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走雲南

作者: snowzz

導讀時間:7月11日至7月24日行程:廈門——昆明——中甸——德欽——中甸——麗江——大理——昆明——廈門 景點:梅裡雪山(飛來寺、雨崩神瀑)、白馬雪山、納帕海、松贊林寺、碧塔海、虎跳峽、麗江古城、大理古城、昆明世博園 D1: 乘坐9點45分的飛機飛往昆明,12點到達昆明機場。票價870元/人,六折票。昆明的氣候非常舒適,一點不起汗。下午聽一戶外用品店老板介紹 ...

時間:7月11日至7月24日行程:廈門——昆明——中甸——德欽——中甸——麗江——大理——昆明——廈門

景點:梅裡雪山(飛來寺、雨崩神瀑)、白馬雪山、納帕海、松贊林寺、碧塔海、虎跳峽、麗江古城、大理古城、昆明世博園

D1:

乘坐9點45分的飛機飛往昆明,12點到達昆明機場。票價870元/人,六折票。昆明的氣候非常舒適,一點不起汗。下午聽一戶外用品店老板介紹,逛了翠湖公園,沒想到真的很不錯,愛鳥愛花愛樹的人有空余的時間都可以去看看,很安逸舒適的一個公園,開放式的,不收門票,整個公園郁郁蔥蔥的,紫薇樹花開得正好,湖中的葦草不加修飾地生長著。鳥兒也不懼人,傻頭傻腦的,還有許多綠背水鴨在水面上快速滑行。昆明人愛鳥,有不少人就呆坐在湖邊的樹蔭裡看水鴨和小鳥,閑閑的什麼也不干。公園周圍有一些小咖啡屋,不是太有特色,不過我們在“翠湖小築”吃了一份牛肉起司卷,味道卻很不錯,就是洋蔥生了點。

到了夜幕降臨時,小狗們都出來了,滿世界歡跑,主人們心滿意足地看著自己的小狗微笑。

晚上住在寶善大酒店,標間159元/間。三星,房間很一般,只是地點不錯,在市中心,去尚義街花市很方便。

D2:

早上7點50分的飛機飛往迪慶香格裡拉縣(以前叫中甸),8點半到達。的士司機為了要我們住他介紹的一個酒店,騙我們說迪慶青年旅館——旅行者俱樂部髒得很。我們堅持要看看,司機只好載我們過去。這是個壞司機,之前還騙我們說當天已沒有去德欽的班車了,我們只好決定當天在中甸逗留一天,第二天才去德欽,以後要吃一塹長一智,多問幾個人。

旅行者俱樂部兩人間50元/間,熱水淋浴在樓下,水又熱又大,洗得爽極了。可以算是該店的一大特色,在此後的十幾天裡,沒有一家旅店或酒店的淋浴可與之比美。

上午先去松贊林寺,有公共汽車(3路車)直達,每人一元。中午在旅行者俱樂部吃飯,牛肉燉土豆極好吃。

下午3點半包桑塔納去依拉草原(納帕海),包車費用50元。後來發現也可搭小巴去,但那樣就不可能半路上停下來拍照了。時值盛夏,途中的高山野花五彩繽紛,在風中搖曳,真正的美不勝收。JOY和SNOW激動不已,跳下去大拍特拍。有種紫色的小花色彩異常鮮艷,以前從沒想過紫色可以達到這樣的明度。油菜花還在盛開,一畦一畦的,遠遠看去,亮得像綠野中的一縷縷陽光。高山花卉大多都有個共同特點:明亮。

納帕海還沒水,不能稱為海,只能叫依拉草原,沒特色。門票15元/人,後來發現根本不用買門票,可以從邊上的小路直接進去。

D3:

坐上午8點20分的長途客車離開中甸,下午兩點左右到達德欽。一路風景美得令人咋舌,車的行程途經兩千米的落差,途中風景的壯美由此可以想見。經過白馬雪山時,風景美得達到令人屏息的地步,這時候才知道“言語無法形容”這句話並非俗套,的確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表達那種感受,只能說當時全身心都被一種幸福感、謙卑感充滿,想自己何德何能,竟得以見到如此美景。

同車遇到一個老英,名叫NICK,現年52歲,在貴陽教英語。他說在中甸有加拿大人勸他別來德欽,可別人越是勸他,他越想自己來看個究竟,強老外一個。下了車,我們問他要不要和我們同行去飛來寺看梅裡雪山。他同意了。他說看到德欽擠擠挨挨,髒亂得一塌糊塗,像個垃圾場,正准備立刻就跳上回頭車回中甸去呢,還好遇到我們。

包了一輛昌河微型面包車,30元到飛來寺。飛來寺其實是以寺命名的一個小村莊,觀梅裡雪山最好的地點之一,距德欽10公裡,用時15分鐘。我們住在梅裡雪山山莊,標房100元/間。熱水要預先用鍋爐燒,有很“高級”的淋浴設備,只是流淌的是涓涓細流,怎麼洗怎麼不爽。

司機達瓦指點我們到山莊對面的森林裡去看看,我們走了約半小時,眼前突然開闊,梅裡雪山山脈橫亙眼前,在我們所在山峰與梅裡雪山之間二千米深處,有一片綠色的草甸和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寧靜村落。巨大山巒呈現出海洋和天空一般愉人的蔚藍。

晚餐的犛牛干巴很香,下飯得很。

D4:

今天是漫長而又難忘的一天。

早上8點,達瓦載我們准時出發。山路高險,從山路至山谷據說垂直落差達2000米。從車窗往下望,山下的道路像盤繞的白色粉筆線,既壯觀又令人眩目。想起有人說過若在這裡墜車相當於空難,不禁莞爾。漸漸的,天起大霧,只能看到前面幾米的地方,不禁又提心吊膽起來。好在大霧不久散去,薄霧繚繞山間,風景美得更加令人驚心動魄。

車行一個半小時,途經瀾滄江,到達在山上遠遠看見的那個美麗小村落——西當村。一幢幢寧靜的白色房屋掩映於圓形樹冠的可愛綠樹邊,看上去既干淨又安閑,令人一再地想起“世外桃源”這個詞。

未到西當村之前,有森林武警設關卡檢查往來車輛。

去明永恰冰川的門票60元/人,包括的景點含明永冰川、西當溫泉和雨崩神瀑,即使只去其中一個景點也必須買全價票。此外還須加買3元保險,強制性的。

好心的藏族司機達瓦說騎馬會讓我們精神緊張,無法欣賞沿途美景,建議我們徒步上山。於是,沒有心理准備的我們每人背了十多斤重的背包,從上午10點一直走到下午7點半,從海拔2千米的西當溫泉爬到了海拔3千多米神緣茶館。其間先上山(4個小時)後下山(2個小時),到達上雨崩村後,接著又下到下雨崩村(40分鐘),然後又要上山到神緣茶館(3個小時),一共用將近10個小時!山路泥濘難行,無窮無盡,海拔又高,令來自零海拔地區的小女子幾度面臨發瘋邊緣!不過,終於在天黑前趕到神緣茶館之後,又不禁大大地佩服起自己來。

我們遇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

上下雨崩村風景優美閑適,非常適於住上一晚,可惜我們只給自己安排了兩天時間,所以必須當晚趕到最靠近神瀑的神緣茶館。當我們到達上雨崩村時,被一村民攔住,大有今晚不住他家便不放行之勢。原來,村裡幾十戶人家由村裡統一安排,輪流接待游客、安排住宿,要是我們今天不住,他就又要輪上幾十天才能排到賺點住宿費的機會。起先有點惱火,想憑什麼我們一定得住在你家,尤其是NICK,聽清緣由後,馬上生氣了,這位前英國海軍軍官看來特別討厭別人強迫他干什麼。後來我們想想還是不能以硬碰硬,否則今晚恐怕真要留在此地了;並且如果從該村民的角度考慮,他說的其實也有一定道理,我們便輕聲細語地以商量的語氣建議他請村長前來解決問題,氣氛果然立刻緩和起來,最終達成諒解,由那位村民請來村長兒子作見證,證明我們三人今晚不住該村民家,明天繼續由他接待游客。等候村長的兒子時,NICK發現該村民手指受了傷,便掏出消毒藥水和包扎膠帶替他消毒包扎,該村民的表情越來越柔和,直對旁人誇NICK,說他真是個好人。村長兒子來後,不一會兒便解決了問題,於是皆大歡喜。

歷盡千辛萬苦,到了神緣茶館,往帳篷裡的通鋪上一躺,好像回到了家,不料“館長”此裡農布進來,很是為難地告訴我們他不好接待我們,因為我們應當在村裡住宿的,如果我們在此住宿,會影響村民的團結,會對別人不公平。一聽此言,把我們嚇得頭暈眼花,天哪!不讓我們住,叫我們今晚摸黑再往回走上幾個小時,明天一早重走這三四個小時的路,那簡直跟謀殺無異啊!我們你一言我一語地把上山的經過說了一遍,就差聲淚俱下了。聽得NICK雲裡霧裡,看看這個看看那個焦急不已。好在此裡農布並非鐵石心腸之人,當下決定在取得雨崩村兩位朝聖村民的同意後,就讓我們住下。聽他這麼說,我們放心了,其實藏民絕大多數都通情達理,心地善良,從他們的笑容就可以看得出來。果然,那兩位村民也同意了。

神緣茶館由露天裡的幾個簡易帳篷組成,說是茶館,其實就是轉山朝聖的藏民喝酥油茶和晚上休息的地方。當晚只有我們三個是游客,其余全是轉山的藏民。上神緣茶館的這一路上,我們遇到轉山的藏民無數,朝著我們微笑,有些老奶奶還抬起手為我們祈福,我們也一路衝著他們微笑和問好,心裡暖暖的,很快樂。當然了,這種事一般只能發生於我們下山途中。上山時氣喘如牛,心跳似鼓,狼狽不堪,自顧不暇,簡直就是一爬山機器,哪裡還做得到笑靨如花?!

此裡農布為我們做了晚飯,NICK喜歡他做的菜,說他的手藝超過自己的妻子。有個轉山的藏民帶著他的兩個女兒也來了,大家一起說說笑笑,令我們忘掉了所有的塵事,很久沒有那樣無拘無束地開心大笑了。非常快樂。

當晚我們與另外三個藏族漢子同臥一個帳篷裡的大通鋪。一人一張厚被子,被褥並不算髒,雖然也不算舒適,但勞累了一天,有個地方睡覺我們也就心滿意足了。夜裡也不冷,盡管就在雪山腳下,看得見常年不融的冰川。

D5:

6點起床,整理洗漱完畢後趕往神瀑,今天仍然會是比較艱苦的一天。全是上坡,路很陡。七點半左右,終於到了神瀑腳下,我們是第一批到達的,比朝聖的藏民還早。神瀑細長飄渺,不過沒出太陽,看不到彩虹,很可惜。我們都學習藏民到神瀑下“沐浴”了一番,據說這樣可以得到祝福。

等了一會兒,還是不見太陽出來,為了趕時間,只好往回走了。到神緣茶館吃了點早餐,就迅速往回走。

清晨的樹林無比清新,霧氣慢慢蒸騰,林子逐漸明亮,四周都是草木的綠色和清香。NICK有著極強的時間觀念,制訂了嚴密的時間表,一再強調我們必須按計劃於某時趕到某地,我們卻被林中美景吸引,不時偷偷地停下來喘喘氣,歇歇腳,順便拍兩張照片。

到了下雨崩村,我們想租馬,可是NICK認為上雨崩村的馬多,又備好了鞍,去那兒租馬更節省時間。可是從下往上走好累啊,好容易到了上雨崩,我們要求租馬,村民卻說今天輪到下雨崩村了,必須到下雨崩租馬。我們面面相覷——沒想到他們連租馬都要輪流!在我們的要求下,有位上村的村民說由村長幫我們通知下村的叫馬來,先是說只要20分鐘,不料我們等了又等,其間多次催促不見馬影。急性子的NICK氣哼哼地說村民在欺騙我們,還批評村民的做法太“stupid”,又懷疑等不到結果,會誤了在當天趕回飛來寺,一再要求步行。我們也覺得村民們的做法雖然公平是公平了,卻絲毫不講求效率,他們完全改進,比如可以在村裡貼個告示什麼的,告訴想租馬的人今天應到何處租馬。但是既然事已至此,亦無法可想,只能一再叫NICK“Be easy”。一個小時過去了,三匹馬終於陸續到來,原來這三匹馬還分屬三個不同家庭,接著是抽簽決定騎馬的人。我們很驚訝,一打聽才知道這是考慮到不同的人體重不一樣,馬兒載了身體重的人會比較累。看來這裡的村民還真是快達到共產主義的境界了。

騎馬的感覺真好,今天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跳出苦海”了。騎馬上山只用了一個小時,想想昨天我們下山都花了兩個小時,唉,慚愧啊,人不如馬也!

昨天在途中遇到的四個來轉山的藏族少年健步如飛,又趕上我們,他們說他們上山只需40分鐘,聽了令人咋舌。有位名叫白茫甸鹿的16歲少年,一直在照顧我們,還為我們制作了兩根拐杖,真是個好孩子。NICK說將來如果有時間,他想去西當村找這個少年,教他說英語,幫助他成為一個好導游,因為以後應當會有越來越多的老外到這裡旅游的。

騎馬下山花的時間較長,用了近兩個小時,不知是不是山坡較長的緣故。四點半左右到西當溫泉,當然是首先去洗溫泉了,真舒服啊!兩天來的疲憊一掃而光。晚上七點左右回到飛來寺的梅裡雪山山莊。

D6:

還是六點鐘起床,達瓦和我們約好6點50分來接我們,今天要去達瓦推薦的白馬雪山。可是左等右等不見人影。直到8點鐘達瓦才出現。原來昨晚他和朋友喝酒到三點鐘。哼,害得我們少睡了一個小時。

霧好大,啥也看不見。達瓦把我們帶到他的朋友的石頭小屋裡,讓我們品嘗了酥油茶和藏式奶酪——奶渣。我們還觀看了制作酥油、奶渣和酥油茶的全過程,挺有趣。不過屋裡的煙很熏人。

中午12點半,有了些許陽光,霧散了。達瓦帶著我們,先是為我們一人削了一根灌木做木鑿子,說要帶我們挖白MU,一種高級藥材,我們興致勃勃地跟著他走,結果啥也沒找著。後來他說他是20年前在這一帶放牧時發現許多這種藥材的。我們想:20年?!接著當他說到我們或許會在山裡看到雪蓮花時,我們已經沒有什麼反應了。

達瓦是個樂呵呵的好人,可惜就是考慮問題太簡單化,這一點在接下來的半天裡差點害死了我們。

達瓦帶領我們走進了白馬雪山的山谷,此時的海拔高度大概在4300米左右。SNOW從早上一起床就在頭疼,此時頭疼得更加厲害,走了一個小時就無法堅持了,只好要求先行撤退, JOY和NICK問達瓦走出山谷還有多遠,達瓦說差不多和來時的路一樣長,JOY和NICK當然是選擇繼續前行。不料他們走了整整三個小時!達瓦帶他們走了一小段路後,就返回找SNOW,又找了個當地牧民為JOY和NICK帶路。其間遇到陣雨,可憐的NICK只穿著短袖T恤,也沒帶飲用水,又渴又餓又冷又累,真正的飢寒交迫。由於他個頭高,高原反應較激烈,因此又是頭疼又是手腳麻木,差點被達瓦害死。JOY還好,不知是不是喝了酥油茶的緣故,稱得上神勇有加,不過也凍著了。(事前我們問過達瓦,達瓦說山裡一點也不冷,因此我們都沒有准備厚點的衣物。)當他們二人終於在5點鐘出現車子邊上時,SNOW仿佛久別重逢一般高興。接著只見JOY爬上車,伸手向SNOW要了塊紅糖,像土撥鼠一般哢哢哢地狂啃一通,直到大塊紅糖消失大半,才緩過氣來。JOY說他們翻過了4600米的埡口,景色是很美,不過走時的感覺太可怕了,好像在北極,NICK一路走,一路生氣,如此艱難的路途被達瓦描述得“so easy”,實在是不負責任,氣得他直想找達瓦算賬。

D7:

九點半坐上從德欽回中甸的班車,下午三點到中甸。回到旅行者俱樂部放下行李洗個澡,我們到“Tibet Café ”(“西藏咖啡”館)找NICK,那兒的比薩味道真不錯,我們美美地吃了一頓,又和NICK聊了一會兒。(NICK後天要繼續前往拉薩。)NICK對某些中國現像很有感觸,有點兒“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和這個典型的英國人相處了幾天,分別後我們都常常想起他——這個急性子的個性鮮明的好人。

SNOW趁JOY在咖啡屋上網,去中甸縣城的菜市場逛了一圈。這裡賣東西都不許用塑料袋,還挺環保的。買了一大堆水果,想好好解解饞,不料這裡的水果都賊難吃,酸溜溜的。

D8:

一天比一天睡得遲,近十點才到“Tibet Café ”美美地吃了一頓豐盛的早餐,吃完後當街攔了一輛的士,談定去碧塔海和虎跳峽的價格,十點半出發。車費300元。

車行一個多小時到碧塔海南線。一到碧塔海門口,眾多的游客就令我們暗暗皺眉:一點也不清靜!幸好我們到碧塔海時正是旅行團員們的午餐時間,杉林裡游客不多。碧塔海雖然景色不壞,但與白馬雪山、梅裡雪山沿線的壯闊風景相比,也只能稱得上尋常姿色。況且快到湖邊時老有藏民要我們穿藏服照相,與我們在往途中雨崩遇到的純樸藏民亦不可同日而語。不知何以有些人對碧塔海如此推崇備至,說什麼不到碧塔海簡直就枉費雲南行。其實碧塔海的商業氣息太濃,景色也只尋常,跟靠近西藏的滇西北地區根本不能比。到雲南,一定要去最西北的地方。

從碧塔海到虎跳峽途經加寬的公路,一路濃煙滾滾,塵土飛揚,髒得可怕,還好包了車。

車入虎跳峽公路,兩側是雄峻的山峰,腳邊是洶湧的江水,端的是令人心跳加速的好景致!虎跳峽沒讓人失望。

晚上住在中虎跳上方的“中峽美景山莊”——下峽“山白臉旅社”的分店,非常干淨舒適,一個床位15元。窗外就是如畫的美景,其名不虛也。美景山莊的邊上就是張老師新蓋的客棧,想來應當也不錯吧,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就是看不到這麼好的風景。美景山莊的土雞湯也是今生吃過的最為鮮嫩美味的。

D9:

今天的計劃是徒步虎跳峽。上午從山莊邊上的小道下到中虎跳石,用時40-50分鐘,道狹而陡,腳邊就是懸崖,必須很小心,否則掉下去就玩完了。我們請了一位當地女子帶路,她提醒我們有些石頭不能踩,很滑,容易失腳。中虎跳處的江水拍擊著岩石,氣勢磅礡,兩側是對峙的危崖,還是很值得一去的。盡管回來的路爬起來有點累,要用上一個半小時左右。

下到中虎跳石的途中經過“聽濤度”(“Sandy’s),一人要交2元錢,用於當地村民收撿垃圾、維護環境。

在聽濤度不遠處遇到一面色黝黑的中年村民,原來此人就是網上大名鼎鼎的“張老師”。聽濤度留言簿上的留言對其褒貶不一,不知此人到底是何許樣人,不過後來給我們帶路的年青小伙子欲言又止,據說當地村民因其霸道,對他頗有微詞,也許村民和徒步者對“張老師”的評價不盡相同吧,不過他能想到修路和維護環境,從這兩點上看還是可圈可點的。

中午回美景山莊吃飯,兩菜一湯26元,物美價廉。下午二點出發前往聲名遠播的halfway(中途旅店)。請了一位當地小伙子給我們帶路並背包,每人15元,合計30元。途中又是另一番美景:高山雲霧繚繞,宛若仙境,龍洞瀑布從山頂奔流而下,有點兒“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氣勢。途中還遇到可愛的山羊群,並兩度看見大而美的彩虹在雨後橫空出世,跨山而過,真是讓人愉快。

一路走走停停,三個小時後到達Half Way,Half Way屋前屋內都種了鮮花,院內整潔。我們來得巧,老板給了我們面對玉龍雪山的第一間客房。放下行李,我們很快就去參觀聞名於世的“天下第一廁”了。說句公道話,Half Way雖然不錯,但住宿和土雞還是不如美景山莊的好,沒時間吃那兒的西餐,不知道味道怎麼樣。不過年輕老板人熱情誠懇,頗具幫主風度。

D10:

今天決定不再受苦了,要早早回麗江腐敗,於是八點就順著Half Way邊上的道路下山,不到九點就到了公路邊上,搭順風車到上虎跳峽口的“聖健咖啡屋”——我們的行李托人寄在那兒。“聖健”由母子二人打理,兒子是個特別溫柔的年青人。翻看留言簿,英文居多,都大贊其美味的西餐,可惜當時肚子飽飽,實在遺憾。我們點了一份水果酸奶,量多味美,吃得我們開心不已。

從中甸至麗江客運班車每人15元,由於路上堵車,用了3個小時才到麗江。

我們在麗江古城內隨便找了家客棧叫“談世樂”的,一個床位25元,環境還可以。

麗江古城的商業氣息也已經很濃厚了,令SNOW有些失望。不過賣的手織布和披肩都很漂亮,我們買了好幾塊。很多人家庭院裡種滿了花草,生機勃勃的,看著很舒服。劍南春文苑對面有家怪名字的西餐館叫“意大利藍木瓜”,試點了一份巧克力蛋糕,一份雙色冰淇淋,一份“瑪格麗特奶酪比薩”,味道都不錯。

D11:

上午在麗江古城內閑逛,下午2點10乘坐大巴離開前往大理。傍晚5點到達大理古城。大理洋人街上的西餐店讓我們喜上眉梢。住在“水星客棧”,安靜整潔,帶衛生間和熱水淋浴一晚才60元/間,很便宜。晚餐在對面的“陽光咖啡店”吃,據說是老美開的,黑椒牛排味道真好!不過SNOW點的番茄奶油湯就味道怪怪,喝得SNOW直皺眉了。

在街尾的一家音響店可以買到店主自己錄制的民族音樂CD,是中東和非洲地區的,有些很好,市面上買不到,不過有點貴,一片要20元。

D12:

今天在大理呆了一天,買了很多酸甜可口的蜜餞脆梅和烏梅,飽食終日。晚上9點的火車往昆明。

D13:

早上不到七點就到了昆明,問了幾家賓館,都說客滿,看來是來得太早了,客人都沒退房。只好住茶花賓館標間,200元/天,是此行住得最貴的一次,不符合自助游的標准,有點肉痛。不過茶花賓館很不錯,算得上物有所值。

下午去世博園,結果令喜歡花草樹木的我們大失所望:無比之差勁!室內館都在掛羊頭賣狗肉,全是賣旅游商品的;室外館(除了中國館好一點)的花草樹木稀稀拉拉,似乎沒有人維護,還不如廈門的植物園!100元的門票就當捐贈給昆明人民吧,昆明我們還是很喜歡的。

D14:

上午去昆明花鳥市場逛了一下,沒什麼新奇的。賣狗都是偷偷摸摸的,令我們很失望,原以為可以在昆明看到很多可愛的小狗。中午1點15分飛機回廈。


精選遊記: 香格裡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