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洛陝六日紀行(洛陽)

作者: 塵世中迷途小書童

導讀第三章洛陽 從開封到洛陽,大概三小時左右的車程。車到洛陽的時候已經七點多了,但是因為是盛夏,天還沒黑。等擺脫了汽車站外拉你租車住店的大叔大嬸後,找好賓館,安頓下來。問清楚了賓館總台的服務員,怎麼坐車去著名的“真不同”,出門我們就趕忙上了一部在站台內准備開出的公共汽車。 天色已經開始暗下來,洛陽的公交車車況一般,但是報站非常清晰明了,� ...

第三章洛陽

從開封到洛陽,大概三小時左右的車程。車到洛陽的時候已經七點多了,但是因為是盛夏,天還沒黑。等擺脫了汽車站外拉你租車住店的大叔大嬸後,找好賓館,安頓下來。問清楚了賓館總台的服務員,怎麼坐車去著名的“真不同”,出門我們就趕忙上了一部在站台內准備開出的公共汽車。

天色已經開始暗下來,洛陽的公交車車況一般,但是報站非常清晰明了,可惜在車上沒有線路指示,只能在站台內看,或者仔細留意聽報站提示下一站的目的地。大概半小時,我們到了老集,下了車,問了人,在馬路邊找到了門面都頗氣派的“真不同”飯店。因為擔心浪費,看了菜單後,點了一個洛陽燕菜、一個黃燜排骨(這兩個都屬於洛陽水席的菜式),再要了一個香菇菜心(出來總擔心青菜補給不足,因此青菜總少不了)。最重要的是點了2碗白飯。在開封吃了三頓包子(早午晚各一頓),現在可終於吃上米飯了。

洛陽水席之洛陽燕菜(“真不同”飯店)

早就了解洛陽水席的特點就是所有的菜肴都是做成湯水的形式,全有湯湯水水,而燕菜又是其中比較出名的一道。主要就是蘿蔔絲,配上其他一些配料,有特點的是它蘿蔔絲的切法,很有特色,做得還真有些像燕窩,所以才叫“燕菜”。不過湯裡放了不少的胡椒粉和香菜,喝起來不是很習慣。不過吃起來就很舒服,味道還不錯。黃燜排骨也是水席系列,排骨外面裹著一層粉,燜好了和湯一起裝在碗裡端上來。味道也非常不錯。

吃完了飯,本想去附近的超級市場逛一逛,但是看看已經近關門時間,而且還要存包,我們嫌麻煩,於是就打的回賓館了。洛陽的路甚少路標(反正我好像沒怎麼看到),總覺得不太習慣。西關城區廣場上的九龍柱很雄偉,可惜沒有安排時間,在下面好好看看,照幾張相。坐車經過九龍柱好幾次,看到的都是晨練的老人們和傍晚玩耍的小孩子們。

因為在洛陽的行程安排相對輕松,所以我們就晚了半小時起床,在賓館用完早餐後,坐上了開往龍門石窟的公交車。大約一小時後,就到目的地龍門了。

下車後要到龍門,還必須穿過一大片的草坪與商鋪。到洛陽的第二天天氣好極了,溫度不高,天氣晴朗,有太陽,但是不曬。藍天白雲,再加遠山與近處的河邊的垂柳,整個人感覺舒服極了。心情也特別舒暢,在這種心境下旅游,真是再好不過了。大概十多分鐘後,我們就來到龍門的入口了。龍門橋的橋洞下面,刻著“龍門”二字,還有塊石碑,記載著龍門石窟的簡介。買好門票,租了兩台講解機,我們就進去了。

講解機其實就是用MD機裝載著錄制好的講解,隨附送的地圖,我們可以根據圖上的編號,選擇與講解機對應的音軌,來聽相應洞窟的介紹。龍門石窟始鑿於公元493年,現存的窟龕2345個,佛像十萬余尊,碑刻題記2800余品。主要作品都是開鑿於北魏與盛唐時期。

從大門進入的,首先是西山石窟北面的潛溪寺與賓陽三洞。聽著講解機裡面的男中音平緩的解說,沐浴著旭日的光輝,在這些上千年前雕刻而成的佛像、洞窟前面駐足,看著他們寧靜平和的表情,似乎也是在安詳的看著世上眾生,見證著鬥轉星移。每過一個洞窟,每看一尊佛像,每看著一面牆壁上面的佛龕、雕刻,我們都在感慨古人的高超技藝與艱辛勞動。

龍門西山東山間流淌著伊水,龍門古稱伊厥。在我們順著伊水往南游覽的時候,東山上的香山寺不時傳出悠揚的鐘聲,仿佛把我們又拉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大唐盛世。順著西山石窟一路南行,經過敬善寺、萬佛洞等,我們就來到最宏偉的奉先寺了。踩著台階上到奉先寺的平台上,不禁被正中供奉的盧舍那大佛的氣勢所震撼。奉先寺,意即侍奉祖先之意。事實上龍門石窟內不少洞窟、佛龕,都是皇親國戚、達官貴人們為了表示對祖輩的紀念而修建營造的。而其中最龐大的奉先寺,是在武則天的授意下建造的,為此她還捐出了自己的脂粉錢兩萬貫,傳說盧舍那大佛,就是以武則天的形像塑造的,寓意著皇帝是佛祖托身。隨著武則天的退位與駕崩,龍門石窟開鑿石窟的鼎盛時期,也伴隨著奉先寺的停工,一起衰落下去了。

奉先寺當初建造時留下的放置大梁的接口,現在仍清晰可見,窟上有鳥兒築巢,歡快的飛來飛去。大佛兩旁站立的菩薩、侍者、天王等,形像栩栩如生,雖然有些已經遭受破壞,缺損嚴重,但仍可看出古代人民的生花妙手,巧奪天工,令人贊嘆。盧舍那大佛神態安詳,兩耳垂肩,似乎默默的承受了一千多年來的風霜雪雨而毫不在意,只是靜靜的看著我們。人站在大佛前面,也覺心靈得到淨化,凡塵中的瑣事暫時可以拋開,只需要在大佛前安靜的站一會兒,人也會馬上覺得輕松起來。

過了奉先寺繼續前行,一路行經記載著大量古代藥方的藥方洞、曾經被雷電擊中的火燒洞等直到最南端的極南洞。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聽,北魏直到大唐的幾百年歷史,似乎在我們眼前露出了它們的一角。民族融合、佛教發展,似乎是那個時代的特點,除了人編寫出來的史書,這些就是歷史留給我們最好的證據了。人寫的書,總會有失偏頗。死物不會說話,但恰恰也說出了最真的話。雖然龍門石窟歷經洪水災害、風化侵蝕及人為破壞,但保留下來的這些無價珍品,仍讓我們對遙遠的唐朝古風,更加深了崇拜與向往。

奉先寺盧舍那大佛

過了極南洞,顧名思義,西山石窟也就到了盡頭。出了門,走過漫水橋,跨過伊河,就來到東山石窟了。講解機的講解,只有西山的部分。東山石窟在歷史上規模比西山更為浩大,但是由於遭受破壞嚴重,至今留下的遺跡,我覺得幾乎可以用“蕩然無存”來形容了。因為去擂鼓台三洞要再往南走,我們不想走回頭路,而且看著前路曲折上山,風景似乎又不及西山好,我們就沒去看擂鼓台三洞,而是直接往北走回去。路上經過看經寺,碰上有工作人員在洞內拍錄像,可惜游客不准進入,我們只能在鐵欄杆外看了看,洞內石壁上的羅漢像很有特色。

下了東山石窟,走到河邊正對奉先寺的平台上,西山石窟全景盡收眼底。正中的盧舍那大佛一如既往的看著腳下的大地眾生。兩旁山上大大小小的洞窟,既像漫天的菩薩大佛,降臨凡間;又似中華歷史上的千瘡百孔,記載著過去的血火與創傷。面前的伊水奔流不停,歷史就這樣定格在這裡,給了我們最好的詮釋。

藍天,白雲,綠樹,青山,石窟,伊水。在龍門這裡,我覺得整個人都寧靜了。

再往北走,是一條上山的台階,通往香山寺,由於時間的關系,我們沒有選擇上去。看了下面的介紹,香山寺始建於北魏,曾經也是一座香火旺盛的皇家寺院。再往前行,走到龍門橋的東端,就是白園,即白居易的墓園。我們進了去,園內的環境很好,小溪流水,參天大樹枝葉茂密。園內有不少石刻碑記,多是白居易的後人們立的,時期都是現代的。其中又以日本人立的碑為多。日本文化起源於中國文化,受中國影響也至深。我對日本從來沒什麼好感,因此看到園內出現的眾多日本人名字,感覺也是怪怪的。

從龍門東山眺望西山

順著山路直上,就到了白居易的墓地了。墓碑是康熙年間立的,碑上寫著“唐少傅白公墓”。知道白居易這個名字,還是小時候了,“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使我最早知道白居易這個名字,後來還知道了關於他初到長安,被人打趣“長安居,大不易”的軼事。越長大讀書越多,對他才越了解。想不到最後他選擇的歸宿地,竟是如此一個好地方。

離開白園,走過龍門橋,我們就離開龍門石窟了。我在龍門橋上再一次遠眺了西山石窟,戀戀不舍的離開,坐上同一路回程的公交車。在車上我們還遇到了一對從花都來的父女,我們在逛龍門和白園的時候已經碰見過他們,聊天中得知,他們也是從開封開始一路玩過來,還打算繼續去西安和延安,有這麼多的時間旅游,真幸福。在中途我們和他們一起下了車,來到了關林——傳說中關羽首級埋葬的地方。

關林廟始建於明,由於關羽這個歷史人物的特殊身份,歷代帝王都賦予他神奇的色彩。以前讀《三國演義》,關羽的首級是被孫權送到洛陽曹操處,然後被曹操厚葬的。不論此地是否真是關羽首級的埋葬地,我們也來憑吊一番吧。

廟的風格和一般的寺廟區別並不大,同樣也是長長的對稱結構。進了大門直走,經過儀門、鐘樓、鼓樓,甬道兩側豎立著數幢石碑,可惜並不都是古物。兩旁的長廊陳列著為數眾多的河南出土石刻與墓碑,時代跨度從東漢至民國,在條件簡陋的長廊內,慢慢的觀看,慢慢的品位,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沉澱又以另外一種形式在我們面前慢慢的展現。

關林牌坊

過了大殿,穿過二殿以及兩旁的五虎殿、聖母殿,再走過三殿,就到了八卦亭。而亭子後面,就是關帝塚了。關羽也是古代忠義形像中,唯一被冠以“帝”稱號的。八卦亭前還立著一個牌坊,八卦亭內立著一塊石碑。我鑽到塚前,仔細的看了一下幕門前的對聯。然後又順著墓塚走了一圈。三國的故事,對我們這一代人,是比較熟悉的。不論是喜歡歷史,還是喜歡三國,又或者只是喜歡玩電腦游戲,這一段中國歷史上出名的時期,我們都是耳熟能詳。一千多年前的風雲,早就灰飛煙滅,在這個古柏蒼郁的園林內,想像一下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的豪情,“單刀赴會”的氣魄,“刮骨療毒”的果敢,以及“大意失荊州”的遺憾,想到千古名將的首級,此時就埋在眼前的大墓塚中,不禁感懷起人生的跌宕起伏,最後終歸是同一歸宿,是非功過,就留由後人評說了。

原路折回,出了關林,我們又上了公交車,趕往白馬寺。

白馬寺的名氣很大,是中國第一古剎。歷來被譽為“釋源”、“祖庭”,是佛教傳入中國後官辦的第一座寺院。根據史料記載,東漢永平十年(公元67年),印度二高僧同東漢使者用白馬馱佛經像,歷經千辛萬苦返回洛陽。翌年,明帝勅建僧院,為了紀念白馬馱經之功,所以取名為“白馬寺”。

白馬寺的門票上蓋有門票專用章,刻的就是“釋源祖庭”,而不是白馬寺。進入景區大門,原來左邊才是寺門,門前的一對白馬用石欄圍起來。這一對石馬本是某皇帝陵前的白馬,後來被白馬寺的某任住持給移到寺門前,並且保留至今了。白馬寺的突出特點,就是“第一”,中土佛教、寺院,都是從白馬寺開始的。寺院內的建築古樸大氣,保留的文物多是明清時期的了,由於白馬寺的名氣,同時還有許多國際交流活動在這裡舉行。寺院內有數幢樓閣,主要包括天王殿、大雄殿、接引殿、清涼台和毗盧閣等一系列建築。天王殿兩側供奉著四大天王,前殿供奉彌勒,背後站像為韋馱菩薩。白馬寺內的韋馱手中的法器執法,說明了古時白馬寺是允許和尚掛單的,包吃包住。大佛殿是白馬寺的主體建築,建於明代,殿中供奉著“釋迦三聖”明代泥塑像,即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大佛殿後就是大雄殿,殿內兩旁分列十八羅漢,殿中供奉著的是“三世佛”,即釋迦佛、藥師佛和阿彌陀佛。殿後面北而立的韋力天將,是白馬寺內僅存的一尊元代泥塑作品。走過接引殿,就是歷代存放經書的所在地——清涼台。寺內的最後一層殿是毗盧閣,高聳於清涼台之上。始建於唐代,元代重建,明代重修。殿內供奉著的是“華嚴三聖”。毗盧閣前,東西各有一殿,供奉用白馬馱經的印度兩高僧攝摩騰及竺法蘭。在毗盧閣殿後,我從上往下竟還看到了1936年所立的“東漢釋道焚經台”的石碑。石碑在破敗的平房前面,很顯眼。

白馬寺寺門及門外白馬

白馬寺齊雲塔

出了白馬寺門轉東,走過放生池,經過齊雲塔院的牌坊,一路穿過蔥郁的樹林,便來到齊雲塔前。齊雲塔創建於東漢永平己巳年間(公元69年)。初建時為木塔,後經歷代興修,現存的為密檐式方形磚塔,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藍天白雲之下,仰望高塔,很有懷古惜今之感。順著塔底地面的蓮花地磚順時針轉上三五七匝,可以帶來好運。我們也順著方向走了三圈,祈禱好運。沿著齊雲塔院的路走出來,我們便離開了白馬寺。

回到市區,在老集的超級市場內買了一些上華山必備的水、面包和水果,特別的我們還買了兩罐王老吉打算回賓館後喝。從商店裡出來,我們在大街上隨便逛了逛,找地方吃晚飯。在洛陽的時間比較長,天氣很好,洛陽給我的感覺也很好。但是城市內卻感覺找不出古都的感覺,雖然西關老城區內的九龍柱昭顯著洛陽作為九朝古都的榮耀,但從表面上是看不出什麼痕跡了。也許古都的大氣與歷史積累,早已經沉澱在洛陽人的骨子裡頭了吧。相信如果還有機會,我會選擇再次來到洛陽,在這裡呼吸一下中原大地的空氣。

晚上在賓館內,用房間內的VCD機,放了在景點買的龍門石窟和白馬寺的VCD碟,對上午的游覽,又加深了認識。明天就要上華山了,晚上睡個好覺。


精選遊記: 洛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