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城故事之十四(轉貼,作者:木梓)

作者: 舒嘯

導讀1999 7.28—8.2 康定-理塘這許多天的日子是真正的悠游,輕松自在。除了吃、睡,就是閑逛,或是坐在長青春科爾寺的後山上曬太陽。 7月28日在康定好好地休息了一天,早上睡了個懶覺,然後去樂山飯店打包了一份豆腐魚回金路賓館,再買上一瓶青稞酒,今天我們要痛痛快快地喝一次酒。很快一瓶青稞酒就被我們消滅,可還不過癮,雖然都有點暈乎了。又跑出去買了一瓶紅葡萄� ...

1999 7.28—8.2 康定-理塘這許多天的日子是真正的悠游,輕松自在。除了吃、睡,就是閑逛,或是坐在長青春科爾寺的後山上曬太陽。

7月28日在康定好好地休息了一天,早上睡了個懶覺,然後去樂山飯店打包了一份豆腐魚回金路賓館,再買上一瓶青稞酒,今天我們要痛痛快快地喝一次酒。很快一瓶青稞酒就被我們消滅,可還不過癮,雖然都有點暈乎了。又跑出去買了一瓶紅葡萄和四罐啤酒,可以說喝得是狼籍一片,不多會兒東與暉就東倒西歪地睡著了,我強撐著稍微收拾了一下,也擠在暉身邊呼呼睡去,這一覺就睡到了晚上七八點。去還了碗後,在街上閑逛,走到一間電影院,干脆去看電影。突然又很想吃奶油蛋糕,於是買了一盒生日蛋糕進電影院。電影不太好看,還是吃蛋糕吧。我們沒有刀也沒有任何勺子之類的工具,只有拿著就啃,每個人的臉上都有下圈的奶油,很是狼狽。出來後,電影院前面有一個燒烤攤,聞到香氣又想吃了,類似於鐵板燒之類的,味道很好。下雨了,我們留下蛋糕給路上的孩子,坐了一輛小三輪回賓館。明日去理塘。

7月29日第n次翻越折多山,又經雅江到達理塘。直接到氈帽介紹的白塔賓館,要了個三人間,床鋪挺干淨,有電爐與電視,只是沒有淋浴的地方,又要好多天不能洗澡了。放下東西就在街上去走走。出來之前早在網上看到介紹這是海拔最高的縣城,並說盡量不要過夜,在街上走著倒也並不覺得有什麼反應。很小的一個縣城,主要有兩條大街,也有不少的賓館與招待所,但除了最貴的高塘賓館外,幾乎都是不帶淋浴的,我們也就打消了換地方的念頭。晚飯是在賓館附近的一個川菜店吃的,做得不好,也貴。這時有點頭脹,直想睡覺,早早上了床睡下。

7月30日去了長青春科爾寺。一進大門一陣酥油味撲面而來,幾乎要吐。對於寺內的大殿及佛像印像不深了,畢竟對藏傳佛教沒什麼研究,需要惡補功課。後山上正在修一個新的大殿,在山坡上堆了許多大青石,四周的藏族特有的高牆土房,在陽光的照射下,色彩是很濃烈的黃而且明暗有度。我們就在這青石堆邊坐下,遠處是理塘的全景,再遠處是一片草原,藍天白雲加上草原,風景絕佳。坐了一會兒,走過來一個喇嘛,站在旁邊。

他似不懂漢語,與他說話也只是面無表情地點點頭。我們不知他想做什麼,或者只是湊湊熱鬧而已。過了一會兒,他打了個手勢,讓我們跟他走。跟著他到了一處院子,似是他的住處。上了二樓,在樓梯口擺放了幾尊酥油花,他指著用生硬的漢語說這已有五百年了,五百年的酥油花?還能一直保存下來?我們驚異地看著,甚至不敢用手去觸摸。走進房裡,牆上掛著幾幅畫絹畫,喇嘛說是唐代傳下來的,可色澤依然鮮艷。另外一面牆的櫃子裡擺放了許多的金制小佛像及其它叫不出名的寶物。旁邊一個專門的小盒子裡面放了一塊上有腳印的石塊,喇嘛說是一個有名的活佛(忘了名字)留下來的,仔細觀察倒也不像是假的,或者真的是神跡吧。在藏區的寺廟中,無論外表有多破總會藏著許多的寶物,無怪乎說喇嘛是最有錢的及最有勢力的。晃晃悠地走在回賓館的路上,東有點感冒,鼻塞,大家都有些頭暈。我想起用醋熏鼻子好像可以治鼻塞,於是去買了一瓶醋和一個小鋁壺。回房間後,將醋倒入壺中放在電爐上,燒開後讓東聞冒出來的煙。煙很嗆,東不肯再聞下去,我與暉按住他的頭不讓他移動,直到鼻子好轉為止。還真的有效,當天晚上鼻子就不塞了。晚上正在床上寫日記,傳來一陣二胡聲,開始還以為是誰在聽收音機沒在意,可是琴聲時斷時續不像是收音機裡的。東跑出去

打探,又跑回來讓我們快下樓,我與暉穿著短褲就跑下樓。原來是門衛,他正坐在樓梯口處拉二胡。我們三人坐在樓梯上靜靜地聽,想不到這裡居然還有這樣的雅樂。他說他這手二胡是在軍馬場時自學的,真不簡單。

外面的風很冷,可我們都不舍得回房,一直坐到好晚,大家都睡了才回房。真是有詩意的一天。

7月31日依然是去長青春科爾寺,不知為何我們對那片山坡情有獨鐘,四周總是很安靜,沒有人聲,甚至喇嘛都少見,這種地方需要靜靜地呆上幾天才會體味出它的意味來。這時過來兩個旅行者,都是中年光景。他們從杭州來,是取道理塘看完賽馬節後去稻城,於是我們將所知道的情況告訴了他們。當他們聽完我們的經歷後,直說不簡單,說得我與暉膨脹起來,也有人會佩服我們這樣的菜驢,可見還不算很菜嘛。一起到後面的寺院中去玩,爬到房頂上,感覺天離我們是那樣的近,四周再也見不到更高的地方。在這裡東為我們拍了許多照。

杭州的兩人要去洗溫泉,我們還想再多呆會兒,約好晚上一起吃飯,他們住在縣政府招待所。下午我們在回去的路上買了些蘋果和雞蛋,回去後用電爐上的水壺煮雞蛋吃,這就是有電爐的好處。

8月1日-2日,這兩日是賽馬節,感覺不是特別好,沒有想像中的熱鬧,只是在開幕式上由於各地攝影的“蝗蟲”太多,以至鍋莊舞跳不下去,主席台上一再喊讓大家退出中心場地,可就是沒人聽,開幕式草草而散。居然在此處碰上了京,世界真太小了。賽馬時,一個騎手從馬上摔下來被後來的馬踏死,可眾人並沒有太在意,這裡似乎並沒有人命關天這一說。晚上靠東獲得兩張晚會的票,與許多領導們坐在一起,受到很好的招待,節目也不錯,特別是男聲的清唱,如放在山野中會更為動聽。

8月3日早三點門衛叫醒我們,在賓館門口等車,因為車站的人說車會到賓館門口來接的。一直等到過了約定的時間依然不見有車來,東先到車站去,我與暉在賓館門口等。過了好久不見東回來,我們擔心起來,門衛又接著去,又過了許久依然沒人回來,簡直就像“肉包了打狗-有去無回”了。我等不及了,讓暉等著,我跑去車站。一路很黑,路上跑過來一匹無韁的馬,前後無人,路邊還不時傳來很凶的狗叫聲,像要衝出來似的。

在4000米的高原上狂奔真是考驗耐力了,等到了車站已是上氣不接下氣了。車站門口停了一輛人聲鼎沸的車,東與門衛都在車上,上去後才知道我們的位子沒有了。開到賓館門接了暉,告別了門衛,我們依然沒有位子。

售票員也沒辦法,先上的人將我們的位子都坐了卻不願起來讓位。好不容易才騰了一個位子給暉坐下,我與東只能坐在車頭的油箱上了,後沒法靠前無法拉,面對著滿車的人一直堅持了五個小時到雅江才算有了位子。

在雅江往新都橋的路上,車又壞了,邊走邊修,一直挨到靠近新都橋的修車場,司機才說車的剎車壞了,剛才的山路就是這樣沒有剎車走過來的。也不知要修多久,沒有耐心等下去,我們攔了一輛拖拉機到新都橋,然後再找了個車到康定,我們到康定時那車可能還在折多山上磨呢。

8月4日回到成都,8月7日離開,整個旅行就此結束,但心靈的旅行卻一直在延續著,每每見到某位DX說起要到川西,就會心癢腳癢,那片土地深深地吸引著我,我會再去。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