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恐懼---“豪華夜臥”歷險記

作者: 屏上談驢

導讀雲南雖大,鐵路的建設卻不發達,直到現在,很多地方都沒有鐵軌,騰衝就是其中之一。從大理到騰衝,我們只能坐長途汽車。為了節省時間,我們也與別人一樣,坐上了“豪華夜臥”大巴,但其過程中所發生的一些事,令我魂飛魄散,至今都無法釋懷。我們的車次是晚上7點30分發車。7點15分,我們就在大理客車站翹首以待車子的到來。因為其它發車時間差不多的客車都已在� ...

雲南雖大,鐵路的建設卻不發達,直到現在,很多地方都沒有鐵軌,騰衝就是其中之一。從大理到騰衝,我們只能坐長途汽車。為了節省時間,我們也與別人一樣,坐上了“豪華夜臥”大巴,但其過程中所發生的一些事,令我魂飛魄散,至今都無法釋懷。我們的車次是晚上7點30分發車。7點15分,我們就在大理客車站翹首以待車子的到來。因為其它發車時間差不多的客車都已在靜靜地等候。但我們的汽車牌子後面卻一直空空如也。直到7點37分,汽車才急速地開來。車子很新很漂亮,是大宇客車。車一停,很多人就急切地往車上衝。而我們在下面等著司機開行裡箱放行李。可等了幾分鐘,還不見司機下來。而乘客卻都陸陸續續地上車了,我們也只能隨大流上車。一到車上,看到每個床位下都已整整齊齊地放滿了一個個同樣的貨物箱,應該是進車站前司機已經放好的。我們不明白為什麼豪華客車會裝這麼多與乘客無關的貨物,而且行李箱也不能用。車上共有28個床位,最外面的一個上鋪空著,司機正將大家的行李往上面堆,這司機精瘦如猴,皮膚黝黑。但一個床鋪能放幾個行李?很多行李只能放在乘客自己的床上了。另一個司機,頭大腰圓,紅光滿面,眼神如鷹,還頂著個噌亮的大光頭,整個就一“歹徒頭“形像。他正坐在駕駛座上,悠閑地抽著煙。

7點45分,車子終於開出了客運站,出車站不到5分鐘,車子在路邊停了下來,司機下車開始指揮一些人往車頂上裝貨物,整整裝了40分鐘。直到8點30分,車子才又重新開動,由於車頂上裝的東西太多,車子行駛時就發出“吱吱嘎嘎”的響聲。我睡在上鋪,望著近在咫尺的車頂,真擔心它會塌下來,又擔心車子超載會出事。就這樣一路擔驚受怕,受盡煎熬,怎麼也不能入睡。

3小時後,車子到達了保山市,幾個拐彎,車子轉進了一個水果批發市場,我們正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司機已快速地下了車,不一會兒,似乎又傳來了搬貨物的聲音,我很是納悶,怎麼這麼滿的車還能裝貨物?於是下車看個究竟,只見我們上車時緊閉的行李箱打開了,有人正在從行李箱裡往外搬東西,一箱接一箱,好像是葡萄之類的水果。這才明白為什麼司機不讓乘客把行李放在行李箱中,因為其中早就裝滿了司機私運的“行李”。那“歹徒頭”司機笑呵呵地收了錢後,上車重新發動汽車。沒幾步路,車子又在路邊的小吃店旁停了下來,司機讓乘客們方便一下,並吃一些東西,自己也在桌邊坐下,大快朵頤起來。旅客本沒有打算吃什麼,但看到司機悠哉游哉地吃著夜宵,也買了一些茶葉蛋到車上吃。聞著香噴噴的茶葉蛋,我卻一點沒有食欲,躺在床上看著外面亮晃晃、靜悄悄的街景,感覺猶如睡在大街上一樣。心裡卻七上八下地擔心明天能不能安全到達目的地。整整1小時後,車子才又開動。

由於太疲勞了,終於還是昏昏沉沉地睡去了。再一次醒來時,是突然感覺到車子不動了。這次卻和前幾次不一樣,靜得出奇,我俯身向下看,司機的位子上空空的,沒有人,車窗外漆黑一片,而車內的人都睡得死沉。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又沒有人可問,心裡的害怕膨脹至無窮大,一陣緊似一陣:車子是不是壞了?在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山路上,司機跑哪兒去了?我們會不會遭遇劫匪?……偶爾有一、兩輛夜車擦身而過,一陣刺眼的光線,照得我睜不開眼。我又害怕起這些夜車會不會撞到我們的車?害怕中,時間過得特別慢。閃爍的車燈,沉重的貨物,荒蕪的山路……仿佛一切都變成了定時炸彈,我驚恐的心狂跳不已,就差沒跳出喉嚨口來了。我一秒一秒地數著時間,祈禱天快亮,可以趕快脫離黑暗,脫離險境……

不知又過了多少極其難熬的時間,又有一束光線從對面射來。我下意識地閉上了眼睛,但仍可感覺到燈光移動得很慢。再睜眼細看,發現那光線不似車燈左右兩盞,而是單獨的一束,一晃一晃地向我們的車靠近著。不一會兒,車門開了,兩個司機說笑著上了車,看著他們的輕松勁,我的心終於打消了企圖跳出喉嚨口的念頭,安穩地恢復了正常。看來司機又去做私活了。後來車又停了幾次,終於在早晨8點,到達了騰衝。而原本應該是清晨4、5點就能到的。車子停靠的地方還是一個農貿市場,並非原定目的地——騰衝客運站。司機招呼也不打一聲,又開始指揮人搬運車頂的貨物。得知已經到了騰衝,我們像逃離定時炸彈般飛快地下了車。

看到開了一晚的車,但仍然精力充沛的司機,又想到他們整夜不亦樂乎地搬運貨物,暗想,他們能有如此飽滿的精神,或許就是源於那一次次私運貨物後收錢時的刺激吧。如此多災多難的旅程,想來實在後怕,今後怕是倒貼我錢,我也不會再乘夜車了。

www.xiaobo.org


精選遊記: 大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