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去不可的地方,上海旅游攻略之----悠游豫園

作者: 阿偉的足跡

導讀悠游豫園 到過上海N次,可從來沒有去過豫園,甚至沒有去的欲望,這次突然想去,便去了。 初春的早晨,又有蒙蒙的細雨,一切仿佛告訴我這是個游覽江南園林的好時候。由於沒有其他的安排,時間顯得非常從容,這便有了游園的心情,這很重要,旅游的人總有一種感覺,“只要心情好,哪裡都是風景”。 出了地鐵站,步行5分鐘便到了豫園, 真的是“古邑新輝”,� ...

悠游豫園

到過上海N次,可從來沒有去過豫園,甚至沒有去的欲望,這次突然想去,便去了。

初春的早晨,又有蒙蒙的細雨,一切仿佛告訴我這是個游覽江南園林的好時候。由於沒有其他的安排,時間顯得非常從容,這便有了游園的心情,這很重要,旅游的人總有一種感覺,“只要心情好,哪裡都是風景”。



出了地鐵站,步行5分鐘便到了豫園,





真的是“古邑新輝”,豫園每天都是人頭攢動,吸金以千萬計,



豫園整體的建築風格是典型的江南水鄉風格,古色古香,雖是新的建築,但是和豫園園林、城隍廟等古建築渾然一體。



九曲回廊是進入豫園的必經之地,雖是一座小橋,但也自成一景,



九曲回廊的每一個回廊處腳下便有一個每月代表的鮮花名稱,這能看出建造的的詩文雅興,





走出回廊放眼一瞧變看到這兩個字,在下甚為慚愧,不解此字,哪位可指點一二,甚謝!!



回頭一望江南建築的秀雅又不失恢弘,南翔的小籠包同時也誘惑者我,決定飽覽完豫園,便去飽嘗小籠包,於是心中又有了一些期許。



到了豫園的門口,門不是很大,但非常的華麗,磚雕非常精致,這裡便是四川布政使潘允端的家了------一座始建於明朝的私人花園,後經明清幾代認得修繕,使其時至今日還閃放著遠古的光輝。





門廊上的磚雕取材於封神榜,從武王伐紂一直到姜子牙封神,惟妙惟肖,如果你深通封神榜,便可入戲,在大門口便遲遲不進,又不願離去,這也應了豫園的“豫”字了,呵呵。





入了正廳是三穗堂,由於主人的身份,三穗堂便取五谷豐登之意,





此處有崇山峻嶺?不解,深入一步,便有了答案,





屋後是層層太湖石堆砌出的假山,高出有一涼亭,目測約10米,想必在明代此處可一覽大半個“上海縣”了,說崇山峻嶺不為過,





江南的園林水是少不了的,有水便有了魚,既優雅,又有靈氣,還帶有些許的財氣,







一條幽靜的走廊,兩側有獅子把門,一公一母活靈活現,特別是那個母獅子,腳下還有一只小獅子,母性十足,既陰柔又性感,呵呵。



穿過回廊,只見四個字,峰回路轉,這可是嘉慶年間的字喲。





明明可以修成直的,主人偏偏要把它坐成曲線,這也是情趣使然,



這是一塊“金磚”,很值錢的喲,“金磚”在一般只在故宮裡的一些重要殿堂才能得見,一般是不會流落到民間的,是哪一代的主人把如此金貴的東西移至此處,可見當時主人的能量。順便說一句,此“金磚”非彼金磚,如果您不知“金磚”來歷,百度一下便知,在下不贅述了。



一轉身,看到此樹,未覺如何,細一看,已經三百年了,算來應該是嘉慶時期種下的,如此凌弱又如此堅強,不正是嘉慶之後我們那段屈辱歷史的寫照嗎,





不知水源從哪裡來的,不過江南是不缺水的,白山、青瓦、碧石、翠水,涵洞,獨具匠心,



亭幽水生,這是主人的意境,不過向左一看又有了另一番景像,





龍,這裡有太多的龍了,都蜿蜒在屋脊之上,為這近乎委婉的園林中增添了很多的霸氣,





不過,這裡的龍,生的是魚尾,也就是傳說中龍的兒子“嘲風”,東陽《懷麓堂集》所據“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嘲風,平生好險,今殿角走獸是也。



“引勝”,會有什麼,穿過它,會看到什麼?



放眼一望,小橋流水,漸入佳境,不過……,僅此而已嗎?非也!



抬頭一望,關公戰黃忠的大戲正在上演,在多看幾眼,屋頂上取自三國演義的故事比比皆是,


向左一望,一頭獅子正在窺探你,你看到了嗎,反正我看到了,

向右一望,根雕家具,因勢利導,即藝術又實用,還很貴喲,

向前一望,此石實屬罕見,曰:“玉玲瓏”。既露又透,即瘦又皺,再細一瞧,原來是宋徽宗花石綱的遺物,一千多年了,鎮園之寶非她莫屬。


走入園中之園,疑是主人的書房,這到沒引起我的注意,不過仰目定睛發現……


有龍當然就要有鳳,鳳落屋脊是吉兆,





幽徑一轉,一個豁然開朗的庭院,是主人的戲院,如此氣魄的戲樓,很難得見,兩側及樓上可納百人的一觀,可以看出當時的主人結交甚廣,據說此處至今還不時有演出,





正要走出豫園,發現一位韓國的姑娘,用Ipad來照相,是不是很壯觀,不過她能讀懂這裡的故事嗎,





走出豫園,來兌現剛才的承諾,一飽南翔小籠,不過沒搞懂上海人為什麼把包子鋪叫成饅頭店。不排隊,上樓……





要的是精品小籠,35元一籠,六個,要了吃了兩籠,入口湯汁很多,鮮、爽、滑,嫩,南翔小籠包總體感覺有著不油、不鹹、不厚有著南方特有的委婉。不過我這個北方人還是喜歡天津的狗不理包子。



即便是野菜的小籠包,也有很多的湯汁,名不虛傳,







服務員說,這是吃小籠包的專用醋,是不是故弄玄虛,不知,不過配上姜絲,卻是味道不錯





走出南翔,又買了些貌似特色的甜品小吃,沒有特色,





一路逛逛,就來到了城隍廟,





城隍廟的香火總是這麼旺盛,





供奉的城隍老爺在後殿,曰:秦裕伯,是一位值得後人禮拜的明朝先人。不過此城隍廟原來叫“金山廟”,是供奉漢朝人霍光的,後來秦裕伯的城隍廟“被”搬家到此,結果相差1000多年的老哥倆成了鄰居,開個玩笑,冒犯冒犯,呵呵!





出了城隍廟,讓我的身體聽從我的腳步自由的飄來飄去,突然一陣鑼鼓將我引向這邊,這個“玩意”在北京天津一帶叫拉洋片,退出歷史舞台的東西翻新而出,本身就是一景,誰又在乎鏡裡邊是什麼東西,





這家店我在北京、陽朔都見過,







像北京的前門大街一樣,豫園裡也是有些老號的,





這麼大的剪子,各位可能都是第一次見,





走過這條豫園老街,便是豫園的出口了,不禁感慨起來,在如此現代繁華都市裡,隱藏著如此幽靜的去處,置身其中,仿佛在和原來的主人對話,傾聽他遠古的訴說,而我,用著現代的感受和心情回應著,呵呵,好久沒有這樣恬淡的心情了,謝謝你,豫園,我還會再來。


精選遊記: 上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