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蘇皖自駕游5――合肥

作者: 1020829234

導讀滬蘇皖自駕游5――合肥 10月6日星期六,晴。蚌埠-118公裡-合肥-70公裡-巢湖。早上6點開車,上高速公路不久大霧,能見度20米,車緩慢而行,不見後面來車,接近合肥,霧逐漸小了,進口放車了,8點多到合肥的逍遙津。素稱“三國故地”的合肥,由於魏、吳長達30余年的爭奪,曾遺下眾多故址,如袁術墓群、箏笛浦、藏舟浦、回龍橋、飛騎橋、斛兵塘,以及古逍遙津與教 ...

滬蘇皖自駕游5――合肥

10月6日星期六,晴。蚌埠-118公裡-合肥-70公裡-巢湖。早上6點開車,上高速公路不久大霧,能見度20米,車緩慢而行,不見後面來車,接近合肥,霧逐漸小了,進口放車了,8點多到合肥的逍遙津。素稱“三國故地”的合肥,由於魏、吳長達30余年的爭奪,曾遺下眾多故址,如袁術墓群、箏笛浦、藏舟浦、回龍橋、飛騎橋、斛兵塘,以及古逍遙津與教弩台。現保存較為完整、可尋可見的只有逍遙津和明教寺(教弩台)等幾處。 逍遙津公園占地31.3公頃,其中水面11.2公頃。呈扇形鋪開,由水系自然分割為東、西兩部分。我們在西門(宿州路)停車(5元3小時),進入西園。東南角為一橢圓形半島,島上的一組建築稱逍遙水榭,由水榭、方亭、游廊和太湖石假山構成。踱過三折曲橋,一路前行,經過梅花山、牡丹園、還種植有杜鵑、山茶等,四周綠樹繁花簇擁,十分靜謐。西園中有盆景園,又叫藏幽園,占地2.4公頃。全園通過門、窗、池、廊、壁和植物被分隔成不同的空間。盆景廊將大小四個展室以回廊形式相連組成三合院。院內一池碧水,水面睡蓮並蒂,金魚穿游其間。盆景展區,展有五針松、羅漢松、柏、梅、榆等樹樁盆景1000多盆、50多個品種。盆景園布局精巧,建築和植物相互襯托,形成園中之園。



無意中走到張遼墓,兩方門闕立於神道入口,神道兩側各有三尊獅、虎、羊石獸。所有石刻均為漢代風格,莊嚴肅穆,古色古香。



青石神道通往松柏林中的墳堆,堆上有亭,亭內立碑(墓表),碑為方基圓柱,碑頂上刻“魏故都亭侯張遼之墓”九個篆字。


跨過連接東西兩園的南津橋步入東園。



可以登臨明三暗五,高達22米,具有漢代建築風格的逍遙閣飽覽湖光園景。(20元)



左後面是徽州會館,現在已成餐館。



公園的東面是逍遙湖,水域遼闊,設有環狀水上游覽線,游人可在湖上泛舟。



湖中有三個島嶼,最小的島叫“螺”島,中型的島相傳為張遼衣冠塚,最大的島與湖岸有石橋相連,可通過71米長、共有9孔的渡津橋登島賞景,



島上建有一座金黃色琉璃瓦雙重檐亭,這就是逍遙墅,綠樹成蔭,景色宜人。



飛騎橋的南面連接公園的主干道,兩側有兒童樂園、游樂場。這裡不僅有旋轉滑梯、大像滑梯、翹翹板和秋千等多種游樂設施,還有自控飛機、旋轉電馬、電動火車、電動小汽車、空中自行車、碰碰車、雙人飛天、海盜船、章魚、飛椅和急流勇進等科學性、藝術性與趣味性相結合的各種游藝機械。



主干道是一尊持槍躍馬的張遼青銅塑像。塑像高達5米,底座上有“威震逍遙津”五個大字。《三國演義》第67回“曹操平定漢中地,張遼威震逍遙津”中,生動地描寫了這一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例。



再前面就是公園南大門,是一座高近10米、三開間、牌樓式的仿古大門。大門上方一塊古色古香的牌匾上書“古逍遙津”四個鎏金大字,字為清狀元、宣統皇帝溥儀的老師陸潤庠手書。



節日的門口人來人往,南門才是主入口,在壽春路上,我們是倒過來走了。從壽春路走到宿州路,看到一家名牌餐飲連鎖店,各種小吃非常好,雖然裝潢很好,價錢不貴。

下午到包公園,前身是包河公園,在城東南的舊城牆外側的蕪湖路上。因北宋清官包公及其後裔居住之地而得名,使這一名勝古跡流芳百世,萬民敬仰。為紀念包公千年誕辰,在包河公園原有的基礎上重新規劃建設了包公文化園,除包公祠、包公墓外,還新建了青天閣、包公紀念館、功德廣場、水面噴泉等,簡稱“包公園”。整個風景區莊嚴肅穆,環境優美;湖面波光漣漪,游艇蕩漾;兩岸垂柳婆娑,嘉木蔥蘢,是人們拜謁先賢、觀賞游覽的好去處。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包公祠、包公墓園、清風閣、浮莊四處的聯票50元點。



明嘉靖年間,在包公幼年讀書的河心香花墩上修建了包公祠,正殿端坐八尺高的包公塑像,王朝、馬漢、張龍、趙虎侍立兩旁。



旁邊置有龍頭、虎頭、狗頭三鍘;兩邊廂房陳列著包公墓出土文物,包括《家訓》及包氏家譜等展品。



祠東六角亭有井一口,傳說貪官污吏喝了井水頭痛難忍,故名“廉泉”。



雕塑館內的“打龍袍”栩栩如生。



出祠向東走不遠是清風閣景區,主要有功德廣場、清風閣、陳列館區三個部分。功德廣場由大門、引路燈柱、功德廣場、明月亭、魚沼飛梁幾部分組成。明月亭是一座長寬各4米的重檐碑亭,亭高8.4米,亭內置石碑一座,碑高2.3米。碑文記載了為紀念包拯1000周年誕辰設計、建造清風閣的過程。過明月亭,前行十數步,便來到魚沼飛梁景點。立於石橋,只見橋下池水清澈見底,四周一派宋式十字架梁建築。這種石雕建築形式,在宋代就叫做魚沼飛梁。



景區的主體建築清風閣坐西朝東,與包公墓遙對呼應。閣高42米,明五暗四,共九層。



登頂可俯視城市風光及整個包公文化旅游區的秀麗景色。


一層為耿光日月廳。亭內鑲嵌有一幅長5.4米,寬5米,名為《清風贊》的大型椴木浮雕。浮雕由兩個部分組成,中心為包公浮雕像。背景展示的是包公生平事跡,有《回鄉敬孝》、《審牛舌案》、《陳州放糧》、《彈劾三魁》等片段,兩側分別是《運糧戍邊》和《西辦鹽務》。二層為廬州宋韻廳。展示的是《古廬州市井圖》的古絹彩繪壁畫,它較完整地反映了宋代廬州一片歌舞升平、市井繁榮的景像。三層為江淮奇葩廳。介紹的是安徽概況和江淮風情。四層為江山明月廳。出的內容是“三山(黃山、九華山、齊雲山)披錦繡,二水(長江與淮河)競風流”。五層為廬州夜話廳。可了解合肥地方傳統文化,認識合肥的人文環境。



六層為梨園攬勝廳,這是清風閣的最高層,四面回廊,遠眺合肥,風光盡收眼底,近觀包河勝景一覽無余。



清風閣東面就是包公墓園,全稱包孝肅公墓園,面積1200平方米,墓園內遷安了包拯及其夫人、子孫的遺骨。神道上排列4組文臣武將和石獸,沒有想像中的高大。松柏叢中,整個墓園莊重肅穆,寓包拯稟性峭直、剛毅之意。



大殿中供奉著包拯的牌位。



主墓呈“覆鬥型”,墓室內安放有包拯墓志銘和2.4米長的金絲楠木棺,棺內安放包拯遺骨。



北側是附墓區,有包拯夫人董氏及其子、媳等墓5座。包公曾言: “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死不得葬大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也。”故有“不肖子孫,不得入墓”的傳說。



從後門出來向西走到清風閣對面就到浮莊的入口,原為包公書院,占地20余畝,是一組由茶樓、蓮塘、亭榭、曲橋等景組成的依水而建的古典園林,具有江南園林與徽派建築藝術特色。浮莊四周綠水瀠洄,猶如浮在水面上的古代村莊,所以前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為它取名“浮莊”。



包河中一座小島上的一個池塘,它與包河呈丁字形,攔腰橫臥在包河當中。腳印塘長近20米,寬約8米,頗似巨人留下的一個深深腳印。傳說包拯幼年在香花墩讀書時,常到此地游玩。那時島北並沒有“玉帶橋”,有一天,包拯在這裡玩得高興想到對岸去看看,水面雖不寬,但無橋無船,於是,只好猛地向前一跳。由於傳說包拯原為天上文曲星下凡投的胎,所以這一跳便在小島上留下了一個又深又大的腳印,天長日久形成一個小塘,所以人們稱它為“腳印塘”。這個傳說,有點神話色彩,出於合肥老百姓對包拯的敬仰。



16點准備去巢湖,汽車卻無法發動,原來早上大霧開了燈忘了關了,蓄電池電不足了,只能求助保險公司,17點解決問題上路。碰上修路,GPS又失去了方向,問了開摩托車的司機,告訴我們前面原地調頭,但一路欄柵,,不見缺口,相信了他的這句話,圍著二環轉了大半圈,好不容易開上公路,19點到巢湖。

晚上吃自助火鍋,80種左右品種,一人一鍋,每人38元,很便宜。旁邊的“譚魚頭火鍋”,3人104元恐怕不夠。

20點多到旅館,一間標房一間單人房才100元,配有電腦,條件可以。



精選遊記: 合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