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流水帳(九)

作者: nicchan

導讀年初五 從江——三江——龍勝 龍脊梯田的一夜 程陽商業街,攀登珠峰的人和吊床 一大早從從江坐車到了三江,三江是個熱鬧的地方,作為廣西到貴州的必經之地,其規模遠遠好於貴州的不少重鎮。車水馬龍,人聲鼎沸。老曹這些日子受盡了吃不飽飯的苦,見三江如此繁華,激動的不停地說:“找個地兒腐敗下,腐敗一下。” 在三江車站,我們打聽到去龍勝的車很多,路� ...

年初五

從江——三江——龍勝 龍脊梯田的一夜

程陽商業街,攀登珠峰的人和吊床

一大早從從江坐車到了三江,三江是個熱鬧的地方,作為廣西到貴州的必經之地,其規模遠遠好於貴州的不少重鎮。車水馬龍,人聲鼎沸。老曹這些日子受盡了吃不飽飯的苦,見三江如此繁華,激動的不停地說:“找個地兒腐敗下,腐敗一下。”

在三江車站,我們打聽到去龍勝的車很多,路況也不錯,受夠了顛簸的我們終於一展笑容,寄存了行李之後,我們想立即去著名的程陽風雨橋,三長和Rose要一起去找車,泥石流則堅持由他和張偉來辦這苦差,並迅速完成任務,找到一輛小面包。

程陽風雨橋的確是美,這可不是假話。綠油油的田野邊,一架極具民間特色的水車高高屹立在岸邊,一條清澈的小河緩緩流淌,程陽風雨橋連著兩岸。石橋墩,木橋身,比一般的廊橋建築得雄偉,也建築得精致。據說此橋沒有一顆釘子,全木結構,讓人不得不對設計者肅然起敬。

“三長”和我興奮得直奔橋而去,一個售票亭赫然出現。可能是在貴州待久了,這售票亭顯得格外有種距離感,好在票價不貴,只要10元。“三長”掏了錢才想起自己是個導游,接著想起自己的導游證躺在車站寄存處的包裡睡大覺,頓時悔不堪言。

在風雨橋前的石階上一陣狂拍之後,我們向橋上走去。一邊走一邊想著風雨橋的來歷,據當地人介紹,建風雨橋是為了讓白天下地干活的人晚歸時能在這裡坐著歇會兒,睛天可以遮陽,雨天能擋風雨,忙了一天,坐在這兒聊聊天,抽袋煙,該是一件美事吧。

當我們上了橋之後,卻發現所有關於這橋的浪漫想像全是多余的,橋上已是“程陽商業街”了,滿橋全是做手工藝品生意的侗族婦女,以老年婦女居多,賣的全是些小背包、土制首飾一類,還有民間的蠟染和刺繡。“泥石流”首先發現蠟染的竟是外來貨物,因為圖案中全是傣族的人物,不禁失望,一個勁地讓我們確認他的判斷,倒是賣東西的老太太非常不解地看著他,並不斷用“這種更漂亮”來說服他,老太太一定暗想:“這麼漂亮你還不滿意麼?”

過了商業街,進入村子,一家家工藝品店不時進入眼簾。“三長”和我左看右看,均給開出的天價嚇了回去,估計店主當我們是有錢的小日本了。後來“三長”對一家店裡的兩架織布機情有獨鐘,仔細詢問了原理之後,上機一試,作織女狀,還擺了多個姿勢讓我給她猛拍。

等我們下橋的時候,游客多了起來,充分證明了旅游也要趕早不趕晚的真理。和貴州相比,廣西人的商業意識濃厚得多,程陽風雨橋就是一大例證。坐在車上,我們拼命回顧貴州人民的質樸和寬容,以及他們對金錢的淡漠。

回到三江吃過簡單的午飯,我們和Rose兩口子分手,他們趕時間直接去桂林找回重慶的車,我們剩下的5個人則決定先到龍勝看龍脊梯田後再到桂林。

一路上我們不停地聽說龍勝是個繁華的地方,龍脊梯田因游客不斷,成了越來越重要的旅游景點,龍脊村也由一個封閉的山村變化為相當開放的旅游接待站。果然,既使是這樣的淡季,在龍脊梯田的景區外,我們看到密密麻麻停滿了車。

“車主都在上面”,賣票的管理人員說,“昨天到了不少,還沒看人下來呢。”

“三長”此時記住了自己是導游,麻利地掛上導游證,一臉正經地把我們帶進景區。當地的苗族婦女穿著桃紅色的民族服裝,長發盤在頭頂,非常好看。她們人也極為熱情,我們一進入景區,立即將我們這幾個生面孔包圍,爭著讓我們去他們家住。

龍脊梯田垂直高度約500多米,我們一打聽,那間在屋裡就能看風景的著名的“攬月閣”已經客滿,“攬月閣”邊上的一家自然成為首選。

房屋主人是個中年壯漢,老板娘雖然年華已逝,但聲音甜美。據她介紹,龍脊村幾乎全村都作旅游生意了,大部分人家都能住,只不過她這裡地勢高,去兩個觀景台都近,所以生意更好一點。不過龍脊人還是認真耕作,因為梯田是一切的根本。從龍脊沿山路走1小時,就能到大寨,大寨的梯田規模還在龍脊之上。

我們時間有限,不能奢望大寨,只能指望明天天睛,在龍脊的兩個觀景台上能有所收獲。趁著天還沒黑,我們先去2號觀景台過過癮。從住的地方出發,不過10分鐘就到了。從觀景台望下去,梯田顯現出極具美感的模樣來。只見前方的梯田層層疊疊,曲線優美起伏,如同樂章,透著山野的靈氣,也帶著一種豪放,不禁看得呆了。

回到旅店,飯還沒有做好。張偉從背包裡摸出一個吊床來,就著主人家的廳裡的大木柱子,掛在了屋子正中央。主人家的兒子對這一搖一晃的東西好奇得在屋裡不停地俳徊,兩眼直勾勾地盯著正享受的張偉。

張偉看出了小家伙的心意,立刻讓出了寶位,小孩子頓時幸福得不知如何表達了,馬上跳上去享受,一臉的滋潤。吃飯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其貌不揚的張偉同志原來竟有過攀登珠峰的經歷,他曾和幾個登山者從珠峰大本營出發,花了4天,到達6500多米後返回,雖然不是登頂,也穿越了珠峰下的冰川地帶。他的經歷讓我們余下的4個人肅然起敬,他自己倒是對當年雇佣的夏裡巴人贊不絕口,他說,那些夏裡巴人給登山隊當向導、背行李、打前站,一生不知登上過多少次珠峰,卻從未留過名。

張偉勾起了我們對各自的西藏之行的美好回憶。就著窗外滿山的燈火,一群人反復回味曾經走過的路途。

吃過晚飯,店老板的小孩帶我們去看演出,原來春節期間村子裡有節目表演,在學校的操場上。戴著頭燈沿著濕滑的石板路走了一會兒,聽的前面鑼鼓喧天,場子已經搭好了,演員在排練,群眾帶著小板凳都圍觀等待著。龍勝屬於各族,唱的曲目叫踩調,很好玩很熱鬧的民間小調,又伴我渡過了難忘一夜。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