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上海的30樣小吃》之30-陽春面

作者: 秋葉飛起

導讀從前是什麼時候?在我的心裡,從前就是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的上海,沒有超級高樓,沒有四通地鐵,沒有黃浦大橋,沒有商品豪宅,沒有飛弛豪車,沒有酒家林立。最最主要的,沒有滿街行人。 八十年代的上海,卻有一樣如今已消失了的美味:陽春面。 在我的記憶裡,復興東路靠近河南南路,一個小弄堂口的飲食店,有關於“陽春面”的美好回味。 那時年少,家貧兜空 ...

從前是什麼時候?在我的心裡,從前就是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的上海,沒有超級高樓,沒有四通地鐵,沒有黃浦大橋,沒有商品豪宅,沒有飛弛豪車,沒有酒家林立。最最主要的,沒有滿街行人。

八十年代的上海,卻有一樣如今已消失了的美味:陽春面。

在我的記憶裡,復興東路靠近河南南路,一個小弄堂口的飲食店,有關於“陽春面”的美好回味。

那時年少,家貧兜空。若是積攢得三五角子,我必會去往此店,一膏讒吻。隆冬之日,撩簾進門,忽然熱氣暖人,香氣撲鼻。早年上海的“陽春面”店,師傅總會在前一晚燉上一大桶骨頭湯,清晨開門,這“陽春面”湯,已熬好開鍋待客。

我總是付上一角洋鈿[1],外帶二兩半上海糧票(全國糧票無半糧,唯上海有),買上二兩半“陽春面”吃。當年一角二分,可吃三兩,想想舍不得。八分只可吃二兩,碗小,面少,湯少,吃吃伐煞念頭[2]!於是二兩半“陽春面”,就成最佳選擇。

二兩半“陽春面”的碗,跟三兩的一樣大,湯水也一樣,只是面少了一點點。

“陽春面”的面,必取小闊面,有韌勁,粘湯水。一碗好面,撩起面時,要能帶起湯。湯若能滲入面,則其味必佳。懂經[3]的吃客吃面,必先吃面,再喝湯。

吃“陽春面”,寬湯是關鍵。梁實秋先生在《雅舍談吃》中,歸納李漁《閑情偶寄》一語,堪稱關於湯面的絕句:“味在湯裡而面索然寡味,應該是湯在面裡然後面才有味。”

“陽春面”,就是“湯在面裡然後面才有味!”

“陽春面”,別稱“光面”,或“清湯面”。別看這碗光面,於隆冬日上桌,冒著熱氣,湯白、面緊、蔥青,撩一筷子進嘴,味美天下。一個晚上的骨頭湯,裹在小闊面上,純鮮味厚,“面裡有味”,“呼嚕”而食。吃陽春面,亦快進而食,一筷子接一筷子,心無旁物,眼裡只有面,嘴嚼而動,酣暢淋漓!

吃得意尤之時,頭上微微滲汗,身上微微暖和,待想再撩一筷,可惜面已盡!面盡之時,“意盡”!

方此時,可悠悠端起湯碗,慢慢呷上一大口。濃骨鮮湯,滋味散漫,回旋於嘴,最後深埋於心。放下大碗,抹去額頭微汗。如此反復喝湯,一碗陽春面,才能算真正地吃完。

大熱天就不對了,筆者身處窮街,從小不知斯文為何?熱天赤膊,以為天經地義。吃碗陽春面,面沒吃完,身上老早脫光了。

脫光了吃光面,是一道從前上海飲食小店的熱天風景!

陽春面的名稱,據說起源於農歷十月的別稱“小陽春”。相傳由於這種面的價格是十分錢一碗,因此被冠以陽春面的美名。但是此面具體誕生的年代,至今已無從確考。那麼又有什麼理由一定認為名源“小陽春”呢?

我倒以為,或許取自“陽春白雪”之意!

《楚辭·宋玉對楚王問》:“其為《陽春》、《白雪》,國中有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給《陽春面》起名字的人一定是個高人,“陽春白雪”,陽春面,不正是“湯白似雪,蔥郁如春”嗎?

陽春白雪,一定曲高和寡,陽春面卻是下裡巴人的平民美食。曲解其意,方可得“陽春”之名高。

子曰:“有教無類。”一般解譯是:“教育人不分任何類別。”但也有一種解譯是:“有了教育後,人就不分類別了。”

當平民不再是平民,下裡巴人不再是下裡巴人,陽春白雪,一定曲不彌高,和不彌寡!只是,如此的社會,從春秋開始,古代的先賢仁人一直在苦苦追尋!

到頭來:

曲高和寡,陽春面豈止是“寡”,已然到了“無”的境界!

注:洋鈿[1]:錢  伐煞念頭[2]:爽快懂經[3]:內行、識貨

上海灘有可能好吃的陽春面店:絕。

喜歡中國古代典籍的朋友,可移步到天涯,隨本人一起到春秋去輕松而愉快地讀通全部《論語》

《論語之旅》——從孔子的吃喝玩樂說起(完整解讀512章)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230242.shtml


精選遊記: 上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