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恆山、懸空寺—大同(二)

作者: 往往

導讀五台山—恆山、懸空寺—大同(二)——五台山(菩薩頂) 總聽說五台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並且以其建寺歷史悠久和規模宏大,居四大名山之首。雖不是佛教信徒,卻也希望能去看看名氣如此宏大的仙山。到了五台山,才知此山名稱的來歷。所謂“五台”,其實是五座山峰,但因為它頂上平坦,不生林木,狀如丘台,所以稱五台。這五座山峰,屹立環抱,好像菩薩豎起的五個 ...

五台山—恆山、懸空寺—大同(二)——五台山(菩薩頂)

總聽說五台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並且以其建寺歷史悠久和規模宏大,居四大名山之首。雖不是佛教信徒,卻也希望能去看看名氣如此宏大的仙山。到了五台山,才知此山名稱的來歷。所謂“五台”,其實是五座山峰,但因為它頂上平坦,不生林木,狀如丘台,所以稱五台。這五座山峰,屹立環抱,好像菩薩豎起的五個手指,而台內就在菩薩手心的位置,以台懷鎮為中心。聽導游說,五個台的山峰分別是:東台望海峰,看日出最好;西台掛月峰,最適合賞月;南台錦繡峰,開滿美麗山花;北台葉鬥峰,賞雪最佳;中台翠岩峰,可觀天際。五個台都在海拔3000米上下,其中北台最高3058米,也是華北地區的最高山峰。由於氣候的關系,有時台上能看到佛光。五個台上都各供奉著不同的文殊菩薩,信奉佛教的人要虔誠的三步一磕的分別登上五個台朝拜,就是所謂大朝台,這當然是相當艱苦的。據說當年康熙皇帝要來朝拜,又不可能登五個台,故在黛羅頂上修了一個寺廟,把五個台上供奉的文殊菩薩都“搬”到一處,所以只要到這裡拜過了,也算把五個台的菩薩都拜過了,這稱為小朝台。其實,五台山的寺廟共有124座,大都集中在台懷鎮附近。所以一般人到五台山,多是到台懷。在眾多寺廟中青廟居多,有99座,是和尚廟,黃廟只有25處,是喇嘛廟。就是這25座喇嘛廟還有10座是康熙皇帝在1683年巡游五台山的時候,將原來青廟改成黃廟的,其中著名的有羅喉寺、善財洞等,這裡的和尚也就變成了喇嘛。因為不信教,所以對此沒有研究,這兩個教派到底區別在哪裡,真是搞不清楚。只知道他們衣服不同,念的經文也不同。好在也不是要出家,只是旅游,那就外行看熱鬧吧。

因為住在台懷鎮的中心,所以到哪裡都方便,我們首先是到了菩薩頂,因為體力好的時候先從高處參觀,後來證明確實高明,一上午走下來真是太累了。菩薩頂是黃廟中的首廟,是五台山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喇嘛廟,這裡殿宇雲集、雄偉壯觀、布局嚴整、獨具特色。其實我國的寺廟大都有一定的格局,看得多了,就覺得大同小異。但總的說五台山的寺廟各具特色,所以得知道來這裡看什麼。

沿著磚石鋪就的山路往上走去,遠遠看到了著名的108級台階,踏一級台階就意味著跨入一個法門,解脫一種煩惱,當你走完這108節台階,站到懸有“靈峰勝境”橫匾的彩繪牌樓下邊的時候,你已經把煩惱踩在腳下了。這個牌樓色彩鮮艷,造型優美,彩繪龍鳳,為五台山寺前牌樓之冠。它的建制最高,又稱為龍頭牌坊。走進牌坊,只見陽光下飛檐鬥拱相托,紅牆黃瓦輝映,金碧輝煌,器宇軒昂,極似拉薩的布達拉宮,所以這裡又有喇嘛宮之稱。從寺院的山門走進,天王殿和東西配殿加上大雄寶殿構成前院,院內古樹參天,石碑如林。在中院有一個御制石坊,上面有康熙御筆“五台聖境”四個大字,是唯一留有五台山字樣的地方,所以千萬得在這裡留張影。大殿門前有一個雕刻著龍的石階,是用四種不同石料刻成的,最下邊是漢白玉、上邊一塊是沙石玉、再上邊是青石玉,最上邊的是金血玉,上面共刻有九條龍,每到下雨的時候,四塊玉石都會顯現不同的顏色。大殿的兩側有一副對聯,上聯是“真容容真真容真”,是說文殊菩薩在這裡顯過真容,下聯是“靈鷲鷲靈靈鷲靈”是說釋迦牟尼修煉在靈鷲峰,橫著讀就是真靈,這就吸引了許多香客前來許願,認為這裡許願真靈。一般的寺廟屋頂是青瓦,但在這裡因為皇帝下榻在此,所以是黃色琉璃瓦蓋頂。在文殊殿的殿頂上有個名氣很大的滴水檐,在殿中間的一塊瓦上,不論春夏秋冬、也不論天氣陰晴,總在滴水,故稱滴水檐,滴水落地、嘀嗒有聲,加上濺起的水花在陽光照射下顯得五光十色,形成奇觀。滴水穿石,所以大殿的台階上有許多蜂窩狀的石坑。許多人把這裡的滴水奉為聖水,來此接些回去,保佑平安。聽導游說,這裡大殿滴水的原因是因為在房檐上有一層棉花一類的吸水的物質,平時吸取了空氣中的水氣或雨水,就會不時滴水了。文殊殿頂的垂脊上,塑有造型優美的神獸,分別是仙人、龍、鳳、獅、天馬、海馬、蠻吻。這些神獸像征吉祥,消災滅禍,還能主持正義、剪除邪惡。蠻吻是龍的九子之一,和正脊兩端的鴟(讀吃音,貓頭鷹一類的鳥)吻一樣都是龍與其他九種靈獸交配繁衍出來的混血兒。這兩個鴟吻是用來鎮火災的。在通往後院的過廳裡,有一個高4米,1米見方的漢白玉石碑,用漢、滿、蒙、藏四種文字分刻四面,刻的是乾隆57年,乾隆第六次來五台山時寫得一首七言律詩。可見清朝當時是很注意民族團結的。後小院還有一個與此相同的石碑,這是乾隆51年,即乾隆第5次來五台山時所書,字體流暢、揮灑自如,雖經千鑿雕刻,全不露一絲琢痕,真是書法與雕刻技藝雙絕。西禪院是行宮院,乾隆來五台山有四次住在這裡。

菩薩頂“後院”南房有大銅鍋4口,其中3口的尺寸是: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鑄的一口,直徑2米,高1.06米,清嘉慶十二年(1807)鑄的兩口,直徑分別為1.70米和1.68米,高分別為1.03米和1米。最大的銅鍋有多大呢?傳說,有年“腊八” 眼看就要到了。要做好煮腊八粥的准備工作,需把多日不用的大銅鍋刷洗干淨。因為已是滴水成冰的季節,刷鍋就變成了苦差事。有一個剛出家不久的小和尚,他沒有嘗過刷大鍋的苦頭,就自告奮勇去干。他一聲這不吭地來到“後院”,下到鍋裡刷起來。鍋刷洗完了,小和尚也上不來了。因為鍋的表面凍上了一層溜滑的冰,怎麼也爬不上來,最後不得不呼救。老僧聽見小和尚的叫聲,跑來拉他,遞給他一條繩子,可是小和尚刷完鍋又爬了很長時間,早已凍得手麻腳疼精疲力竭了,哪裡還有攀著繩子上來的力氣呢!老僧見繩子不頂用,又找人抬來一架梯子,放進鍋裡,這才把小和尚拽上來。當然這可能有些誇張,但“菩薩銅鍋”因“大”而出名,舊時為五台山十景之。

這裡還有許多傳說,比如沒有舌頭的獅子,是因為偷吃被割掉了舌頭,帶箭文殊是因為文殊裸體洗澡被康熙射到肩膀等。了解了裡邊的典故,看起來才有趣味。只寫了一個寺廟就這麼長了,只好再另寫一篇了。


精選遊記: 五台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