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記(17)香妃墓之高低禮拜寺

作者: 雁明

導讀西行漫記(17)香妃墓之高低禮拜寺新疆喀什中國最西部的城市 1997-2000 一段令人難忘的歲月 香妃墓是伊斯蘭教白山派首領阿帕克霍加及其家族的墓地,占地面積30畝,始建於公元1640年前後,是典型的伊斯蘭式古陵墓建築,具有濃郁的維吾爾特色和伊斯蘭建築風格。 陵墓門前並沒有“香妃墓”的字樣,大門兩側的布置也很不對稱,和內地建築風格迥然不同,在大門右側嵌著� ...

西行漫記(17)香妃墓之高低禮拜寺新疆喀什中國最西部的城市

1997-2000 一段令人難忘的歲月

香妃墓是伊斯蘭教白山派首領阿帕克霍加及其家族的墓地,占地面積30畝,始建於公元1640年前後,是典型的伊斯蘭式古陵墓建築,具有濃郁的維吾爾特色和伊斯蘭建築風格。

陵墓門前並沒有“香妃墓”的字樣,大門兩側的布置也很不對稱,和內地建築風格迥然不同,在大門右側嵌著一塊牌子,上面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務院,19**年”等字樣,說明了香妃墓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中的一個成員。

大門左側有一個清真寺,當地人稱為“高低禮拜寺”。是由兩部分組成,大門內的高禮拜寺要比門外的低禮拜寺地基高出1.5米,這種布置據說是世所罕見的,也是這個清真寺的主要特色。門外的低清真寺面積很小,一次只能容納不到十個人,但裡面是冬暖夏涼,一般來講來喀什旅游大多在夏季,在炎熱的天氣走進這個小清真寺,立馬就可以感受到絲絲涼意,那感覺要比走進空調房間還要爽!

大門裡面的高禮拜寺一般不開放,值得一看的是,門外放置的一個木制用品--“塔五提”,“塔五提”是維吾爾族的喪葬用品,即用來抬屍的木架。維吾爾族信仰伊斯蘭教後,葬禮儀式皆按伊斯蘭教的禮儀進行,葬前要由專門人員(一般是清真寺宗教人士)為死者淨身,屍體洗淨之後,用新白布將遺體纏裹起來,一般男的纏三層,女的纏五層。淨身後,將屍體放在“塔五提”裡,並蓋上布單,由親友護送到清真寺舉行葬禮後,即送往墓地土葬。墓坑成長方形,長2米,寬1米左右,深近2米,置屍體於洞中面朝西入葬。

墳墓的外形大都是長方形,類似於棺材形狀,也有的作成宮殿形狀。內地來的游人初次看到這種墳墓,一般都會以為屍體就葬在裡面,其實屍體是在地下2米深處,這種形似棺材的墳墓,作用只是相當於墓碑。

維吾爾族這種喪葬習俗和漢族完全不同,香妃墓的導游告訴我們,用漢族人的話來講,這可以叫作:“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赤條條地來,赤條條地去”。按照這個觀點,凡是在出生時沒有帶來的東西,死時都不能帶走(包括首飾甚至鑲的假牙),無論是王公貴族、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死後都是新白布纏身,沒有任何陪葬物品,唯一的區別大概只在於白布的質地不同罷了。

我曾經和所陪的客人談起,這種習俗要比我國古代的漢人喪葬習俗好多了。但換一個角度看,如果我國古代也實行這種喪葬方式的話,那麼現在就不會那麼多的古代文物保留下來了,也沒有類似秦始皇兵馬俑等寶貴的文化遺產留給我們了。

------------未完待續----------------


精選遊記: 喀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