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太白之巔(一)

作者: yeoman

導讀 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陝西眉縣以南的秦嶺西部,據 310國道 20公裡處,總面積 56325公頃。保護區以典型的暖溫帶山地森林生態系和完整的第四季古冰川遺跡而馳名中外。旅游區內的自然風光以“雄、奇、古、險、秀”而稱著於世。 我國大陸東半部最高峰,海拔3767米的太白山拔仙台就坐落於此。 神氣的太白山森林旅游區,在盛夏季節能給您戰線“春、夏、秋、冬”� ...

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陝西眉縣以南的秦嶺西部,據 310國道 20公裡處,總面積 56325公頃。保護區以典型的暖溫帶山地森林生態系和完整的第四季古冰川遺跡而馳名中外。旅游區內的自然風光以“雄、奇、古、險、秀”而稱著於世。

我國大陸東半部最高峰,海拔3767米的太白山拔仙台就坐落於此。

神氣的太白山森林旅游區,在盛夏季節能給您戰線“春、夏、秋、冬”的絕妙景像,充滿野趣詩情的山容水態和原始仿冒是您獵奇與回歸自然的絕好去處;優美奇特的大自然風光是您鍛煉意志、陶冶性情和休閑度假的天然樂園。

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誠邀您共享大自然的浪漫情趣,共同探尋大自然的珍奇與奧妙。大自然有您一個溫馨的天地!

------引自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旅游游覽券

計劃著到太白山,差不多有一個多月的時間。那時LOGLI在網上掛了帖子,征求同去的伙伴。當時以為太白山是在山西的,所以想也沒多想就報名說也要去,說是要回山西,要到太行山去。直到看了LOGLI的計劃書,才知道太白非太行,兩者相差得遠著呢。

可是,太白山,中國南北分界線秦嶺的主峰,有3767米的高度,這樣的挑戰依舊引起我的興趣。盡管朋友們笑著威脅著說有黑熊羚羊出沒,山高坡陡不易攀登等等,我還是決定按原計劃出發。

登山小分隊的人選一直沒有確定下來,一會兒說會有北京的MM加入,一會兒說有另外的朋友參加,而我,偏偏又感冒了,鼻涕流個不停,咳嗽個沒完沒了。直到出發前一個星期,我才得知同行的只有LOGLI,PARZU和我三個人。人少,很多事情就沒有辦法解決,比如包車,費用也會相對地高上去。不過我們都挺樂觀地認為,應該在西安碰上其他的隊伍吧。

9月29日,工作效率高得出奇,所有要在節日前的工作通通完成。因為,9月30日的清早,我們就要出發了。到車站碰頭,才知道,原來忙碌的不止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是擠出的這一天時間:PARZU有個會議要開,想辦法逃了;LOGLI把定單一下,就逃之夭夭。在車上,不放心公司的事情,還打了幾個電話,請朋友代發了兩個電子郵件,方才放心地開始假日的行程。

看到你的背包的我的眼

經過二十多個小時的顛簸,我們於10月1日早上到了西安。還沒下火車,我們便討論接下來的行程。討論結果是,下車後先打聽一下包車的行情,最好能找到同去厚畛子的人。

西安火車站的對面便是西安長途汽車站。剛剛下過雨的廣場有點髒,和其他城市的火車站同樣亂哄哄的。

我們在廣場上穿過,眼睛掃描著,時刻准備發現同樣背著大包的游客。對我們而言,碩大的登山包是同好者的標志。發現了兩個,LOGLI和PARZU小碎步跑了過去,問:“你們是到哪裡去的?是去太白山嗎?”對方回復了友好得笑容:“我們是要到廣東去的。”啪啪,我聽到了兩個希望破碎的聲音,兩個男孩的表情不大好看了。

繼續前行,我們已經向車站邊的微型面包瞄准,實在不行,就只能包個小的士了。突然,從一輛開過的公交車後冒出了一個、又一個、還有一個……整整一排的登山包。剛剛黯淡下去的我們的眼睛刷地就亮了,就像迷路的人見到了明燈,就像溺水的人見到了稻草,就像飢餓的人見到了饅頭。

男生們上前打招呼。烏拉,果真是去太白的。“你們是從哪兒來的?”

“北京。”

“綠野二隊的?”

“是,也不全是。你們呢?”

“我們從上海來的。”

就這樣,我們加入了大隊伍,跟著一起到了包車的地點。天吶,包的車居然只是個20座左右的中巴。數一數,我們有28個人加28個大包,這小小的面包是否可以承載我們呢?到了這個份兒上,也沒有其他的辦法了,只好大家擠一擠了。28個包統統壓在了頂上,28個人左緊緊右擠擠中間夾夾塞塞,居然就這樣全上了車。嘿,還又上來2個跟車的售票員。

承受著巨大的負擔,汽車開始前進了。車上的人們,有的在相互認識與聊天,有的在閉目養神,也有的在欣賞沿途的風景。出了西安城,過了周至縣,車突然停了下來。原來是負載太重,汽車出了點故障。我們下了車,這時,太陽也出來了。

三三兩兩地站在路邊,我們的神情也灑上了陽光。這時才知道,原來28人中,有6、7個小分隊,真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我們走到了一起”。大家隨意地聊著,交流著關於裝備關於路線關於旅游的各種信息,氣氛就像秋日的陽光,暖暖的,懶懶的,有一搭沒一搭地自在閑散。 停停走走,車子在路上壞了三次,大家都笑著說干脆就我們在前面走一走算了,反正過一會兒車又壞了。

汽車終於止住了它的小脾氣,把我們帶入了山區,延著曲折的山路盤旋上升。由於前兩天下雨,山路有幾段塌方,我們在慶幸錯開了塌方的同時,心依舊一懸一懸地接近了目的地---厚畛子鄉。

到厚畛子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四點多了,比我們預計的時間要晚了一兩個小時,車況和路況都有影響的緣故。

吃了一大碗面,買了十幾二十個饅頭,我們就又背上包出發,向第一個宿營地---鐵甲樹進軍。這時,我發現自己的體力根本就不行,緩緩的山間公路而已,我已經走得氣喘吁吁,疲憊不已。我對LOGLI說:“我不行了。明天我從原路返回,自己一個人到西安去玩玩算了,否則以我現在的狀況,今後幾天的路程只會拖大家後腿。如果因為我的緣故,害得你們登不了頂,我會很內疚的。”

“你行的,”LOGLI鼓勵我,“別泄自己的氣,你應該相信自己能行的。”

跟著他的步伐,我走著,卻依舊懷疑自己能否堅持得下來。

拖著酸酸的腿,揣著懷疑的心,我度過了在太白山的第一個晚上。據森林管理員說,晚上會有羚牛出沒,可我見到的卻只有北京綠野二隊的“羚羊”。山裡的夜很冷,我那據說防寒到零下17度的睡袋顯然不夠保暖。半夜裡,我被凍醒,又迷迷糊糊地睡著。

與仙山靈草擦肩而過

山裡的空氣就是不一樣。早上起來,鑽出濕漉漉的帳篷,清冽的空氣中有香甜的味道。

沒有鳥兒在鳴唱,只有清泉潺潺流過、微風悄悄劃過的聲音。

輕聲地招呼,怕驚醒山中的精靈。在溪邊洗臉,欲滌盡凡世的塵埃。

匆匆地吃過早飯,收拾帳篷,整理行裝,我們踏上了正式的行程。似乎是考驗我們的勇氣,才出發不到5分鐘,就是一道獨木橋橫在眼前。大家彼此幫助著,牽著手,過了窄窄的第一關。

接下來的路就是崎嶇陡峭的山路了。我依舊自己給自己泄氣,對LOGLI重復昨天的話:“你們上山吧,我從昨天的路返回,省得到時候拖大家的後腿。”LOGLI也堅持著前一天的觀點,認為我一定能行。

走了一段路,山中的美景吸引了我的全部注意力,我已經沒有精神去考慮什麼行與不行的問題了。陽光穿過茂密的樹林照耀在鋪滿腐葉的山路上,清清的山溪時近時遠地陪著我,秋日的樹葉或紅或黃或綠地絢爛班駁,朋友們背著大包的身影在前頭矯健地行進……美哉!

“我們都是飛行軍,”輕快的旋律在心頭漾起,腳步也不再那麼的沉重,路途也不再那麼的艱難,情緒也不再那麼地消沉。我不再提什麼要回去的話了,大山的沉靜給了我勇氣,大山的美麗給了我力量,我覺得自己是可以登到頂峰的了。

經過另一段倒木鋪就的獨木橋,我們看見有半傘形狀的物體長在樹上,“是不是靈芝呀?”大家都是一臉的問號。前面的朋友掰下來一個,拿在手裡研究著。我也掰下來一個,看了一眼,不像我想像中的靈芝那麼水靈,木木的,纖維粗粗的,“這怎麼會是靈芝呢?”我隨手把它扔在了一邊,繼續前進。

“靈芝古稱“仙草”能治百病,最早的《神農本草經》至《食用菌》等醫藥書籍的記載,靈芝夏、秋季生於櫟樹和其他闊葉樹的木樁旁或倒木上,有時也生在鐵杉等針葉樹上。單生至群生,在海拔800米至3000米之間的松櫟混交林中。……”從西安回家,一位去了貴州的朋友送來包靈芝,說是難得的珍貴藥材,在包裝袋上,赫然印著這樣的文字。

哎呀呀,原來那小傘狀的東西真的就是靈芝!而自己就這樣輕易地拾起,又輕易地拋棄,就這樣和仙山靈草擦肩而過!

想到當時的自以為是和不以為然,現在的我,臉怎麼紅了?想要把責任推給“盜仙草”的青蛇,她采的靈芝好像是長在山巔之上,周邊光禿禿的,沒有什麼樹木的。但是,誰也沒說過靈芝就得是水靈靈的。所以,還是怪自己的無知和不學無術吧。

沉痛的教訓一:出發到某地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知識的准備工作,包括天文地理以及動植物知識。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