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日本人上西天

作者: laughsky114

導讀看過電影《偉大的逃亡》,知道二次大戰時期,德國納粹俘虜營確曾發生戰俘挖地道逃出生天的事跡。前陣子,觀賞中國60年代電影《地道戰》,才了解到中國農民為了抵御入侵的日軍,也挖地道。 在電影裡,中國河北省保定市農村的民兵,雖然只有簡陋的槍枝和土制彈藥,卻能神出鬼沒地給予日軍重大的打擊。 為什麼這些民兵有這麼大的本事?除了村民的英勇和團結一致� ...

看過電影《偉大的逃亡》,知道二次大戰時期,德國納粹俘虜營確曾發生戰俘挖地道逃出生天的事跡。前陣子,觀賞中國60年代電影《地道戰》,才了解到中國農民為了抵御入侵的日軍,也挖地道。 在電影裡,中國河北省保定市農村的民兵,雖然只有簡陋的槍枝和土制彈藥,卻能神出鬼沒地給予日軍重大的打擊。

為什麼這些民兵有這麼大的本事?除了村民的英勇和團結一致的精神外,顯然是因為他們在村裡挖了許多地道,而且地道幾乎是戶戶相連、村村相通,還延伸到野外。

然而,真有這麼回事嗎?

保留舊風貌的村子

我們給帶到冉莊地道戰遺址時,突然間像進入一個民俗村。這裡的房子雖然是磚塊砌成,顏色卻都是灰綠色的,有些還是黃泥巴糊的牆,全沒有經過粉刷。

講解員說話了:

“這裡早在1961年,便宣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各位見到的,仍是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的風貌。”

我們進入紀念館,馬上便見到當年留下的大批地道戰文物,文字、照片和實物都有,更有幾尊塑像。

講解員指著一尊烈士的塑像說:

“他是這座紀念館原建築的主人,是冉莊的小地主,為了抗日,他年紀輕輕就犧牲了。”

原來早在1937年七七事變後,從中國東北進入華北的日軍,很快便已打到保定這個地方。保定離北京不過200公裡,冉莊距離保定市區也只是30公裡。

“我們這裡盛產小麥和多種糧食,日本人當然想占為糧倉。”他說,1938年冉莊和附近幾個村的人民已開始深挖地洞,並由單口洞逐步發展成雙口洞、多口洞和地道。

“1942年,中國共產黨已在這裡發展了強大的人民武裝部隊。日軍對於無險可守的冀中平原,就實行了燒光、殺光和搶光的‘三光’政策。

“冉莊人民為生存,就在這一帶和日軍展開游擊戰,並且利用四通八達的地道,把敵人打得團團轉。”

60年前建的地道網

就在紀念館裡,我們走入了保留至今已有60年的地道網。這地道原來還設有指揮部、休息室、兵工廠、儲糧室、陷阱和廚房。

作為旅游設施,地道已有燈光照明,地上也設有排水管,牆壁更塗上水泥。

最奇妙的是那些分布整個村落的各種構思巧妙的地道口。在一道牆腳下,我們出力一推,交叉銜接的磚塊竟然就露出個可供一人鑽進鑽出的洞口。

有的地道口則是設在牲口槽、炕面、鍋台和面櫃,真是匪夷所思。

講解員還帶領我們參觀在碾盤、燒餅爐、櫃台和廟宇裡造的戰鬥工事,而這些工事多數有地道相通。

在一條巷子裡,我們也見到了碾盤底下設的槍眼。

保定旅游一舉多得

講解員說,冉莊的地道總長度16公裡,民兵利用地道優勢配合武工隊和野戰軍對敵作戰達157次。

離開冉莊,時光又像回流一樣,很快地我們又見到熱鬧的街道和現代化的建築。

冉莊地道戰遺址是值得一游的地方,有興趣的讀者從北京乘車來這裡不必半天時間,而且游玩地道後,還可上陵山參觀金縷玉衣出土處的滿城漢墓。臨走前,到市裡的直隸總督衙門走一遭,半部清代史就在眼前供你翻閱。

參觀冉莊,我嗅到的不只是陳舊的黃土氣息,還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