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旅行手札—初訪武夷山——建盞的故鄉

作者: 童心一片

導讀2012旅行手札—初訪武夷山——建盞的故鄉 在武夷山游玩,有一件“寶物”是不能錯過的,當然,這個所謂的“寶物”僅從我個人的觀點出發,每個人認為的“寶”是不一樣的,我說的這件“寶物”指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建盞”。 建盞的聞名,起源於宋代,著名的蔡太師在《茶錄》中道:“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久熱難冷,最為要用。 ...

2012旅行手札—初訪武夷山——建盞的故鄉

在武夷山游玩,有一件“寶物”是不能錯過的,當然,這個所謂的“寶物”僅從我個人的觀點出發,每個人認為的“寶”是不一樣的,我說的這件“寶物”指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建盞”。

建盞的聞名,起源於宋代,著名的蔡太師在《茶錄》中道:“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 藝術家皇帝,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中說:“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



我曾經在幾個玩茶的姐姐們那裡看到過現代建盞,一直都沒有覺得建盞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總是聽她們說,建盞怎麼樣,有什麼顯赫的地位,但是對於建盞的起源、發展和曾經的輝煌,不是那麼的理解,雖然,曾經在日本有幸近距離的欣賞到了被譽為國寶之一的曜變天目,可是,那個輝煌燦爛又炫目的“小盤子”和這個黃不拉吉的“小家伙”還真天壤之別的呀,更何況,我沒有建盞,沒有和建盞零距離過,我不能說建盞的好與不好。

這次的蹭茶行動,蹭到了建盞的故鄉,福建南平武夷山,不能不說是某種機緣的使然,正是這無意的行走,認識了家族中4代做岩茶的少東家,海哥哥,他自己除了和父輩們學習做茶,還研究建盞,自己燒制,在他家盤桓的時間裡,他為我更正了不少關於建盞,關於武夷山岩茶,關於茶農的認識。



一進海哥哥的家,首先看到的就是牆邊的這整齊的一排兔毫建盞,這些都是他自己燒制的,看,是不是黃不拉吉,黑不拉吉的嘛?我這麼一說,海哥哥和他漂亮媳婦當場就笑崩了,小豆子還真是視覺系啊!

建盞出自建窯,建窯是宋代名窯之一,亦稱“建安窯”、“烏泥窯”,分布在現在福建南平建陽的水吉窯、南平的茶洋窯、武夷山的遇林亭窯,這三處窯址統稱建窯系,以燒黑釉瓷聞名於世,其中最富盛名的是建陽的水吉窯。

根據釉面紋理的不同,建窯黑瓷大致可分為烏金、兔毫、油滴、鷓鴣斑、曜變和雜色六大類,建窯黑瓷中小型的碗類占絕大多數,宋代文獻稱之為“甌”或“盞”,俗稱建盞。建盞的胎質厚實而堅硬,截面呈黑色或灰黑、黑褐色,叩擊可聞金屬之聲。建盞大多口大底小、形如漏鬥,多為淺圈足,足根多見修刀。其造型古樸渾厚,手感壓沉,從形態上可以分為敞口、撇口、斂口和束口四類。建盞都用正燒,因建窯黑釉普遍釉汁肥厚,為避免在燒制過程中底部發生粘連,其外壁多施半釉,且口沿釉層較薄,而器內底聚釉較厚。



建盞對土壤有著嚴格要求,建窯之所以會誕生在閩北,是因為閩北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建窯所產的黑釉“建盞”,采用了閩北地區含鐵質較多的紅、黃壤土等粉碎加工後制成。建盞在窯內高溫焙燒的過程中,通過火的藝術,使釉面產生各種自然奇特的斑紋。在古代,這些斑紋是人工難以控制,形成的各種變幻莫測的釉色,讓人感覺像宇宙星空的景色,精美絕倫,給人以質樸、典雅的美感,屬於我國古代結晶藝術釉,是宋時建窯的傑出成就。 由於這類結晶釉在窯爐高溫中容易產生奇異的變化,難以人工控制,加上氧化鐵含量高的坯體難以承受高溫變化,要燒制一件外觀沒有缺陷的,又具有美麗斑紋的建盞是很困難的,即使今天,我們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所產出的建盞,成品幾率也是很低的,優秀的建盞在市面上更少。



海哥哥自己燒的建盞,能看見裡面一層的藍色珠光,の,當然還有某人橙色的外套。

說建盞,不能不說曜變盞,它的斑紋光彩奪目,異常絢麗,是建盞中最為珍貴的,在當時依靠人工制作的傳統燒制方法中,幾千萬件建盞中,才能偶然得到一兩件曜變斑盞,燒制上百萬件中,才得到一兩件油滴斑盞。

目前世界上僅存的三件曜變斑建盞,分別珍藏在日本靜嘉堂文庫、藤田美術館和龍光院,被日本視為國寶。公元1511年出版的日本《君台觀左右賬記》史冊裡記載:“曜變斑建盞乃無上神品,值萬匹絹;油滴斑建盞是第二重寶,值五千匹絹;兔毫盞值三千匹絹。從這裡不難看出,建盞燒制出的黑釉碗盞,其價值高得令人瞠目。”



宋,曜變盞,日本靜嘉堂美術館藏



宋,鷓鴣斑建盞,日本靜嘉堂美術館藏



宋,油滴盞,日本戶栗美術館藏(以上3張圖片查於上海圖書館)

北宋中期,在福建督造貢茶的宋廷重臣蔡襄總結數十年來的鬥茶習俗,撰寫了一部茶藝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著作《茶錄》(1054年),書中載:“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鬥試家自不用。”《茶錄》充分肯定了建盞的功用和獨秀地位。



《茶錄》問世後,鬥茶文化推波助瀾地在朝野傳播,建盞中的優品成了皇族、士大夫不惜重金追尋的寶物,文壇巨匠暢懷謳歌的極品,建窯由此進入鼎盛時期,生產規模不斷擴大,並生產底足銘有“供御”、“進盞”的建盞進貢朝廷。



宋,鐵鏽斑盞,福建博物院藏(圖片查於上海圖書館)



為了讓我能更好的理解建盞,海哥哥拿出了家中所藏的建盞殘片實物,這些殘片都是家裡的老人傳下來或者是他和媳婦兩個人收藏來的,從這些殘片中可以看到建盞的制作工藝,拉胚工藝、胎體成分、上釉情況以及一些燒制成品的發色。













其實在大紅袍的祖庭,天心永樂禪寺的禪茶居中,我早已經看到了那裡排列著的建盞,當時我還在想,為什麼作為大紅袍的祖庭,這裡使用的是如此黃不拉吉,黑不拉吉的建盞,反而不用那些名家名器,原來,在我看來毫不起眼的建盞,是這麼有背景的。



想起好多年前,偶然的一個機緣,在日本見識過曜變天目,日本人恭敬的帶著雪白的嶄新的手套,小心翼翼的從大匣子中取出層層包裹的曜變盞,我看那盞,不過如此嘛,就是色彩多了些泛出些淺淡的珠光色澤。哪裡曉得,忽然一束柔和的光照過來,此盞裡面立刻變得光華奪目,碗內原來只是彩色了些的斑紋,經過光的折射,散發出珠光般的紫色,藍色,青色,綠色等等的色彩,李達老師曾經說過“寶光浮動”,現在回想起來,那個時候,不僅僅是浮動,我見到的就是滿室的流光溢彩呀,可惜當時真的不知道何為建盞,何為曜變 ,如今回想,那個時候都沒有留一段影像下來,真真的可惜呀,如此重寶,日後怕是無緣得見,可惜當時年少無知,錯過了良機。

宜興徐門紫砂的傳人,葛叔,曾經說過,“一個器,你不經年的把玩,反復放在手中觀看,你就不能去評價一個器的優劣,因為,你缺少的是對這個器的直覺,對器型比例的判斷、對泥料胎體的分析、無法分辨何為良器,何為劣器。”



硬是和海哥哥搶了一個建盞的小碗,回家好好養,慢慢養,爭取養出裡面的流光溢彩,珠光寶氣。



看海哥哥隨手拿的建盞,排排坐,建盞是這麼挑選的哦,大家曉得嘛? 建盞,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它有特定的茶,特定的適合人群,後期雖然走出了華麗的高堂,邁入民間,我不能否認它在那個時代的顯赫地位,雖然用現代的眼光來看,它黃不拉吉,黑不拉吉的,但是,我不能說,它退出了時代的舞台,現代建盞依然有著它頑強的生命力,在南平在武夷在本地人的心中,建盞是他們的驕傲。

感謝阿海哥和他的漂亮媳婦一路陪同、講解。


精選遊記: 武夷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