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二十日之二:體驗西寧“英雄本色”

作者: riverwalker

導讀三、 體驗西寧“英雄本色” 作為傳統意義上青藏線的起點,西寧和大多數面目呆板的內地城市一樣,老城區拆除殆盡,80年代後新建的火柴盒樓房林立,市容乏善可陳。黃土山嶺夾峙下的狹長河谷地帶裡,空氣干燥,陽光刺眼。除了滑稽的西寧方言說唱,好像也沒有什麼文化的痕跡。然而《藏地牛皮書》有雲:小吃才是這座城市的“英雄本色”。因此,我們認識西寧——青藏� ...

三、 體驗西寧“英雄本色” 作為傳統意義上青藏線的起點,西寧和大多數面目呆板的內地城市一樣,老城區拆除殆盡,80年代後新建的火柴盒樓房林立,市容乏善可陳。黃土山嶺夾峙下的狹長河谷地帶裡,空氣干燥,陽光刺眼。除了滑稽的西寧方言說唱,好像也沒有什麼文化的痕跡。然而《藏地牛皮書》有雲:小吃才是這座城市的“英雄本色”。因此,我們認識西寧——青藏高原上的第一大城市,不應該從眼睛開始,而是我們的胃。

沒想到,西寧的小吃居然能承擔起挽救這座城市榮譽的使命!直到今天,離開西寧已經一個多月,我在敲打這些無聊文字的時候仍然無法控制自己的口水滴在鍵盤上。

西寧首先出場的是手抓羊肉。在城區的穆斯林老字號“沙裡海”和其他幾家餐廳,西寧羊肉的嫩、香都刷新了我對羊肉這種東東的全部味覺記憶。說實在,我以前對羊肉並不感冒。不管是在西安、北京還是內蒙,羊肉吃起來總覺得差不多一個味。北京的東來順號稱選料精細,只選來自內蒙大草原的羔羊,也確實比別的強,但和西寧的羊肉——青藏高原喝雪水、吃蟲草長大的羊身上的肉——相比,還是有質的區別:膻味的有無,鮮嫩的程度。

西寧的羊肉做法很簡單,大多只有兩種:黃燜和白條。後者就是所謂的手抓羊肉。沒有太多的調料,全靠羊肉自身的品質抓人。這裡的羊肉沒有膻味,吃的時候卻得配上大蒜,號稱“羊肉沒有蒜,味道減一半”,的確如此!連我這個從不嘗試生吃大蒜的人都連連叫好,怪!那種嫩和香,讓素食主義者也禁不住食指大動!

西寧人提起自己的羊肉總是一臉自豪。什麼被北京人吹到天上的內蒙羊肉,在他們眼中也是一錢不值:“膻味那麼重,難吃死了!”每次吃飯都離不開羊肉,如果說“今天不吃羊肉行嗎?”,他們都撓頭:“西寧這個地方,不吃羊肉吃什麼呢?”於是,我在西寧的每一天,幾乎都要吃兩頓羊肉!

其實西寧的小吃還有兩大主力:揪面片和釀皮。都是極平凡的西北農村小吃,但吃起來卻是很不一般。面片呢,面是面的味道,湯是湯的味道,瓷實、勁道、透到骨子裡的愜意。估計就是因為無污染的緣故吧!吃起來像小時候那麼香。

釀皮比較有本地特色,比西安的厚,足有一指厚,卻沒有西安的白,滿滿地盛上一碗,淋上點醋,撒上多多的辣椒,夏天裡吃起來就是一個字:爽!吃上一次,果然就像《藏地牛皮書》吹噓的:再也不想吃薄釀皮了。

西寧的小吃還有不少,像回族自制的酸奶,我沒趕上吃,據說也很獨特。市區有一條莫家街,是著名的小吃街,類似北京的東華門小吃街,但人氣之旺、品種之多、質量之上乘、價格之低廉卻遠超後者。剛進去時我就驚道:好一幅熱氣騰騰的浮世繪!印像中,好像只有廣州才存在這麼多熱愛生活的人。人們或蹲、或坐、或站,手裡捧著、捂著、舉著、挑著,都是各種各樣的吃食。這裡有一家老字號“馬忠美食城”,占了半條街,有火鍋、各種釀皮、米皮、面皮、面片、燒烤等等,唉,那真是好吃得不得了。我努力嘗試了釀皮、烤包子、面片,就快站不起來了,只好咽著口水忍痛毅然而去。

說到莫家街,我也是險些和它擦肩而過。在西寧時,每天都被同事安排得很滿,沒有時間去領略小吃。直到最後一天,我從青海湖歸來,以旅行社提供晚飯為名,逃離了他們的控制,獨自跑到了西寧人多次提到、我也向往已久的莫家街,仿佛800年沒吃飽一樣,著實饕餮了一頓。

7月3日晚上,當我走進馬忠美食城,遇到的第一家是面皮攤。我向忙著擀面皮的戴眼鏡MM打聽了釀皮的所在,就進去快速消滅了一碗。然後又折回來,找她要一碗擀面皮。她很奇怪:“你不是要找釀皮嗎?沒找到?”我很誠實地回答:“吃完了!”她楞了一下說:“奧!”然後又埋頭擀面皮。

看得出,她是在努力忍住不偷笑出來。唉,丟人吶。

四、 初識青藏線


精選遊記: 西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