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歐洲四國(日記連載)

作者: 往往

導讀如今去國外旅游已經開始熱起來了,歐洲游也將成為熱點。但旅行社推出的15天游歐洲9國,真不敢恭維,那不是旅游,僅僅是讓人能夠向別人炫耀自己曾經到過歐洲而已。每天5~6百裡的車程,到任何地方都是照張相就走,來不及體味,也顧不上欣賞,要說,一萬多塊錢,真是不貴,不過我還是認為,如果經濟許可,還是不要跟這樣的大團。湊幾個玩的到一起的朋友,10個以上� ...

如今去國外旅游已經開始熱起來了,歐洲游也將成為熱點。但旅行社推出的15天游歐洲9國,真不敢恭維,那不是旅游,僅僅是讓人能夠向別人炫耀自己曾經到過歐洲而已。每天5~6百裡的車程,到任何地方都是照張相就走,來不及體味,也顧不上欣賞,要說,一萬多塊錢,真是不貴,不過我還是認為,如果經濟許可,還是不要跟這樣的大團。湊幾個玩的到一起的朋友,10個以上,自己定路線,一切也讓旅行社安排,它會根據你的要求為你核算,當然價格相對高些,這要根據你的路線、住宿、吃飯的要求來定。這樣一切都能很省心,玩的也會從容的多。我們一行8人,夫妻四對,做了一次這樣的嘗試。雖不十分充分,但我們覺得,我們10天,游了歐洲比較精華的地方,也許只能叫作走馬觀花,也許留下了不少遺憾,但人生總會有遺憾,希望把我的感受告訴大家,也許你會少些遺憾。

我們的行程是從北京飛羅馬在羅馬住兩晚,以後每個地方住一晚——佛羅倫薩——威尼斯——米蘭——瑞士蘇黎士——洛桑——日內瓦——經第戎到巴黎(住兩晚)——飛北京。

以後我會根據日程,以日記形式介紹我們的旅游。

4月24日星期六 晴

今天一早,我們一行8人,乘機去羅馬。一切順利,出關、安檢都十分簡單,十一點的飛機,我們在十點就完成了所有程序,和在國內乘機幾乎沒有太多區別,只是我們手中的身份證換成了護照而已。

飛機晚點20分鐘,11點20分起飛了。這是一個漫長的旅程,路徑蒙古、俄羅斯、波蘭、奧地利最後到達意大利。飛機先到米蘭,意大利和我們有7 個小時的時差,但因為歐洲實行夏時制,所以時差變成了6 小時。到米蘭的時間是當地時間4點多。我們又經歷了轉機過程,下機,出關,然後再登機,還要再飛羅馬,人在旅途,又要倒時差,時間又那麼長,真是很疲勞。飛機上的飲食很差,不過湊合充飢,經過了14個小時的飛行,我們終於到達了羅馬。

走出羅馬機場,導游台灣的鄭小姐來接機,今後的旅游日程一直都是她陪著我們。自從到了歐洲我就發現我們差不多變成文盲了,我們不懂法語、更不懂意大利語,路標不認識,廣告也看不懂,只能看圖識字了。好在我們的導游是學法語的,她在法國生活了快20年了,所以我們不會遇到語言方面的麻煩,司機是意大利人,在羅馬就用羅馬當地的一個小面包車。

出了機場我們就去吃晚飯,這個時間已是北京時間凌晨1點,但羅馬還是很亮的傍晚,入鄉隨俗,照著當地的時間進食晚飯。這是一家很小的中餐館,是台灣人開的,口味完全是中國式的,當然僅僅是能吃,不過我是無所謂的,吃飽就成。我們一行8人,四對夫妻,晚上住在羅馬的一個四星級酒店,一切和國內沒有太大區別,只是沒有熱水供應,不能沏茶,洗澡是每問題的。好在我們帶著電熱壺,意大利的插座很特別,是三個圓眼一字排開,雖然在國內也曾估計到,買了好幾種插頭,但都不能用,只好采取電線直接插入的方法,這當然歸功於先生帶來的鉗子,他總是比較周到的,這一點大家都佩服,給大家帶來了很多方便。比如手機充電,數碼相機充電等。有時旅店也有插座借你,可是大多數時間還是不方便的。如果去歐洲,可以到商店買各國專用插座。我們的歐洲游就從這裡開始了。

4 月25日星期日 羅馬 陰有小雨

7點吃早飯,是自助早餐,我對西餐很感興趣,各種含黃油的面包很合我的口味,從這天開始,我每天早餐都是吃的非常過量,牛奶、咖啡、奶酪、烤腸、果汁,雞蛋在意大利是限量的。應該說意大利是最窮的,這在以後和瑞士、法國的比較中就可看出了。

8點30分,我們的車出發去“鬥獸場”,這應稱作“科洛塞競技場”的大圓形競技場是羅馬的驕傲。這裡來接我們的當地導游居然有兩個,一個意大利人,但他不會說中國話,還有一個翻譯,也是台灣來這兒定居多年的姜先生,其實意大利導游根本沒有什麼用,因為姜先生對各景點的介紹很到位,可因為在意大利,外國人很難考到導游證,所以他在導游的時候一定得讓這個意大利人像擺設一樣走在前面。

這個規模宏大的羅馬鬥獸場是公元72年開始建造的,共修建了8年,於公元80年完工。這個巨大的工程可容納5萬人同時觀看競技表演,這裡主要用於奴隸之間角鬥和鬥售。這是一種及其殘酷的表演,是用奴隸和大量牲畜的生命做代價的。據說在開幕的第一天,一下就鬥死了2000多獅子老虎等猛獸和3000多角鬥士。直到6世紀,這種表演才被廢止。在這個高57米,188×156米的橢圓形結構中,原本外面的大理石已經被人偷去了,剩下了黃色的土質結構,更顯出了年代的久遠。它上下共有5層,規模之大讓人驚嘆。如果說萬裡長城是中華民族的像征的話,那這個競技場更顯現了羅馬帝國時代的強盛和人的智慧與力量。鬥獸場旁邊就是君士坦丁大帝凱旋門,它是羅馬最大、最出名也是保存最好的建築之一。它建於公元315年,距今已有1700年左右。上面的雕像細致、生動,顯現了意大利雕刻藝術的堅實功底。這些浮雕描述了公元2 世紀的狩獵和戰爭現場,頂上面還雕刻了8 個野蠻人,很難想像,1700年前的人能把人的比例、面部表情,甚至衣服的折皺雕刻的如此逼真。我真正體會到了,意大利藝術的偉大。

今天是意大利解放日,在威尼斯廣場人們正在慶祝,他們的總統要向國父鮮花。威尼斯廣場非常宏偉。白色大理石建成四層的高大建築。統一意大利的勇士,也就是他們國父騎馬的青銅雕像高高矗立在白色大理石的基座上,下面是半圓的聖台,上面的浮雕精致已極,不知怎樣形容才好,就連我這樣不懂藝術的人,也不禁為之感嘆。別說這些著名的雕刻師的傑作,就是街頭隨便一個雕像都是很有藝術價值的。雖然我們比別的旅游團已經是時間充裕多了,但要想仔細的看看也是不可能的。盡管這樣,我已經被意大利的雕刻藝術折服了。學藝術的人,沒有來過意大利,沒有到過羅馬就不知道什麼叫藝術。

隨後,我們來到萬神殿,這個神殿是在公元前27年,被奧古斯都大帝的女婿發現的,其年代之久遠應該可以想見。公元120年,阿德裡安大帝決定將它擴建,有學者認為這個大殿是皇帝自己設計的。這座大殿至今保存完好,2000年前,羅馬人就有了如此了不起的建築,其內部是圓形的空間,其高度和圓頂的直徑一樣,都為43.30米,如此大直徑的拱形建築已是很了不起了,可在我們以後的參觀中,這還真算不上奇跡呢。它的山牆原本是用鍍金青銅鑲嵌的,後被羅馬教皇拿去作了聖保羅的織錦。萬神殿中埋著一些意大利偉大的藝術家,拉裴爾的墓也在其中。意大利統一以後,萬神殿成為了許多國王的陵墓。它前面的神柱更是高大,底座上的雕刻精美無比。意大利人是尊重藝術和藝術家的,他們的藝術家可以和國王葬在一起就是例證。

在羅馬的街區,到處可見美麗的廣場,宏偉壯觀的特雷維噴泉就建造在一個廣場中,這是三條街的交叉口。這個建築最早是個引水道,是在公元前修建的。經過及個世紀的廢棄,18世紀被再次修建,於1762年完工,是偉大的建築師沙爾維的傑作。這座精美絕倫的噴泉名叫“少女噴泉”又名“許願池”,這個噴泉的雕塑講述的是海神的故事,巨大的海神雕像是人的化身,而非神的化身。裸露的身軀,只在下身圍了一塊大布,四肢以及腹部的肌肉雕刻的如此發達,讓人了解到古羅馬人的強悍,同時讓人感到羅馬人對人體是多麼崇拜,他們處處表現了人體的美。羅馬人對解剖學也是研究十分透徹的,其人體的比例和每一塊肌肉都雕塑的十分逼真,不能不讓人佩服他們崇尚自然,以人為本的精神。噴泉的中央是一個坐在大貝殼上的海馬雕像,海馬舉蹄昂頭,似乎在對天長嘯。海神兩邊是兩個水神,海神宮的上方則有四個雕刻精美的少女,代表了四季。它是羅馬城中1300個噴泉中最著名的噴泉,相傳,向噴泉中扔枚硬幣,它可實現你重返古羅馬的願望,所以又名“許願池”。來這裡的游客大都會丟上幾枚硬幣,許下自己的願望,不管是否應驗,反正每年大約撈出硬幣在5噸左右,政府用它來救濟那些貧困的人。

西班牙廣場從17~18世紀以來,一直是羅馬文化和旅游的中心地帶。因17世紀,西班牙駐梵蒂岡大使館坐落在這裡而得名。李斯特、拜倫、歌德、巴爾扎克、司湯達…和另外許多名人都曾在附近的街道居住過。廣場有一個137個石級的大台階很具藝術特色。上面擺滿了鮮花,紅的、紫的、白的杜鵑花競相開放,真是美不勝收。杜鵑花是意大利的國花,真是很恰當,正像意大利人的性格一樣熱情、奔放。廣場前是一個破船噴泉,從石雕的船頭、船尾噴出水來,真像一個破船,不知道貝爾尼是怎樣構思的,想的如此別致和新穎。階梯的最高點有高聳的方尖塔和一個大教堂,是城市著名的會議中心。

中午飯是在一個中國餐館吃的,基本上沒有什麼特色。我想,我會比他做得好。飯後,我們就出國了,到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梵蒂岡去參觀。梵蒂岡位於羅馬城的西北角,面積只有0.44平方千米,人口只有1300,但它卻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1870年,意大利統一後,教皇的世俗權利宣告結束,教皇退居梵蒂岡,1929年,意大利承認它為主權國家,所以它要向世界各國選派大使,它也有衛隊、一個直升機場,總之,國家應有的它基本都具有。聖彼得廣場是梵蒂岡最大的廣場,是著名建築師貝爾尼尼的傑作,共建了11年。廣場呈橢圓形,長340米、寬240米,可容納50萬人,兩側由大理石柱廊圍成半圓形,柱廊由284根圓柱和88根方柱組成,分排4列,形成3條走廊,廣場每根石柱的平台上都有一個大理石的雕像,高3.2米,雕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廣場中央聳立著一個高插雲霄的方尖碑,碑尖是個十字架,此碑是從埃及運來的。廣場兩邊還有兩個噴泉。這裡還有一個灰石鋪成的國界,邁過去,就算進入另一個國家了。前來參觀的人很多,不同國籍的人,在這裡都不要辦簽證,這也許是和其他國家最大的不同吧。這個廣場十分壯觀,是典型的巴洛克風格。身在其中你會為它獨特的建築藝術和宏大的氣勢所震撼。

聖彼得教堂位於廣場的西南面,1626年建成,共用了120年的時間。它是全世界最大的天主教堂,以耶穌的大弟子彼得的名字命名。它長200米,寬130米,可容納5 萬人之多。這個教堂是很多著名藝術家的共同傑作。拉裴爾、米開朗基羅等都參加了設計和建築。本堂高44米,中間的圓頂則高達136米。進到裡邊,你會有進入天國的感覺。神壇上99盞燈一直亮著,壯觀的青銅織錦高懸,鍍金青銅的聖保羅的椅子威嚴華貴,真是金碧輝煌。右邊第一小堂,有一個米開朗基羅雕刻的“聖母憐子像”。聖母端坐,手中抱著死去的耶穌。據說米開朗基羅雕刻這個作品的時候只有25歲,還沒有成名,這副作品常常被誤認為是某個大師的作品,他心中不平,就偷偷的爬進展覽雕像的地方,在聖母的披巾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這大概是唯一的一個有大師簽名的作品了。它被用防彈玻璃封在裡邊。大教堂裡處處是精美的雕刻,如果不是坐落在這裡的教皇的墳墓提醒你,你甚至會有進入藝術殿堂的感覺。每一個雕塑都那麼栩栩如生,許多出自大師們的手,即使最普通的人像也都讓人驚嘆,人的比例是那麼准確,表情是那麼豐富、細膩,就連衣服的折皺都那麼自然、逼真,仿佛用真的織物做成的一般。在這裡,你會發現西方的宗教與東方某些教派是不同的。在這裡你只會有神聖感,卻並不感到那種大屋頂向你壓來的沉重。也許這就是西方崇尚的人性解放吧。教堂中的許多雕像就是裸體或半裸體的,處處向人們展示著人體的美,這在中國,甚至東方的大部分國家也是不可想像的。

走出聖彼得教堂,在廣場的東頭,梵蒂岡衛隊的兩個士兵正在大門邊站崗。他們的衣服很別致,上衣是個藍色的鬥篷,褲子肥大且半長。衣服褲子都鑲有黃邊。據說這衣服是米開朗基羅設計的,500年來都沒有改變過。這些衛隊的士兵都是瑞士人,因為在保衛教皇的戰鬥中只有瑞士人最忠實,最後為保衛教皇捐軀,所以幾百年來,教皇的衛隊清一色的都是瑞士人。這兩個衛兵站在那兒,像兩個木偶人,成為梵蒂岡的一景。

天使城堡位於台伯河畔,由於它保存著遠古時的風貌,使其成為羅馬最出名最神秘的建築之一。它建造在亞德裡安大帝的墳墓之上,亞德裡安大帝受過良好的教育,精通繪畫和建築,所以在2000年前,就設計出如此精美的建築。公元500年左右,經不斷改建使其成了現在的城堡,並命名為天使城堡。可惜天下著小雨,羅馬的4月底竟然讓人感到絲絲寒意。剛到歐洲的我們,時差還沒有倒過來,已經奔波了大半天了,大家實在沒有精力再爬上城堡了,只在下面看了古堡的全貌,把他神秘的庭院、地下宮殿和羅馬教皇華麗的宮殿留在了夢境中,恐怕這將與許多沒有看到的景觀(包括西斯汀小教堂,它禮拜天休息,裡邊展覽著米開朗基羅在文藝復興時代的兩幅壁畫(【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成為永久的遺憾了。這座天使城堡曾經作為監獄和羅馬教皇的避難所。

天使城堡的前面,在台伯河上有一座天使橋,白色大理石的橋欄上,每隔一段就矗立著一個天使的雕像。美麗的女郎身披飄逸的衣群,背後有兩個展開的翅膀。風吹拂著,露出天使光滑的半身和修長的大腿,她的表情是那麼和平、安祥,仿佛在給每一個經過的人祝福。連水面上的海鷗也流連忘返,她們飛到天使的頭上,似乎要告訴大家,和天使一起飛往極樂世界吧。

天使城堡周圍有許多出售紀念品的小販,其中不乏我們的同胞。你無論走到哪裡,都會看到我們的同胞,他們有極大的適應能力,在不會外語的情況下居然把買賣做到歐洲去了。你不得不佩服他們的勇氣和能力,這在我們大概總是不可想像的。其實這也應了一句老話,窮則思變,事在人為。你做不到,是因為你想的太多,顧慮太多,程式化的東西也太多了,你的生活很安定,所以你不想變化,僅此而已。

至此,我們一天的行程就要結束了。最後,還要對意大利人的衛生間做個評價。在火車站的超市,我們想去一次衛生間,可它收費的標准是0.6歐元,相當人民幣6元,這到沒什麼,在歐洲自然是花歐元,但最缺德的是,它換給你的零錢只有0.5歐元,可放一個0.5歐元,門還不會開,所以你必須投2個0.5,這樣,你去一次衛生間就變成了1歐元。以後你想知道和多少人民幣,只需乘10就是了。

在意大利,我還有一些發現,首先是街道狹窄,且兩邊停滿了各式汽車,意大利幾乎沒有3廂車,以菲亞特車居多,大約也是很便宜的,和北京大街上跑的賽歐、派裡奧一模一樣。連奧迪也都作成了兩廂的。奔馳廠還出了一個小車,叫smart,也是為了適應意大利人的需要的,只能坐兩個人,像個玩具車,只有一輛轎車的一半長,可性能挺好,如果一兩個人開,真是很方便,好停也好開,比奧托還小,但比較高,大概適於歐洲人吧。其實歐洲南部的人並不高大,你幾乎看不到像俄羅斯人那樣的壯漢。歐洲人很實際,既然街道窄小,車又那麼多,何苦弄個大車,停也難,又費油。在意大利,到處停滿了車,似乎開著的車遠沒有停著的車多。意大利的交通擁擠,但比法國要好些,有軌電車也是意大利的街景之一。到處可見我們50年代的電車,乘坐的人不少,但並不擁擠,只是顯得很破舊了,有的連門也關不嚴了。從這個角度來說,歐洲還是比較落後的。歷史越悠久,人也越保守,習慣了的東西改起來真是需要革命呢。所謂不破不立,確實如此。

在一家中餐館用晚餐,大約是有錢大家賺的意思,旅行社每次都給換個飯店,這家飯店比較大,吃的也好些。意大利的中餐館還真不少,有的地方挨著好幾家。晚上我們還是住在同一個旅社,一個離市區較遠的地方。我們的車經過一些古老的城牆,這是古羅馬人用來輸水的建築,應該是公元前的建築了,看起來真壯觀。看來古羅馬的文明和發展真的不亞於中國,也許比中國更久遠。西方的文明和東方真的不一樣,你總能感到一種掙脫束縛的力量,而不是像我們封建社會的那種對人性的壓抑。


精選遊記: 羅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