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游記--芬蘭,美麗的赫爾辛基

作者: 老K

導讀當美麗的芬蘭空姐把我從睡夢中喚醒的時候,我睜開疲倦的雙眼從機窗向外往去,看著下面越來越清晰的城市,有點不敢相信,這麼快我就實現了我的北歐之旅。出關相當的容易,入境邊檢小姐只衝我禮貌的一笑就OK了。取了行李走出機場,看到朋友在等我們,看著空蕩蕩的停車場,我感到有些出乎意料,朋友看出了我的心思,衝我一笑說,“北歐不像西歐那樣繁華,到處都是 ...

當美麗的芬蘭空姐把我從睡夢中喚醒的時候,我睜開疲倦的雙眼從機窗向外往去,看著下面越來越清晰的城市,有點不敢相信,這麼快我就實現了我的北歐之旅。出關相當的容易,入境邊檢小姐只衝我禮貌的一笑就OK了。取了行李走出機場,看到朋友在等我們,看著空蕩蕩的停車場,我感到有些出乎意料,朋友看出了我的心思,衝我一笑說,“北歐不像西歐那樣繁華,到處都是人來人往的,在這裡,你會感受到北歐真正的風情,古樸,典雅,清淨,平和。。。”。“芬蘭是1917年由蘇聯獨立出來的國家,在二十世紀初兩國還在打仗,雖然現在兩國關系十分友好,但由於蘇聯的瓦解,芬蘭經濟受了很大的創傷。芬蘭的歷史很短,在北京,一個門墩的歷史恨不得都比它年代長。。。”

當我再次掙開眼的時候,已經是芬蘭時間第二天上午10點,爬起床,望著窗外明媚的陽光,暗暗笑話自己芬蘭之行的第一天是在床上度過的。時差帶來的不適已經被好奇心吞沒,拿好地圖和資料,走出房門,和弟弟親眼去看一看這傳說中的“波羅的海明珠”。

第一站我們到了著名的赫爾辛基大教堂,位於市中心參議院廣場上的赫爾辛基大教堂是一座新古典主義的建築,乳白色的大教堂氣勢雄偉,,氣宇非凡,甚稱芬蘭建築藝術上的經典。大教堂機端正帶淡綠色圓拱的鐘樓,高出海平80多米,在大海上一眼便能看見,使之成為赫爾辛基的像征。大教堂前是參議院廣場,東西兩側分別為內閣大樓和赫爾辛基大學,南面不遠處是總統府、最高法院和市政廳所在地。在鋪滿古老石塊的參議院廣場中心,豎立著建於1894年的沙皇五歷山大二世銅像,以紀念他給予芬蘭廣泛的自治。這時,我想起了芬蘭是世界上最廉正的國家,議員們開會都是騎自行車來,芬蘭總統塔裡婭·哈洛寧 (Tarja Halonen)訪華的時候還是坐民航飛機來的。。。

步行來到總統府門前,我和弟弟照了幾張像,看著這淡黃色的三層建築和門前繁忙的車流,真沒有想到這就是芬蘭最高統帥機構。總統府建於1814年,沙俄統治時期是沙皇的行宮。芬蘭獨立後成為總統府至今。總統府由衛隊守衛,總統在府中時,門前總是有兩名頭帶白色頭盔、身穿灰色軍裝、肩背衝鋒槍的士兵站崗。當總統離開時,哨位則是空的。往前走就到了著名南碼頭,它是停泊大型國際游輪的港口,開往瑞典、德國、俄羅斯和愛沙尼亞等國的超級豪華游輪和海上觀光游輪川流不息。廣場上有一個常年開設的露天自由市場,每天清晨,商販們雲集在這裡,擺起小攤每天早上6點半起出售新鮮瓜果蔬菜、魚肉及鮮花,還有芬蘭刀、掛毯、陶瓷、泥塑和裝飾等各種傳統工藝品和旅游紀念品,弄的我差點挑花了眼。因為這裡是外國游客觀光游覽的必到之處,所以成為赫爾辛基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芬蘭生產的狐皮、貂皮、馴鹿皮以及各種皮毛制做的大衣、皮帽、圍巾和用毛皮邊角料制作的毛人工藝品很受游客們的青睞,看到擺有各種皮貨的攤位圍滿了外國游客,我也擠進去看了看,可惜皮貨我根本不懂。對於在海邊生活的赫爾辛基人來說,鮮魚是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在露天市場上,人們可以買到各種剛剛從海裡打撈上來的鮮魚和經過加工的熏魚。當然,美味的三紋魚和各種魚籽是我最愛,看著商人們熟練的用刀把魚切開,去皮,剃刺。。。不一會兒,鮮美的三紋魚就呈現在我眼前,口水。。。

露天市場的花市旁有一座著名的少女青銅塑像,她叫阿曼達,被四頭海豹環繞在噴泉之中。她一手托腮,靜靜地凝望著芬蘭灣,被人們譽為“波羅的海的女兒”。這座銅像建於本世紀初,現在已成為赫爾辛基市的像征之一。每年4月30日,芬蘭大學生都要在阿曼達塑像旁舉行隆重的戴帽節狂歡活動。相機在不停的響著,這是我和弟弟在阿曼達銅像前一頓狂拍。。。

坐車來到南碼頭不遠處的山上,就看到了俄羅斯風格的東正教大教堂。用紅磚砌成的教堂顯得格外凝重,旁邊兩棵大樹與教堂交相輝映。東正教是與天主教、新教並立的基督教三大派別之一,亦稱正教。又因為它由流行於羅馬帝國東部希腊語地區的教會發展而來,故亦稱希腊正教。1453年拜占廷帝國滅亡後,俄羅斯等一些斯拉夫語系國家相繼脫離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的直接管轄,建立自主教會,逐漸形成用斯拉夫語的俄羅斯正教。進到教堂,與外面的古樸相比,教堂裡面確是金碧輝煌,紅色的地毯,鍍金的窗柃,從房頂垂下來的巨型燭燈在靜靜的注視著我們。由於對東正教不是很了解,我虔誠的閉眼祝福了一下,然後拿起來相機。。。

第三天,我們很早就來到了聞名歐洲的“岩石教堂”,也叫坦佩利奧基奧教堂,位於市中心的坦佩利岩石廣場。整個廣場被一塊起伏不平的巨大岩石覆蓋,岩石比旁邊的街道高出8至13米,順其自然地保留下來,環繞四周的建築是不同年代修建起的住宅樓。當我們來到教堂門口,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巨大的岩石,看不到一般教堂所具有的尖頂和鐘樓,只有一個直徑20多米的淡藍色銅制圓形拱頂暴露在岩石最上面。在岩石的一側,有一個地堡一樣的用鋼筋水泥砌成的大門,沒有任何裝飾。走進雙層大門,便是教堂的正廳。我看到這裡的景觀依然同外表一樣保持著自然質樸的風格。正廳的內壁是未經任何修飾的岩石的本來面貌,凹凸不平,此起彼伏,高處離地面約9米,最低處也有5米。仔細觀看,岩壁上每隔半米就有一條垂直於地面的鋼钎鑿過的痕跡,這是開鑿時的原始狀態。接受頂部的牆體是用炸碎的岩石堆砌而成,這些看似松松散散、雜亂無章的石塊相互間有很大的縫隙,好像隨時都有可能掉下來。但實際上,每一塊石頭都是經過精心選料砌上去的,絕對不會脫落。岩壁和這些碎石塊渾然一體構成教堂的內壁,其顏色深淺不一,左側是褐紅色,中間為赭石色,右側是灰黑色,各種不同的原始色調給教堂增添了回歸自然的感覺。水滴從岩縫中滲出,順著岩壁流入地下排水槽。這種順其自然的設計,增強了教堂內的音響效果。

我抬頭仰望穹隆,有一個直徑24米的紫銅拱頂,由2公分寬、22公裡長的銅箍纏繞而成。180根呈放射狀的鋼筋混混土斜梁與岩壁相連,支撐著拱頂。斜梁之間是不對稱的玻璃天窗,透過天窗可看到蔚藍的天空和潔白的雲彩,陽不從這裡灑進教堂,拱頂隱隱約約反射著下面的燭光,這是整個教堂最富有藝術感染力的地方。一架醒目的巨型管風琴安裝在正廳左側的岩壁上。它有4個健盤、43個音域和大大小小3001只音管。風度翩翩的管風琴師手腳並用,為游客演奏著教堂音樂。沉穩渾厚的低音伴隨著明快純淨高音回蕩在大廳裡,音色豐富而又宏亮,震撼著我們的心靈,據說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風琴。

岩石教堂屬福音派路德教堂,可實際上卻是一座對各種團體開放的社區性教堂。正廳可容納750人做禮拜。上午,陽光恰好在人們做彌撒時照射到祭壇上。祭壇的供桌是用一整塊花崗岩板制成的,上面長年供奉著耶酥十字架。祭壇旁是唱詩班演出台,旁邊是一個用三塊石頭支起的銅盤,裡面盛著聖水。岩壁下還有一個燭台,100多盞燭光興爍著微弱的小火苗,周圍的岩壁已被熏成黑色。整個教堂的陳設極為簡潔清雅,樸實無華。這座教堂每周還有英語和瑞典語禮拜,因此被稱為“國際教堂”。這裡每周還舉辦包括交響樂在內的各種音樂會,每年從世界各地慕名參觀的游客達50萬人。在旅游旺季,經常有音樂愛好者在這裡表演,或用鋼琴彈奏古典樂曲,或拿起吉它邊彈邊唱,悠揚委婉的樂聲回蕩在大廳裡,把人們帶到了仙境般的藝術世界。。。

下午,我們來到了號稱北歐最大的購物中心--Stockmann,這是一座七層的咖啡色建築,屹立在赫爾辛基市中心,與火車站相鄰。購物中心裡面人雖然不少,卻非常安靜,顯示出了北歐人文靜的面貌和較高的生活素質。我和弟弟一層一層的逛著,漫無目的。。。北歐的物價比西歐要貴很多,即使你去“賣當勞”裡的洗手間也要花一美元。服裝的樣式很老,但價格不菲,一件中國產的最普通T恤也要賣200多元,就更別提手工藝品了。走出商場,看著手中一大堆芬蘭產的巧克力,心想,“也不妄此行了”。

第四天,我們來到了赫爾辛基最有名的西貝柳斯公園。在赫爾辛基的每條街上隨處可見數不清的城市雕塑作品。然而,最使芬蘭人引以為自豪的則屬芬蘭著名作曲家西貝柳斯紀念碑。這座紀念碑就位於海邊的西貝柳斯公園裡,在青松翠柏環抱之中,由600余根銀白色不鏽鋼管組成,酷似一架巨型管風琴,成為偉大的民族音樂家不朽作品的像征。每當海風吹過,氣流穿過鋼管發出時而高亢,時而低沉的風鳴聲,仿佛是大自然在無休止地為紀念這位音樂家而演奏著永恆的樂章。一個巨大的西貝柳斯金屬頭像嵌在一旁的赤色岩石上,生動地再現了這位偉大的作曲家英姿勃勃的形像。他那顰眉凝神,栩栩如生的表情,逼真地反映出音樂家當年進行創作時的神態。這座充滿浪漫色彩的紀念碑是芬蘭著名女雕塑家希爾圖寧花費了6年的心血,於1967年西貝柳斯逝世十周年之際完成的傑作。它的小型復制呂被作為國禮送到聯合國大廈永久展出。

芬蘭著名作曲家西貝柳斯(1865-1957)一生都在為芬蘭民族音樂的崛起而奮鬥。他的創作題材廣泛,凝聚著灼熱的愛國主義感情和濃厚的民族精神。《芬蘭頌》曾鼓舞著全國人民前赴後繼,為爭取獨立而鬥爭。獨立後,這首樂曲又激勵芬蘭人民為建設自己的家園而奮鬥不息。他以橫溢的才華和傑出的成就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交響樂和交響詩作曲家之一。西貝柳斯故居坐落在離赫爾辛基38公裡的耶爾文帕鎮附近的鄉間。它是一座木結構的兩層樓房,建於1904年,西貝柳斯全家於當年9月遷此居住。他的夫人艾諾1969年去世後,這座房屋於1974年改為紀念館。這裡松樹參天,樺樹挺拔。正屋右邊有一個桑拿浴室和一口水井,正屋後有一個小花園,環境十分幽靜。正層底層有書房、客廳、餐廳、廚房和他本人的單身臥室。客廳裡放著一架黑色大鋼琴,牆上掛著友人贈送的幾幅小油畫。書房裡的桌椅和他本人的專用座椅仍按他生前的習慣放在原來的位置上。單人臥室裡有一張辦公桌和一張單人床,這位偉大的芬蘭音樂家1957年9月20日就是在這張床上長眠不起的。離居室20余米,便是他的墓地。他的夫人同他合葬,銅質四方形墓碑上面刻著他們夫婦的姓名和生卒日期,墓旁栽有蘋果樹。在公園中樹立著一座不鏽鋼管的紀念碑及西貝柳斯的銅制頭像。每年6月,赫爾辛基都要舉辦“西貝柳斯節”,以這座公園為中心,舉辦7--10天的各種音樂會,吸引了許多古典樂迷前往。

我們漫步在西貝柳斯公園,看著郁郁蔥蔥的草地,聽著鳥兒的歡唱。初秋的公園裡,樹葉有紅色的,金黃色的,綠色的,湖邊的天鵝和成群的野鴨,還有不慌不忙從我身邊走過的鴿子,清清的湖水,還有一條灰色的小路,組成了一道五彩的秋天!

在以後的幾天裡,我們參觀了奧林匹克公園,芬蘭國家博物館,國家歌劇院,卡斯泰霍姆城堡,博馬松城堡。。。在芬蘭第二大城市圖爾庫,我們參觀了古城堡,大教堂,黃金海岸,還去了離赫爾辛基50公裡,景色如畫的波爾沃古城。。。

當我從南碼頭踏上豪華的Virgin號游輪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時候,我又回頭望了望這個美麗的都市,望了望這個美麗的千湖之國。這麼幾天,我拍了幾百張照片,有和善的人們,可愛的兒童,漂亮的姑娘,雄偉的建築,迷人的景色。。。什麼時候,我再回來?。。。汽笛長鳴,要走了,有些傷感,再見,這永遠的“日不落”之城!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