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西湖游記

作者: earvin

導讀環西湖游記且說九月十七日下午,早早干完了活。一時無事,身處人間天堂,不由游性大發。杭城最佳景區當然是西子湖畔,兼之上次匆匆路過,也已經是四年前的舊事。於是便毫不猶豫地去游西湖。 左右無事,心情也很悠閑,路上便作好打算,不求多游景點,也不趕時間,定下原則,走馬觀花,有興就停,無聊則走,天黑即歸。 沿著省府路南下,遠遠看到寶淑塔,歷經千� ...

環西湖游記且說九月十七日下午,早早干完了活。一時無事,身處人間天堂,不由游性大發。杭城最佳景區當然是西子湖畔,兼之上次匆匆路過,也已經是四年前的舊事。於是便毫不猶豫地去游西湖。

左右無事,心情也很悠閑,路上便作好打算,不求多游景點,也不趕時間,定下原則,走馬觀花,有興就停,無聊則走,天黑即歸。

沿著省府路南下,遠遠看到寶淑塔,歷經千年的塔身呈黑褐色,在一片翠綠的群山中顯得格外孤傲險峭。可惜它不在我的旅途中,只能遠遠地致以注目禮了。

從白堤游湖,第一個景點就是斷橋殘雪,美麗的傳說盡人皆知,可惜所謂的斷橋只是冬天積雪導致的視覺錯誤。現在天上雖然漂著蒙蒙細雨,可惜沒有佳人來給我打傘,錯過了再給西湖留下一段佳話的機會。不過如果真有人來給我打傘,我想我還是會落荒而逃的,無他,怕被宰而已;白堤入口處熱情的商販早已調動了我的警惕性。

邊走邊看,遠望西湖南岸,山色柔和,湖中岸上,亭台樓閣掩映,別有一番溫柔水鄉的滋味。這時右邊突然飛來一只大鳥,長喙白羽,緩緩掠向湖心,最妙的是它的雙翅揮舞得極慢極舒展,瀟灑至極。

接下來的景點是平湖秋月。我對西湖的水質早有心理准備,但登上那平台時還是忍不住看了下湖水,近岸邊滿池的煙頭,礦泉水瓶和垃圾不論,整個湖水給我的感覺就是綠油油,肥膩膩的,這個綠絕不是“春來江水綠如藍”的那種清澈,而是綠得混濁,流不動的那種感覺。加上今天有雨沒風,湖水就顯得加倍的沉重。好在身邊桂樹飄香,也由於沒有風,香氣極其濃郁,我幾乎陶醉在這濃香中;而樹上小鳥啁啾,也很悅耳。這樣算下來,五官之中,口舌無功,眼雖受罪,耳鼻卻在享受,收支相抵,我還略有賺頭。我懷疑所謂平湖秋月,本來就是要你晚上來看的,這樣可以掩飾油膩的湖水,而桂樹的香在晚上更濃,秋月也會令你的眼睛得到享受。

在平湖秋月上回頭北眺,只見高樓林立,水泥成林,我早聽說西湖北岸建築曾引起爭議,我所仰慕的陳從周教授為首的園林專家們曾極力反對,卻無力阻止市儈的官僚們破壞西湖的決心。眺望北岸,我的感覺仿佛是在上海我常去的長風公園,一眼望去,銀鋤湖畔也是超高建築滿眼,可惜兩者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好在我選擇的路線是北向南,只要不回頭,還是可以躲開鋼筋森林的。看高樓嘛,回到沒什麼歷史積澱的上海還是能看到更多更高的。

省博物館建在孤山島上,和北京市博物館建在正陽門樓上,廣東省博物館建在越秀山望(鎮?)海樓上,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大大出乎我的所料。可惜它和稍後經過的西泠印社及印章博物館一樣,都不在我的行程計劃之中。因為要游博物館實在太費時間了,還是等有機會專門抽半天來吧。

進了中山公園,曲徑回繞之後突然發現有一座“西湖第一景”亭,兩邊柱上廿字對聯極有特色,是疊字聯,可惜五個小時後我已經記不清了,約略記得上聯是“山山水水處處明明秀秀”,而每個相同的字的寫法卻絕不雷同。(後查得應為“水水山山處處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

西泠橋邊是秋瑾墓,細看墓碑,原來鑒湖女俠遺願就是能葬在西泠社邊。剛才還被我腹誹的西湖官僚也總算干了件好事了,把秋瑾墓從雞公山移動至此地,不過這是1981年的事,似乎不能歸功於近幾年的人。印像中女俠好像是使刀的,似乎有什麼詩為證,可是雕像卻是持劍肅立的秋瑾。

離開孤山島,徑投岳王廟而去。不想一座香格裡拉賓館橫空出世,雪白的外牆與隔壁紅木青磚的岳廟極不相稱。到了岳廟,那鍍金的“岳王廟”匾額流金溢彩,顯然是近年的假貨,不知道原配廟匾哪裡去了。我的心理價位是五元,沒想到門票卻要二十五元。前幾年還有教育部在搞什麼翻案鬧劇,要為秦檜之流辯護,否認岳武穆和文天祥為民族英雄,這裡卻在借英雄之名大賺昧心錢。我憤然離去。

因為要搞什麼西湖博覽會,西湖也在進行翻修,岳廟對面的曲院風荷和蘇堤上的花港觀魚等景點不開放。遠遠望去,前者雖滿池荷葉,但已呈衰敗之相,不但沒有荷花,荷枝也盡是枯藤,還是明年趕早吧;後者被搞得一地爛泥,真是不去也罷。

雨下密了,我在曲院外有350年樹齡的大香樟下停了片刻,不見雨小,索性冒雨前進了。這時才發現蘇堤上兩人合抱的路邊古樹早將行道遮蔽得不透風雨,一路行來,本來就不需要打傘。可是不但整個西湖霧氣彌漫,蘇堤上也是水霧橫生,搞得我的眼鏡也是無法弄干淨,霧蒙蒙的。但奇怪的是這邊雨下得密,西邊的太陽卻也高掛著。身上汗膩膩的,很不舒服。

蘇堤上無甚可記,轉眼間來到了雷鋒塔景區。我知道修復古建築的原則是“修舊如舊”,如果有可能,所用的原材料應該也用上了年紀的老古董。可雷鋒塔絲毫沒有這個意思,渾身彌漫著一股新鮮味,嶄新的木料和那個明亮的黃頂,一看就知道是“假的真文物”。很顯然,重建雷鋒塔的目的就是開發旅游項目,賺錢來的。根本不是恢復南岸景觀這樣冠冕的理由,所以也不考慮景色的協調。我不知道如果魯迅先生復生,這篇“論雷鋒塔的重建”該怎麼立意。

很遠就能看見雷鋒塔那黃得耀眼的塔頂,走近了才發現它之所以那麼高是因為它坐落在夕照山上,雷鋒塔本身只有五層高。好像一個矮胖的酒肉和尚盤坐在夕照山上;相比之下,寶淑塔卻像一個瘦削的得道高僧在面壁靜坐。

塔園中有放生池,裡面龜鱉黿鯗為數不少,可是比起南普陀的放生池來,數量上還是差距不小。(追記一筆,三個月前,游南普陀的放生池時,印像最深的就是幾只小龜在狠命撕咬一條已死的黑魚,至於後者是否為前者所謀殺就不得而知了,但總之與佛教不茹葷的戒律是相悖的。不知道看到我的揭發後,大和尚們該如何處置這些小烏龜?)

雖然對雷鋒塔印像不佳,但因為其高,所以還是有登高的價值的。說實話,我出來的時候還是計算過時間的,主要是想看雷鋒夕照。這個時候西方已經出現火燒雲了,可是我卻發現所謂的雷鋒夕照是要在遠處看夕陽下的雷鋒塔,而不是恰好在這個時候到雷鋒塔,真有點弄巧成拙了。猶豫了一下,一方面湖上水氣彌漫,不利眺望,另一方面一個人登高沒勁,還是等日後和有緣人同登吧。

雷鋒塔的對面是淨慈寺,這裡的香火顯然不如雷鋒塔,淨慈寺18點關門,而雷鋒塔要開到22點。可惜了著名的“南屏晚鐘”,相信沒有旅游者會呆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來欣賞悠揚的鐘聲的。現在突然覺得那首著名的“南屏晚鐘”的歌曲是如此青春洋溢,顯然也不是晚上作的,看來只是借用一下這個名字罷了。

正巧寺門口一個褐衣僧人正在壓腿,看他佛鞋念珠,似是得道之人,問他晚鐘幾點敲,答曰20點整。

沿著這條南山路北行,突然發現路上的路燈罩都作古鐘狀,倒是很有匠心,也解了聽不到鐘聲的游客的饞。我清楚地記得蘇堤白堤上的路燈都裝在很土的鐵架子上,和環境不協調,應該向南山路路燈的設計者學習。

南山路其實更應該叫南山環路。本來是東西走向的路到了玉皇山突然來了個九十度的大轉彎。再前進不遠,到了萬松書院處,我向左側望去,突然發現暗紅的晚霞下的雷鋒塔顯得十分的壯觀,由於背光,塔身也不顯得那麼新了。看了下時間,是17:34,地點是南山路近萬松書院處。我確信此時此刻西眺夕照山,能得到“雷鋒夕照”的最佳效果。

再往北行,看到了“柳浪聞鶯”的指示牌,順著牌子,卻發現了南山路77號上是一家典型的歐洲風格的haveld咖啡館。如果在別的地方,在修竹林立中出現一家古典歐陸風情的咖啡屋並無不妥,可這是在西湖邊啊。而且進去繞了一圈,並沒有發現什麼“柳浪聞鶯”。再往前走,到了南山路87號,才出現了“柳浪聞鶯”公園。

可是這個時候天已經黑了,想想也看不到什麼風景了,於是就結束了我這半天的環西湖游。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