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揚州故事

作者: 人民服務員

導讀揚州是我江南行一定要去的地方,因為念大學時我就十分向往,在校圖書館看過的很多考試用不上的書裡都提過揚州,很多名人傳記都記有揚州,因此揚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當時我就下決心此生一定要去揚州看看。大學畢業以後我也多次去過江南,可是因為揚州實在是交通不便,所以也就經過其地而未做停留。這一次我是決心要到揚州去的,盡管今天交通仍然不便,但� ...

揚州是我江南行一定要去的地方,因為念大學時我就十分向往,在校圖書館看過的很多考試用不上的書裡都提過揚州,很多名人傳記都記有揚州,因此揚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當時我就下決心此生一定要去揚州看看。大學畢業以後我也多次去過江南,可是因為揚州實在是交通不便,所以也就經過其地而未做停留。這一次我是決心要到揚州去的,盡管今天交通仍然不便,但我還是去了。這裡需要多說一句的是現在鎮江與揚州之間正在修建一座雄偉的跨江大橋,叫“潤揚大橋”,大橋建成的那一天,橫在揚州人民面前的滾滾長江就會“天塹變通途”的。 現在的揚州,變化可是太大了。很多的高樓大廈,和全國其他城市沒什麼兩樣,與我大學看過的書上描寫的七八十年代的揚州也是有了根本的不同,費了很大的勁才找出點古昔的影子,這才讓我略感欣慰。

到了揚州,我就找了一輛黃包車,拉著我去找具有百年歷史的“綠楊旅社”。一聽“旅社”好像很土,其實這在一百多年前一點也不土,就像今天大賓館不叫大賓館而叫大飯店一樣,在當年那可是洋著哪!現在的綠楊旅社保留著民國初期重建時的樣子,與清末初建時已經大相徑庭了。在窄窄的小胡同裡須仰視才能看全三層高的旅社門臉的全貌,中西合璧的樣子,有點像教堂的窗戶還部分保留著一些當年從法進口的花玻璃,只是落著一百來年積累下來的厚厚的塵土。大門在中間,高高的,已經班駁的漆黑的大門板,好像是永遠都在對開著,一對兒紅紅的傳統大圓燈籠掛在了門框的兩個上角,尤其是在夜晚遠遠地站在胡同的一端就看個老滿。大門的兩側掛著一副楹聯,上聯是:浮生若寄誰非夢;下聯是:到處能安即是家。旅社裡邊是四邊合圍的天井,上通天下通地,中間為“通天舞池”,現已不用,舞池後為“喜慶大廳”。兩側有木質扶梯拾級而上,窄窄的陡陡的,適合小巧的南方人使用,每個梯板的拐角棱上,裝有銅片,起著保護作用,現已磨得锃光瓦亮。每層走廊呈回字形,均為木結構。二三層樓臨門臉兒街的客房都有小涼台,圍以綠色鐵欄杆,可憑欄俯瞰小巷,旅社頂層為“觀望涼台”約有二十平方米。整個旅社古樸典雅,無不顯示著揚州深厚的文化底蘊。一百來年,來往於揚州的達官名流富商大賈,無不下榻於綠楊旅社,很多的名人在這裡住過,三四十年代就有蔣介石、孫 科、孔祥熙、陳 毅、鄧穎超,還有文學藝術界的郁達夫、周作人、王少堂、李仲南、易君左等人在這裡住過。


精選遊記: 寧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