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游漫記(九)--意大利羅馬梵蒂岡

作者: 一朵夢雲

導讀7月15日星期日,中午時分到了距佛羅倫薩300公裡的羅馬城。羅馬是意大利的第一大城市,位於台伯河下游平原,公元756至1870年曾為教皇國首都。1870年意大利王國統一後,教皇國退至梵蒂岡,羅馬成為了意大利的首都。羅馬是有著輝煌歷史的歐洲文明古城,保存著古羅馬的許多規模宏大的古建築和藝術珍品,是世界著名的游覽地之一。由於它建在七座山丘之上並有著悠久的歷史 ...

7月15日星期日,中午時分到了距佛羅倫薩300公裡的羅馬城。羅馬是意大利的第一大城市,位於台伯河下游平原,公元756至1870年曾為教皇國首都。1870年意大利王國統一後,教皇國退至梵蒂岡,羅馬成為了意大利的首都。羅馬是有著輝煌歷史的歐洲文明古城,保存著古羅馬的許多規模宏大的古建築和藝術珍品,是世界著名的游覽地之一。由於它建在七座山丘之上並有著悠久的歷史,故而被稱作“七丘城”和“永恆之城”。羅馬是北京的友好城市,它的市徽是“母狼乳嬰”圖案。午飯後,我們先參觀坐落在羅馬西北角梵蒂岡三角高地上的國中之國梵蒂岡城國。梵蒂岡是當今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是歐洲的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它的面積僅0.44平方公裡,人口1380人,常住人口540人。梵蒂岡地處台伯河右岸,除東邊的聖彼得廣場外,三面都有城牆環繞,以城為國,四周城牆即為國界。梵蒂岡在拉丁語中意為“先知之地”,國雖小,也有著自己的一套機構和部門。國家元首是教皇,教皇的咨詢機構是紅衣主教團,由紅衣主教、副主教、神父共145名組成。教皇下設有教庭國務卿並設有十個聖部,每個聖部負責處理一項宗教專門事務。此外還有秘書處、法庭、專門辦公室等。梵蒂岡城內不對外開放,只開放聖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岡博物館。大約在12點45分,我們通過柱廊的入口處進入了梵蒂岡的聖彼得廣場。這是羅馬最著名的廣場,修建於1667年,橢圓形的廣場是典型的巴洛克建築風格。廣場長340米,寬240米,地面用黑色小方石鋪砌而成,兩側由半圓形大理石柱廊環抱。柱廊以4排284根巨大的多利克柱式圓柱和88根方柱組成,柱高18米,朝廣場一側的每根石柱的柱頂上都有一尊大理石聖人雕像。廣場中央高聳著一座從埃及運來的方尖石碑,碑尖上是耶穌受難的十字架造型,每逢重大節日,教皇在此舉行彌撒。廣場兩側端各有一個銀花飛濺的美麗噴泉。聖彼得大教堂位於廣場西南面,是世界第二大教堂,也是現今世界上最大的圓頂宗教建築,因藏有耶穌十二門徒之一聖彼得的遺骸而得其名。教堂始建於公元324年,停建以後又復建,於1626年最後完工,前後長兩側短的典型的十字架結構造型,顯得傳統而神聖。教堂的廊檐上方有11尊雕像,中間的是耶穌基督,兩側各有一座鐘,右邊的是格林威治標准時間,左邊的是羅馬時間。大殿前共有5扇門,聖門、中門、聖事門、善惡門、死亡門,一般游客都是從中門進入大殿,右邊的聖門25年開一次,據說若能從此門進入大殿就可升入天堂。教堂內部十分華麗,華麗的令人窒息,整個殿堂全都是大理石和鍍金的裝飾,滿眼的金碧輝煌。屋頂和四壁上以聖經為題材的繪畫、殿堂裡大理石和玉石的雕像,無一不是出自世界頂級大師之手。在它擁有的近百件藝術珍品中,最有名的三件是:一.內殿右側祭壇上米開朗基羅的玉雕“聖母之愛”,這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件有他親筆簽名的作品。二.貝貝爾尼的青銅華蓋雕塑,華蓋前點著99盞長明燈,下方是宗教祭壇和聖彼得的墳墓。三.聖彼得寶座,這是貝貝爾尼的另一件鍍金青銅雕制品。殿堂四周的壁凹裡還有歷代著名教皇的雕像和靈座。整座教堂既是富麗堂皇的宗教聖殿,也是珍貴無比的文化藝術寶庫。我們在這座長230米,總面積2.2萬平方米,可容納6萬人的宗教聖殿中觀賞著,贊嘆著,為了它的輝煌,也為了它的莊嚴和神聖。離開聖彼得廣場後,導游給我們增加了一個臨時景點“真言之口”。這是一塊圓形的雕刻著人頭像的石板,放置在維斯塔神廟前廊盡頭一個靠牆的石礅上,是教堂為了遮蓋牆壁上的水管而把古代一位河神的平面面具鑲在了牆上。當年影片“羅馬假日”的導演借著一個神秘的傳說“將手放進它的嘴裡,如果不講真話,它就會咬你的手”,發掘了這塊石板並名之為“真言之口”。隨著電影的播放,這塊石板開始聞名於世,成為了羅馬的經典景點之一,也成為了外來游客的必游之地。無論什麼時候這裡都排著長隊,由於千千萬萬只手在“真言之口”中伸進伸出,這張大嘴已被磨得十分光滑,原本冷清的教堂也因此而變得熱鬧非凡。我們來到了位於科斯梅丁聖母教堂附近的維斯塔神廟,果然看見窄小的走廊裡排著長長的隊,一直排到大街上,游人們一個接一個地依次將手伸到大嘴裡拍照留念。我們沒有時間排隊,只是匆匆地看了一眼就離開了。在從“真言之口”前往鬥獸場的路上,我們在汽車上瀏覽了古羅馬廢墟、古羅馬市場遺址和威尼斯廣場。位於古城市中心的威尼斯廣場長130米,寬75米,是市區幾條主要大街的彙集點。廣場中央聳立著一座巨大的白色建築,是為記念完成統一大業的意大利開國國王艾馬努埃爾二世而建造的記念堂,建於1911年。記念碑中央高台上豎立著國王騎馬鍍金大銅像,記念堂上刻著“祖國統一 人民自由”幾個拉丁字。一戰後又將無名英雄墓安放在記念堂前,記念為意大利獨立而陣亡的士兵,所以又稱為“祖國祭壇”。5點左右,我們到了世界八大名勝之一的古羅馬競技場“羅馬鬥獸場”,它的真實名稱叫佛拉維歐圓形劇場(亦稱羅馬大角鬥場、羅馬競技場、科洛西姆鬥獸場)。鬥獸場位於羅馬市中心,是古羅馬最大的圓形角鬥場,建於公元一世紀。這座橢圓形的建築物長軸187米,短軸155米,周長527米,占地約2萬平方米,可以容納5萬人,是羅馬帝國的像征。整個建築物分為四層,第一至三層為連拱式建築,每個拱門兩側有石柱支撐,柱式分別為多利克柱式、愛奧尼亞柱式和科林斯柱式風格,第四層則以偏倚的半柱式圍牆作裝飾。鬥獸場的底層共有80個大拱門作為出入口並編有序號,觀眾從大拱門進入場內再進入拱廊的160個小拱門,然後到達相應的座位。正是這種設計上的合理性,所以不會有擁擠混亂的現像發生。鬥獸場是古羅馬舉行人獸表演的地方,人與獸或人與人之間進行殘酷的格鬥博殺直至一方死亡為止。而那些瘋狂的古羅馬人就從這種血腥的游戲中尋找刺激和原始野蠻的快感。如今的鬥獸場只剩下了斷垣殘壁,但是人們依然能從高大雄偉的殘存建築中看到它昔日的輝煌。在鬥獸場南面,有一座為記念君士坦丁大帝戰勝暴君尼祿於公元315年建造的羅馬最大的君士坦丁凱旋門。在它的西面則林立著許多白色的記功柱,不過也已經殘缺不全了。從鬥獸場出來後,我們參觀了特雷維噴泉(也稱為少女噴泉)。羅馬的噴泉眾多,千姿百態,最著名的就是特雷維噴泉。特雷維是三岔口的意思,而噴泉正位於三條街的交叉口,因而得其名。特雷維噴泉建於1762年,噴泉中央是海神雕像,是力量的像征。兩邊的兩座海馬雕像分別代表平靜的海洋和洶湧的海洋。兩側的兩座女神像代表著富足和健康。上方的四座女神像代表著春夏秋冬四季。噴泉亦稱許願池,相傳只要背對著噴泉,從肩以上拋一枚硬幣到水池裡,就會有機會再次游覽羅馬。噴泉周邊的空間很小,游人很多,十分擁擠。黃白黑各種膚色的游客簇擁在水池邊投硬幣,歡聲不斷。由於天氣炎熱,我在池邊沒待多久就走進了小街上的咖啡店,品嘗意大利的咖啡和冰激淋了。我也沒有許願,因為我想自己是不可能再來羅馬的了。最後的余興節目是參觀導游免費贈送的景點娜雅小仙女噴泉(也譯為奈亞迪噴泉)和安傑利聖母教堂。這兩個景點都在共和廣場上。圓形的廣場的中央是建於1901年的四周有四個小仙女的五重圓池大噴泉。廣場的一側由兩座弧形建築組成的半圓圍繞著,另一側就是安傑利聖母教堂了。這是米開朗基羅設計的,利用一個公元3世紀時可容納3000人的大浴場的遺址建造的建築物。外部以遺跡的城牆為正立面,內部運用浴場的壯觀空間而築造,是一個化廢墟為神奇的傑作。教堂外觀極為樸素,而內部十分華美,有許多前衛的作品,羅馬的子午線就在教堂裡。相對於其它教堂,這裡的藝術和科學氣息更勝於宗教氛圍。暮色中我們在噴泉邊環視著羅馬的街景,這是我們在意大利的最後一夜,也是在歐洲的最後一夜,明天我們的歐洲11日游就要劃上句號了。 7月16日星期一,凌晨3點我們便起身了,領取了酒店打包的早點後就在大門口候車。天黑墨墨的,整個城市還在睡夢之中。4點多鐘,我們上了車前往羅馬機場,搭乘7點20分的AF2305次航班飛往巴黎,在巴黎再換乘飛往上海的班機。航站樓裡已經有很多人了,到處都排著長長的隊,辦退稅手續要排隊,托運行李要排隊,出關檢查要排隊,登機要排隊。看來排隊並不是中國特有的現像,世界各國都差不多。導游和李老師要和我們告別了,導游已完成了他的帶團任務,要回德國和家人團聚了,李老師則要留在羅馬等著下一個團隊的到來。我們跟著李老師委派的臨時領隊王老師通過了關檢,登上了飛機。一切都很順利,飛機也准點起飛了。連今天在內,我在歐洲一共逗留了11天,到過了7個國家17個大小城鎮,參觀了13個教堂。看著那些工程浩大,造價昂貴,建築豪華的教堂,我深深感受到歐洲宗教勢力的強大。想起在小說中看到的那些因屈從教會勢力而發生的種種不幸,我不禁感嘆,相比之下還是中國的佛教要更慈悲些。9點多鐘,飛機准時到達巴黎。在羅馬時,導游告訴我們巴黎機場有2E、2F、2C三個停機坪,我們將在2E或2F下機,下了機要往2C方向走,進了航站樓向右手方向走就是中國東方航空的候機廳了。雖然我把導游的話記了下來,可是一下機就懵了,根本不知身在何處。好在王老師出國經驗豐富,領著我們通過了進出關兩道檢查,找到了東方航空所在廳,我們這才安心地坐了下來。下午1點左右,我們登上了東方航空的MU554次國際航班,看到那些熟悉的中國面孔和中國字,聽到那些熟悉的中國話,我的心裡感到十分親切。1點40分飛機准時起飛了,我們告別了巴黎,告別了法國,告別了歐洲。明天早晨北京時間6點,我們將回到自己熟悉的國土上。不用再擔心聽不懂看不懂,也不用再擔心出了門會迷失,因為那是我們自小生長的家園。


精選遊記: 羅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