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塵世最近的天堂-尼泊爾散記(2)

作者: 隙中駒

導讀PATAN(帕坦)黃粱一夢,醒來已可以早飯並做中飯吃。時間很緊,加都谷地中,有那麼多向往的地方都要去。杜拜廣場就有3個,我分身乏術的在正午的陽光下轉著圈苦苦抉擇。先去patan吧,它既然名為藝術之城,總會有些精彩屬於其它的地方無法擁有的。 推開車門,有些出乎意料。如果拿著故宮的尺度來衡量,這裡只能叫操場;可是漫步其中,發現相對於patan格局的錯落有致� ...

PATAN(帕坦)黃粱一夢,醒來已可以早飯並做中飯吃。時間很緊,加都谷地中,有那麼多向往的地方都要去。杜拜廣場就有3個,我分身乏術的在正午的陽光下轉著圈苦苦抉擇。先去patan吧,它既然名為藝術之城,總會有些精彩屬於其它的地方無法擁有的。

推開車門,有些出乎意料。如果拿著故宮的尺度來衡量,這裡只能叫操場;可是漫步其中,發現相對於patan格局的錯落有致,故宮又顯得過於方正而且缺乏親和力。早已聽說了鼎鼎大名的“黑天神廟”(Krishna Mandir),親自站在位於廣場中央的這座廟宇前面時,還是不由得折服於古人的傑出技藝所凝結出的這座“尼泊爾建築藝術的奇跡”。這是一座完全用石塊砌成的廟宇,這些石塊不僅僅是用來支撐的一磚一瓦,而是一塊塊精心雕刻的石雕。據說整個廟宇無片木寸釘,僅僅靠著石塊自身的拼接完成了這座有20個小塔亭的高5層的塔式建築。我張口結舌的仰頭繞著神廟一圈圈的打量著,那個巨大的鎦金頂,在難得的片刻晴空下流光溢彩,有鴿子在藍天下一群群呼嘯掠過。S很小心的拉著我,因為我仰著腦袋發出一陣陣的贊嘆時,基本上不會注意地上的坑坑洞洞的。

廣場上還有很多木制結構的寺廟,和中國的古代建築一樣,木制結構占了主流。這也是讓我常常惋惜的一個地方,中國的古典建築,美則美矣,雕梁畫棟,極盡精細之能事,但都有一個普遍的局限性,都是木制結構,木料本身的大小和強度都直接限制了建築的規模。相比於西方國家的石制結構建築的宏偉大氣和耐久性,我們所能保存下來的東西,實在是太少太少了。

這裡四處都是閑散的當地人,屋檐下,廊柱旁,樹蔭裡,皇宮牆根,路邊的台階上,三五成群,有的聊天,有的什麼都不做,目光呆滯的看著廣場上來來往往的人群。各個角落裡甚至人來車往的路上都有昏睡的狗狗,睡相很是不雅,四肢伸直了就那麼往路中間一躺,經過的行人和自行車還得小心的繞過它們。讓我想起了在博卡拉路邊看見的一條狗,仰天躺著四肢略彎衝上,袒露著白白的肚皮。我和S一致評價這種姿勢甚是淫蕩。不過我實在是疑惑怎麼會有活的狗狗躺成這樣,於是躡手躡腳的繞到它的頭部,慢慢湊近了看,它居然把眼睛睜開了一小縫,看了我一眼後不屑的接著睡去。

西邊有一溜頗有氣勢的城牆,溜進去一看,原來是博物館。館內的陳設印像已經淡去,記憶清晰的是那幽暗的回廊,落地的木窗,午後的陽光從細致的窗格中透進來,成為分割的光影在廊內的地面上變幻,有情侶坐在窗旁低聲細語,我們在空蕩的走廊內靜靜走過,有氣息在廊角檐間回旋,帶來無法揮去的古老感覺。

室外,陽光仿佛在瞬間變成了烏雲,炸雷響起的同時雨點已經大顆大顆的打了下來。我們跑進博物館的旁邊一處掩映在青翠之中的甚是小資的茶座,深色古樸的桌上有著精致的白瓷盤和紅餐巾,開放式的環境裡到處點綴著恰到好處的燈光,我懶洋洋的躺在長長的木椅上,拿相機東一張西一張的拍著頂棚梁間懸掛著的淡黃色的紙燈,牆根處稀疏的綠竹,竹葉上滾落的水滴,還有S――空蕩蕩的堂間只有我們兩個客人,他正點起煙,用英語向侍者吩咐茶點,聲音和雨聲混在一起,好像從畫外傳來。我有瞬間的恍惚,這是在異國他鄉麼?這麼溫馨的感覺,這麼安靜的相伴。

雨,磅沱得快,收得也快。不一會兒的功夫,已是蕭蕭雨霽,雲淡天高。踩著被浸潤的透亮濕滑的紅磚地,我們拐進廣場北邊一條安靜的小巷。這裡,Golden Temple, KUMBHESHWOR寺錯落在民居之中,還有大大小小叫不上名字的古老寺廟,很多看外觀已經陳舊不堪,但內裡的香火和供奉都規規矩矩,各路神仙都沒有受到冷落。

Golden Temple名副其實,是尼泊爾難道看見的華美輝煌。整個寺廟都金燦燦的,每一面牆,每一扇窗,都貼著金箔,刻出浮凸的花紋,寺頂垂下的金色流蘇,在陽光下刺目無比,我這種超級菜鳥拿著相機怎麼也測不好光,回來一看,真是垂頭喪氣,每張照片的背景都白花花的,金碧輝煌也成了暗淡無光。看來那些贊嘆只能留在記憶裡了,雖然它是那麼不可靠的東西。

廟的兩側有黃銅的小獸,有些像猴子,蜷縮著蹲在那裡,目光凝肅的看著手裡捧著的菠蘿一樣的東西,身上密密的纏繞的鐵鏈,一圈一圈,觸目驚心。什麼樣子的罪孽,要用這樣的方式來贖愆?我盯著它死死的看,心底有欲蓋彌彰的悲哀和無奈。都是一樣的,鎖鏈加身,它形於外,我抑於內。有些東西,以為總會隨風,沒想到被時間變成了鐐銬,一層一層的加在心上。人卻依然要在這廣袤塵世中起舞,再沉重的腳步也要努力綻出澄澈的笑容,痛並快樂著。


精選遊記: 加德滿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