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游記(之六)

作者: zhuyt

導讀——奧地利印像 因斯布魯克 今年春節期間,無意中看了中央電視台播放的宋祖英在維也納舉辦新年音樂演唱會實況錄像後,我開始收集有關維也納以及奧地利的資料,也是為自己准備到那裡去作個准備,在此之前,奧地利在我的記憶裡它只是個“音樂王國”的符號。這次歐洲之旅我在這個國土上逗留了66個小時,是停留時間最長的國家,奧地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使我� ...

——奧地利印像

因斯布魯克

今年春節期間,無意中看了中央電視台播放的宋祖英在維也納舉辦新年音樂演唱會實況錄像後,我開始收集有關維也納以及奧地利的資料,也是為自己准備到那裡去作個准備,在此之前,奧地利在我的記憶裡它只是個“音樂王國”的符號。這次歐洲之旅我在這個國土上逗留了66個小時,是停留時間最長的國家,奧地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使我對這個國度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音樂之都”奧地利形狀像一把小提琴,因為位於歐洲的正中位置,所以她又被稱為歐洲的心髒和連接東西的十字路口。位於歐洲中南部,與德國、瑞士、意大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國接壤。面積8.4萬平方公裡,人口800萬左右。

2月23日早餐後,我乘汽車離開瑞士的盧塞恩前往奧地利。汽車一直沿著阿爾卑斯山脈北麓的高速公路向東奔馳,由於天下著小雪,車速不很快,120公裡的路程走了大約一個半小時。十點半到了列支頓士登的首都瓦杜子,游覽這個郵票王國是我這次行程內容之一。我用了40分鐘游覽這個城市,先後參觀了郵票展覽館、市政廳大樓外景以及城市建築。這裡真是太小了,整個國家只有160平方公裡,人口也不到5萬,首都瓦杜子人口只五千有余。無論是土地面積還是人口,列支頓士登國家只相當於我國的一個中型鄉鎮。這裡沒有什麼特別的,也沒有太值得欣賞的建築物。

離開瓦杜子沒有多長時間就進入了奧地利境內,我們在奧地利西部的一個我叫不上名字的小城市解決了午餐。飯後繼續前行了約150公裡,於下午三點半左右趕到了奧地利西部重要城市,蒂羅爾州首府因斯布魯克。這是一座冰雪勝地,著名游覽城市和冬季運動勝地。茵斯布魯克位於奧地利西部茵河河畔,四周被高山環繞,山峰終年積雪,是典型的阿爾卑斯風景區。

茵斯布魯克城內有古代連環拱廊、凱旋門、官邸、宮殿、世俗博物館、霍夫教堂、公侯堡等古建築。我游覽了其中的凱旋門、霍夫教堂和公侯堡(也叫金頂屋),建於16世紀中葉的霍夫教堂,教堂廣場有馬克西米連一世皇帝的大型紀念碑,周圍矗立著28尊他祖先的青銅雕像,顯得威武壯觀。公侯堡為15世紀的城堡,以其鍍金銅頂的陽台著名,有“金頂城堡”(或“金頂屋”)之稱。陽台的圍攔和柱子上也有雕刻,顯得挺華貴,很像大劇院裡的高級包廂。是當地一個公爵為了女兒婚禮而修建的,因為婚禮演奏在建築物前的廣場上舉行,當然場面一定很熱鬧了,公爵女兒及女婿要站在這個陽台欣賞臣民們為她們歡歌演奏。整個城市的各種建築物的正面都有精致的雕刻和美麗的裝飾,顯得古色古香、富麗堂皇,古官邸——今天的市政廳塔樓高聳入雲十分華麗壯觀。“茵斯布魯克”意即“茵河上的橋”。市區分布在茵河兩岸,有一橋相連,橋高91米,極為壯觀。橋下河水十分清澈,可見河底的卵石。由於正在下雪,兩岸所有的樹木都成了“霧凇”,所有的物的頂都被白雪覆蓋了。站在古橋上觀賞兩岸這種並不多見的景色,令我賞心悅目、心曠神怡,頭上的雪水流淌到臉上也全然不顧。

第二天清晨起來我打算到外面溜溜灣兒,出門一看雪比昨天下得還大,眼前一片潔白,整個城市變成了冰雪世界。我有好多年沒有經過這樣的大雪天氣了,雅興也來了,拿出相機去欣賞雪景了。“霧凇”、“白頂”教堂、“白紗”女神都一一被我收進了鏡頭。早餐後,離開因斯布魯克前往首都維也納。

維也納

由於天下著大雪,汽車的速度不很快。我們仿佛在冰雪世界裡翱翔,阿爾卑斯雪山、形狀奇異的霧凇、白雪皚皚的原野,好一派千裡冰風、萬裡雪飄的北國風光!當汽車沿著高速公路一直向東行,走出約250公裡時突然停了下來,只見前面一眼望不到邊的汽車長龍,不知道前方發生了什麼問題。不到半個小時,從廣播裡得知前方大約十公裡處發生了多輛汽車相撞的嚴重交通事故。因為外面的雪在不停的下著,我們只好在窩汽車裡耐心等待。沒事可干,我拿出隨身攜帶的地圖,了解有關維也納的資料。維也納作為中世紀歐洲最大的三座城市之一,至今仍保持著昔日顯赫的地位,以“音樂之都”聞名遐邇。它位於奧地利東北部阿爾卑斯山北麓多瑙河畔,四周環繞著著名的維也納森林,南面是深幽的山谷和開闊的平原,是一座典雅、美麗、清潔的花園城市。面積有415平方公裡,人口160 萬,這意味著約有五分之一的奧地利人在這個城市 。

不知不覺中度過了近兩個小時,快到下午一點時,交通警察指揮所有被困的小型汽車掉頭開出高速公路,另辟新徑。我們又餓了一個多小時,當重新駛入高速公路後,在一個服務區吃了一頓“麥當勞”。下午四點左右我們來到了維也納市內,520公裡的路程足足跑了近七個小時。

我沒有顧得上休息就直接去了霍夫堡宮,很遺憾展館已經關門了,只能觀賞外景。這座哈布斯堡王朝的宮苑坐落在市中心,又稱美景宮或百樂宮,是18世紀初奧卡爾皇帝為歐根親王建造的。歐很親王原是法國貴族,後來成了率領奧地利軍隊擊退土耳其入侵的民族英雄。在皇宮前的英雄廣場上豎有他躍馬英姿的銅像。這也是一座富麗堂皇巴羅克式的建築,是歐洲最為壯觀的宮殿之一,看起來要比凡爾賽宮宏偉壯觀。皇宮依地勢而建,分上下兩部分。上部分是帝王辦公、迎賓和舉行盛大活動的地方,下部分作為起居食宿用。1955年5月有歷史意義的獨立條約,就是在這裡簽訂的,奧地利從此宣布了“永久中立”。

離開霍夫堡宮我觀賞了市政廳、雙塔教堂外景以及市容觀光。維也納市內街道呈輻射環狀,道路很寬場,內城的古街道,縱橫交錯,很少高層房屋,多為巴羅克式、哥特式和羅馬式宮殿建築,雙塔教堂的尖頂高達138米。我一直游覽到天黑才去晚餐。第二天(2月25日)上午我繼續游覽這座美麗城市。

我先到了霍夫堡宮參觀宮殿展館,全宮有1400間裝飾奇異的房間,而開放的展館卻很少。“百萬室” 是瑪麗雅公主花費百萬金銀裝飾的大居室,拿破侖曾兩度住進這裡。“富苑”內的珍寶館存放著歷代帝王的華麗服飾,傳神的畫像,光彩的珠寶。一頂鑲嵌著各色寶石、珍珠的王冠,熠熠發光,它是哈布斯堡正朝統治的像征。“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末代皇帝法蘭西斯二世摘下這頂王冠,宣告這個囊括大半個歐洲達800余年之久的統治結束。“奧地利畫廊”珍藏著中世紀到現代的繪畫和雕塑名作,著名作曲家莫扎特也曾在這裡為《費加羅的婚禮》譜寫了聞名於世的樂章。這裡實際上是奧地利宮廷美術博物館。

接著我游覽了美泉宮外景。美泉宮得名於一眼泉水,是奧地利哈布斯堡正室的避暑離宮,這裡原是一片開闊的綠地,位於首都維也納西南部。傳說有一次,馬蒂亞斯皇帝狩獵至此,飲一泉水,心神清爽,稱此泉為“美麗泉”。18世紀中葉,瑪麗姬·特蕾西亞女王下令在此建宮,這裡便出現了氣勢磅礡的宮殿和巴羅克式花園。面積2.6萬平方米,僅次於法國凡爾賽宮。下了兩天的大雪,今天晴了,在陽光照耀下的晶瑩閃爍的宮廷花苑裡游覽,會使游人有進入仙境之感。在松樹林裡戲耍的小松鼠和各種小鳥,一點兒也不在乎游人的存在,還不時來到游人跟前尋找吃的東西。我禁不住把這個在我們國家難以看到的場景拍攝下來。

我還觀賞了維也納最古老、最現代化的音樂廳——金色大廳的外景,這座建成於1869年的意大利文藝復興式的建築,其外觀與眾多著名的歐式建築物相比,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外牆黃紅兩色相間,屋頂上豎立著許多音樂女神雕像,古雅別致。它是每年舉行“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法定場所,維也納交響樂團每季度至少在此舉辦12場音樂會,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蜚聲世界。

在離開維也納前,我特意叫翻譯帶我到了多瑙河邊,這條歐洲第二大河流從這座名城中淌過。我站在河的南岸向對岸望去,一幅美麗的畫卷出現在眼前。對岸邊是宏大壯觀的聯合國世貿組織總部大廈,右手邊是壯觀的現代化大橋,眼前的河水瓦藍瓦藍的,使我想起和體驗到了《蘭色的多瑙河》之美妙所在。

薩爾斯堡

午飯後離開維也納前往薩爾斯堡,從地理資料得知薩爾斯堡位於奧地利北部,是薩爾茨堡州的首府。它東距首都維也納約320公裡,北臨阿爾卑斯山,並與德國接壤,人口135萬左右。

汽車行了近三個小時,於下午四點來鐘到了薩爾斯堡。這是一座古城,是18世紀以前天主教大主教的活動中心,是古羅馬貿易中心和交通樞紐,是奧地利音樂藝術中心,因為這裡是偉大的音樂家莫扎特的誕生地,貝多芬、海頓等音樂家在此創作了大量不朽的樂章。我在這裡游覽了水晶宮、莫扎特故居、霍亨薩爾茨堡,其實我只是參觀了這些景點的外景而已。

水晶宮是一座紅衣主教的私人宮邸花園,現為奧地利一景,是以噴泉和水戲而聞名,因為是冬季加上剛下過大雪,噴泉和水戲以及鮮花當然無處可覓了。不過透過園中的假山、庭院、石桌、石凳可見花園的壯觀以及美麗的一斑。莫扎特的誕生地坐落在薩爾茨堡市糧食大街9號,這是一座金黃色的6層樓建築。公元1756年1月27日莫扎特就誕生在這裡,在這裡度過了他的童年。莫扎特14歲被任命為宮廷樂師,1781年他向宮廷提出辭呈,遷居維也納,從而打開維也納古典音樂的大門,直到1791年1月5日逝世。為了紀念他,1917年把這裡辟為莫扎特故居博物館。故居前面是莫扎特廣場,廣場中央豎立著莫扎特全身銅像。莫扎特故居是到薩爾茨堡的游客們必到之處。霍亨薩爾茨堡是薩爾茨堡市的標志,它是中歐地區規模最大的一座古城堡。歷經900多年風雨,仍巍峨挺拔聳立在舊市區100多米高的丘陵上。這裡曾經是歷代薩爾茨堡市主教的居住地,由於時間的緣故我沒有蹬上山飽覽城堡內的廳堂、音樂廳、主教居室、兵器館、囚犯館、中世紀刑具展覽館等,只能昂首遠觀其外景,並用廣角鏡頭將其收入相機裡。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