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窯洞(陝北紀行)

作者: 16181537

導讀毛澤東的窯洞我固執地認為,一個人的稟性氣質,是可以從一些不經意的細微末節處窺視出來。? 在延安,踏訪了毛澤東曾住過的兩處庭院,對這位偉人的人生另一側面--詩人性情,我有 了更深入的感受。? 巍莽蔥郁的鳳凰山麓下,容納著一片莊重、質樸、肅整的老屋,便是鳳凰山革命舊址。其中 有一個小院落,牆壁厚實蒼逸,舊式規整的飛檐橫脊下,兩扇飽經風霜的大門合� ...

毛澤東的窯洞我固執地認為,一個人的稟性氣質,是可以從一些不經意的細微末節處窺視出來。?

在延安,踏訪了毛澤東曾住過的兩處庭院,對這位偉人的人生另一側面--詩人性情,我有 了更深入的感受。?

巍莽蔥郁的鳳凰山麓下,容納著一片莊重、質樸、肅整的老屋,便是鳳凰山革命舊址。其中 有一個小院落,牆壁厚實蒼逸,舊式規整的飛檐橫脊下,兩扇飽經風霜的大門合縫緊閉。踏 上幾級石階,伸手一推,太老但並不生澀的門軸“吱嚀兒”轉動了,進去,幾步跨過門洞, 一個優雅的四合小院呈現在眼前。?

潔淨清明,矮樹蔥蘢,偶爾有幾聲鳥啼更添幽意。院內普通平常,甚至簡陋蕭條,但彌散著 一種特殊的氣氛。給人的這種感觸,我覺得並不是觀賞者的心情使然。也或許是故人雖已早 去,可他留下的氣、勢、場仍未消失吧。?

就在這個院裡,毛澤東曾召開過重要的軍事會議,曾做過果 敢的戰略決策,曾與親朋談天 說地,曾與戰友合影於樹下。雖然這是多年前的事兒了,可那幾塊不容置疑的解說牌子及幾 張斑駁模糊的照片,仍然能把人帶入往昔的幻憶。?

院角有幾間青瓦平房,你若認為這就是毛澤東的舊居,則完全錯了。後牆上,挖開一個隨意 自然的門洞,你若猜度它是通往廁所去的甬道,就更加失誤。其實,穿過土門洞,堵在面前 的幾孔高大寬敞的石窯洞,才是當年小院主人的居所。窯洞裡,有床榻安穩的臥室,有桌椅 齊整的辦公室,有書報成堆的閱覽室以及會客室,孔孔相連,渾然一體。在這狹長的第二進 院子的側邊,開著一扇小門。門外一條茅草叢生的小路,蜿蜒到風景如畫的鳳凰山懷裡去。 ?

毛澤東在後院的窯洞裡讀書寫詩,到前院的場壩上接友談話,去鳳凰山麓散步輕爽,感懷國 難民憂而吟詠成詩。?

鳳凰山的舊居結構嚴整,但在規範中又不乏變化,它猶如一首平仄講究,佳句峰起的絕句。 ?

另一處是棗園。棗園的面積比較大,視野開闊,風光迷麗,飛燕啁啾,流水淙淙,可算黃土 高原上頗有情調的地方了。?

毛澤東的舊居在東北的半山坡上。穿越棗林,跨過渠岸,登上石階,便進入小院。場壩不很 平坦,矮圍牆順地勢起伏而築,窯洞靠山聳立,因前方空曠便顯得光采明亮。院中有一座涼 亭,有一棵丁香樹,亭是蓋房人搭起的,樹是毛澤東親手栽下的。這樹杈堅硬,充滿蒼勁疏 野的活力。主人在窯洞裡工作疲倦了,就走出來在亭間坐一坐,在樹下轉一轉,然後雙手叉 腰站在圍牆邊觀一觀遠景。前方是河灘,小河水一路溫柔明媚。棗樹林縱橫成行,薄霧在迷 漫,幾間茅舍上空炊煙升騰,觀景人頓覺胸中詩情翻湧,不禁脫口成章。?

棗園舊居隨山就水,天然自成,更像一首開合跌宕,激情揮灑的自由體。?

兩處小院,地勢不同,結構存異,但它們的情致、氛圍、靈光、秀姿以及內涵韻味兒卻是一 致的。可見主人選擇它們,布置它們,利用它們則是有心為之。?

我讀出了小院的詩意,也讀出了毛澤東的詩人氣質。?

居所的風貌,很能代表人的心性。山姿水影,地理環境,蘊滿禪機,歷來被有識之士所重視 。?

在戎馬征塵的戰爭年月,毛澤東能保留這樣一份情趣,實屬難得。作為一個軍事家、政治家 ,仍不失淳樸的書生意氣,的確令人肅然起敬。這對他在緊張的工作空隙中寫就的才華橫溢 的一系列詩詞作品,是不是下了一個很好的注腳呢?

(如果去陝北,有一本書《黃土地上信天游》陳長吟著,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是一本較好地自助旅行參考書。建議大家看看。)???

?


精選遊記: 延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