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紐約-行在紐約

作者: vivien75

導讀以前也來過紐約兩三次,不過每次都是來旅游,到各大聲名顯赫的景點拍照留念,像經典的游客一樣匆匆來去,雖然當時也是感想頗多,但畢竟是蜻蜓點水般地拂過,都不過是表面文章。這次有機會在紐約生活一個多月,雖說比不上在這裡生活成長的老油子,但總算也有了一點“生活”在紐約的滋味。 一、行在紐約 曼哈頓是個狹長的島,縱向大約有一兩百條街,橫向不過10� ...

以前也來過紐約兩三次,不過每次都是來旅游,到各大聲名顯赫的景點拍照留念,像經典的游客一樣匆匆來去,雖然當時也是感想頗多,但畢竟是蜻蜓點水般地拂過,都不過是表面文章。這次有機會在紐約生活一個多月,雖說比不上在這裡生活成長的老油子,但總算也有了一點“生活”在紐約的滋味。

一、行在紐約

曼哈頓是個狹長的島,縱向大約有一兩百條街,橫向不過10來條,街道多以數字取名,所以不容易迷路。以前在國內的時候聽過一些批評說美國沒有文化,路名都是一二三四。現在發覺這一二三四的發明還真是非常聰明,方便而有效率。

住在曼哈頓,少不了的是坐地鐵,地鐵仿佛是張巨網,把整個曼哈頓密密地織在一起。初到紐約的人往往會被這錯綜復雜的路線搞得頭暈,但搭乘幾次以後便會運用自如,不禁為這完善便利的鐵路系統感嘆。

不過,紐約的地下鐵太老了,一百多年的歷史讓它有時顯得力不從心。你可別把它想像成上海那樣簇新明亮的感覺,紐約的地鐵往下鑽得很深,通常燈火都是很昏黃,月台上沒有空調,大熱天的時候簡直就是蒸籠,孫悟空經受的煉丹爐也不過如此吧。牆上是老式的現在連衛生間都不用的瓷磚或者馬賽克,各種鑄鐵或者鋼筋結構裸露在外,顯得有些猙獰。牆上的塗鴉不用說,有的角落甚至還有些許尿味。也許是鐵路也老了,所以行起車來動靜極大,到站的列車幾乎是咆哮著殺向站台,地動山搖,嘎然停止的時候又發出能夠刺穿耳膜的尖刻的剎車聲。每次搭地鐵都仿佛要經受著一場劫後余生的洗禮似的,走出地下鐵回到地面會讓你有種活在地面上真好的感覺。

不管怎樣,地鐵還是紐約普通人生活的必需,雖然滿街都是yellow cab,但是像上海那樣每天出門打車上下班的在曼哈頓恐怕還是少數。況且地鐵是最快捷不受交通阻撓而且環保的交通工具,恐怕是我們在上海的生活太過奢侈了。

住在曼哈頓的人大多沒車,一來沒必要,二來養車也太貴,所有的大都市恐怕都是這樣。所以,初來乍到,我的車實在給我帶來很多麻煩。在曼哈頓行車多是單行道,而且各種各樣的指示牌需要時時留意,否則一不小心極有可能就駛過了河,去了新澤西或者Queens。也不能太往北,到了哈林區恐怕你連停車等紅燈都覺得心裡害怕。還要時時提防野蠻的出租車司機,那些家伙車技一點也不比我們擁有兩千萬人口的上海司機來得差,壞脾氣也成正比,所以不被出租車司機在後面按喇叭是不可能的,我也早已習以為常,充耳不聞。再有就是要提防行人,在美國也許就只有紐約人過馬路是亂穿的,管你紅燈綠燈,只要沒車就穿,仿佛一秒鐘都不舍得耽擱,讓我看了竟然有幾分親切感。本來覺得上海人這一點挺不可愛的,現在和紐約人比起來也是小巫了。

行車難趴車更難,有時白天不用車,停車場又極貴,只好做“早鳥”(early bird)。一般停車場都有這樣的政策,早上7點進,晚上6點出,停車費相對比較便宜,大約是十多美金。做早鳥兒也不容易,老清老早必須爬起來,痛苦得很。如果不做早鳥兒,還有一個辦法。曼哈頓其實有很多街道是可以趴車的,但可惡的是早上有垃圾清掃,所以指示牌上往往寫明9-10:30禁止停車。這就意味著我必須在這個時候去把車開走。要麼停在馬路對面double parking,要麼找個meter 停上一個半小時。就說紐約老油子多,發現這個時候滿大街停著的車裡都有個像我這麼的人。9點一到,把車挪開,然後在車裡抽煙,打電話,看書,什麼都有;然後只要垃圾車一過,馬上齊刷刷地占好了車位,一點都不耽誤。最初看不明白為什麼紐約那麼多閑人,後來一想這個連遛狗都可以雇人代辦的城市有什麼是不能雇人去做的。最後還是厭倦了滿大街找車位停車的日子,決心把車給賣了。這個全美國都只算是普通消費品的車子到了紐約竟然變成了奢侈品,難怪沒有車代步的紐約人身材好呢。

待續

2007年6月28日

於紐約曼哈頓


精選遊記: 紐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