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種風情交相映——意大利篇(D2)

作者: miyulong

導讀D2: 7月27日:因斯布魯克——威尼斯 感受完阿爾卑斯山脈小城的愜意,第二天一早便發車直奔意大利。大巴車沿前面提到的布倫納隘道行駛,道路兩邊便是延綿的阿爾卑斯山脈。布倫納隘道得名於布倫納山口,這裡是奧意邊界穿越阿爾卑斯山的最低、最重要隘口之一,自古以來即為意大利北部重要入口,德國和意大利之間的主要通道,屬於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附近的布倫納 ...

D2: 7月27日:因斯布魯克——威尼斯

感受完阿爾卑斯山脈小城的愜意,第二天一早便發車直奔意大利。大巴車沿前面提到的布倫納隘道行駛,道路兩邊便是延綿的阿爾卑斯山脈。布倫納隘道得名於布倫納山口,這裡是奧意邊界穿越阿爾卑斯山的最低、最重要隘口之一,自古以來即為意大利北部重要入口,德國和意大利之間的主要通道,屬於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附近的布倫納羅鎮曾是希特勒和墨索裡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3次會晤之地。導游半開玩笑告訴我們,奧地利和意大利的分界在這條公路上特別明顯。公路兩邊的護欄,在奧地利境內的時候非常整齊干淨,一旦進入意大利境內,護欄便鏽跡斑斑,破爛不堪。不知是意大利經濟問題,還是意大利人本來就懶得管這些事,反正沒過多久,當車子開往奧意邊境時,果然如導游所言,護欄鏽跡顯現。

中午13點左右抵達意大利的第一站威尼斯。穿過連接意大利半島與威尼斯的跨海大橋“自由大橋”,我們來到了威尼斯城。這座4公裡長的大橋是進出威尼斯的唯一陸路通道。威尼斯主要的游覽景點是在威尼斯本島上,本島與外界完全沒有陸路交通,只能靠船。於是在碼頭下車換乘渡輪前往威尼斯本島。

剛剛下車,威尼斯便讓我們體會到了意大利的熱情:陽光果然名不虛傳地毒辣,怪不得歐洲人最喜歡來意大利曬太陽。格外明媚的陽光,加上亞得裡亞海的反射,刺得人眼睜不開。好在我有先見之明,帶了一個大保溫杯,並且早晨在因斯布魯克賓館的時候接了滿滿的阿爾卑斯山泉水,依然清涼的阿爾卑斯山泉水此時成了解暑聖水,真是千金都不換啊。



乘坐渡船大約20分鐘到達本島。期間船上導游和我們說到威尼斯的建築。威尼斯建築的方法,是先在水底下的泥土上打下大木樁,木樁一個挨一個,這就是地基,打牢了,鋪上木板,然後就蓋房子,那兒的房子無一不是這麼建造的。所以有人說,威尼斯城上面是石頭,下面是森林。水下的木頭不僅不會腐爛,而且因為隔絕空氣會越變越硬,愈久彌堅。此前考古者挖掘馬可·波羅的故居,挖出的木頭堅硬如鐵,出水後見了空氣才朽。



作為一個水上城市,除了早已想像到的眾多河道、拱橋,更加徹底的是本島上禁止任何車輛通行,甚至連自行車摩托車的影子都看不到。唯一的交通工具便是小船“貢多拉”(Gondola)。這是一種威尼斯獨有的尖頭船,船頭呈月牙形上翹,現在本島上的貢多拉基本上是改裝過的供游客游覽水巷,裝飾精美。我們下船後首先乘坐貢多拉小船游覽威尼斯的水巷。

貢多拉6人一船,船夫一人,統一身穿藍色緊身海魂衫,在船尾用長長的單槳劃船,船槳被固定在後側右舷的漿架上。威尼斯的水巷十分狹窄,最窄處僅可供兩條貢多拉並行,而貢多拉長度有10米多,怎樣使細長的貢多拉順利在狹窄的水巷中轉向呢?每次在巷口拐彎時我注意到船夫單腿站立,另一只腿用力一蹬旁邊的牆,借助牆的反推力使船得以迅速轉向,而尖尖的船頭似乎每次都擦著對面的牆角而過,這種駕船的方法實在是獨特,恐怕只有在威尼斯這樣地地道道的水城,才能練就如此的駕船神功。



巷子兩邊的房子色彩比較顯眼,大多為黃色和深紅色,河道上的小橋大多為拱橋,高度也僅供貢多拉通過。牆體根部因為長期與水接觸長滿了青蘚。每一戶房子的門口處稍高出一些,同時還有一些系船的樁子。此番景致確實甚為獨特。

威尼斯有成百上千條水巷,幾百個小島,如果只身亂逛會迷路,但有一條呈S形縱貫威尼斯的大運河,只要順著運河走就沒有問題。船從狹窄的巷子中行駛了一會兒,突然眼前豁然開朗,便來到了這條大運河。這時才發現眾多貢多拉過往繁忙,好一副“百舸爭流”的景像。



大概是中國游客太多的原因,連船夫都會幾句不錯的中文,時不時提醒我們不要動,坐好。到了大運河時,船夫還指了指旁邊的一棟房子,告訴我們這個是馬可波羅故居。在大運河上可以看到一座精美的廊橋——“裡亞托橋”,它是建於十六世紀末的一座普普通通的單拱橋,為了建這座橋,當時的總督召集了許多著名的設計家來設計,包括米開朗基羅。最後選中了達龐德設計的方案,這非凡的歷史使它名聞天下。“裡亞托”是意大利語“深水”的意思。這裡水深流急、易守難攻,裡亞托也是威尼斯的古稱。



貢多拉游船的水巷游時長大約半小時,之後上岸參觀著名的聖馬可廣場。聖馬可廣場和聖馬可教堂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名勝。聖馬可廣場東西長170多米,東邊寬80米,西邊寬55米,總面積約1萬平方米左右。廣場南、北、西三面被宏偉壯麗的宮殿長廊建築環繞,如今已改成咖啡館餐廳和商店。東面聳立著高98.6米的聖馬可鐘樓,以及融東西方建築藝術為一體的聖馬可教堂。西面是總督宮和聖馬可圖書館。總督宮是威尼斯國家元首的府第,也是議會和政府的所在地。



早在意大利城邦時期,威尼斯便成為獨立水上共和國,政權由總督和議會共同掌握,聖馬可廣場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文化活動的中心。1797年拿破侖進占威尼斯後,稱贊聖馬可廣場是“世界上最美的廣場”,曾下令把廣場旁邊的總督府改為行宮,至今人們還把它叫做拿破侖宮。據說聖馬可廣場最美的時候是海水漲潮,海水湧向廣場,使得廣場如同一面巨大的鏡子。可惜我們到達時候已是中午,沒有看到這一獨特美景。



聖馬可大教堂是基督教世界最負盛名的大教堂之一,是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出發地。聖馬可大教堂據說是因埋葬了耶穌門徒聖馬可而得名:聖馬可是《新約·馬可福音》的作者,公元前67年在埃及殉難。828年,兩位威尼斯的富商在當時總督的授意下,把聖馬可的干屍從亞歷山大港偷出來,運回威尼斯,存放在聖馬可大教堂的大祭壇下。從此,聖馬可成了威尼斯的保護神。他的標志是一只帶翼的獅子。從此,威尼斯到處是獅子。聖馬可廣場的入口處,有兩根高大的圓柱,東側的圓柱上挺立著一只展翅欲飛的青銅獅,它就是威尼斯的城徽——飛獅。飛獅左前爪扶著一本聖書,上面用拉丁文寫著:“我的使者馬可,你在那裡安息吧!”在聖馬可廣場和威尼斯其他地方也可找到許多飛獅的雕像,聖馬可鐘樓頂部也有飛獅的浮雕。





聖馬可大教堂始建於829年,曾是中世紀歐洲最大的教堂。聖馬可大教堂融合了東、西方的建築特色,從外觀上,它的五座圓頂據說是來自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教堂;正面的華麗裝飾是源自拜占庭的風格;而整座教堂的結構又呈現出希腊式的十字形設計。15世紀加入了哥特式的裝飾,如尖拱門等;17世紀又加入了文藝復興時期的裝飾,如欄杆等。大教堂是東方拜占庭藝術、古羅馬藝術、中世紀哥德式藝術和文藝復興藝術多種藝術式樣的結合體,集眾多建築風格於一身,僅此一點,便是獨一無二。



聖馬可廣場上有許多餐椅,幾乎占據了廣場北側的三分之一空間,但是沒有一個人去坐。因為說坐下就必須要給錢。導游也一再提醒我們注意錢物,不要隨便去坐那些座位,看來旅行騙局隨處都有啊。

晚餐吃的是威尼斯的墨魚面。據說其實墨魚面對於意大利人和外國旅游者來說並不是很有名氣,但中國游客基本上都會來吃。墨魚面是用墨魚汁做醬料,吃的時候嘴唇舌頭上全是黑色的墨汁,像是中毒一樣。味道一般,不過也算是體驗一下特色吧。



(未完待續)

(圖文均為原創,部分資料數據來自維基百科)


精選遊記: 威尼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