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遐想

作者: hongmei

導讀武侯祠座落在四川省成都市南郊,翠柏紅牆,環境幽雅宜人。正如愛國將領馮玉祥匾額上寫的那樣“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謹慎;仰風流於遺跡,萬古清高。”我正是懷著仰慕諸葛亮一生勵精圖治、愛國愛民、萬古清高的風采來拜謁武侯祠的。 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琅琊陽都(今山東沂水)人,是我國歷史上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他對我國西南地區的統一和經濟 ...

武侯祠座落在四川省成都市南郊,翠柏紅牆,環境幽雅宜人。正如愛國將領馮玉祥匾額上寫的那樣“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謹慎;仰風流於遺跡,萬古清高。”我正是懷著仰慕諸葛亮一生勵精圖治、愛國愛民、萬古清高的風采來拜謁武侯祠的。

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琅琊陽都(今山東沂水)人,是我國歷史上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他對我國西南地區的統一和經濟文化的發展作出過積極的貢獻。在一千多年的歷史上,統治者視他為“勛高管樂”的“忠臣良相”。庶民百姓則把他作為智慧的化身。不少地方建立了祭祀他的祠廟,據說成都武侯祠是保存至今規模最大的一座。因諸葛亮官至蜀漢丞相,封武鄉侯,死後謚為忠武侯,記念他的祠堂就簡稱“武侯祠”。

雖然武侯祠大門上的橫額是“漢昭烈廟”,前面是劉備殿後面才是諸葛亮殿,歷史形成了君臣合廟的規模。但人們一直把它稱為“武侯祠”。祠內劉備祖孫,關羽父子,劉備與文臣武將等人物的泥塑像,碑碣、匾額等歷史文物吸引著中外游客。諸葛亮殿的兩角峙立鐘樓、鼓樓,東廂為書房,西廂為客廳,室外迥廊,可以憑眺綠水漣漪的菏花池。祠內匾額、對聯多為贊頌和評價諸葛亮的。參天的松柏,古近代仁人志士的手跡、匾額,回廊、古道中眾多游客踏廊混雜而走向清晰的回音,都讓人感到古人確已離去久遠。但武侯留下的豐功偉業和文物,卻警世後人。

祠內諸葛亮殿,老一輩文學大師郭沫若《蜀道奇》手跡:“鞠躬盡瘁兮諸葛武侯誠哉武,公忠體國兮出師兩表留楷模。”說出了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後被謚為“忠武侯”,確實值得稱贊。他在前後《出師表》中留下的公正、忠心、憂國憂民的精神,被視為國家干部的標准一點也不為過。

近人王天培撰寫的碑文:“公本識字耕田人,為感殊遇驅馳,以三分始,以六出終,統一古今難,效死不渝,遺恨功名存兩表;世又陳強古冶子,應笑同根煎急,誰開誠心,誰廣忠益,安危天下系,先生以往,緬懷忠義拂殘碑。”說出了諸葛亮本在讀書耕田,為感謝劉備“三顧”的知遇之恩而替他奔走,以三分定天下開始,到六出祁山病終。統一天下是古今一大難事。他卻鞠躬盡瘁,至死不懈。遺恨的是未能成功,只留下記載他功名的前後《出師表》。如今世上又出現陳強、古冶子應該笑他們本是同根生,卻又相互撕殺。誰能像諸葛亮那樣開誠布公,集思廣益,把天下安危系於一身。他雖然不在了,仰幕他風範,緬懷他的後人當是不少的啊!

武侯祠的碑文、匾額多處提到的膾炙人口的前後《出師表》體現了諸葛公的高風亮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情操。對今人、特別是國家干部,難道不是警世恆言嗎?

佇立在諸葛亮殿內的,武侯貼金泥塑像前,看見他慈眉善目,手持羽扇,栩栩如生。使我浮想聯翩,回想起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國一天天繁榮強盛起來。但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香港、澳門回歸後,台灣還末統一。而我們的一些國家干部,甚至某些高級干部。卻把黨和人民的培養忘的一干二淨,把黨和人民給予的權力用來以權謀私。而不是鞠躬盡瘁,報效祖國和人民。他們貪贓枉法、索賄受賄,買官賣官,腐敗透頂。成為挖社會主義牆角的蛀蟲,成為黨和人民事業的敗家子,最後身敗名裂、遺臭萬年。這些人面對“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的匾額,應該反省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確定一下自己以後的道路應該如何走下去。

遼寧省盤山縣鄉鎮企業管理局

劉 洪 美


精選遊記: 成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