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筆山西——我的山西游記(重發版)

作者: KANGKANG1975

導讀走筆山西“人說山西好風光, 地肥水美五谷香。 左手一指太行山, 右手一指是呂梁。 站在那高處望上一望, 你看那汾河的水啊嘩啦啦地流過我的小村旁……” 音樂裡的山西是這樣的美好,讓我久久不能忘懷,直到二零零三年秋天我終於實現了山西一行的願望。先後到了晉中、呂梁、臨汾、運城和晉東南地區,直觀的感受卻並沒有歌曲描繪的那麼好。許多地方我只是匆� ...

走筆山西“人說山西好風光,

地肥水美五谷香。

左手一指太行山,

右手一指是呂梁。

站在那高處望上一望,

你看那汾河的水啊嘩啦啦地流過我的小村旁……”

音樂裡的山西是這樣的美好,讓我久久不能忘懷,直到二零零三年秋天我終於實現了山西一行的願望。先後到了晉中、呂梁、臨汾、運城和晉東南地區,直觀的感受卻並沒有歌曲描繪的那麼好。許多地方我只是匆匆一瞥,值得驚艷的美景古跡並不多。但在我回來以後重新思考這次旅行,卻獲得了許多感受。山西、陝西和河南是中國古代文化集大成的代表省份,歷史的積澱非常豐富,而山西相比其他兩個省份在過去更為封閉些,這可能是它的不幸,但對於文物的保護卻是幸運的。山西的旅行就如同在歷史中穿梭,那種如黃土般層層疊疊的往事如陳酒般彌漫在心頭,越是回想越是清晰。我決定用筆墨重新走一遍山西,這是一條更精彩的路程。

一、三看黃河

但凡是中國人都對母親河黃河有著深厚的情感,我也概莫能外。然而我親近黃河的機會卻不多,屢次在火車或者飛機上匆匆掠過黃河,只有在山西卻三次和她親密接觸,見到了三種不同風情的黃河。而在這三看黃河之中,第一次在壺口與她的相逢最為驚心動魄。

黃河壺口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因而特地設計了一條線路去看她。從霍州包車,沿途經過了靈石縣、交口縣、隰縣、蒲縣、大寧縣、吉縣,大約三百五十公裡,順道參觀了隰縣的小西天和蒲縣的東岳廟之後才奔赴壺口的。一路飽覽山西風光,山梁、溝谷、平原、丘陵都看了個遍,雖然辛苦卻很值得。傍晚時候翻越呂梁山脈,恰好遇到風雨,霧氣隨山風湧上來,能見度很低,車子小心的過了一個急彎又一個急彎,急促的鳴笛聲很快淹沒在風雨聲中,顯得嘶啞而黯淡。四十五公裡的山路開了整整三個小時,晚上七點鐘敲過,終於趕到了黃河七郎窩大橋。黃河水平靜地流過七郎窩大橋、沿著晉陝大峽谷奔騰而去。夜色裡的兩岸冷冷清清,也許是下雨的關系,游人也分外的稀少。夜宿黃河邊,不聞黃河浪,畢竟這裡距離壺口瀑布還有三公裡遠。

次日清晨還是雨,據說山西一側的觀瀑洞已經無法下去,索性去了陝西一側正面看壺口瀑布。十裡龍槽邊,滿耳濤聲;十裡龍槽上,滿面霧水。援著蒼黑色的岩石下探幾層,滾滾濁浪才正好撲面而來。水勢真大!壺口不再是一個瀑布,而是成百條瀑布排滿了整個十裡龍槽,大大小小、分分合合、遠遠近近、淡淡濃濃。這百千條流水如奮然的須眉鱗爪,攢聚出一條翻卷奔騰、銀沫紛飛的黃龍,幾乎越出龍槽、一飛衝天。溯流而上,水勢更盛,我從一塊石頭跳到另一塊石頭,想更接近河中流大瀑布,但幾番努力都失敗了,只好站在瀑布的一側平視,無法從下方仰望“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景像。滾滾黃河水,滔滔黃河浪,一股腦從腳下卷過,倏忽跌落下去,翻身滾卷起來,噴起層層水霧,吐出浩浩潮聲,然後就頭也不回向下游奔去。

只這一個照面就讓我明白了黃河的雄渾。接下來在鸛雀樓和小浪底的兩次聚會則讓我體會了黃河的寬厚和深沉。

運城河津的鸛雀樓是天下四大名樓,與長江上的岳陽樓、黃鶴樓和滕王閣齊名。這四大名樓每個都和一篇名文相連,鸛雀樓上最著名的詩篇是王之渙的那首: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小時候就會背誦這首詩,當時記得老師總是諄諄教誨“更上一層樓”的人生境界,對頭兩句的景色卻很少提及。當我站在鸛雀樓的頂層,才明了那兩句寫的貼切。這裡是黃河中游最寬闊的地方,河道平平展展的鋪開,兩邊是無際的麥田,向上游眺望極遠處才仿佛有山,雖然因為又是一個雨天我看不真切,但仍可以想像長日將盡時一抹殘陽落進遠處群山的樣子;走到樓的另一邊向下游看去,這浩浩蕩蕩的流水轉了一個彎也不知去向何方,只是淡淡地消失在了地平線上,想想也只有那無比遼闊的大海才是她唯一的真正的歸宿。不到鸛雀樓是無法真正體會到那種寬厚的詩意的,正好王之渙那平實的言語捕捉到了此間黃河的真諦。

第三眼看黃河是在新古城鎮的小浪底水庫邊上,還是一個雨天,因而不能乘船去水庫之中游覽了,只好站在岸邊望上一望。細雨初停,輕波拍岸,水庫也溢滿了,連碼頭的一部分也沒進了水中。對面是淡淡的山巒,身後是剛剛耕耘過的麥田,我就這樣迎風站著,平靜的一如眼前的青綠而非混黃的黃河水,心頭反復念著:“靜水深流,水靜流深”。沒見過壺口的水奔流急,也想不到這裡的漫漫清波,黃河就是這樣的復雜和神奇,就如同中國人的性格。三門峽水庫的興和廢,小浪底水庫的弊和利,還有黃河上千百年來爭辯的其他是是非非,與這深沉的黃河相比都淡去了。雄渾也好,寬厚也好,愛也是她,恨也是她,中國古老的歷史很大一部分就是黃河的故事,但至今誰也說不清黃河到底是一條什麼樣的河,這就是黃河的深沉,因為深沉,所以博大。

峭立黃河岸,俯仰思古今。山西也是中華民族文明薈萃之地,上溯堯舜禹,下及閻錫山,仁有介子推,義有關雲長,嘆拓跋氏的武功蓋世,贊李唐朝的龍興晉陽,富甲海內的晉幫商人,紛繁交錯的佛道儒家……黃河水流幾千裡,在山陝交界之處的壺口奏出了最強音;中國歷史幾千年,在陝西和山西兩地演繹了最輝煌的篇章,自然與人文的巧合,正是上天賜下的機緣。自然造物原本如此壯觀,人文渲染更加意蘊深長。

放眼黃河,你的身軀已經不再是地理意義上的黃河,而是億萬國人心中的圖騰;你的性格也不再是水文條件裡的黃河,而是中華民族共融的品格。我在山西的旅程始終與黃河相伴,黃河也是我旅程中文化意義上的起點。走筆山西,上下千年,縱橫千裡,不在一景一物,只在情中心中,連貫我筆墨的不再是行程,而是三晉大地歷史的長河,是黃河文明光輝的歷程。

二、晉水之源

夜晚車游在太原的迎澤大街和汾河兩岸,燈光璀璨,高樓林立,覺得和其他的城市沒有什麼不同,可太原城畢竟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了。山西遠古的遺跡很多,比如臨汾的堯廟、沁水的舜王坪、運城的大禹渡,陽城的湯帝廟,但在人們的心中,山西興盛於晉水,晉水發源在晉祠,這許多歷史的年頭應該都是從晉祠的泉眼中汩汩流出的。

晉祠流傳著一個故事:梁思成先生曾覺得在通都大邑不會留下真正的古代建築,所以他很早聽說過晉祠卻一直沒有留心。某次他坐著驢車在山西考察,偶然望見一個飛起的屋檐,立刻斷定這是宋代的遺跡,問了旁人才知道是晉祠的聖母殿。之後他專程來晉祠考證了他的發現。故事的真假不必去計較,但晉祠有著悠遠的歷史卻是真的。

晉祠在太原市以南二十五公裡的晉源縣,是奉祀西周晉國開國者唐叔虞的祠堂,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有記載:“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涼堂,結飛梁於水上。”山是懸甕山,水是難老泉,涼堂是聖母殿,而飛梁則是魚沼飛梁。這些山、水、殿、梁構成了晉祠這北方少有的園林式祠堂。清晨走進這裡,我並沒有感到祠堂威儀和肅穆的壓迫,而那一種清新的生動讓我感染不已。滿眼古樹名木、花團錦簇、充耳鳥鳴陣陣、泉水聲聲,景致這樣和諧。在晉祠一路游覽,進入景清門,繞過水鏡台,跨上遇仙橋,途經金人台,迎面是對越牌坊和元代享殿,之後是魚沼飛梁和聖母殿堂,向西一轉就到了水母樓和難老泉。這一處處景致都有許多傳說和典故,常常一組一組被人提起,比如晉祠三寶(聖母殿、魚沼飛梁和唐碑)、晉祠三絕(宋代仕女、難老泉和周柏)、三大名匾(水鏡台、對越牌坊和難老泉)等等。每當導游說到這些名勝典故,總是滔滔不絕,眉飛色舞的。一方水土一方人,誰能不說家鄉好呢,看著他們解說時自豪的樣子,也是很愉快的經歷。

其實晉祠真正的國寶是聖母殿。聖母殿是晉祠的主殿,原為唐叔虞祠,後來宋朝皇帝加封了唐叔虞的母親邑姜為“昭濟聖母”,這裡改成了祭祀邑姜的地方,唐叔虞祠反倒搬到了晉祠的一角。邑姜是姜子牙的女兒,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親,歷史上曾有“賢於內治,明胎教之道”的記載。周成王小的時候與弟弟叔虞玩耍,曾將一片梧桐葉剪成玉圭的樣子送給叔虞,說要把晉國分封給他,長大後自然君無戲言,果真讓叔虞執掌了晉國,並賜姓為唐。這就是“剪桐封弟”的故事,也是李唐王朝定國號為“唐”的由來。聖母殿是我國現存宋代建築中保存最完好的,重檐歇山頂,面寬為七間,殿內進深為六間,但整個的建築平面卻是正方形,這是因為前廊特別寬闊,進深共有兩間。寬大的前廊,巨大的屋頂,飛揚的檐角,盤龍的木柱,使得整個聖母殿肅穆而空靈,再配合著左右的周柏唐槐,殿前的魚沼飛梁,殿後的懸甕山峰,整組建築更顯得蔚然大觀。聖母殿內是邑姜的塑像和四十二尊宋代仕女群像,這些塵封的仕女塑像在暗淡的光線中依然韻味卓然,特別是一尊頭戴紅帽,側頭凝思的仕女,似乎是喜,似乎是憂,越看越有趣。

晉祠是個需要細細品讀的地方,琳琅滿目的匾額和對聯隨處皆是。仔細看來可以分成三類,有歌頌晉祠是三晉之源的,如:“唐晉斯源”、“宗唐發韌”、“名播三晉”;有贊美晉祠風光的,如:“山環水繞無雙地,神樂人歡第一區”、“水秀山明,無墨無筆圖畫;鳥語花香,有聲有色文章”;有敘述晉祠歷史傳說的,如“普惠桐封”、“靈源惠澤”、“沛澤共汾川,十裡稻畦流碧玉;剪圭分參野,千年桐蔭普黎甿”等等。基本上是應景之作,溢美之詞。但也有些神奇之筆,比如傅青主題寫的“難老”匾額(此匾為晉祠中現存最古老的匾額,清乾隆五十二年重立的作品,其余匾額都是清末以後的)。“難老”二字語出《詩經•魯頌•泮水》中的“永錫難老”,意思是晉水長流與天地共存。亭子兩旁立柱有一幅對聯也很般配:“晝夜不舍,天地同流”,源於《論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四字短聯,本就難作,難得這幅對聯既合著難老泉的意思,又有深湛的哲理。泉水難老,人生易老,如今這難老泉也已經干涸了,何況千百年來的英雄人物,更是風流雲散!

飲水思源,憑吊晉祠,細細撿拾,頗多收獲。去晉祠求簽的人很多,說是靈驗無匹,祈福祈壽,求子求財。我卻覺得把自己的命運放在神佛手裡並不放心,還是自己努力掌握來得更牢靠些。我到晉祠最大的收獲是學一個“信”字,剪桐封弟的故事講的就是信,水母娘娘的傳說講的也是信,而後世李唐王朝的發跡以及晉商的百年繁榮都離不開這個“信”。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人的一生應該始終學習為人處事治國理家的道德,而“信”正是道德的根本。歷史滄桑,英雄塵土,唯有精神和道德永留人心,是人類瓜葉綿延、發展不絕的真正的源頭。在晉水的源泉,思考立身的根本,實在是件有趣的事情。

在遠去的路上,我時不時還看得見平靜的汾河,不由得又想起這晉水的源頭,這山水形勝的晉祠。

三、忠義千秋

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是解州(當地方言,“解”念“害”音)關帝廟一年兩度趕廟會的日子(另一次是農歷四月初八)。可惜我今年趕上的時節卻沒看上熱鬧,全怨這連綿不斷的秋雨了。有失就有得,游人少了我便可以仔細地領略這全國最大關帝廟的風采。

解州關帝廟不愧為全國規格最高,占地最大,形制最全的武廟。整座廟宇森森然有種宮殿的氣派,中軸對稱,前殿後寢。大門分三進,為端門、雉門和午門,端門對面為四龍琉璃照壁,左右是鐘樓鼓,門前是用三根銅柱交叉起來的銅擋眾,意思是文官下轎、武官下馬,老百姓到此止步。整整衣冠,穿過端門,到了雉門。雉門很有趣,關起門來,在台階上用木板一鋪是個戲台,鑼鼓家伙一敲,關公大戲就可以上演,對面的午門正好成了戲棚。前殿的主體是御書樓和崇寧殿。主殿被稱為崇寧殿是因為關羽在宋朝被封為“崇寧真君”,到了明朝關羽加封為“關聖帝君”,大殿規格也上升為九開間大殿,環繞殿外共有26根盤龍石柱,可以和曲阜孔廟大成殿相媲美,完全是帝王的規格。崇寧殿內關羽也是帝王打扮,左右各立一個文臣,據導游說這兩個大臣是顯示關羽帝王氣派的擺設,沒有姓名來歷。其實不然,據《陔余叢考》記載:“萬歷二十二年,因道士張通元之請,(關羽)進爵為帝,廟曰“英烈”,四十二年又敕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又封夫人為“九靈懿德武肅英皇後”,子平為“竭忠王”,子興為“顯忠王”,周倉為“威靈惠勇公”。賜左丞相一員,為宋陸秀夫,右丞相一員,為張世傑。”。後寢由刀樓、印樓和春秋樓組成。刀是青龍偃月刀(最早的史書記載關羽使的是劍,後來變成了矛,直到元代才改成了大刀,《三國演義》中定名為青龍偃月刀),印是漢壽亭侯印。春秋樓是全廟最高的建築,樓上有關公讀春秋的塑像,還有像征著山西108個縣的108個木隔扇。整個關帝廟還有許多附屬建築,如環繞四周的碑廊等,特別是廟內外的五座牌坊很有特色,當時記下了每個牌坊的題字,分別是:“氣肅千秋”、“大義參天”、“精忠貫日”、“威震華夏”、“萬代瞻仰”,連貫起來是對關羽的最高評價:生前“威震華夏”,身後“萬代瞻仰”,從來“精忠貫日”,始終“大義參天”,永遠“氣肅千秋”。

五個牌坊中我最喜歡“萬代瞻仰”石牌坊,不過它被擱置在了旅游區的外邊,無人問津,比較破敗。當天除了幾個算命的老頭在躲雨,只有我拿著照相機一個勁的拍照。可能周圍的人都覺得我很怪,但我卻為能看到這麼精美的石牌坊而欣喜不已。整個石牌坊雕刻的玲瓏剔透,一組一組全是關羽的生平故事: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三顧茅廬、長橋別操、過五關斬六將、誅顏良殺文醜、義釋曹操、單刀赴會,甚至還有成神成帝的造像,唯獨沒有敗走麥城的一段。牌坊的兩面刻滿了這些人物故事,而且還施以彩繪,更為傳神!看著這些石刻的連環畫,不由想起了關羽的傳奇。

諸葛亮曾評價關羽“絕倫逸群”,那是溢美之詞。其實關羽原本是三國中一個普通的將領,兵敗而死,身首異處;魏晉南北朝時默默無聞乏人提及,隋唐時則作為當時的武聖人姜子牙的七十二員配將之一;後代逐漸受到重視,宋為王、明為帝、清則為聖,成為了與孔聖人比肩的武聖人,民間更將關羽當成了神。為什麼關羽有如此傳奇的經歷呢?不過從民間崇拜、朝廷利用和宗教推動三個方面想想,還是有根據的。首先關羽的形像在中國老百姓當中是深入民心的,他事劉備有忠、對曹操有義、待嫂嫂有禮、讀春秋有智、殺敵寇有勇、而且掛印封金,不貪財色。於是老百姓敬重他祭奠他,甚至將他當成財神。從唐朝開始就有《說三國》的話本(說書的前身),元代以後三國戲更是層出不窮,於是在草民中間不需要識字就知道了關羽,崇拜關羽之風越行越盛。這時朝廷官府出面了,關羽的忠和義,也是以儒家思想治天下的封建王朝所推行和尊崇的。老百姓心目中有了這尊忠義之神,朝廷很方便拿來利用,於是累世加封,建廟推崇。憑著《三國演義》打江山的清朝更是巧妙的利用關羽故事溝通了和蒙古的關系,順治皇帝對蒙古王公說:愛新覺羅是劉備轉世,而蒙古各部則是二弟關羽,蒙滿世世代代為兄弟,永不相負。其實民間也好,朝廷也好,關羽的造神運動當中還少不了宗教的推動作用。最早把關羽敬奉為神的是道教,先作為除妖鎮怪的神將,後成了統帥三界的大神。也是道教請朝廷把關羽封成了帝王。第二個神話關羽的宗教是佛教,佛教中國化以後不斷和道教爭鋒,很好的辦法之一就是用佛教的“廣大法力”收服道教的神仙。於是借用了一個三國的故事,關羽就成了佛教中護法的伽藍菩薩。故事是這樣的,關羽被孫權斬首後,頭顱送到了曹操那裡,也就葬在了洛陽,於是關羽陰魂不散,直喊“頭來”,一心報仇,當魂魄到了玉泉山正好碰到了智愷法師,智愷法師對關羽的魂魄說:“你喊頭來,你想報仇,可是被你砍掉頭顱的人找誰去報仇,那裡去找頭呢?”關羽頓悟,放下大刀,立地成佛!最後一個介入關羽造神運動的宗教是儒教,儒家一向反對怪力亂神,但關羽的忠義也是儒教的信仰之一,於是推舉關羽成為武聖人,建立武廟以敬奉,其實對於儒教來說,廟堂裡的並不是泥塑的關羽,而是人們心中的忠義精神。三種中國最重要的宗教不斷融合,關羽在宗教中的作用也就越重要。宗教和政治、民俗結合,關羽這尊神也就真正在中國人心中扎下了根。

運城附近關羽的遺跡還很多,出名的有鹽池和常平關帝廟。常平關帝廟位於解州鎮東18公裡常平鄉,是關羽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自從關羽年輕時因為除了惡霸逃離故鄉,關羽的父母投井自殺後,這裡反倒沒有了關姓的後人。常平關帝廟最初是民間自發興建的,規模不大,自有特色。最大的特色這裡是關羽的家廟,裡面供奉著關羽曾祖父、祖父、父親、關羽和關羽之子五代人,是全國其他關帝廟所沒有的。廟裡有一座元代磚塔,相傳塔下就是關羽父母所投之井,後世建塔為墓。這裡的柏樹也是姿形奇特,其中一棵幾近倒伏,而且所倒的方向是指向解州關帝廟的,與其他樹木截然相反(大多數樹木順著山風吹來的方向傾倒)。傳說關羽死後頭在洛陽,身在襄陽,魂在故鄉,關老爺的魂魄晚上在常平關帝廟休息,白天就順著這棵柏樹飛到解州關帝廟工作,恰巧那裡也有一棵茂盛的柏樹指著這裡,兩樹遙對,引人遐思。關帝廟山門兩側各有一個木牌坊,側面觀看形同飛鳥,其中一個上題四個大字:“靈鐘鹺海”,靈鐘描述的是對面的中條山,而鹺海指的就是運城的鹽池了。

鹽池取鹽的歷史已有四千多年,每年春秋兩季蓄水,水析鹽出;夏季引水入田、風干為鹽;冬季排干池水,池底是硝,據說常年厚度可以達到一米。幾千年周而復始,是中國古代三大鹽產地之一。古人在東海之濱煮海為鹽,在四川自貢鑿井為鹽,都是人力產物;唯有運城鹽池,只要日、水、風三昧,天工自然,無需人力。古人不曉得鹽池之下有鹽礦,只當是神力穿鑿,建池神廟以祭之。運城鹽池歷代被視作“國之重寶”,這也是運城地區(古稱河東)自古鹽業鼎盛,物阜民豐的由來。傳說宋朝時,曾有三年間,鹽池裡熱浪翻滾,池水赤紅,鹽不得出,朝廷震動。當時道教得勢,張天師施展神力,說是蚩尤作怪,這赤紅的池水就是蚩尤的鮮血!於是請來關羽顯聖,一陣風雨雷電之後,鹽池重新風平浪靜,池水返清,又有鹽了。這就是元代雜劇“關羽顯聖戰蚩尤”的藍本。因為關羽有如此神力,張天師就上書請求朝廷封關羽為“崇寧真君”。連上古黃帝的老對手蚩尤都敵不過關羽,朝廷自然不敢怠慢,不斷冊封關羽,建關帝廟祭之。

說到“忠義”容易,說清“忠義”很難,老子曾說:德壞而有禮,理廢而有法。古人崇尚以德治國,而“忠義”就是德的核心思想。關羽一生,有忠有義,後世楷模。如今的中國重又提出以德治國的方針,樹立具有時代特點的忠義准則和代表人物是非常有價值和有必要的。關羽是生根在中國人心中的忠義之神,也代表著中國人普遍的道德准則,值得後世之人永遠敬仰。祭祀關羽其實就是祭祀國人心中永恆的人生理想。

游關羽的故鄉,追關羽的故事,想關羽的精神,發關羽的感慨,真是:秋風秋雨讀春秋,關廟關府憶關公。

四、北方城廓

寫到平遙,很自然就想起城牆上騎三輪車的老人。我坐著他的車子在平遙古城牆上轉了一圈,一路上聽他講平遙“是一個北高南低,西高東低的烏龜城”,配合著他那手舞足蹈、眉飛色舞的講話樣子,的確很令人難忘。

把騎車老人的故事串聯起來就是一篇很好的平遙古城解說詞。平遙古城始建於西周,先後三次遷址,如今的平遙是明朝時最後確定的城址。平遙古城牆保存完整,東、西、北三面城牆平直,南面城牆因城外河流地勢而有些曲折。從空中俯瞰,南城門是頭,北城門是尾,東西各有兩個城門是四個爪子,南北城門不在一條直線上,整體形態仿佛是個搖頭擺尾,活靈活現的烏龜。騎車老漢說到這裡就贊嘆:這是一個神龜阿!保佑我們平遙城老百姓富裕吉祥!為了保住這座神龜的靈氣,平遙城的建設者頗用了些心思。平遙城東西的四個烏龜爪子門,三個門都朝南開,唯有東北門是向東開的,城門外一條土路連著十裡外的一座寶塔,好像用鏈條拴住了烏龜的左後爪,不讓他溜走。南城門裡修一座小獅子廟,小獅子正好踩在烏龜的脖子上,於是烏龜成了縮頭的,自然更跑不了。也許是冥冥中的巧合,兩件法寶真的鎮住了這座神龜名城,真的保佑了這座北方的城廓千百年來歷經風雨依然完好。整個城牆共有4座角樓,目前只有東北和西北角樓恢復了原貌,其余兩個都毀了。但像征著孔子門下的七十二個賢人的望樓和三千個門徒的垛口還保存完好,有幾個望樓的下層還殘存著彩塑的賢人像。除此之外,城牆上還留有魁星樓和點將台。繞城一周,真要嘆服建築者的巧思,整個城牆的交通設計和排水設計都很完備,望樓、馬面、女牆、垛口相互配合,形成了沒有任何死角的防御體系。城牆的北、東、西三面外是人工挖掘的城壕,南面則以自然河流作為防御,如今城濠是干涸了,但沿河遍植的綠柳依舊點綴著灰色的城堡,給這座古城帶來清新的氣像。

平遙城中原有四條大街、八條小街、七十二個小巷(據說這個數目也是和城牆上的望樓一一對應的)。四條大街中,東西向的有三條,南面的一條,連接著東邊的文廟和西邊的關帝廟(武廟),是所謂的文武相配;中間的一條,連接著東邊的城隍廟和西邊的縣衙門,是所謂的陰陽相配;北邊的一條,東有清虛觀,西是集福寺(已毀),可以說是道佛相配。貫穿三條東西向的大街的有一條南北向的大街,直通南門,就是現在的明清街。明清街正當中是市樓,市樓是平遙城中最高的建築,樓旁有一口井,傳說水色金黃,所以稱為“金井市樓”;市樓還有一個傳說:市樓地基下面有一匹金馬駒,它與祁縣的金馬車,靈石的大隕石合稱為晉中三大神物。傳奇不可尋覓,登上市樓看民生百態倒是非常方便。

站在市樓上,向四面觀望,從那層層鋪疊著的屋瓦可以感到中國文化裡中庸和均衡的美。平遙古城是治國文人的平遙,他們追溯著孔子的思想,用磚石瓦塊構造起了符合禮法的城池,處處都體現著秩序和倫理的精神。崇文重武,孔子關公都被樹立成絕對的信仰,仁和義被請進廟堂,如同道士和佛祖被供奉起來。平遙更是商販市民的平遙,他們為自己生活的城市渲染出許多神奇的色彩,古老的傳奇,神怪的典故,其實都是百姓心中的向往。那財神廟、清虛觀裡裊裊升起的香煙,正是人們世代不絕的希望。這兩種不同層次的精神需要都在平遙古城中融合並體現著,千百年來生生不息。日暮時分,游人漸漸散去了,古城的居民在燈火和夜色裡開始了真正的生活。

理想永遠是崇高而美好的,中國古代五千年追尋著的天理大道其實從來都沒有實現過。現實的生活是具體的,一個城市也不可能只用精神和信仰統治著,政治和法律是必須的統治工具,而其代表就是衙門。在山西我一共看了兩處衙門,一個就是平遙的縣衙,另一個是霍州的州衙。其中縣衙屬於明清兩代最低的政權機構,而州衙要高一級。如果聯想到南京的兩江總督衙門和北京的皇宮紫禁城,我見過了中國古代各級官衙的遺存,從中多少可以管窺官衙的文化。平遙縣衙的格局和霍州州衙相近,分為東、中、西三路建築,中路為大門、儀門、大堂、二堂、內宅,是行政的主體建築;東路為前驛站,後倉庫;西路為前監獄,後校場。大堂是整個衙門的核心建築,一般都稱為“親民堂”,主要舉行大型儀式和審理刑事案件,殿前有寬敞的庭院和月台,兩廂是“禮、吏、工、刑、兵、戶”六房,整體建築風格肅穆莊嚴,充分體現著政權的威儀。二堂的建築比較輕松些,一般處理錢糧和民事訴訟。平遙縣衙二堂儀門上懸有一匾“天理國法人情”,較全面地表達了古人處理世事的三大法寶,“天理”是仁義道德的倫理教化;“國法”是綱常律法的強制手段;“人情”是情面關系的潤滑措施。天理也好,國法人情也罷,其實都是各級官員一手把握。自古百姓歌頌包公、海瑞等清官,也是對政治清明的一種期望。任何期望因為不容易獲得才更顯得珍貴。內宅的部分,縣衙和州衙有些不同,州官是五品,內宅有家眷;縣官是七品,不能攜帶家眷上任,所以內宅只有一進三間。樓下三間起居,樓上設一神閣,供奉官印。據說守印的是一個狐仙,清官守印,貪官奪印。神鬼之說畢竟惘然,不過是縣令自欺欺人的一種寄托罷了。

國中有王才是國,城裡有官方為城。四方一座城池,堂堂一個官衙,加上輻輳的街巷,林立的店鋪,往來的商賈,穿流的居民,於是就有了平遙。散落全城的明清遺跡都是研究中國古代城鎮建設的活化石。細雨中我追尋在古城的街巷。大街上的店鋪還打著明清時期的老字號,外觀上也是老樣子,但感覺卻是“舊瓶裝新酒”。明清街上的商業氛圍尤其濃洌,推光漆器、平遙牛肉的招牌到處都是有些礙眼,飯店和旅店的拉客之聲不絕於耳。只好把目光拐進小巷,這裡是另一個世界,平靜的冷清的,甚至有些寂寞的世界。偶爾閃入的磚雕門樓,飛檐一角,或是一個門墩、一棵古樹,還些須留著過去的影子。

晚上我躺在沙巷街一得客棧的土炕上,看著這座有278年歷史的老房子。它原本是票號掌櫃侯王賓的故居,如今開了旅店。老宅院的外觀被很好的保護了下來,上馬石、拴馬柱、大門、垂花門,還有小姐的秀樓等等一應俱全。房間的內部結構完全改變了,空調、彩電、衛生設備應有盡有。這不由讓我想到平遙的現狀,我開始思考此行平遙的目的。如今全國都很時興訪古旅游,江南小鎮,徽州村落,山西大院,麗江、平遙、鳳凰等古城都成了熱點,想來這也是社會變革的必然結果。經濟發達,社會轉型,農耕文明成為了現在人思想深處莫名的鄉愁,那殘存的古老遺跡舒緩著現代人的疲憊,那久違的泥土芬芳溫暖著現代人的心房。但過多的跟風和過分的商業化,把最後的那一點思古的溫情都掃蕩地顆粒無存,留給游客的,可能只有到此一游的紀念照片和那無法彌補的失望之情了。

兩天的時間,相對於平遙的歷史只是眨眼之間;縣城的平遙,相對於遼闊的祖國只是一葉之舟。也許是上天的眷顧,在這座北方的城廓裡,流傳著千年歷史的沿革,閃現過晉商票號的繁榮,屢經戰火,蕩滌風雲,至今依然頑強地站立在晉中大地上。如今它只剩下一具軀殼,也足以體現古人的政治理想、治世措施和文化觀念,這些文化的遺存足夠使它獲得世界文化遺產的殊榮。

五、寂寞鄉村

行走山西,越走越遠,但始終也看不到真正的百姓生活。作為旅行者的我,注定只是在或大或小的景點上留連。營造的氣氛,附會的故事,穿鑿的景物,都不是我的興趣所在。反而是村路邊好奇的孩子,院門口淡漠的老人,忙著收拾院子洗晾衣服的婦女,趕著牲口架著車子匆匆而過的男人,才吸引了我更多的目光。他們和我有著隔膜,但我並不願意只是一個陌生的看客,我努力地和盡可能多的人交流,或者司機,或者乘客,或者商販,或者導游,他們的言語讓我更加了解這一片美好的山西大地。從大城市,到小城鎮,直至鄉村,行走的越深入,所得的越豐富,我堅信人文的美才是山西最大的風景。

相比起知名的寺廟、宅院和古城,經過的幾個小村子讓我感到更親切。它們是寂寞的美人,在山間靜靜一等待就是幾百上千年。容顏已經杳然,風韻依舊長存,那淺淺留下的幾眼回眸、依稀身影,也讓我著迷不已。

陽城縣郭峪村是個從明代就興盛起來的大村子,闖王李自成因為它遠近聞名的富裕攻打了三次,村莊幾乎毀滅,所以在後來的重建中就特別突出了防御的功能。我在這裡的旅行也是從一段地道開始的。郭峪村的地道一端直通村外,就在一個普通的民居小院子裡,外人很難知道這麼個隱蔽的出口。地道內大約一人高,稍稍彎腰就可以通行自如了,不過導游說原本地道並沒有這麼寬敞,後來為了方便旅行才拓寬並包了磚券。地道內還有分支,通往村子的其他地方,最重要的一條路是通向村中心豫樓的。豫樓是郭峪村防御體系的重要部分,“豫”通“御”,當危險來臨外敵入侵時,全體村民可以躲進樓內進行防御。豫樓由村中大戶發起,全體村民出工出力建成的,樓寬五開間,樓高三十三米,是真正的百尺高樓。樓分七層,底層無窗,但內部有水井、磨房、鍋灶,甚至有隱蔽的廁所。二到六層有窗,方便通風換氣,還可以進行攻擊,這是村民避難的場所。七層最高,建有一個樓閣,四面圍以垛口,是主要的攻擊和防御的工事。站在豫樓最高處,可以俯瞰整個郭峪村,遠山起伏,近水奔流,寨牆高聳,雉堞嶙峋,和豫樓相互呼應,形成了完整的防御體系。這裡的寨牆包以青磚,牆外以自然的河流作為城壕,整個村寨共開三個村門,其一為水門。如今只剩下東北兩面的寨牆還保存著,牆很高,估計有十幾米,在內側開有可以容納村丁的窯洞,最高的地方竟有五層窯洞。地道、寨牆和豫樓,三位一體形成了郭峪村嚴密的防御體系,其實這也是山西許多富裕村落相近的防御模式。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中國人普遍有著這樣的處事心理,體現在村落建設上則充分考慮了防守的重要作用。山西作為中原內地重要的省份,晉南、晉東南地區也因從地裡位置上接近隋唐宋的政治中心帶長安——洛陽——開封,較早就進入了繁榮興盛的時期,村落發展比較完備嚴密,是南方其它地區無法比擬的。是否有堅固的寨牆可以作為村落建設成熟與否的重要標志。

古人不僅希望居住的安全,更希望居住的美好,因而風水的營造也是村落營造的重要內容,這在沁水縣西文興村體現的更好些。西文興村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後人建立的村落,全村皆為柳姓。柳宗元因在政治鬥爭中失利被貶永州,為防止家人因此受害特地要求後人搬離故鄉河東解州(運城)。當他的後人來到王屋山的腹地,感覺這裡山水環繞風水無雙,就正式安家落戶了。直到明朝末年,默默無聞了好多代的柳家人終於走出大山去經商做官,發達後就開始了新一輪大規模的村落營造工程,目前的西文興村就是這時期的產物。風水之說,也不完全是封建迷信的東西,環境美學上的意義且不必說,單是對於村民心理上的凝聚作用也有重要的價值。西文興村依托北面的鳳凰山而建,山勢森然,臥虎藏龍。左有東山“三台左抱”,右有西嶺“九崗右環”,面前一帶平川,遙遙對著南面的二龍戲珠山。一條西文興河緩緩繞過村子流向遠方。四周林木繁美,土地開闊肥沃,的的確確是塊吉壤。村子的建設也是由北向南鋪開,北部是內府區,由若干個兩進或者三進的四合院落組成,每進四合院都是“四大八小”的格局,有明顯的晉東南民居風格,這些院落是族人居住的主要場所;中部為牌坊街和文昌閣等建築,是連接內外的中樞;南部是外府區,有關帝廟、魁星樓、宗祠、文廟等公共建築,是村民集會的場所。因為整個村子的地勢是北高南低,為防止風水外泄,村南修了很高的平台和寨牆,關帝廟和魁星樓也建的比較高,人為彌補了自然的不足。在村口的河上修一座石橋,起到水口的作用。河流在風水中作用很大,即要方便飲用灌溉,還要避免泛濫,更作為了村子財富和運氣的像征,因此水是不能輕易流走的,往往是挖個小湖或者建座小橋,約束一下,好比是把財運擋在了村子裡一樣,這類建築就是水口。在村子南面的二龍戲珠山上還建有柳氏後人的墳塋,雖然沒去,據說也是風水極盛的。陽宅(村子)和陰宅(墳墓)相互配合形成了一整套的村落風水。這樣的營造和構建需要極大的財力支持,同時也需要很強的村落向心力。從古代村落的建設上我深刻感到宗族禮法的巨大作用,應該說這種力量有積極和建設性的一面。五四運動後,宗族禮法基本上和封建主義緊密地掛上了鉤,於是成了被批判和顛覆的反動力量。但我卻覺得對於有著億兆人民的中國來說,如果以農為本的經濟生活形態不徹底改變,就不應該拋棄宗族倫理的治理作用。把勞動力緊緊束縛在土地上是宗族制度最大的弊端,但相應的維持倫理秩序的優勢一面也不應該全然放棄。

明朝末年柳氏後人經商致富後,開始舉全村之力建造西文興村;到柳遇春一代則開始出仕為官,村落的建造達到了最高潮。這和山西地區許多村落的發跡道路基本相同,從務農而經商,由富裕到為官,累積財富,興建家園。隨意走在西文興村之中,美好的建築隨處可見,也許因為山高皇帝遠,很多建築還因為主人的喜好超出了禮法的規制,有著相對自由活潑的美。例如司馬第的大門,竟然有九重鬥拱上六下三,壯觀異常,即便是皇宮沒有這樣張揚的門楣,堪稱一絕。雖然現如今這裡早已衰落,豪華宅院也都是幾戶村民的分而居住,但是那些掛滿辣椒玉米的樓板,那些擺著雜物瓜果的窗台,還保存著極精致的木雕、磚雕、石雕,比起靈石的王家大院也不顯遜色。即便在墊了街道、壘了豬圈的石塊當中,我還發現了完整的“四獅如意(事事如意)”的石雕照壁底座。生活仿佛是一個輪回,如今西文興村又成了個窮村,百姓以種地為生,養牛作為副業。山川秀美風水絕倫不能真正帶來富裕,閉塞的交通卻成了致富的障礙。這裡有個山西歷史與現代的矛盾,歷史和現代山西的地理環境並沒有什麼不同,古代的山西人走了出去創造了財富的神話,今天的山西人守在本鄉本土靠挖煤卻依舊貧窮。古代的山西人發達了卻沒有用那些車載鬥量的金銀變換出更豐盈的財富,而是搬回深山修築起富麗甲於天下的深宅大院,今天的山西人千篇一律地恢復著一個又一個大院爭取著游客和財富。不能說誰對誰錯,只能說時也命也。

在山西層層黃土之上,條條溝嶺之間,一定還有許多寂寞的村落,或許他們曾經閃爍過一瞬的輝煌,或許始終默默無聞,但在那些本鄉本土的村民心中,生於斯長於斯的故土故園才是最美好的,那是一種我們這些外鄉人無法體味的美好。誰又能說寂寞不也是一種美麗嗎?

六、廟觀重重

“上車睡覺,下車看廟”是對山西旅行詼諧地描述,在遼闊的山西大地上散落著占中國總數百分之七十的古建築和文物,而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寺觀廟宇。田間地頭尋常巷陌裡常常隱藏著黃牆一角,時時鳴響著暮鼓晨鐘。同行的朋友戲言山西一行把他一生要看得廟宇都看完了。而我則深深地感到此行經過的每一處寺觀都閃爍著獨特的文化光芒。

不必說遍及山西的關帝廟,也不必說晉水之源的晉祠,更不必說清涼佛界的五台山,單是平遙城中的城隍廟和雙林寺就很有看頭。每一個城鎮鄉村都有一個本鄉本土的保護神,城鎮上稱為城隍,鄉村裡叫做土地,他們往往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做出過非凡的義舉,庇佑過當地的百姓,於是建設廟堂以祭奠。按照正統的說法城隍屬於五品官員,比七品縣令的官階要高,所以在平遙城中城隍廟建在城東,居於縣衙的左邊等級更高一些。我比較喜歡這裡的琉璃,城隍廟中所有的屋頂都采用土黃和湖藍的琉璃瓦鋪就,殿脊上有琉璃磚雕的人物走獸和樓閣,完整而出彩,據說這種藍色准確地稱呼應該是孔雀藍,如今燒制這種色彩的琉璃工藝已經失傳。古人把滿心的崇敬用各種方式表達出來,的確不是毫無信仰的現代人可以理解的。雙林寺的名頭更大了,被貫以彩塑博物館的名號,可見不同凡響。我是冒著雨騎著車趕到雙林寺參觀的,因為時候尚早游人很少,看見我騎著破車灰塵滿面的樣子,連賣工藝品的小販也懶得搭理我,正好方便我自由清靜地游覽。雙林寺規模不小,前後四進,主要的彩塑分布在天王殿、菩薩殿,最出名的彩塑有韋陀、自在觀音和渡海觀音(因為大殿維修,沒有看到),這些彩塑的確很有特色,不像明清的塑像那麼高高在上,而保持著一種自由活潑的造型風格,比如韋陀扭曲成“S”型的身姿和自在觀音翹的老高一條腿。出於保護的目的,雙林寺所有的殿堂都用通天的鐵欄杆封了起來,游人只能模模糊糊地看看,多少有些失望。正碰到一個學習美術的小伙子用黃泥臨摹一條佛祖蓮台下的小龍,忍不住上前攀談。得知他要在這裡學習一年,臨摹所有的彩塑作品。寺裡每天收費60元,草草算來也不是一個小數目,對於正在學習的窮學生來說負擔也不輕。分別以後,他又坐在大殿的門檻上思索造型,看著他的背影讓我聯想到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的背影,真心地祝願他成功!

相比名聲大振的雙林寺,深藏在呂梁山裡的隰縣小西天懸塑和蒲縣東岳廟泥塑,以燦爛的技藝和恢宏的氣勢給了我更大的震撼。

隰縣縣城往西一公裡的鳳凰山上就是小西天,又稱千佛庵,我倒覺得稱為萬佛庵也不為過。山腳一方彎月的池塘,林畔一架玲瓏的石橋,接引著我走進小西天的勝境,走上百級石階,穿過一道洞天,山門就在眼前了。因為地形的局促,羅列著的許多殿堂規模都很小,大雄寶殿也不像平常的寺廟那麼壯闊。攀著木梯走到寺廟的最上一層,才到了全寺的精華。佛經上說如來佛祖之上還有三十三重天,十萬個佛祖菩薩,小西天就在大雄寶殿之上修葺了五孔窯洞,當真用懸塑再現了這重重的天幕和無數的菩薩。走進殿內,舉目所見都是滿天飛舞著的神佛,大的竟有幾人高低,小的只是拇指大小。除了佛像,還有無數的樓閣寶塔,飛禽走獸,奇花異草,人心中的極樂世界被虔誠的演繹著,即便我這個不信神佛的人站在這裡,也有一種想拜倒下去的衝動。正在留連間,遇到一個五台山來掛單的和尚,與他攀談,方才知道這些造像的究竟:正面五位佛祖分別是“藥師”、“彌陀”、“釋迦”、“毗盧”和“彌勒”;分站五佛兩旁的是十大菩薩;殿南山牆上塑著“四方三聖”、“四大天王”;殿北山牆上塑著須彌山上三十三層“仞利天”,還有佛傳故事和釋迦牟尼的本生傳說;大梁上是八大金剛,粱柱間是極樂世界;十二個樂伎菩薩,飛在各處表演著天界的歌舞。飛天、神鳥、孔雀、鸚鵡、仙鶴點綴在層層迭迭、雲霧繚繞的天宮樓閣之間,一派仙宮佛國的迷人景像。這樣的懸塑珍品在全中國也是獨一份,也不枉我千裡迢迢來看一遭。

東岳廟坐落在蒲縣的柏山上。柏山之下兩水環抱,柏山之上遍植松柏,環山路而上,越走越幽靜,經過招魂台,轉過華佗廟,蒲縣勝景的東岳廟就在眼前。百十米長的一條蹬道直通山門,兩旁是土地廟、將軍祠、御馬廊等等配屬建築。山門裡一幅對聯很有意思:伐吾山林吾勿語,傷汝性命汝難逃。或許因為這幅對聯,柏山的樹木多少得到了保全。東岳大帝黃飛虎是泰山的正神,執掌天地間的善惡禍福,兼管地府裡的幽冥鬼事。這裡是他的行宮,規制很全規模很大,不是鄉間小廟可以比擬。行宮正殿屋脊重重、巍峨壯麗;大殿前有樂樓、看台、金水橋和獻殿;大殿後是寢宮、子孫娘娘廟和天堂閣;四周環繞著兩層的廊房,下為管理人間禍福的各級衙門,上為立滿石碑的抄手游廊。走到最後有兩個小石拱門,上有匾額——“地獄”。走進地獄之門,一道石梯斜斜向下幽暗深長,前後左右沒有別的游人,整個廟宇只聽見風聲鳥鳴,心裡還真有些惶惶然。正左顧右盼間,猛見一具泥塑判官正怒目直指,更增恐怖,趕緊三兩腳走完地獄之路。地獄的第一層是陰曹,分為東曹和西曹,裡面各有三個判官還有被審判的亡人,西曹中有一組泥塑:坐著的岳飛父子和跪著的秦檜夫妻,真是善惡到頭中有報。兩陰曹間有菩薩殿,居中是地藏王菩薩,左右有觀音菩薩和火焰明王。地藏王菩薩有大誓願“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度不盡冤魂不返陽間”,如今誓願尚未成功,只好在陰間繼續普度眾生。觀音菩薩代表著慈悲,救度著尚有良善之心的陰魂;火焰明王像征著嚴厲,惡貫滿盈仍不思悔改者必被真火燒盡永世不得超生。菩薩殿前還有十八級台階,意思是十八層地獄,走下去就來到地獄的第二層。這裡仿佛一個天井,有點像平陸的地窨子,北東西三面共十五孔窯洞相連,構成了五岳大帝和十殿閻王齊全的地獄山,十八層地獄裡的景像在閻王殿內一一展現,一百四十多尊真人大小的明代泥塑演繹著無常惡鬼、牛頭馬面、種種酷刑、件件故事,陰陽界、奈何橋、望鄉台、孟婆湯各種傳說應有盡有,真可謂是嘆為觀止!整組泥塑作品是東岳廟的珍寶,即使在全國如此完整的泥塑作品也很罕見,幾乎可以和豐都鬼城相媲美。除了泥塑,東岳廟可看的東西還很多,比如行宮大殿的鬥拱梁柱上或泥塑、或木雕、或彩繪的民間故事,比如子孫娘娘廟的窗台上用來還願的嬰兒小鞋,還比如元代獻殿四根風格內容完全不同的石雕盤龍柱子。另外這裡也是山西重要的地方戲——蒲劇的發源地,一個東岳廟裡有三個樂樓戲台,每年廟會的時候,三台大戲同時上演互爭短長,整個東岳廟行宮大院擠滿了十裡八鄉的鄉親戲迷。據說也不是所有的戲班子都可以進東岳廟的,各個班子先在廟外比個高低,優勝了的名角名班才能上戲台演大戲。一座東岳廟,彙聚了人們求福、求祿、求財、求壽、求陰功、求來生的所有願望,也就難怪它從宋元至今一直香火不斷了!

如果說芮城永樂宮是山西最名至實歸的地方一點也不為過。永樂宮全名大純陽萬壽宮,是在元朝奉敕令修建的,前後用了一百一十年才建成,是道教全真派三大祖庭之一(道教全真派三大祖庭是山西芮城永樂宮——供奉呂洞賓;陝西終南山重陽宮——供奉王重陽;北京白雲觀——供奉邱處機),也是國內現存最大的道教建築群。它原本建在呂洞賓的故鄉永樂鎮上,一九五九年因為興修三門峽水庫歷時六年搬遷到此。永樂宮的元代古建築主要是四個大殿:龍虎殿(也是宮門)、無極之殿(三清殿)、純陽之殿、重陽之殿,其中三清殿是主殿,是元代廡殿頂減柱法木構建築,雄渾凝重,鬥拱上布滿木雕行龍、蟠龍、游龍,更顯壯觀。三清殿內就是國之瑰寶——壁畫《朝元圖》。三清是指原始天尊、太上老君、靈寶道君,三清合一,是為無極,所以三清殿又稱無極殿。朝元圖畫的就是道教的諸多神祗朝拜原始天尊的場景。在大殿的所有牆壁上共畫有二百八十六個人物,其中有皇天(玉皇大帝)、厚土、東王公、西王母、紫微、勾陳、南極長生、東極救苦八位主神,圍繞著主神大像還有二十八宿、星辰日月、山神河伯、豐都鬼王、元帥神將,甚至青龍白虎,天丁玉女等等形像,雲氣繚繞,袍帶生輝。整個殿堂的畫面前後呼應,左右逢源,千姿百態,栩栩如生,達到了工筆重彩人物畫的高峰。立粉帖金技法更增加了畫面的立體感,使得壁上人物呼之欲出。據說畫師是唐代畫聖吳道子的傳人,仔細觀摩確有吳帶當風的氣韻。和民間繪畫的隨意率真不同,永樂宮壁畫雍容華貴整飭嚴謹,完全是宮廷風格。永樂宮的管理人員告訴我:元朝是個不重視藝術的朝代,宮廷畫師流落民間,依靠繪制廟宇壁畫謀生,不經意間成就了元代壁畫的藝術價值。當我問到那些繁而不亂一氣呵成的線條的繪制方法時,他告訴我在搬遷整理永樂宮時發現了一件一米多長的木杆,木杆一頭用鐵絲固定,猜測可能是用來綁住毛筆的,畫師站在架子上手持木杆進行繪制,這樣長逾數米的線條就可以一揮而就了。但我還是有些懷疑,如果真是這樣,那畫師需要多麼高深的氣力才能完成這件工作啊!後來我查詢相關的資料,得知當時可能不是用毛筆,而是用一種草來繪制壁畫的,這種草和蘆葦相似,長約一米,內部中空,既直且韌,固定在木杆上,注滿墨汁以勾勒線條,這樣就能保證畫出的線條粗細一致剛健有力。永樂宮中除卻三清殿的朝元圖,其他大殿的所有牆壁上都有繪畫,主要是青綠山水連環畫,講述的是呂洞賓和王重陽的傳奇故事。壁畫是脆弱的,日曬雨淋牆毀屋塌都能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如何保護好這些國寶確實需要下更大的功夫,解決好保護和旅游的矛盾也是迫在眉睫。希望這一次的相見不會成為永別,如果未來有機會,我願意再次走進這壁畫藝術的殿堂。

山西寺院俯拾皆是,據說和逢廟必拜的閻錫山有莫大關系。我倒覺著這是山西民風使然。民心向富,崇鬼敬神,自然有了余力就會修廟以保長遠。不必計較那些跪倒在神佛面前的善男信女,多留心那些巍峨的殿宇,迷人的藝術也是莫大的收獲。文化往往就是用人們最習慣的方式傳承到了今天,撩開那熟悉的面紗,我們也許會發現更深沉的民族性格。走過這些林林總總的寺院道觀,仿佛再次走進了歷史。撫摸著那些廊柱雕塑,觀摩著那些彩繪壁畫,聆聽著那些鐘鼓之聲,我感到的是古人對生活的領悟和對幸福的向往。

七、走近晉商

小時候常聽到一種說法:“山西人,九毛九”,說的是山西人的吝嗇,於是很自然地以為那是由於山西貧困的緣故。後來讀余秋雨的《抱愧山西》,為山西自古貧窮的說法摘了帽子,於是又很自然對山西的富足抱有幻想。直到我游歷了山西一番後才對山西的貧和富,有著更清晰地認識。而寫到山西的窮和富,都離不開山西的商人。

山西商人很早就有,從隋唐時期經營晉南鹽業開始計算如今已經有一千多年了。那時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是“西安——洛陽——開封”一線,晉南和晉東南因為地理位置的優勢,本身又有鹽和煤的資源,興盛的比較早。元明清以後,中國政治經濟的中心北移南遷,山西的經濟中心也變遷了。平遙、太谷、祁縣因為處於通向北京的要道,並可以通過張家口與外蒙相連而逐漸興盛。山西商人因為貿易發家,最終以票號聞名,在清朝中後期達到了歷史的最高峰。山西商幫也成為了中國所有商幫中的領袖。可惜這份繁榮如煙花般燦爛,也如煙花般消散,辛亥革命後逐步崩潰沒落,雖然孔祥熙仍然富甲天下,但是不可爭議的事實是江浙滬的商人才是主宰中國經濟的決定力量。山西退出了中國商業經濟的舞台,應該是歷史的必然。

我的山西之行,從太原開始,經過祁縣、平遙和靈石,直到晉東南的陽城和晉南的運城。一路走來,我直觀上感覺的是山西的貧瘠,對於一個農耕為主的中國來說,這樣山丘縱橫的土地確實無法填滿老百姓的肚子。而像煤、鐵和鹽的資源在古代完全是國家壟斷的,百姓不能從中獲得任何好處。《易經》上有:“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治理名言。這方水土不養人,那就只有離開出去討生活。漫漫離鄉路,辛苦自己知。一朝得發跡,榮歸不嫌遲。多少走出口外的人倒在了路旁成為孤魂野鬼,也有多少人吃盡辛苦終於富裕了,然後就帶出更多的親朋好友出外謀生。走出去成為了山西人的一種自主的意識,成為了山西人經商的精神基礎,也成為了山西人發家致富的根本動力。因貧致富,富極而貧,兩者統一地體現在了明清晉商的身上。這種相互矛盾相互轉化的客觀現像,應該有它必然的外在和內部的原因。外在的原因從中國近現代的歷史就可以知道,而內部的埋藏在山西人心靈深處的性格原因是什麼呢?

山西民諺:金太谷、銀祁縣、平遙的銅錢數不完。祁、太、平三大商幫正是山西商人中最鼎盛的三支,也都因為票號的經營成就了非凡的事業。如今那些銀子元寶車載鬥量的票號完全湮滅了,僅剩下一些遺跡供人參觀,最為典型的就是平遙的日升昌票號。

日升昌是否是中國第一家票號還需要論證,目前太谷和祁縣都找出一些證據說自己境內的某個票號才是中國票號的老祖宗,這多少受旅游業的影響。但雷履泰經營染布莊最終改制成為票號的故事早已經深入人心,而且日升昌為中國影響最大獲利最多的票號也是不爭的事實。“彙通天下”的御賜金匾依然掛在大堂之上,昭示著它往日的輝煌。游覽過日升昌票號的人,一定對於它的密碼體系、地下金庫記憶很深,而我則對它在經營中的一些理念更感興趣。

第一是責權明確。東家的所有權和掌櫃的經營權分開,大掌櫃負責經營和三掌櫃負責內務分開,賬房和信房分開,存款和取款分開,以及跑街和收賬分開等等。這些責權的明確分離保證了整個票號良好的運營環境,避免了過多的人事糾紛,因此這裡人員精簡,效率很高。一般總號也就是二三十個人,分號七八個人就能開張了。第二是重視人才。身股的概念把票號中所有的雇員都緊緊抓住了,大家成為休戚相關的整體,很好地保證了人員的穩定性和積極性。同時通過一整套的升遷和獎懲機制著重發現和培養了人才,並通過身股的分配關系突出了對人才的重視和保護。第三是積少成多。票號主要從事存取業務,彙兌業務和貸款業務,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彙兌業務。票號從彙兌的費率,銀錢的兌換上都有周密的考慮,充分發揮積少成多的作用,創造出重要的收入來源。第四是官商結合,第五是扶植同鄉,這些就不贅言了。正因為制度上的保證,又順應了當時中國經濟的發展,晉商很自然就走在了時代的前頭。這些制度在票號建立之初就基本確立了,經過了上百年的經營並沒有多少改變。任何事物都是兩面的,不發展優勢也很容易走向反面。比如東家和掌櫃的關系使得東家日益遠離經營的中心,使得很多決策往往滯後於市場的發展。再比如因為與政權的關系過於緊密,清王朝的滅亡使得票號成了覆巢之卵。商人在中國古代的傳統中都是社會的末流,他們努力的掙扎,始終無法改變弱者的命運,無論他們用多少銀錢堆疊出了壯麗的門樓,還是通過捐官得到了燦爛的頂戴,但歷史命運的悲劇,仍然無可避免!人不能脫離他生活的時代,也無法改變環境賦予他的性格。走在日升昌票號中,撫摸著嵌著銅板的厚厚的磚牆,我不免感嘆像雷履泰這樣敢於變革的人畢竟是少數。山西商人中因循守舊的性格特點比較突出,也因此失去了他們最後轉制成為銀行的發展機會。其實山西商人在經營中的守舊特點在清朝後期北方的票號與南方的錢莊的交鋒中就可以發現,雖然當時錢莊因為受到外來資本衝擊較早較深而過早的退出了歷史舞台,但他們靈活的經營模式也的確衝擊了票號的發展。很可惜這些身居山西的老財主們並沒有吸取這個經驗教訓,反而標榜自己的穩妥作法是取勝的關鍵。這種基於農耕制度的保守經營心態也是山陝等內地商人很重要的性格特征。

靠貿易和票號致富的山西人,無一例外地為自己修築起了壯麗的宅院。我先後去了祁縣的喬家大院和靈石的王家大院。喬家以嚴謹整飭讓我感慨,王家用精巧壯麗讓我心動,各有各的好處,各有各的特色。但從總體上說,也有許多相似的特性,也能反映出主人共同的性格。一部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讓喬家大院名滿中外,如今紅燈籠也成了所有山西宅院最重要的點綴,不過我還是寧願把它遺忘,還原歷史的真實。

喬家大院正門開在一條小巷之中,四面都是幾人高的院牆,門外是百壽圖的照壁,兩邊對聯“存天理以覆人欲,蓄道德而能文章”,是左宗棠的手筆,整個一幅儒商的裝扮。走進門內,一條筆直的甬路直通小小的祠堂,兩旁六個獨立且連通的院落,北面院落為三進,軒昂壯麗;南面院落為兩進,略微低矮。院落房子的高低大小覺得了居住主人的高低尊卑,處處顯示著封建禮法的嚴謹。所有的房屋和門楣都裝飾得富麗堂皇,雕刻的精致繁盛,屋脊上連綿的福雲流淌著主人對生活所有的企盼和向往。不過房子雖大,住起來也並不舒服。比方說住宅內沒有一處花園,高牆深院,一片灰色,實在是了無生趣。相比起來王家要好一些,也許因為喬家始終是商人,而王家由商而官的緣故,王家的高家崖和紅門堡壯觀的可以和皇宮相比,每一個細小的地方都被木雕、石雕和磚雕充滿著,可以算是我去過的最富麗豪華的住宅,很難想像這僅僅是一個山西土財主的鄉下院落。尤其是紅門堡被整體規劃成一條龍的樣子,宅門是龍頭,中間一條甬路是龍身,寨牆上的望樓是龍尾,而且每一個房脊都是龍頭,這樣張狂的氣勢也只能用天高皇帝遠來解釋了。兩個大院我都請了導游細細的講解,從中知道了一些喬家和王家的發家故事。兩家都出身寒微,幾代人辛苦積累,逐漸成為一方的豪強。這也是所有晉商同樣走過的道路。家族興盛時也都很注重子女的教育,有比較嚴格的家規族約,這是兩家都能夠長時間興旺的保障,喬家直到抗戰爆發才棄家而走,王家也富裕長達八代人一兩百年。大院中到處都是對聯篇額,比如“讀書好經商好效好便好,創業難守業難知難不難”、“惜衣惜食緣是惜福”、“知足閣”、“學吃虧”等等,倒也都是些教化的至理名言。但是在這一片繁榮的背後,似乎也能看到一些不合適的地方。晉商富裕以後都花大力氣修建宅院,這一方面反映了他們陳舊的意識,也說明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超前的經濟實力沒有再投資的途徑。修建無比壯麗的住宅成了多余的浮財唯一的去處。構築這樣得金銀窩只能是虛張聲勢,而生長在這樣安樂窩裡的子孫們也只有奢侈腐敗的必然命運了。如今各地都保留著很多山陝會館,也一樣的軒轅壯麗,這種窮極乍富的奢侈鋪張也是山西商人的一個性格弱點,他們忘卻了祖先創業的艱難,忘卻了經商中克勤克儉、誠實守信、積少成多、相互協同的真理,成為許多山西商人敗落的直接原因和外在表現。

吃苦耐勞,銳意進取的美德使得晉商發家致富了;奢侈浮華,因循守舊的劣根卻讓晉商慘淡失敗。歷史時代前進的無法阻擋,晉商只能是作為封建時代回光返照的一現曇花。我曾經疑惑過封建制度是否真的阻擋了經濟的發展,因為我從晉商、徽商身上好像發現了反例。如今仔細想來,基於土地農耕的中國封建制度從根本上約束了人們的思想形態,因而商人在這種制度裡不可能真正做出超越時代的作為。晉商的繁榮有他必然的原因,比如自身的努力奮鬥,團體性的協作發展,以及封建社會兩千年來積累起的財富等等,但從根本上來說靠流通發家的晉商並沒有改變生產關系和生產結構,沒有能力推進生產力的劃時代發展,於是他們只是聚集了社會中的財富,最終也揮霍掉了這些財富而已。這真應了一句老話,錢財如流水,歷史碰巧讓這些流水湧進了晉商的漩渦,歷史也終將把這些流水抽離出來湧向別處。從這個角度來說,封建制度過於強大的土地約束作用的確是阻礙近代中國經濟的發展。

我先後去過安徽和山西,了解了一些封建時代商人的生活軌跡,這留給我的思考很多很多,有關於歷史,更有關於現實。如今這些曾經輝煌後又衰落的商家宅院,因為旅游重又興盛了起來。在我看來,它們與其說是舊時代商人的紀念碑,不如說是他們歷史悲劇命運的墓志銘。

八、走筆山西

從山西回來三個月後,我又通過筆墨文字重新走了一回山西。時間沒有磨滅我的印像,許多精華之處更為熠熠生輝。山西之行是一次我對黃河黃土文化再認識的過程。雖然走的太急促,看得太匆忙,但山西豐富的歷史文化和人文的內涵還是觸及到了我的思想深處。作為中國人,有必要很好的認識我們的祖先,認識我們的過去,山西恰好保留了許多資源,使得我可以把書本的知識和眼前的實物一一印證。黃仁宇提倡一種大歷史觀,我很贊成這個觀點,歷史不是刻板的考據,而是綜合經濟、文化、政治,甚至習慣、風俗和心理的研究。學習歷史也是研究自己的一種方法,經過游歷增長的知識與謹慎思考獲得的感悟結合起來,就是人生的智慧。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根,晉祠也是山西地方的文化之源,飲水思源,寫這兩個地方算是我的一種尊重吧。但壺口瀑布帶給我的遠比我想像的要多,站在她的面前我更感到一種震撼、一種畏懼。“好大的水啊!”這是我對瀑布的感嘆,更是我對中國傳統文明的感嘆。時而水漲,時而水落,時而高峰,時而低谷,不管世人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正如這滔滔黃水天上而來,正如這滾滾濁濤奔流而去,永永遠遠在你我中國人的心中。許多學者認為中華文化已經斷根,我不這麼認為,今天的中國依舊是中國,那種文化的傳承沒有終結,還記得盤古開天女媧造人的傳說嗎?還記得三國群雄漢唐遺風的故事嗎?還記得史記漢書詩詞歌賦的文字嗎?這些文化的水流早已經彙聚成為這無邊無際洶湧澎湃的大水,衝擊在我們的心頭。這種文化的傳承從我們還是搖籃裡的嬰兒就開始了,從老祖母的呢喃兒歌聲中就開始了。今天我站在黃河的面前,親耳聽到那流水之聲,也喚起了我心底裡的文化之聲。黃河的美決定了中國人的審美取向,也就決定了中國人的文化取向。

中國的傳統文化和西方的很不同,古代的大思想家很少把精力放在純粹學術的探討上,經世之學多重實用,可以說中國古人傳下來的學問全是實用的哲學。長久以來這些先哲的智慧逐步形成了我們中國人相對統一的傳統社會觀——倫理治國,信義傳家。晉祠的剪桐封弟講的就是信,山西的關公崇拜說的就是義,不要小看這簡簡單單兩個字,它們依然是中國人普遍的價值判斷標准。許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就來源於這種倫理的精神,倫理在中國不是一種學問,而是一種治理世界的方法。與西方的神權哲學相比,倫理哲學要親切很多,至少它是一種可以體驗的哲學,我們不用等到去了所謂的那個世界才能驗證,只要簡單的體會一下愛父母愛子女愛親人的心就可以明白倫理的力量。中國的治國哲學不是用來崇拜的,它很切實地走了一條“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自然道路。平遙古城就是倫理治世的一個標本,從


精選遊記: 平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