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首次印度之行:抵達德裡

作者: 王在田

導讀清晨起床去趕七點五十分的印航班機,誤了頭班地鐵,七點才到機場。好在樟宜機場效率很高,稍微遲到些關系不大。臨行前一個同事對我千叮嚀萬囑托,說他在印度長大,天經地義地認為搭國際航班必須提前三小時到,國內航班也該准備兩小時。我銘刻在心,但後來也沒有派上用場,離開印度時居然是在起飛前一小時買的票,照樣安安穩穩地回來了。關於在印度旅行的正確� ...

清晨起床去趕七點五十分的印航班機,誤了頭班地鐵,七點才到機場。好在樟宜機場效率很高,稍微遲到些關系不大。臨行前一個同事對我千叮嚀萬囑托,說他在印度長大,天經地義地認為搭國際航班必須提前三小時到,國內航班也該准備兩小時。我銘刻在心,但後來也沒有派上用場,離開印度時居然是在起飛前一小時買的票,照樣安安穩穩地回來了。關於在印度旅行的正確心態,一言以蔽之,就是期望越低越幸福。不僅印度如此,到處都不例外。印度有兩家國際航空公司:Indian Airlines和Air India。這不像中國兩岸的情形可以翻譯成中華航空和中國航空,我對之束手無策。只因為買的是前者的機票,所以把它近水樓台地稱為印航。兩者原本是一家,都叫Indian Airlines,最近才分家,據給我訂機票的票務說尚未分割了當,許多資源還在共用,導致有時訂票專線整天整天的打不通。兩者航線相似、票價相近,因此既不是根據航線區域,又不是根據市場定位劃分,不知分家所為何來。

我們的航班經曼谷飛新德裡,是一架125座的空中巴士320,除了幾個在曼谷下飛機的泰國人以及我們兩個中國人,剩下的乘客全都是印度裔。上飛機的順序,中國是一股腦兒排隊上;美國是讓坐在後排的乘客先上,減少擁堵;而印度則是“家庭先上,散客後上”。這就讓我有點犯糊塗:“家庭”是怎樣定義的呢?我和我太太倆也是個家庭啊!但剛要過就被攔住了,原來它的意思大概是讓有老人小孩的家庭先上,那你直說讓“老弱病殘孕嬰”先上不就得了嗎。

印航是我印度之行唯一有女性服務員的地方,幾位空嫂空奶來來回回在忙乎。忙什麼呢?飲料也好,正餐也好,都不推車,全都是一盤一盤捧過來,這樣一來可就慢了,她走一趟只能送兩排乘客的飲料,或者是一排乘客的正餐。盡管乘客不多,送完一輪還是得半天。

連曼谷經停,這班飛機一共花了七個半小時,從八點飛到三點半,調完時差,當地時間是下午一點。

天灰蒙蒙的,看不見太陽,毫無旋律、節奏、和弦可言的“梵音”回蕩於空蕩蕩的英迪拉甘地國際機場的到達大廳,更平添了幾分冷清。

來印度之前,我同一個印度同事喝下午茶時曾經問過他有關入境的問題。我聽到傳聞說有的印度官員會尋釁索賄,而我的回程機票尚在等待名單上,怕他以此為由拒絕我入境。如果擺明了索取賄賂當然又好一些,只怕他不敢明說而只向我暗示,如果我不會意的話豈不就糟糕了;又萬一我會錯了意,主動給他紅包而他並沒要,這可是犯罪行為,豈不更糟糕?我的同事是個難得的忠厚長者,嘆了口氣說:你還是不要給他任何賄賂的好。

我碰到的這位官員看上去倒不像貪官,是個精瘦的老頭,就是手腳慢了點。我看他這條隊伍最短就排他那兒了,沒想到別的隊伍都快完了我這裡還沒輪到。好不容易到我了,他首先拿起護照研究我名字的發音,我起初不知道,只見他喃喃細語,以為他在尋找我護照的漏洞以驗證這是贗品而我是卡伊達組織的人肉炸藥包,結果過了好一陣子他指著我的名字開口吐出兩個音來,我趕忙鼓勵他,狠狠點了點頭,他這才繼續看下去。老頭伸著根食指,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在電腦上敲,讓我都看不下去了,抬頭看見Grace早已辦完了手續在那兒對我扮鬼臉呢。

等到我辦完手續時她已經等得做不出鬼臉了,只想盡快離開這裡。

這個堂堂的首都國際機場到達大廳也實在是太破舊晦暗了些,看上去就像是中國的某個老火車站,還得是門可羅雀的那種。出了機場就熱鬧了些,一大群出租車司機正等著羅我們這兩只洋雀。

根據LonelyPlanet的攻略,從新德裡機場出發萬萬不可疏忽,特別是晚上,必須找預付費的出租車,而且未達目的地之前決不能應司機的要求把發票給他。這一點我們發現已經有所改善:發票有兩聯,因此不必擔心司機拿走發票翻臉不認賬。我們的目的地是位於新老德裡交界處的Connaught Place,坐一輛五座小面包車,付了210盧比,大約折合40元人民幣。

從機場通往德裡的道路,並不像有的游記聲稱的那樣是寬敞通暢、綠樹成蔭的高等級高速公路。寬敞處有之,最多六車道而已;通暢處亦偶爾有之,但既非封閉公路,又不時有牛任意往來,加上車輛隨意變道,讀者可以想見這條路能有多“通暢”。至於綠樹成蔭處當然不少,新德裡的綠化還是不錯的。但注意一下就會發現:從機場通往城區的路是光禿禿的,進了城區才開始有樹,等到有樹時,道路距離“寬敞通暢”已經相去甚遠了。

事實上,在我橫貫印度東、北部的兩周旅程中,我從未走過一條嚴格意義上——即封閉、分道、速限三者兼備——的“高速公路”。當然,車輛“高速”行駛的“公路”還是有的,雖然險像環生,坐久了倒也不至於太過心驚膽戰。


精選遊記: 新德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