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帝國之魂

作者: 西鄉saigo

導讀在酷熱的七月,重游了久違的北京。 一直非常欣賞北京。它“形勝甲天下”,扼中原與東北之間的咽喉要道,背靠連綿崇山,俯瞰平原與江河,坐北朝南,“誠萬古帝王之都”,被朱熹等稱為定都的最佳之地。中原農業文明、草原游牧文明及東北漁獵文明這決定古代中國歷史進程的三大文明區域,在北京接壤;中國古代兩大工程奇跡——長城與大運河,也以北京為唯一交點。 ...

在酷熱的七月,重游了久違的北京。

一直非常欣賞北京。它“形勝甲天下”,扼中原與東北之間的咽喉要道,背靠連綿崇山,俯瞰平原與江河,坐北朝南,“誠萬古帝王之都”,被朱熹等稱為定都的最佳之地。中原農業文明、草原游牧文明及東北漁獵文明這決定古代中國歷史進程的三大文明區域,在北京接壤;中國古代兩大工程奇跡——長城與大運河,也以北京為唯一交點。元明清三代數百年的沉澱,及新中國的大力營造,使這座城市具有了無窮的魅力。

首都機場2號航站樓比較老舊,大概國內航班都是在這裡吧,未能感受3號航站樓“世界最大單體建築”的震撼。巴士沿著機場高速一路向西南駛向市內,途經著名的雍和宮,古色古香的建築群,散發出華貴氣息,令人精神為之一振。

在西長安街下車。人行道寬敞得就像小廣場,雖然有樹,但基本起不到遮陰的作用。走過莊嚴肅穆的新華門,很快就來到雄偉壯麗的天安門。雖然曾兩次來過這裡,在各種媒體上更是無數次欣賞過這裡的風光,還是感到激動振奮。置身於此,深感個人的渺小與國家的偉大。建築是凝固的音樂,更是與政治關系最為密切的一種藝術形式,正如希特勒所說,沒有一批宏偉建築傳世,誰還記得那些古代帝國的輝煌?天安門廣場建築群無疑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政治中心規劃作品之一。紫禁城體現著明清帝國乃至整個古代中國的輝煌,而天安門廣場則是新中華帝國崛起、重新屹立於世界東方的最直觀的像征。

北京的公共交通真是利民,公交一元,地鐵兩元,都不限距離全城任坐,相當實惠,這讓在廣州深圳坐公交兩元、地鐵動輒四五元的我頗為羨慕。在位於天安門與王府井之間的南河沿大街的住處附近乘坐公交車半個多小時,到達北京中軸線北延長線的終點——奧林匹克公園,鳥巢和水立方就位於此。盡管烈日暴曬,地面如火烤,而幾乎一望無際的廣場上很難找到遮陰處,簡直像沙漠,令人暈眩,但這裡仍然游客不少,想必是因為經過2008年的奧運會,這裡作為北京旅游景點的名氣僅次於天安門廣場和故宮了吧。

還特意到位於東三環的CBD去溜達了一圈。早就聽說,雖然與上海、深圳、廣州相比,北京CBD建設起步較晚,但標准高,規劃好,質量優。之前兩次來北京都沒到過這裡,這次一看卻發現百聞不如一見,不知是否管中窺豹,感覺建設水平不如那幾個城市,更不能與香港相比。也許還有個原因是,現代化摩天大樓地區的景觀給人的印像直接取決於大樓的高度,而北京即使在CBD地區,建築高度也比較保守,這就難以造成視覺衝擊力。還好,500米高的“中國樽”已經奠基,期待它成為北京摩天大樓建設的點睛之筆。在CBD地區還有個地標建築就是央視總部大樓,即俗稱的“大褲衩”。一直覺得這個大樓的氣勢在兩百米級別中無與倫比,真是個天才的設計。優秀的建築,在其問世之初往往是備受爭議的,但它們終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我相信央視總部大樓與國家大劇院都是如此。

王府井步行街與其他城市的步行街一樣,沒多少特色,根據北京同學的建議,到南鑼鼓巷去逛了一番,然後又去了什剎海,據說是北京夜生活的代表街區。感覺像又到了麗江,古代風格的街道和店鋪,承載的卻是現代商業,更有各種酒吧、搖滾等娛樂元素在其中。這就難以令我眼前一亮。我認為,在古城搞現代商業開發特別是酒吧這種玩法,麗江已經做到了極致,其他城市哪怕是北京,再這樣搞也難免有山寨之嫌。就像現代化摩天大樓建築群以香港為極致。當然建築風格和商業形式是重要因素,後來去了前門,同樣是傳統商業街區的重建,就很有北京特色,值得一逛。

對北京的飲食頗不習慣。根據手機軟件搜索結果,在鼓樓旁著名的“姚記”品嘗了北京特色小吃炒肝。不能說難吃,但味道怪異,一次足矣。這還罷了,那豆汁卻是無論如何難以下咽,氣味刺鼻,又酸又澀,實在不明白老北京人怎麼會喜歡喝這東西。

上一次到北京,在傳統中軸線上的最高點也是最佳的觀景處——景山上,俯瞰紫禁城氣勢恢宏的宮殿之海,對中國古代偉大帝國史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這次決定再去看看。傍晚時分,沿著故宮北護城河,看著寧靜滄桑的城牆和角樓,走到了景山公園。門票兩元,出乎意料地便宜。可能是天氣陰霾、不便觀景之故,游客很少。登上山頂到達萬春亭,涼風習習,視野開闊,心曠神怡。繞到北面,鐘鼓樓在遠處依稀可見,亭子邊有幾個人安靜地或站或坐,其中還有個白人女子靠在柱子上看書。在號令天下、波瀾壯闊的北京的中心,這麼一個風格古樸、居高望遠的安靜的小地方,令人感覺頗為奇妙。

位於天安門廣場東側、號稱世界最大博物館的中國國家博物館也是我早就想去朝聖的地方。門票免費,直接到門口排隊憑身份證領取。一走進去,就看到包括孔子、佛陀和馬克思在內的中外歷代先賢的大型雕像立於大廳中央。館內空間確實宏大,就像外面的天安門廣場一樣令人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國家的偉大。但藏品似乎平淡無奇,也許是我對考古本就不感興趣,建築本身的形式比內容更吸引我。在裡面逗留了兩個小時,走出來正看到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人民大會堂,想起當年撒切爾夫人在人民大會堂裡與鄧小平就香港問題談判後,走出來看到天安門上巨大的毛澤東像,意識到歐洲帝國的沒落和東方巨龍的覺醒,頓時頭暈目眩差點摔倒在台階上。

離開的前一天夜裡,我大隱於市,在帝國的心髒——天安門城樓下靜坐了好久,看著來自五湖四海三教九流的游客,以及長安街上的車水馬龍,若有所感。


精選遊記: 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