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之行2011

作者: cytle

導讀這次旅游已經是上半年的事,一直沒有時間認真整理一些東西。由現在開始,做一次人生中的梳理。呵呵,說得有點嚴重了。自從03年第一次自個兒跟朋友出所謂的遠門,湛江與海南。第二次的旅游一直到07年才正式開始,而也是那一次去陽朔才讓我感覺到驢行的快樂。(極有可能是第一次去海南被人騙的不愉快經歷影響)。 說一下這次去雲南的路線吧。這次旅行本來是打算� ...

這次旅游已經是上半年的事,一直沒有時間認真整理一些東西。由現在開始,做一次人生中的梳理。呵呵,說得有點嚴重了。自從03年第一次自個兒跟朋友出所謂的遠門,湛江與海南。第二次的旅游一直到07年才正式開始,而也是那一次去陽朔才讓我感覺到驢行的快樂。(極有可能是第一次去海南被人騙的不愉快經歷影響)。

說一下這次去雲南的路線吧。這次旅行本來是打算辭職後去的,後面一些原因,變成了長假15天,由於突然奇來的變故,所以整個行程都好匆忙,無論是定路線還是定住的地方。前後加起來10天的路程,發覺還是還是有點趕。出發前有好多的PLAN,後面還是驗證了一個真理,還是隨遇而安吧。忘記說一說,出發時間為8月19號吧。。。忘記了T_T

出發前准備:衣服、鞋子這些都不說。事前准備其實主要是行程的安排,預算及主要的住返交通工具的票務問題,還有主要目地的的酒店預定。

DAY1-2:從廣州-昆明 晚上九點多的車,這個都算上一天吧,記得當天廣州火車站那個人山人海。在火車吃喝拉撒,在火車上就是過著豬一樣的生活,當然你還可以跟其它人吹吹水,當時認識一位小蘿莉,單純的很。。。嘻嘻。全程達1天1小時,於第二天晚上10點到昆明。一個陌生的城市,晚上走出火車站是其實還是有一點點恐懼。第一站選擇昆明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同伴要去昆明找他朋友。呵呵,不過如果選擇坐飛機的朋友第一站可以先昆明,因為飛昆明的機票絕對是比飛麗江的。

DAY3:在昆明,都是走走一些牌坊,吃吃米線,主要還是朋友間的聚會。呵呵,晚上買了至大理的火車票,晚上11點多的火車,嘻嘻,一個覺,早上五點多就到大理了。

DAY4:出來火車5點多,天才是剛剛亮,這時由於行程在大理停兩天,再到麗江,所以又一次排隊去買到麗江的火車票。這裡提示一下:其實這邊買火車票好方便,為了避免多次排除,可以同一個地方買不同地方不同班次的火車票。如我在昆明其實可以提前買由大理到麗江的票,或從麗江回昆明的票,只要計好時間就可以了。

我們訂的旅館是在大理古城的一間青年旅舍。不過大理火車站離大理古城還有有點遠,我們坐公車坐了40多分鐘才到古城,然後被一個熱心的大叔帶著我們穿過古城,才找到我們住的地方。當然安頓好一切後去走走洋人街,行行古城。下午自己坐車去洱海。一個下午就在洱海呆著,黃昏後的洱海是最美的。

DAY5:主要的行程是蒼山。在旅館買的票,比自己在門口買的票平。上午一個蒼山行,這是旅程中最大的不足,由於時間的關系,這次行蒼山沒有完全盡興,只是蜻蜓點水一下。下午要趕車到麗江。由於至麗江的火車晚點,所以我們到麗江的時間有點晚。由於一路上剛下了小雨,後面讓我們看到好美的彩虹。約下午6點至麗江。此時坐1元的巴士就到麗江古城。這時會有好多包車在旁邊讓你上車,約10元一人,其實你等等,公車好快就到的。由於行程比較隨意,所以我們是沒有在麗江訂到房的。記得當日到了麗江古城,也就隨意地去了一間客棧,投宿了。客棧老板比較好人,我們這次行程主要是去瀘沽湖,所以大約讓老板幫我們訂了明天去瀘沽湖的車票。來回票,200元。其它後來入了瀘沽湖後還發覺另一種自己包車去的,價格比這個平,服務比這個好,入景區的票不用這麼貴。不過第一次去的話,這個還是比較方便。

DAY6:早上至大水車那坐車,坐啊坐啊,坐啊坐啊,早上7點車,一直到下午5點多,中間去了一下劃船,其中這車程最讓我深刻的不是那什麼轉,而是廁所,一元一次。一路上我跟旁邊那個在計算他們一天能大約的收入,一直延伸讀書無用論上。。。好吧,晚上參加了那些篝火晚會,住在半島。

DAY7:拼車去草海,趙家灣。超值。下午試烤全羊,豬,牛。。。跟路上認識的朋友悠閑地吹水

DAY8:上午、下午發呆,晚上看星星。一早就聽說瀘沽湖的夜空可以見到銀河,無奈前幾個晚上天氣不怎樣。最後一晚見到滿天的繁星,真的大大的滿足。

DAY9:坐車回麗江,後轉去束河。

DAY10:上午束河游,下午麗江行。晚上坐火車回昆明

DAY11:早至昆明,開始買手信。後坐飛機。昆明機場近市區,也近火車站,好快捷,由於當期適逢中秋節,還買了超多雲腿月餅當手信。呃,好似有100多個。

旅途有很多事,認識好多人,如後面旅程中一路伴行的陳生陳太,還有四川的母女們,還有天津的夫妻,陝西的小妹,哈哈,由於已經過了大半年,人都懶了好多都不在此寫出來。近來好多朋友要去雲南,每次都問我相關行程。先在此寫個大約的我走過的路線,這路線好粗糙,不過可以適當做下參考。


精選遊記: 昆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