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美兼具的黃山、西湖之旅(一)

作者: kohori

導讀什麼樣的旅行可稱為成功的旅行?相信答案見仁見智,可以成為論壇的好題目。我走過不少地方,然而除了一次在國外的小旅行之外,從線路和日程安排到資金乃至種種小節全由自己考慮決定的,這次似乎還是首次。而我對山水之美兼具的黃山、西湖之旅如此偏愛,當然不僅是為此。是啊,一次好的旅行是令人難忘的,雖然時間上已經過去,空間上渺無蹤跡,它卻會越來越豐� ...

什麼樣的旅行可稱為成功的旅行?相信答案見仁見智,可以成為論壇的好題目。我走過不少地方,然而除了一次在國外的小旅行之外,從線路和日程安排到資金乃至種種小節全由自己考慮決定的,這次似乎還是首次。而我對山水之美兼具的黃山、西湖之旅如此偏愛,當然不僅是為此。是啊,一次好的旅行是令人難忘的,雖然時間上已經過去,空間上渺無蹤跡,它卻會越來越豐滿,甚至生發出一些色彩、形狀和氣味等等,成為一個可把玩想念的對像。話有些說遠了(老毛病),還是回到正題,先講黃山。為了徹底領略黃山36峰,去之前我在光明頂山莊(氣像台招待所)預定了兩晚的房間,四人間每人120元。房間馬馬乎乎,關鍵是住在最高峰,只要不下山每天都需要再登頂一次,也許會為一些人不取。不過有諺雲:登上光明頂,到處都是景。可有兩個清晨和傍晚盤桓在雲生雲滅之處,對熱愛爬山的我來說是不容易抗拒的。

一大早到屯溪後,先游翡翠谷和九龍瀑,下午三點半左右背著極有分量的背包,我們開始從雲谷寺登山。一直到白鵝嶺,這一路並沒有太多的景點,可是別有一份清幽。陽光早就不強烈了,曲徑通幽處,只見我們拉練式登山的身影。路上遇到的,除了少數由此下山的游客外,就是手提空扁擔,結束勞作後輕松下山的挑山工們。我相信此刻他們的心情是比腳步更輕快的。

出了幾遍汗後,現在我們身上的汗看來極其純淨。空氣已微帶涼意,和山谷中鳥兒的鳴叫聲一起繚繞在身邊。步子越來越重,卻是無限的神清眼明,心底一片塌實。坐在石階上喘氣,看山谷、對面和遠處的山峰、還有滿目的青翠,忽然俏生生的喜鵲登梅映入眼簾,流連不忍遽去。

登上白鵝嶺時,已經暮色四合。從這裡再到光明頂,就不是太艱難了。奈何我們已是強弩之末,停停重停停,終於在一段不太陡峭的石階之後,登上了光明頂上那一片頑石堆。極目、四望、空無際涯。我看青山真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由於天有些陰,看不到夕陽和晚霞,只有無邊的霧氣不斷湧將上來,藏峰露嶺,造彼大荒。

當晚,我躺在這片頑石上,吹風。天頂的星星不甚明亮,但離的很近,似乎剛在觸手可及的距離之外。腳下黑暗洶湧,我們人在高處,然而反不及平地的凶險。那一晚心情的平和、純淨、高昂,令我彌足珍貴。

回到招待所,睡夢中自己一直在千尋斜坡上,險些要往下掉。這個夢一直跟了我好幾晚。

第二天5點起床看日出,沒有看到,可也不覺遺憾。我們一行四人按計劃的路線,前往後山游覽。時間充足,游人稀少,景點眾多,我們走走走,游游游,

快活的直以口哨和小鳥們調笑。黃山的小鳥愛唱歌,聽到別人的“歌聲”必定要比上一比。而黃山的小松鼠更是大家的寶貝,我們常停下腳步關注前面濕漉漉的石階上它們的驚鴻一瞥,為之傾倒。最愛的是飛來石,在黃山秀逸奇險的諸峰中,它顯得獨具靈性,從各個角度看它,不論正面或側影,特寫或遠景,在在深得我心。不禁說痴話,“也就是中國吧,有一部石頭記,就真能找得出一塊飛來石”。靈性也是彼此澆灌的吧。不可說。

排雲亭再上面的魔幻景區也與我們前緣不淺。本來看到這名字以為不過一般新興景點,加之為保存體力,已經決定從排雲亭折向北海方向了,“卻在前面不遠處”,遇到一位挑山工。聽他講,是他和同伴們新開出了魔幻景區的路,那裡的景色非從排雲亭所見可比。於是經過簡單表決,我們在“無緣對面”後與魔幻景區“有緣千裡”了。松、石、峰、雲,奔來眼底。每一處拐彎都是一個感動,每一段台階都是一次新的展望。在凌空搭出的棧道上背崖而立,黃山向我盡現其嫵媚。

這一整天不知疲倦的游玩,共走了八個半小時。傍晚,又回到了昨天的地方。霧,更加大了起來。

第三天,重新背上背包,准備從前山下山。走出招待所,碰上好幾撥沒能如願看到日出的游客。而我們了無遺憾,唯願接著體味這山的紋理筋骨而已。霧濃如水,不,已經真的滴出了水來。我們換上了長袖,在濃霧中行走,目光被鎖在霧中。有聲音層層疊疊、遠遠近近的傳來。我說“聽松濤的聲音”。我們駐足、傾聽。這聲音隔山越嶺而來,從近在咫尺處而來,仿佛黃山三十六峰七十二小峰上的松樹都選定這樣一個清晨,或呼嘯長風,或細語叮嚀。這聲音竟有形容不盡的美感,我終於知道“天籟”之與“人籟”的不同。入耳關心,留戀不忍去。M說“在這裡建一個聽松濤的小亭子吧”,我說“可叫聽濤小築”。再走幾步,前面赫然一塊小小的石碑,刻著“聽濤小築”。大喜,古人與我有惺惺焉。

雨時下時停,霧始終不退。走上鰲魚背時,周圍的蓮花諸峰已經完全被遮住了,只見光滑的鰲魚背凸出五海雲霧之上。臨萬丈深淵,憑四面來風,分外感覺到自己的存在,不敢多做停留,快快的走到一線天裡去,反而不覺害怕。看了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之後,一路下山,把路越走越長。黃山確實給人自我考驗的機會。然而終於也有終點,山門小小巧巧的出現了,這裡是慈光閣。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