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觀花逛市集(London)

作者: scarlett_li

導讀Greenwich Market在格林威治住了沒幾天,就把這巴掌大的地方逛了個遍。看到Greenwich Market時著實激動了一把,進去卻發現為數不多的店鋪中,還有一半是關門大吉。不由大呼上當,憤然離去。 周末無意間經過一處空地,平日裡荒廢無人問津的地方,施過魔法般煥然一新。遍地的攤販店鋪,熙熙攘攘的人群,熱鬧得如同趕集一般。原來這裡的市場只在周末出現,此時遇見的攤販,說不定平日裡也 ...

Greenwich Market在格林威治住了沒幾天,就把這巴掌大的地方逛了個遍。看到Greenwich Market時著實激動了一把,進去卻發現為數不多的店鋪中,還有一半是關門大吉。不由大呼上當,憤然離去。

周末無意間經過一處空地,平日裡荒廢無人問津的地方,施過魔法般煥然一新。遍地的攤販店鋪,熙熙攘攘的人群,熱鬧得如同趕集一般。原來這裡的市場只在周末出現,此時遇見的攤販,說不定平日裡也是衣冠楚楚的上班族。

在人群中還看見國人的面孔,賣的居然是DVD,不用說都知道是盜版。沒想到靠這禁而不止的盜版,還能發筆洋財。不過盜版並不全是中國特色,這裡5鎊一盒的冒牌名表加首飾,買者也十分踊躍。還有半價的全新LP,找不到與正版的區別,只是淪落在這裡,出身就值得懷疑。

反正無事,將看得上眼的瓷器工藝品逐個把玩。銀制的刀叉,久未擦拭而泛黃,卻掩不住花紋的精細。骨瓷的杯碟,雖已不能完整成套,圖案形狀卻仍經得起推敲。分開看,件件都是不錯的東西,還有許多來不及分類陳列的,就被堆在一起。雖然不會做飯,對漂亮的餐具到是從心底裡喜歡,可惜家裡餐具多得沒地方放,只能過過眼癮,希望更好的還在後面。

在陳列雜亂的工藝品中一眼相中個精美的人偶,金色的長發海藍色的長裙,也許海的女兒就該是這樣的形像。突然有了擁有的衝動,貴一些也無妨。沒有標價,老板的回答令我幾乎質疑自己的耳朵,不是18鎊,居然是80鎊,在這樣的市場上居然有近千元的天價娃娃。受驚之余,只能自嘲,雖然買不起,至少眼光還是不錯的。

Portobello

諾丁山並不算部出色的電影,只是一經公映,原本平淡無奇的Notting Hill,立刻成了無數人心中浪漫唯美之地。只是現在去諾丁山,當然找不到英倫帥哥和美國甜心的愛情痕跡,最吸引的,只是幾個Market。

坐車晃過大半個倫敦市區,從諾丁山站下,按圖索驥不是我的風格,找條地圖上不見標記的

小路就插了進去,以為方向准確,一定不會迷路。在那些高價住宅區間穿梭,越來越安靜,嗅不到一絲市場通常有的熱鬧氣息。每次都倚賴感覺而不是地圖,難免迷惑卻不甘重頭來過。突然看到前面有人對著牆上的路標拍照,不免微笑, Portobello Road,就是從這裡開始的吧。

這是條南北向的小路,雖然不是名副其實的Hill,地勢倒的確有些起伏,一眼望不見前方,越發顯得長。從北邊進去,兩邊都是陳列考究的古董店。細心擦拭保養過的古董,重新煥發的青春,比新品多了些沉穩和底氣。也許曾經是相同的東西,後來運氣差些的就淪落到地攤上,灰頭土臉地擺做一堆,運氣好的,就煥然一新地在櫥窗中撐起門面。

過了這片安靜優雅的高價古董區,兩邊的小店就開始喧囂和艷俗起來,反正也少有人注意它們,馬路中間兩排連綿的攤販,吸引了所有的視線。新鮮水靈的蔬菜,水果,自家制的乳酪面包,雖然都是常見的東西,不似超市中陳列的拘謹,顏色都顯得熱烈鮮艷起來。而衣飾雜物的攤販,質量品種都跟國內差不多,遠不及果蔬好看了。花攤並不多,不免令人遺憾,浪漫終抵不過生活的基本需要。

游客的心境,自然有別於當地主婦,逛市場,物美價廉的生活用品不是購物首選,反而期待一些特別的發現。這一整個市場中,南端的二手貨市場,最符合游客的口味。

慕名而來的人還真不少,出色的東西,轉眼就從待價而沽變為他人的囊中之物,攤主也常常應接不暇,對討價還價更是反映冷淡。之前已逛過不少類似的地方,似曾相識的東西看多了,不復當初的新鮮激動,頭腦也變得冷靜起來。

在一處出售飾品的攤位前駐足,拿起一枚蝴蝶狀的胸針端詳,攤主介紹說,這是有名的廠家40年前絕版的款式。復古的寶石飾品看不出是真是假,款式簡單富有質感的設計反而不曾落下時代的痕跡。喜歡卻並沒有到渴望擁有的程度,價格不算太高也不至吸引。美麗的東西找不到機會展示,只能沉睡在箱底,與其擁有後慘遭冷落,不如留一些小小的遺憾供日後憑吊回味。

Camden Market

在各種導游書介紹市場的部分,Camden Market總是排在最前面。還說出了車站不用多想,只要跟著人流走就不會迷失方向。站在冷清倫敦的街頭,人山人海的場面簡直難以想像。不在中心區的Camden town,二手衣市場吸引的人氣,簡直是奇跡。

多數的市場只開在周末,保險起見,特地挑了周日去逛。果然是少見的洶湧人流,浩浩蕩蕩得朝著同一個方向。大路逐漸走成小道,兩旁由打著醒目降價招牌的商店變做更平民化的露天市場。密密麻麻的店鋪,迂回曲折的小徑,在人群中艱難的穿行,只求突破重圍重見青天。連我這樣久經襄陽路市場考驗的也支持不了許久,少有此類購物經驗的老外卻能處亂不驚,便宜貨的吸引力,可見一斑。

當所有的單價都要乘以15,在我看來,這些艷俗粗糙的街頭服飾,實在無多少便宜可言。震耳欲聾的舞曲,濃烈刺鼻的熏香,夾雜著快餐的油煙和氣味,讓人突有不堪忍受之感。再讓深處走走,撥雲見日,二手衣市場終於到了。

這些名家設計離開商店昂貴的貨架,帶著驕傲在舊主身上光鮮過一陣,終於淪落至此。長的還是老樣子,只有在窄小零亂的店鋪中,跟各種雜牌舊衣擠做一堆,沒有大牌Logo幫襯,沒有燈光渲染襯托,要脫穎而出,被人慧眼相中,還要真材實料才行。

一排排衣架上密密麻麻數不清的衣物,沒有大海撈針的耐心和反復試穿不餒的決心,很難淘到既合心意又合體的。即便是二手衣,價格仍不容小覷,雖然跟原價相比是公道合理,以`巨款`換得舊衣,合不合算,判斷還在自己。

公布部份參考價格如下:Levi`s,CK,LEE等牛仔褲,5鎊~20鎊不等; Ferregamo,Chanel等名牌皮鞋30鎊起;皮裝在40鎊~80鎊之間;Burberry的風衣40鎊~100鎊左右,當然40鎊的貨色基本皺如菜皮。

本人收獲也算不斐,CK牛仔褲一條10鎊,韓國品牌風衣一件20鎊。原也打算買英國老牌Burberry的經典風衣,可惜大大超出預算,試穿下來,畢竟還是亞洲的款式合適身形。同為亞裔的攤主說得也十分在理,理應在意的不是品牌而是設計。原來連我有時也會落了俗套,向來不願為品牌所困,怎麼如今忘記了堅持到底。

Covent Garden Market

在倫敦所有集市中,永遠充滿節日氣息的Covent Garden Market,無疑是其中最令人愉快的一個。

這裡有獨特的手工制品,有精美的古董首飾,也有來自各國的奇裝異服,有集市應具備的一切。然而如果只有這眾多的商店攤販和風情萬種的商品,它至多是一具玲瓏的框架,難免顯得呆板沒有靈魂。而散布在各個角落裡,街頭藝人的表演,是錦上添花的點綴,是這一抹嫵媚熱烈的表情,讓它變得生動活潑,卓然不同。

說是逛集市,更多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露天咖啡館點份飲料,在食肆買些快餐,即便什麼也不要,隨意坐在廣場的石階上就好。演出熱烈時一起喝采,旋律傳來時側耳傾聽,就這樣打發一段午後悠閑時光。

寬闊的場地上,是頂熱鬧的雜耍,表演者總要向觀眾大聲宣告,在更精彩的節目來臨前,需要些酬勞,沒有人會將這樣磊落自豪的要求當做乞討。

亦有手攜提琴的一組人找地方站定,亦不理會旁人反映,比一個手勢便齊齊弓弦翻飛,滾落串串流暢的音符。休止時聽者掌聲不斷,欲罷不能。他們賣的是自家出版的唱片,這幾曲只為顯現功力。

還有靜如止水的人體雕塑,刷上金漆銀漆,做出各種美麗扮像,維持同一造型,等候誰投下錢幣。如同上緊發條,才能將八音盒開啟。幾枚硬幣的力量,是一段表演,幾張合影,無數笑容。

還有一些更為孤芳自賞的人,一把吉他一個揚聲器,歌聲漸漸在風中散去,那些旋律可曾勾出路人心中幾絲憐惜。在眾多演出者裡,還發現一張東方面孔,於是英文歌和西洋樂中夾雜了幾縷長笛的悠遠,鎖吶的凄清,在遙遠的國度裡,盼他終能找到知音。


精選遊記: 倫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