代以來就一直存在),流經布隆迪、盧旺達、坦桑尼亞、烏干達、蘇丹和埃及等國,最後注入地中海。全長6671千米,是世界流程最長的河流。支流還流經肯尼亞、埃塞俄比亞和剛果(金)、厄立特裡亞等國的部分地區。流域面積約335萬平方公裡,占非洲大陸面積的九分之一。而真正使這條河流享譽世界的是埃及。

我們的埃及之旅最愉快舒適的部分就是乘坐尼羅河游輪順流而下。游輪的起點是著名的阿斯旺,終點是盧克索。地圖上顯示這段距離只有埃及境內尼羅河長度的1/3左右,游覽時間卻占了4天,在游船上過3個晚上。下面的照片是我們乘坐的游輪,出入碼頭和辦理入住手續的大廳在輪船的2層;大部分的客房在3層和4層;餐廳在1層;5層是甲板,有許多躺椅還有游泳池和酒吧,酒吧每天上午11點和下午5點都有免費的茶點供應,可惜我們只享受過一次,其他幾天不是忙著購物就是忙著參觀,現在回想起來,這次的行程安排有太多的不合理。如果在游船停靠盧克索的兩天不添加那麼多的購物,而是好好享受輪船上的閑散才是比較合理的。聖誕節那天晚上船上安排了聖誕晚會,可是我們因為太疲勞了沒有去參加,現在想起來真覺得挺遺憾的。

我們是12月23號上船的,剛好是聖誕節的前夕,大廳裡裝飾著聖誕樹,一上船立刻感受到濃濃的氣氛。我們的地陪阿龍是個熱情有余經驗不足的小伙子,他從來不告訴我們全天的時間安排,總是到了一個地方才告知這個地方的停留時間,至於船上的作息時間我們則完全摸不著頭腦,我的印像是晚飯開得特別晚,我已經困得睜不開眼了還不開飯。李安索性參觀回來後先睡一覺再去吃飯。所幸的是同船的眾信旅行社的地陪“韋小寶”總是把他們團第二天的日程打印出來貼在餐廳門口,這樣通過他們的日程大致可以估計出我們的行程。可能是我沒有將手表調到當地時間的緣故,每天天不亮就醒了,一看表已經11點了就再也睡不著只好起床,所以每天早上有大把時間到處亂逛。我和同房間的黃燕生把我們的船轉了個遍,從頂層的酒吧台備餐間到一層餐廳的後廚,最後還遛進了機艙,一路所向披摩竟然沒有遇到一個工作人員。第二天我們又竄到其他船上飽覽一番。船員對游客非常寬容,當我們表示想去他們的船上看看時,總能得到熱情的歡迎,還給我們指路幫我們照相。直到回國後我才知道穆斯林一日三餐的時間是:早餐9點,午餐下午1點,晚餐晚7點半,一般人是午夜12點左右才睡覺。尼羅河上的游船很多,一個泊位往往會停五六只船,每條船的大廳都是兩側開門,船與船彼此相連,停靠在河段內側的游客必須穿過好幾條船的大廳才能走上碼頭。為了保證不丟下游客,每當客人要上岸時,船員會發給游客一張卡片,游玩回來一定要交還給船員。起航前船方一定會查驗卡片,如果卡片少一張,游船就不能開走。

游船上的服務相當不錯,有時參觀回來一進入輪船大廳,就有服務生發白色的濕毛巾,起初我不明白為什麼,後來才知道這是告訴你甲板上有茶點;客房裡不允許燒開水,可以到2層的酒吧去要,服務生一邊哼著小曲扭動著屁股,一邊為你打開水; 聖誕節那天船方為每一位游客准備率一份聖誕禮物:一個巧克力做的聖誕老人和一張聖誕賀卡;晚上是一餐燭光晚宴,席間隔壁桌子的白人唱起了聖誕歌,我們這邊的小孫和周豈瑜立刻像打了雞血似的興奮起來,鼓動大家和人家鬥歌。於是我們就唱了一支《打靶歸來》,這支歌節奏鮮明很有力度,但由女聲唱出來則完全失去了原有的鬥爭性。那些外國人不知道這歌是什麼意思,以為有人加入慶祝的行列當然是好事了,於是全場鼓掌,晚餐的氣氛高漲起來,另一個桌子的白人也唱起歌來,曲調帶有明顯的俄羅斯風格,於是我們這邊又商量唱什麼歌,眾信旅游的人也加入進來,有人提出唱一首蘇聯歌曲回敬他們,但是最後不知怎的還是唱了一首節奏感很強的歌。晚餐進行過半時,一個聖誕老人出來送給游客每人一個小鹿皮口袋,裡邊裝有一快小石頭,據說是尼羅河的特產。最後餐廳的全體員工唱著歌跳著舞,到每一個桌子邊祝福。聖誕晚宴在歡快的氣氛中結束。

尼羅河的12月氣候宜人,但是船一開起來,風還是挺硬的,早晚在甲板上不穿上絨衣根本呆不住。你看黃燕生把自己包裹得多嚴實。客房比預期的要寬敞,但我們還是喜歡在甲板上看風景。我在馬賽馬拉草原上看過日出,在黃海上看過日落,這次看著尼羅河的落日,忽然想起一句歌詞“夕陽無限好卻已近黃昏”,奇怪的是看著那一輪紅日漸漸西沉,我竟沒有一絲惆悵,泛著紅光的尼羅河讓人感到溫暖,寬大的船身隨著波浪有節奏地搖擺,讓人覺得寧靜而安全。大雁變換著隊形從頭頂飛過,提醒我這裡有勃勃生機。

坐江輪比坐海輪有意思得多,可以看到兩岸不停變化的風景。埃及人雖然臨江而居,但水面上干干淨淨,沒有一絲廢棄物,這讓我們都很感嘆。更讓我們稱奇的是他們住的房子大都是半成品,屋頂還沒有蓋完裡邊已經住進人了。一路走來我對“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這句話有了進一步的體會。你看離河稍遠一點就是漫漫黃沙,埃及國土的96%是沙漠,只有沿河一帶是綠洲,如果沒有尼羅河這裡還會有生命嗎?可能埃及人比中國人更加了解水對生命的重要性,所以他們對尼羅河愛護有加。

尼羅河水看上去清澈透明,郵輪離開阿斯旺不久,河面開闊而平靜,偶爾有一條帆船在水面飄過,在黃沙和藍天的映襯下非常漂亮。綠洲中最常見的樹木是沙棗樹,樹形有些像椰子樹,果實就是我們叫做“伊拉克蜜棗”的甜棗,學名叫“沙棗”即沙漠中生長的棗子。尼羅河沿岸是埃及的農耕地區,盧克索以南可以見到甘蔗,盧克索以北的農田大多已經收割,還沒有種植,不知主要作物是什麼。據說棉花和小麥是埃及的傳統農產品。公元前300多年,羅馬人垂涎埃及的小麥動了殺心,最終征服了埃及。從此埃及人的文明中逐漸滲入希腊文明,隨著祭祀們的死亡,再也沒有人認識埃及的像形文字了。希腊文明取代了埃及文明。尼羅河靜靜地流淌著,注視著這片土地的主人由最早的康伯裡斯人變成了希克索斯人,繼而是希腊人,現在是阿拉伯人,奇怪的是無論哪個民族來到這裡,也無論他們信奉的是多神還是上帝抑或真主,卻從來沒有信奉過尼羅河神,然而尼羅河還是一如既往地養育著他們,從不計較他們是否曾經攔腰截斷河水修築大壩。這就是尼羅河——上善之水。


精選遊記: 開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