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堅東、西海岸26天游記(2)

作者: perryzpr

導讀同系列第一篇:美利堅東、西海岸26天游記(1) 4月10日 紐約 自由女神、911紀念館、哥倫比亞大學、聖約翰神明大教堂、MoMA 6點到紐約,朋友已經等在機場了,太辛苦了! 用Tom Tom 導航,全英文的,我原本就左右不分,這下left right 更糊塗了。從肯尼迪機場去紐約住的賓館用了近2個小時,一路高速很堵,朋友說紐約6點就全是車了。如此看來在上海開車還算幸運的。 順利入� ...

同系列第一篇:美利堅東、西海岸26天游記(1)
4月10日 紐約 自由女神、911紀念館、哥倫比亞大學、聖約翰神明大教堂、MoMA

6點到紐約,朋友已經等在機場了,太辛苦了!

用Tom Tom 導航,全英文的,我原本就左右不分,這下left right 更糊塗了。從肯尼迪機場去紐約住的賓館用了近2個小時,一路高速很堵,朋友說紐約6點就全是車了。如此看來在上海開車還算幸運的。

順利入住,房間真心小呀,那張雙人床不到1米3寬,一個人都施展不開,哎,中國任何一家旅館都比這個大。

原本想上午去哥大的,陰差陽錯的看了自由女神的一個側臉以及911紀念館,走著走著就迷路了,2個在公園中喝茶的肯尼亞人熱情的給我指點,還請我品嘗了他們家鄉的生姜咖啡,味道好極了。在不斷迷路問路的過程中,搞明白了紐約的街道是怎麼回事,也知道怎麼找地鐵站了,那入口小的呀,和地道戰的裡老鄉家的馬廄口差不多。

中 午在一家中餐館吃完午飯,去哥倫比亞大學。校園裡滿眼盡是遮擋不住的青春活力,坐在宋子文走過的圖書館階梯上,看著徐志摩曾經踏過的草坪上或裸或坐或臥的莘莘學子,不由人感嘆風尚的轉變,歲月的流逝。

離哥大不遠是聖約翰神明大教堂,占了整整一個Block,遠看甚是壯觀,走進去更是雄偉。教堂內每一塊花窗都線條優美,色彩艷麗,講述了一個個耶穌基督的傳奇。靜靜坐在教堂裡面,聆聽著內心的不安,看著虔誠的教徒在胸口畫十字,不由在心中跟著念了一句:阿彌陀佛。

從教堂出來已近3點了,急忙趕往MOMA,直奔5樓。找到梵高的《星空》,我曾經無數次在雜志上、網上看過這幅作品,現在真正看到原作了,那些照片無法還原的細節,實在太激動了。同樣讓我激動的還有畢加索《亞威農的少女》中那只男人的腳,馬諦斯巨幅《舞》的擴張和壓力,沒找到達利《記憶的永恆》,但是看到了他另一幅類似的作品。樓下的現代藝術實在看不懂,匆匆走過。

回到酒店,累的要S,到頭就睡,一舉解決時差問題。

4月11日 紐約 大都會博物館、《歌劇魅影》

凌晨4點,睡不著了,挨到5點起床,看郵件、發微信。8點去餐廳,發現雞蛋、牛奶都是冰的,咖啡有股臭哄哄的怪味道(後來才得知是人家的牛奶純),基本不能吃,還好有水果,在干掉1根香蕉2個橙子之後,終於飽了。

酒店在71st,中央公園旁邊。雖然已經四月中旬,中央公園仍然透著颯爽,草坪已經泛青,枝頭仍然零落,一路上多是跑步的美國人,在中國大多是老頭老太在公園裡打太極拳,在美國晨練的大多數年輕人,偶爾看到一老頭顫巍巍的跑步,不禁想起了遠方的父母。走進中央公園深處,比比皆是的參天大樹以及巨石上的苔痕,仿佛在向我述說公園悠久的歷史(實際上這個公園並不悠久,倒是公園裡的那個從埃及弄來的方尖碑有4000的歷史,著實讓人驚訝),肥碩的松鼠歡快地在小路邊跳躍,麻雀在沙地裡撲騰翅膀,不知名的鳥兒在枝頭嘰嘰喳喳,突然覺得哪都不去,就在中央公園裡坐坐也是好的,真心羨慕紐約人。

穿過中央公園,來到大都會藝術館,9:30准時入場。進到博物館,眼睛就不夠用了。

希腊的雕塑出神入化,真的難以想像在公元前3、4千年,他們的藝術就如此登峰造極。以前一直聽說他們可以用石頭雕刻出衣服的材質,這回算是親眼看見了,居然在上一塊石頭雕刻出溫柔的面龐、卷曲的短發、圓潤的臂膀以及輕紗薄裙下細膩的肌膚,震撼呀。希腊人毫不掩飾的描繪人體細節,年輕男子自不用說,在中年男子略微下垂的腹部以及略顯松垮的臀圍下,仍然能夠看出曾經強健現在依然強勁的肌肉群,反映出當時的人們超強的自信心:不怕暴露缺陷,就算是有缺陷,我們人類也是最美的。

歐洲貴族的客廳極具奢華,臥室裡的床非常高,以至於需要放個小凳子爬上去,難怪叫爬上床,要是晚上睡覺不老實,摔下來一准殘了。

還看到一個古老的密碼箱,機械裝置,九個保險頭,加勒比海盜裡的那個和這個相比簡直就是垃圾。

中 世紀除了那遠看絢麗、近看粗燥的彩色玻璃窗外,沒給我留下太多印像,雖然有艷麗的色彩,但仍給人壓抑、刻板的整體感覺,難怪要文藝復興。

由於本人對軍事不是很感興趣,站在一堆盔甲中,並沒有體會到那種威武雄壯,反而在考慮這麼沉重的鐵甲穿在身上、披在馬上會是多大的負擔呀,那個時候的人應該非常強壯,換現在人別說打仗,穿上它估計路都走不了。

二樓的歐洲繪畫館讓我大開眼界,在親眼見過眾多大師的作品之後,終於相信能夠表現事務全貌的不是照片而是油畫,同時也感嘆人家對光線的捕捉和處理技巧的成熟。原來一直認為,油畫就這樣,現在才知道是我膚淺,沒見過世面。油畫必須現場看,否則沒感覺。昨天在MOMA看了梵高的《星空》,特激動,沒想到在大都會居然有整整一個展廳的梵高,昨天沒看到莫奈的《睡蓮》還挺遺憾,今天在大都會看見了一屋子的睡蓮,整個人都傻掉了。

在中國館終於看到了向往已久的《藥師經變》壁畫,激動之余又有一些悵然若失,不甘國寶流失海外,又慶幸還好有外國人專業的保護。展出的青銅器是孤品,得以親眼一見也不虛此行了。沒找到顏真卿的真跡,遺憾。

東方館裡的東西太多了,無數來自中國、印度、泰國、朝鮮、蒙古的佛龕、雕塑、壁畫、銅鏡、器皿、掛毯,看的人眼花繚亂,這些都是搶來的吧?日本館閉館,什麼也沒看著,有點小失望。

中東及埃及展區的東西更多,居然還有一座完整的陵墓。在埃及的展廳裡有一個完整的神廟,原以為在神廟面前會有所感覺,可是沒有,估計是環境和氛圍不對,倒是在神廟的牆壁上看到了很多簽名的印記,年代大約在1816到1840年之間,看來”某某到此一游”不是中國的專利,200年前的西方人也是這樣,只不過他們現在文明了,我們當中很多人還沒有。埃及館裡珍寶無數,光木乃伊就擺滿了一個展廳,估計也都是搶來了,可惜時間不夠,沒有細看。

大都會東西太多了,一天時間完全不夠,我走馬觀花的看了一天,很多地方沒有去到,留待下次吧。

從 大都會出來,沿著第五大道,來到商業區,隨便看了看,沒有購買欲望。

在時代廣場閑逛,填肚子。

7:45去百老彙大街看《歌劇魅影》,到劇院門口嚇了我一跳,造造反反全是人,隊伍排了兩個轉彎,一打聽才知道,全是來看魅影的,而且天天如此,難怪我在網上提前1個月就訂不到視野好的票了。看來美國人是真的喜歡看戲呀,這要是放在中國,一個劇場幾年一貫上演一個劇目,早黃了。

我以前看過個歌劇魅影的電影,但是劇場的效果還是不一樣。在主題曲的伴奏下,老公睡著了。


精選遊記: 紐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